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专业国际经济贸易题目欧盟反倾销对浙江纺织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近年来,我国纺织品贸易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但是随着对欧盟的纺织品贸易持续顺差,欧盟对我国纺织品反倾销也愈演愈烈。欧盟是对我国提出反倾销最早的地区,也是对我国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地区。现在,欧盟对我国纺织品提出反倾销控诉的频率越来越高,且涉案金额也逐渐递增,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品的出口,以及中欧之间贸易的健康发展。因此,展开欧盟反倾销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影响的研究,将有助于强化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意识,增强国际竞争力,减少欧盟对我国反倾销的控诉,从而营造更加和谐的中欧双边贸易关系。下面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欧盟反倾销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影响的
2、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以便找到与欧盟反倾销对浙江省纺织品出口影响相关的研究发展脉络,为其下一步的研究奠定扎实的文献基础。一、国内欧盟反倾销对纺织品出口影响的研究进展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提起第一例反倾销调查以来,对我国纺织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或地区达30多个,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立案数和裁定率均排名世界第一,累计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100多亿美元。根据WTO统计,19952003年,成员方对纺织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共159起,其中针对中国产品的共17起。目前国欧盟反倾销对纺织品出口影响的理论研究主要立足在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研究、对我国商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对我国市场的影响研究、对我国外资
3、利用的影响研究等。(一)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尹平(2009)认为遭受反倾销的我国企业最直接的损失就是对欧盟的出口量急剧下降,有可能造成我国相关行业出口的全面萎缩,特别是在当前2009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反倾销对我国很多出口企业造成很大影响,企业利润锐减,企业资金周转艰难,使我国很多出口企业面临破产甚至倒闭。高倩(2009)认为欧盟对我国仍采取歧视性做法,将我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使我国企业遭受重大损失,但同时,我国获得分别裁决的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二)对我国商品出口的影响荣世敏(2004)认为欧盟对华反倾销数量的扩散不仅损害了我国贸易大国的形象,还成了其他国家效法的榜样,连一些发展中
4、国家也开始动辄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对我国的产品出口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张亮(2005)认为欧盟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对已受配额限制的纺织品再实施反倾销调查,构成了典型的“双重保护”。对进口纺织品的影响面极广,这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林锦如(2009)认为欧盟至今仍未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导致欧盟在对中国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带有明显的歧视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产品向欧盟出口。曲晓华(2010)认为在双边贸易繁荣的背后,欧盟对中国企业频繁展开反倾销控诉、反倾销调查,其反倾销措施对于中国产品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有着重要影响。(三)对我国市场的影响华广敏(2007)认为高额的
5、反倾销关税,使中国出口产品失去了竞争能力。凡遭到国外反倾销的产品,最直接的损失是对投诉国的出口急剧下降,甚至丢掉外国市场。反倾销措施持续时间长,原有业务客户进步流失,再重新进入市场非常困难。胡荻(2008)认为我国产品在被征收反倾销税后,出口受阻,在来不及转移市场或开拓新市场无望的情况下,势必返销国内市场。而这些以外国市场和消费者为目标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果大量返销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则有可能造成国内市场供求失衡以及物价的非正常波动,从而影响国内经济的正常发展。涂海俊(2009)认为由于外国的反倾销,大量的出口受阻而积压的产品将转而销向国内市场,这将必然增加国内市场竞争。破坏
6、企业已形成的销售平衡和市场经营秩序。产业结构与价格体系也将受到严重威胁。四对我国外资利用的影响李燕(2007)认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针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了反倾销措施,并在反倾销调查中拒绝将中国视为“市场经济国家”,不给企业以差别税率等,将使得部分生产相关产品的外资企业同样陷入困境,这势必会影响外商投资该行业的积极性。温毅娴(2008)认为引进外资、创办三资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三资企业主要是生产外向型商品的企业,企业商品的国际营销状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尹平(2009)认为三资企业的产品不断被起诉,严重影响了其产品的出口,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或失去了国外市场,部分企业被迫减产、停产
7、或转产,直接损害了外商的经济利益,从而使外商对我国投资的信心大减,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投资环境,影响我国对外资的利用。二、国外欧盟反倾销对纺织品出口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欧盟对华反倾销问题的研究上,很多国外学者都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其主要集中在影响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进而衡量各种经济变量对欧盟对华反倾销数量的影响。PRUSA1994研究了美国反倾销中倾销与损害裁决对于企业战略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都表明,倾销与损害裁决对于企业战略行为具有反方向的影响。PIETEECHHOT1997在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问题时,提出了一种在反倾销诉讼中充满争议的歧视性制度,即我国被欧盟视为“非市场经
8、济地位”国家,因而在反倾销诉讼中往往采取“替代国”制度,而这一制度无论在其评定标准还是认定程序上的不公正性,都直接加大了我国应诉失利的比率。RBOERTWMCGEE和YEOMINYOON1998在分析我国所遭受的反倾销问题时认为,我国出口产品与其他竞争者相比更具价格优势,但其被认为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因此在确定生产成本时,就会使用“替代国”价格的方法,因此往往容易被征收反倾销税。VANDENBUSSCHE和WAUTHY2001分析了在国内和国外企业生产垂直差异化产品情况下,反倾销对于产品质量选择战略的影响。XIANGLIU和HYLKEVANDENBUSSCHE2002详细分析了欧盟对华反倾销
9、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并针对我国加入WTO后,欧盟对华反倾销的趋势做出了乐观的预期。XIWANGGAO和KAZMIYAGIWA2003另辟蹊径,分析了反倾销对于企业研发RD投入决策的影响。这些研究也是通过建立进口国与出口国企业的多阶段博弈进行研究的。NIELSEN和ALEXANDERMURKOWSKI2005通过引用自1992年以来涉及我国和俄罗斯这两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倾销案例发现,欧盟经常选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产品质量较好的国家作为替代国,从而计算出很高的倾销幅度。三、评述上述研究都表明,即便没有采取任何反倾销措施,仅仅是反倾销法或者是反倾销威胁的存在,也足以对企业的战略行为产生影响。其研究重
10、点是企业如何通过调整价格与产量决策来影响或改变未来反倾销的调查结果。反倾销虽然并不是一种惩罚手段,而是一种补偿措施,但是实际的效果却不是看它的补偿结果如何,而是它的社会影响力。在该国遭受反倾销的商品将不受欢迎,进口商将很少或不去向遭受反倾销的出口国进口这类商品,而且,在征收了高额的反倾销关税以后,我国的出口产品在进口国就会失去竞争力,这样将会使我国对这种商品的出口量减少,导致缩小在进口国的市场,甚至退出该国市场。综观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还存在如下的不足,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1、研究领域较窄,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已发表的有关欧盟反倾销的论文,研究领域比较集中,概念研究、类型分析以及欧
11、盟反倾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论文比较多。少量论文涉及到欧盟反倾销对我国传统文化、生活水平、社会文明的影响与联系,鲜少提及欧盟反倾销对我国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我国未来的产业结构的影响与联系。这说明,目前欧盟反倾销研究工作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研究领域有待拓宽。从上述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出口货物被欧盟国家提起反倾销的脉络,其起因主要在于欧盟对我国出口货物的一些歧视性政策以及我国经济体系的不完善、产品结构的不合理、企业经营策略欠缺和对欧盟国家反倾销法认识的不足。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应从自身出发,提高经济实力,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入了解欧盟反倾销法的实质,建立健全我国反倾销法律制
12、度。只有这样,才能实质上缓解近几年来我国出口产品被频繁反倾销的局面。2、急需系统研究欧盟反倾销的理论、方法和统一术语。以上研究得出的结论之所以不一致,分析其主要原因,主要在于各组学者研究的时间段不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一致,数据来源也不统一。从时间跨度上看,他们分别研究了上实际90年代和本世纪初的情况,比较结论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对外贸易价格弹性逐步增大,这与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对外开放力度加强的基本宏观经济情况是一致的。因此,对欧盟反倾销的进一步研究必须以统一术语、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为前提。3、以定性描述为主,需要适当增强定量研究的比重。从研究方法的分析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有关欧盟反
13、倾销的论文大多以定性描述为主。低水平重复研究工作较多,缺乏细致的调研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影响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而大量针对不同地区的欧盟反倾销的论文也没有总结出可以推广的结论。因此,在研究方法上,要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增加定量研究的比重,提高研究论文的含金量。反倾销政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已表明反倾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进口国市场价格和福利提升、出口国出口量和利润下降、出口国国内竞争更趋激烈。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均产生了不同影响,中欧贸易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极大的冲击。2009年以来,欧盟加大了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力度。面对来自欧盟的反倾销指控和调查时,要积极、谨慎应
14、对,要对欧盟不合理的反倾销行为予以坚决的回击,同时努力改正自己在对外贸易中的不恰当做法。4、论研究滞后实践发展。由于反倾销税最终裁定的滞后效应,欧美对华反倾销更进一步导致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给民族工业带来巨大压力。根据关于执行1994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的协议第十一条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征收固定反倾销的期限自征税之日起不得超过5年。但如果有关利害关系人对征收固定反倾销税的裁定不服或在征收固定反倾销税的后的一段合理期限内审查要求,并且这些审查的结论依然维持征收固定反倾销税的最终裁定,则5年的有效时是以最近一次审查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实际征收反倾销税的期限将可能超过5年。欧盟将反倾销税的征
15、收期限称之为“日落条款”。一些学者认识到反倾销对企业战略行为与市场结构也会产生影响。但限于研究问题的性质,这一领域主要是以理论研究为主,根据厂商博弈结果是合作还是不合作分为两个分支。但是这些研究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考虑损害裁决对于企业战略行为的影响,因为如果企业有动机去影响倾销幅度的裁决,那么对于影响损害裁决同样适用。参考文献1尹平浅析关于我国商品出口应对欧盟反倾销问题J金卡工程,2009112422432高倩欧盟对华反倾销近期新特征分析J金卡工程,200991931943荣世敏欧盟对华反倾销扩散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3264张亮后配额时代反倾销对我国
16、纺织品服装出口韵影响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462635林锦如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问题、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87886曲晓华欧盟对华反倾销及应对策略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351377华广敏浅谈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及影响J科教文汇,2007191498胡荻论欧美反倾销对我国商品出口的影响和对策J企业经济,200841471499涂海俊欧盟对华反倾销寨的研究J决策与信息,20094787910李燕浅析反倾销对我国出口业的影响及对策以欧盟为例J经济论坛,200710747611温毅娴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影响及我国企业应对策略浅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896
17、76912段国蕊,冯赫南欧盟对华反倾销特征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8464813赵枭欧盟对华反倾销实证分析J中国商贸,20101016816914郭波,都莉莉欧盟反倾销法规与WTO规则的比较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4015李春丽,刘辉“后配额“时代“特保“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242516龚琼,余利丰欧美对华反倾销及我国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928161717林锦如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问题、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878818杨仕辉反倾销的国际比较、博弈与我国对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90
18、14419THOMASJPRUSAPRICINGBEHAVIORINTHEPRESENCEOFANANTIDUMPINGLAWJJOURNALOFECONOMICINTEGRATION,1994326028920RBOERTWMCGEEYEOMINYOONANTIDUMPINGAND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FIVECASESTUDIES,ECONOMICSWORKINGPAPER,199821HYLKEVANDENBUSSCHEINFLICTINGINJURYTHROUGHPRODUCTQUALITYHOWEUROPEANANTIDUMPINGPOLICYDISADV
19、ANTAGESEUROPEANPRODUCERSJEUROPEAN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20011710111622XIANGLIUHYLKEVANDENBUSSCHEEUANTIDUMPINGCASESAGAINSTCHINAANOVERVIEWANDFUTUREPROSPECTSWITHRESPECTTOCHINASWTOMEMBERSHIP,LICOSDISCUSSIONPPAESR,200223XIWANGGAO,KAZMIYAGIWAANTIDUMPINGPROTECTIONANDRDINVESTMENTCMIDWESTINTERNATIONALGROU
20、PANDTHESOUTHERN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S,200324NIELSENALEXANDERMURKOWSKITHEEUANTIDUMPINGPOLICYTOWARDSRUSSIAANDCHINAPRODUCTQUALITYANDTHECHOICEOFANANALOGUECOUNTRYS,THEWORLDECONOMY,2005125JOZDFKONINGS,HYLKEVANDENBUSSCHEANTIDUMPINGPROTECTIONANDMARKUPSOFDOMESTICFIRMS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05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