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8组织行为学第 2 页第一篇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的对象和性质(1 ) 组织第 3 页识记 1、组织: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领会 2、说明组织涵义的六个要点:(1)组织是动态的组合活动过程,是指组织工作或组织活动。(2)组织是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3)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目标,而它自身则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4)组织是有一定的需要动机、情感和进取心的团体意识和精神得结合体。(5)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它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成为独立的法人,并具有调节、适应发展变化功能的
2、开放系统。(6)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相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2 ) 行为识记 1、人的行为的概念:行为是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领会 2、人的行为的特点:(1)具有适应性; (2 )具有多样性; ( 3)具有动态性; (4)具有可控性; (5 )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3 ) 组织行为学识记 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领会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目的:(1)人的心理
3、活动与行为反应规律性是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2)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性;(3)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生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原理,说明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性,这乃是研究组织行为的方法和手段;(4)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四)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和作用:第 4 页(1)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2)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
4、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3)研究组织行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想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5 )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识记 1、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1)边缘性:它既有原有多种学科的特点,又具有原有学科不具备的新特点。(2)两重性:既具有一般规律性这种自然是属性,又具有特殊规律性这种社会属性。(3)应用性:它的直接目的是紧密联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领会 2、(1 )边缘性的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为多学科相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这两个方面;(2)两重性的主要表现和来源:主要表
5、现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种两重性主要来源于多学科性、人本身的两重性和管理的两重性决定的;(3)应用性的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为和管理者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组织工作绩效;应用 3、分析组织行为学两重性的来源:(1)首先来源于多学科性,组织行为学应用生物学和生理学等没有阶级性的自然科学原理,又应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政治学等具有阶级性的社会科学原理;(2)其次来源于人本身的两重性,组织中的人既是生物性的自然性的人,但又是社会性的人。人作为有机体首先是自然界的生物,与自然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具有人的生物特性,服从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和法则。人作为社会中的成员,马克思说过:“人是一切社会
6、关系的总和”。(3)再次是来源于管理的两重性,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新发展,它是一种一人为中心的管理学。而管理既有作为对人们共同劳动的协调和指挥这种自然属性,又具有监督劳动者劳动、反映统治阶级意志这种社会属性和阶级性;(6 )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识记 1、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是一个投入与产出的大系统,它从人力的投入开始,通过依次地对个体心理学与行为的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组织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组织外部环境的研究这四个层次,最终到人力的产出为止。第 5 页领会 2、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框架:人力的投入第一层:个体事业生涯设计与开发、创造性的培养与开发、个性差异与管理;第二层:群体领导
7、理论、领导、群体内部、群体行为与心理、群体之间、人际关系;第三层:组织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文化、组织设计、组织结构、激励;第四层:组织外部环境社会环境(经济、文化、政治)、人力的产出效率和效益、人员满意度、人际关系、出勤率、人员流向;(7 ) 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识记 1、影响行为的因素:在主观内在因素中,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在客观外在环境中,又有组织内部环境因素和组织外部环境因素。2、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人的行为=F(人的主观特征所处客观环境的特征);B=F( Pa、b、c.Em、n、o.);公式中:B 表示人的行为(Behavior);F 表示函数关系(function );P
8、表示人员的主观特征个性( Personality);a、b、c. 表示人的知觉、能力、性格、价值观、气质等主观特征;E 表示所处的客观环境(Environment );m、n、o.表示组织内部环境、组织外部环境、世界大环境等;领会 3、行为规律理论模式中每个因素的表述内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不同反应主要取决两个大类的影响:一类是人的主观上的特征,包括生理、心理、文化等方面;二类是人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各种特征,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组织内部环境和组织的外部环境等。(8 )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了理论来源识记 1、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理论来源: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理论经历了漫长的理论准备和实际应用的演变过程,第
9、 6 页它是在综合应用多种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文化的主要功能:费恰特指出:(1)文化是区别不同社会的标志;(2)文化使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更系统化;(3)文化为社会的团结和组织的凝聚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4)文化对社会结构提供材料和蓝图;(5)社会和组织的文化,能够塑造社会和组织的个性与性格;领会 3、 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心理学包括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心理特征,心理活动是内隐的,行为是外显的。所以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外显行为的规律性,必须要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因为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重要原因和内动力。4、社会学与组织行为学: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社会关系分为动态和静态
10、两种。动态是指社会中人们的互动,如合作与冲突等。静态是指社会现象的关系模式,如家庭结构、群体、组织和阶级等。研究组织行为学就要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来探索人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 5、人类学与组织行为学: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它分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其中与研究组织行为学最为密切的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对组织行为学的贡献主要是组织中人的行为与人类社会的起源的理论、人类社会行为以及人类与文化的关系等知识。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 ) 研究方法及其主要特征识记 1、研究方法是揭示研究对象的手段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方法。它是正确全面揭示研究对象的
11、重要手段。领会 2、科学的研究方法应具有的主要特征(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 (2 )收集资料的客观性;(3)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4 )分析方法的系统性;第 7 页(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 (6 )对未来的预见性;(2 ) 科学的研究过程识记 1、四个步骤的研究过程(1)观察和实验; (2 )分析和评价; (3)预测和推断; (4)检查和验证;领会 2、六个步骤的循环 确定研究课题 研究理论和模式 说明研究结果 形成假设 实地观察和实验 提出可供选择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法(3 ) 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主要方法识记 1、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主要方法有:(1)案例研究法; (2 )观察法; (3)心理
12、测验法; (4)调查法; (5)实验法;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概念:心理预测法的信度即可靠性,它是测量反映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的指标,有人称之为测验的准确性,也有人把信度作为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指标;测验的效度是指心理测验的有效性,即测验得到的是不是所要测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也就是测验结果是否体现测验所预期效果的程度。领会 2、分析案例研究法的优缺点优点:这种方法是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历史与现实、教学与研究、科学与艺术五统一的极好方法。缺点:由于它是描述说明实况,变量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所以无法证明答案的正确与否。说明观察法的的分类并分析各类的优缺点观察法分为两种:第一种
13、是按照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来分,分为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第 8 页优点:参与观察法的研究人员以组织成员的身份去观察,使被观察者避免伪装和做作,从而使观察到的资料较为可靠和有效。而非参与观察法就较为客观。缺点:参与观察法由于亲自投入现场作观察者,可能会影响到研究者的客观性,而非参与观察法就较为客观。第二种是按照观察情景的差异来分,分为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优点:自然观察法得到的结果更具有典型性,更易于应用于实际。控制观察法得到的结果更易于知道被观察者的行为变化是由何种自变量引起。缺点:自然观察法有时不能肯定被观察者的行为变化是由何种自变量引起。说明调查法的分类,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1)
14、面谈法:优点:信息的回收率高达 80-95之间,由于是面对面谈话,调查者可以作解释,因而得到的反应也较丰富、确切。缺点:面对面谈话往往会给人增加心理负荷,使人容易产生防御心理,所以要求研究者应具备一定的谈话技巧,也较费人力和时间。(2)电话调查法:优点:花钱花时不多,能调查较多的人。缺点:不像面谈法那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详经询问和解释问题,使被调查者对问题不发生误解。(3)问卷调查法:优点:可以在大范围内进行调查,而且花钱花时不多,由于匿名,被调查者就可以回答一些敏感或关于本人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有较多的时间考虑如何回答问卷中提出的问题。缺点:回收率较低,花的人力和时间又较多。说明实验法的分类,分
15、析准实验的特点(1)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准实验法;(2)准实验的特点是:在现实组织和群体进行,贴近生活。第 9 页第二篇第 3 章 个体差异与管理(1 ) 知觉的概念识记 1、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领会 2、社会
16、知觉的内容:(1)对他人的知觉。也就是对他的需要、动机、价值观、兴趣、能力、性格等的知觉;(2)对人际关系的知觉。这种知觉主要是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的,以各种交际行为为知感对象,包括自己与他人,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3)对角色的知觉。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如父母的角色、领导者的角色、群体角色;(4)对因果关系的知觉。这是指在有关的一系列社会知觉中,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原因和结果的判断。社会知觉与自我知觉的关系:自我知觉往往是在社会知觉中进行的,而在社会知觉中必然发生自我知觉。可见二者是在心理活动中紧密的相互联系着的。(2 ) 知觉的过程和影响知觉的因素识记 1、知觉的过
17、程包括哪些阶段:知觉的过程一般包括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和反应五个阶段。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1)客观因素。知觉对象的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首先决定着人的知觉选择。这种客观事物的特点包括:形状的大小、强度的高低、对比性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重复次数的多少等等;第 10 页(2)主观因素。就是指观察者存在的那部分知觉选择影响因素,它包括:观察者的兴趣、需要和动机、个性和经验。影响知觉组织的因素:(1)知觉对象与背景的不同配合。知觉对象与不同的背景配合,人们就可以有不同的知觉,把同一个事物放在两个完全不同的背景下,就可以有不同的知觉。因此,胖人不宜穿横条纹衣服,瘦人不宜穿竖条纹衣服;(2)知觉归类。
18、按知觉归类把知觉对象组合成为一个整体,才有利于知觉整体反映的形成,如按连续、封闭、接近和相似等原则把知觉对此组合起来。领会 2、产生错误知觉的原因:(1)知觉防御。是指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它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无关的事物则视而不见,充耳不闻;(2)首因效应(成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往往停留在第一印象上面;(3)晕轮效应。是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以事物的某一个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事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4)投射。就是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以自己的想法去猜测别人的也是这种想法,而实际上别人不是这样想的,这是一种主观主义的错误知觉。(3 ) 知觉差异与管理领会 1、X 理论与 Y 理论对管理者采用哪种管理方法的关系X 理论和 Y 理论是两种有关领导人如何看待被领导人的理论,也就是按照领导人对被领导人的不同看法而采用的不同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的理论。X 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克里格对古典的传统管理理论的概括。X 理论的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看法要点为:(1)一般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因此总是竭力设法逃避工作;(2)极大多数人没有抱负,怕负责任,希望奉命而为,宁愿接受他人的领导与指挥;(3)对自身经济的安全的需要看得高于一切;(4)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的目标漠不关心;(5)人习惯于守旧,反对变革;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