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顺义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自顺义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启动实施以来,全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卫生资源配置水平显著改善,优质医疗资源引入情况进展顺利,社会各界反响总体良好,然而医疗卫生作为社会事业发展“ 短板 ”的 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 转变,医 疗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太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还不太高,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促进区域卫生计生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
2、发 201678号)和关于促 进北京市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区实际,制定顺义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 年)。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认真践行“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 发展理念,以改革促发展,紧紧围绕“ 健康顺义” 战略的实 施,持续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继续深化医药卫生领域综合性改革,切实抓好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新,稳步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推进区域卫生计生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满足全区人民群众日益- 2 -增长的卫生和健康服务需求。(二)基本原则坚持健康导向。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促进健康服务
3、业发展,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坚持公平可及。强化卫生计生服务公益性,优化资源布局和使用效率,确保居民能够公平、可靠、便利地享有卫生计生服务。 坚持改革驱动。把改革创新作为引领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源动力,探索卫生改革发展新路经,提升卫生计生治理能力。 坚持增强基层。全面提升基层诊疗服务水平,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构建合理就诊格局。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的重要作用,将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三)主要目标提高全民卫生健康水平,打造健康顺义。创建成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辖区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期望
4、寿命达到80.50岁,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5以下,孕产妇死亡率维持在11/10万以下,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逐步将顺义打造成和谐宜居绿色生态健康区。- 3 -整合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完善分级诊疗。区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全区65%以上的普通门诊量,医联体建设实现辖区全覆盖,十类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90%以上,建成以医联体为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临床、康复、预防相融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优化结构布局。建立与顺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医疗健康需求相匹配,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医
5、疗卫生服务体系。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数达到4.5张、千人医生数达到4.0名、千人口人护士数达到3.5名,千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数达到0.83名,每万名居民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区域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总体水平达到北京市平均水平的90%左右,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疏解项目承接区的建设。增强医疗卫生整体实力,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区级公立医院医教研防协同发展,实施区级医疗卫生人才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全区达到三级医院服务水平的医院增加到5家以上,区级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达到60个左右,至少5个专科的综合能力及影响力达到北京市三甲医院中等及以上水平。二、主要任务- 4 -(一)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1.持续推进公
6、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大对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补贴力度,深入开展传染病、艾滋病、地方病、结核病、精神病防控工作,加强重点人群传染病防控指导,抓好疫情爆发隐患排查,增强区域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巩固免疫规划数字化门诊建设成果,为居民提供安全优质的预防接种服务。加强与属地政府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卫生监督协管作为卫生监督力量有力补充作用,进一步规范医疗秩序,保障辖区群众就医安全。2.着力打造健康城市。全面推进健康示范机构和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通过健康知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体检及慢病危险因素监测及规范管理等措施,通过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评审验收。巩固国家卫生区建设成果,以健康促进示范
7、社区(村)创建为抓手,全面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加强对医疗机构、农村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完善饮用水监管信息通报制度。3.创新健康管理新模式。以居民健康管理为核心,充分整合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依托卫生智慧云信息平台,实现防、治、管相结合,以60岁以上老人和6岁以下儿童等为重点,为辖区居民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疗、预防与健康保健服务,逐步构建围绕生命全周期、服务项目全覆盖、惠及顺义全人群的全民健康管理新模式。- 5 -4.加强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按照健康北京人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16-2018年)文件精神,加大心理咨询人才培养力度,大力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心理
8、咨询门诊建设,推进“四心 ”(明心、知心、舒心、安心)工程,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开展全方位、广覆盖的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通过心理测评、心理咨询等手段大力提升我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5.规范开展妇儿保健工作。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儿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任务,促进妇儿保健工作规范开展。着力打造国家级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示范基地,提高儿童综合发展能力和整体素质,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规范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重点关注女性健康,全面推进妇女盆底功能筛查及孕产期心理保健工作。(二)构建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继续加强区域医联体建设。通过纵向整合、横向整合等方式,组建区妇
9、幼保健院、北京地坛医院顺义院区为核心医院的医联体。推进中医、妇儿、疼痛、传染病等专科医联体建设,不断扩展医联体数量和覆盖范围,到2019年底实现辖区城乡居民的全覆盖。从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入手,提供市区镇三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科医师团队与专科医师联合签约。2.开展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整合。加强与三甲医院在部分疾- 6 -病防治协同整合,联合北京阜外医院启动以冠心病院后管理为主的社区康复管理项目,联合北京同仁医院开展区域性白内障防盲项目,联合北京宣武医院实施脑卒中患者系统管理和老年痴呆普查防治项目,联合北京天坛医院开展慢性疼痛社区防治网络建设项目,探索建立“预防- 临床-
10、康复”三位一体的疾病诊疗和防治新模式。3. 加强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协同建设。深化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拓展,整合卫生、计生信息资源。推进北京通“基本卡”的发放与应用;继续推动智慧卫生云的建设与应用;加强医院信息系统的等级保护建设工作;建设部分医院的物资、医用耗材等后勤管理系统;建设业务指标监测平台;启动公共卫生GIS平台建设;升级区域电子病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推动“互 联网+健康管理”的建 设及应用;推动智能诊疗知识库的建设及应用;推广区域心电诊断中心、健康体检等系统的应用。(三)增强医疗卫生服务整体能力1.承接首都优质卫生资源疏解。大力推进北京友谊医院顺义院
11、区项目建设;主动对接北京地坛医院,加快提升顺义院区综合诊疗能力和水平;抓好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入区合作办院项目实施;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河东地区转移发展,在杨镇和李遂镇分别预留1所三级医院建设空间;引导鼓- 7 -励优质社会资本入区办医,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的比例为社会办医预留空间,加快构建多元办医、分工协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增强区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实施区医院各业务科室与三甲医院的对口协作,推进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建设进度。依托区中医院抓好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应用,发挥“康复、肾病、肿瘤、脑病” 等重点 专科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12、。全面做好区妇幼保健院妇儿专科业务扩展和诊疗保健能力提升,力争通过三级专科医院等级评审,继续发挥院士工作站对妇儿诊疗中心建设的技术支撑作用。3.加强重点基层单位建设发展。持续抓好后沙峪、李桥、木林、杨镇、牛栏山等节点单位建设和提升,其中空港医院、区二院和区医院东院区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规模,作为次级医疗中心进行建设和发展。推进光明街道、胜利街道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实施,启动空港街道、双丰街道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规划并组织实施。4.夯实基层卫生服务网底建设。制定完善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贯彻落实乡村医生岗位管理制度,多种渠道招募乡村医生岗位从业人员,实现“空白村” 医疗卫 生服务全覆
13、盖。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医疗资源向基层社区转移和流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布局调整和网底建设,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 8 -(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1.落实医药分开推广综合改革。部署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任务,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实施药品阳光采购和零差率销售,逐步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实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和服务价格调整,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补充机制。2.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机制。完善卫生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根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岗位特点,加快建立卫生人才报酬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全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突出服务质量、数量,根据考核结果发放人员薪
14、酬,注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合理确定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薪酬水平。3.健全签约服务收付费机制,根据签约服务人数按年收取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方式共同分担。4.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及顺义凤凰协作体系的理事会建设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加快推动公立医院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转变,不断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五)打造强有力卫生计生支撑体系1.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公开招聘、择优选拔的方式,重点培养适合基层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完善编外用工人员保障机制,探索建立编外用工备案制度与政府购买编外用工- 9 -服务制度,保障编外用工人
15、员的薪酬待遇。推进区级医疗卫生人才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技能操作训练、模拟医学教育、情景医学教学等方式,培养更适合健康服务需求的专科医师、全科医师与健康管理师。2.抓好高端卫生人才引进、外聘专家“百人工程” 、社区返聘退休专家、区级重点专科建设等重点工作。力争到2019年,打造妇科、儿科、心脑血管、骨科、外科、口腔等专业的60个高水平医学专科,实现每工作日至少50名区外三级医院专家入区服务。启动实施高级医师培养计划,每年选派20名中青年骨干,赴国内外高水平医学教育机构进修培训。3.继续开展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北京友谊医院顺义院区新建工程与区中医院迁建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启动妇幼保健院改扩建
16、工程;启动杨镇、北小营镇、木林镇等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和区医院东院区协同发展建设项目。(六)加快发展中医药特色服务1.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国家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项目的申报,开展中医药妇幼保健标准化诊室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室建设,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中医 馆” 全覆盖。拓展中医院“ 流动诊车”覆盖范围和服务项目,继续抓好“ 市区镇村” 一体化的中医医 疗服务体系建设。2.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区中医院“明医馆” 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加大各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的培养力度,依托- 10 -国家级重点专科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培养一批高层次中医药优秀临
17、床人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抓好国家级中医工作室、名医工作室及其分室站建设,推进区级名中医评选和工作室建设,不断完善“国家- 市级-区级”的名中医工作室建设体系。通过落实长春中医药大学、河北北方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建设,培养一支专业的中医药教学团队。(七)全面提高计生服务管理水平1.抓好全面两孩政策有序实施。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事项网上办理,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依法依规查处政策外多孩生育执行情况,不断提升全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2.做好计划生育家庭利益导向工作。启动实施计生协会宝贝计划,切实做好优生优育指导、计划生育家庭帮扶等工作。开展计生特殊家庭家政和送餐项目,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大对区镇级心灵家园的建设,探索大病救助金、失独家庭住院护理保险及传统节日慰问等有效措施。(八)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1.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服务产业。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项目,推进中医药文化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建立浅山地区健康诊疗服务基地,以发展中医药生态经济、弘扬中医药文化为重点,建立中医药博物馆,推动区域中医药健康产业集聚、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