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50.50KB ,
资源ID:1041708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0417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寄生虫学考试重点.doc)为本站会员(龙***)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寄生虫学考试重点.doc

1、总论1.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又称医学寄生虫学, 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也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础课程。2.人体寄生虫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3.我国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钩虫病、黑热病。4.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受益者称为寄生物,受害者称为宿主。5.寄生虫(parasites):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6.寄生虫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

2、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整个过程。包括寄生虫侵入宿主的途径、虫体在宿主体内移行、定居及离开宿主的方式,以及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宿主种类(包括传播媒介)和内外环境条件等。7.宿主的类型: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和转续宿主。8.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一、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重点)1、掠夺营养 2、机械性损伤 3、毒性与免疫损伤二、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了解)1、全部清除寄生虫,并具有抵御再感染能力。2、部分清除寄生虫,并具有部分抵御再感染能力。3、不能有效控制寄生虫,寄生虫发育并大量繁殖。导致寄生虫病9.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10.寄生虫病防治的基本原则: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11.传播途径: 寄生虫的传播途径:经水、食物、土壤、空气、接触、医学节肢动物以及直接传播等。寄生虫进入人体的途径:经口、经皮肤、经胎盘、经呼吸、经输血等叶足虫溶组织内阿米巴重点1.溶组织内阿米巴属内阿米巴科的内阿米巴属,是至今唯一被肯定可引起人类阿米巴病的肠道阿米巴原虫。2.溶组织内阿米巴可分为包囊和滋养体两个不同生活史期,4 核包囊为感染期3.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滋养体借助单一定向的伪足而运动。生活史要点:4.人是惟一宿主,不需要中间宿主。5.生活史简单,基本生活史过程为包囊-滋养体-包囊,为人际传播型。6.感染期:四核包囊,该时期的特点是拟染色体,糖原消失。7.感染途径与方式:

4、误食或误饮四核包囊。8.致病阶段:滋养体。9.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机制:与虫株毒力有关细菌的协同作用宿主的机体抵抗力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10.临床表现:肠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病,另外无症状带虫子者为 90%。11.诊断:病原学检查 直接涂片法 :粪便仍是肠阿米巴病诊断的最有效手段;碘液图片法:对慢性腹泻患者及形成粪便以检查包囊为主12.流行:(1)传染源:无症状带虫者。(2)传播途径:主要经口感染,食入或饮入带有成熟四核包囊的食品、生水,均可造成感染(蝇或蟑螂也可携带包囊污染食品)。(3)易感人群:对阿米巴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人。13.甲硝唑为目前治疗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对于急性或慢性侵入性

5、肠阿米巴病患者甲硝唑均适用,用于口服 100%吸收。有报告显示甲硝唑对于啮齿类动物有致癌性,故孕妇慎用。14.迪斯帕内阿米巴与溶组织内阿米巴形态相同,生活史相似。鞭毛虫重点杜氏利什曼原虫阴道毛滴虫杜氏利什曼原虫1、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中需要两种宿主,一种是白蛉,另一种是人或哺乳动物 (犬),犬是其重要的保虫宿主2、白蛉是传播媒介,自然条件下的感染阶段是前鞭毛体;3、杜氏利什曼的致病阶段为无鞭毛体。虫体寄生在单核巨噬细胞内,受累严重的器官是肝、 脾、骨髓和淋巴结; 4、杜氏利什曼在人体和白蛉体内均进行二分裂增殖。5、杜氏利什曼的致病机制:主要与无鞭毛体导致巨噬细胞破裂和大量增生有关。6、脾肿大是

6、黑死病最主要的体征,贫血是黑死病重要症状之一。7、贫血机制:脾功能亢进免疫溶血全血细胞减少,免疫受损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8、诊断:1. 病原检查 检出病原体即可确诊。( 1)穿刺检查:常用骨髓或淋巴结穿刺,脾脏穿刺检出率较高,但不安全应慎用 。 (2)皮肤活组织检查 2. 免疫学检查 9、流行:传染源:根据传染源的不同,黑热病在流行病学上大致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人源型、犬源型和自然疫源型。(了解)10、杜氏利什曼的传播媒介:中华白蛉11、黑死病流行地区采取查治病人,杀灭病犬和消灭传播媒介白阴道毛滴虫:唯一的只有一个时期的虫体,只有滋养体时期无包囊。11.阴道毛滴虫的宿主: 人12.阴道毛滴虫

7、的寄生部位: 人体阴道和泌尿道13.阴道毛滴虫的感染途径: 直接或间接接触14.阴道毛滴虫的滋养体即是繁殖阶段,也是感染和致病阶段15.阴道毛滴虫虫体以纵二分裂法繁殖16.阴道毛滴虫虫体借助鞭毛摆动前进,以波动膜的波动作旋转式运动(掌握,此题不在比赛中出现)阴道毛滴虫的致病机制:(1)虫株毒力 (2)阴道细菌群落的变化 (3)宿主机体生理状况17.正常情况下,健康妇女阴道的内环境因乳酸杆菌的作用下而保持酸性(ph3.8-4.4),可抑制虫体及细菌生长繁殖,这种作用称为阴道的自净作用18.阴道毛滴虫的诊断:1.直接涂片:检查滋养体. 2. 培养法:检查滋养体. 19.阴道毛滴虫的传染源 : 滴虫

8、性阴道炎患者或无症状带虫子者或男性带虫者 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20.阴道毛滴虫病引发的疾病临床上常用的口服药物为甲硝唑(灭滴灵)。孢子虫1.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和肝细胞内,为我国五大寄生虫之一。2.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1.间日疟原虫 2.恶性疟原虫 3.三日疟原虫 4.卵形疟原虫3.形态:在 RBC(成熟红细胞)内发现疟原虫是确诊疟疾和鉴别虫种的重要依据;4.间日疟原虫在 RBC 内的形态:三期六种形态:1、滋养体期:大、小滋养体;2、裂殖体期:成熟、未成熟裂殖体;3、配子体期:雌、雄配子体。5.生活史要点:(1)疟原虫生活史中需要两种宿主,一种是人(中),一种是媒介按蚊(

9、终)。(2)在按蚊体内进行的是有性增殖(配子生殖),在人体内进行无性增殖及有性增殖的开始。(3)在自然条件下,疟原虫的感染期是子孢子。 (4)子孢子侵入人体,首先在肝细胞内进行红外期发育增殖,所产生的裂殖子进入红细胞进行红内期发育增殖和配子体的形成。(5)在红细胞内的形态是病原诊断的依据,红内期疟原虫裂体增殖是致病阶段,配子体期与传播疾病有关。(6)间日疟原虫的致病时期是红细胞内期(7)间日疟原虫的感染方式为叮咬(8)致病: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裂体增殖是对人致病的主要阶段。 (9)致病机制:与红细胞内期疟原虫裂体增殖有关。6.疟原虫的基本结构包括核,胞质和胞膜,环状体以后各时期尚有消化分解血红蛋

10、白后的最终产物-疟色素7.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可以变大,变形,颜色变浅,常有明显的红色薛氏点8.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分肝细胞内的细胞和红细胞内的发育两个阶段9.蚊虫能被疟原虫感染取决于蚊虫种类配子的发育程度配子的数量外界的环境因素10.疟疾的一次典型发作表现为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的三个阶段11.诊断:(一)病原学检查:发现疟原虫为确诊;依据薄血片法;厚血片法(其它三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形态特征)(二)血清学检查12.恶疟疾在发作开始时,间日疟在发作后数小时至 10 余小时采血能提高检出率。13.流行:1.传染源:末梢血内含有配子体的 患者或带虫者 2.传播媒介: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11、、微小按蚊等。 3.易感人群14.感染方式:1.经按蚊叮咬,把子孢子注入人体。2.经输血输入红内期疟原虫。3.经胎盘,先天感染15.疟疾的再燃: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称为疟疾的再燃。四种疟原虫均有,与宿主抵抗力和特异性免疫力的下降及疟原虫的抗原变异有关。16.疟疾复发:是指疟疾初发患者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虫媒传播感染,经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复发。仅间日、卵形疟原虫二种有,由迟发型子孢子(休眠子)激活发育至红内期所致。17.引起贫血的原因:(钩虫也会引起贫血,注意比较):脾功能亢进,吞

12、噬大量正常的红细胞;免疫病理损害:疟原虫寄生于红细胞时,使红细胞隐蔽的抗原暴露,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红细胞的破坏,此外宿主产生特异性抗体后,容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附着在红细胞上的免疫复合物可与补体结合,使红细胞膜发生显著变化而具有自身免疫原性,并引起红细胞溶解或被巨噬细胞吞噬;(正常抗疟抗体+红细胞自身抗体)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18.肝脾肿大:慢性患者脾纤维化,包膜增厚而变硬;原因是脾充血与单核-巨噬细胞的增生。19.防治(一)预防:1、防蚊灭蚊;2、药物预防:氯喹/乙胺嘧啶+磺胺多辛;3、疫苗预防;4、加强监测;刚地弓形虫一、刚地弓形虫一种机会致病寄生虫,广泛

13、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有核细胞内,引起人兽共患的弓虫病。二、形态:1、滋养体:包括速殖子和缓殖子 2、包囊:可长期在组织内生存,易存在于宿主的脑组织中;3、卵囊 4、裂殖体;5、配子体。生活史:猫是弓形虫的终宿主兼中间宿主三、宿主:在终宿主猫体内发育:卵囊(子孢子)、假包囊(滋养体)、包囊配子生殖卵囊;2、在中间宿主(人、猪、马、鸡、兔以及鸟类、两栖类、爬行类)体内发育:卵囊、假包囊、包囊假包囊(急性期)包囊(慢性期);四、寄生位置:在中间宿主的有核细胞,终宿主的小肠上皮细胞五、感染阶段:包囊、卵囊;六、致病阶段:滋养体(机会致病),包囊(正常人非机会致病)七、感染途径:经口(主要)和水源食物污染

14、八、除弓形虫外其他均为单一方向传播,而弓形虫可在各宿主间相互传播。九、致病机制:弓形虫在宿主细胞内反复增殖,破坏细胞引起组织炎症和水肿。若包囊破裂可致炎症反应和坏死,或形成肉芽肿;与机体免疫力有关;与虫株毒力有关。速殖子是弓形虫急性感染期的主要致病阶段十、临床表现:通常是无症状的。1.先天性弓形虫病:发生于初孕妇女,经胎盘感染胎儿,可致流产、早产、畸胎或死产。怀孕早期感染畸胎发生率高。 主要累及大脑和眼,如脑积水、脑钙化、视网膜脉络膜炎和精神、动物障碍为典型症候。2.获得性弓形虫病(多为隐性感染,属机会致病原虫,AIDS 等病时转为急性重症,恶化)(1)淋巴结肿大: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2)脑

15、炎、脑膜炎、癫痫和精神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病症;(3)眼病:以视网膜脉络膜炎多见;(4)其它,如心肌炎、肺炎等。十一、实验诊断:1.病原检查:(1)涂片染色法:取病人各种体液离心后取沉淀物、或活组织穿刺物涂片,经吉氏染色后镜检、查找滋养体。(2)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法:小鼠腹腔接种,取腹腔液镜检。十二、防治:乙胺嘧啶、磺胺类如复方磺胺甲噁唑对增殖阶段弓形虫有抑制作用。这两类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对孕妇感染的首选药物是螺旋霉素。疗程中适当佐用免疫增强剂,可提高疗效。隐孢子虫: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人兽共患原虫病十三、形态:改良抗酸染色标本中,卵囊为玫瑰红色十四、生活史包括无性、有性生殖和孢子生殖阶

16、段,在同一宿主体内完成。十五、其生活史过程包括卵囊、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合子及卵囊等五个不同发育期;十六、感染阶段:成熟卵囊;十七、感染途径:经口感染;十八、寄生部位:小肠上皮细胞;吸虫概论1、形态(1)、成虫呈叶状或长舌状,两侧对称,背腹扁平,不分节,具口、腹吸盘;(2)、消化系统退化,有口无肛门;口咽食管左右两个肠支;无体腔;(3)、雌雄同体,生殖系统最发达,代谢最旺盛;2、生活史特点:(1)、生活史复杂,间接发育型;(2)、需要 1-2 个中间宿主,是生物源性蠕虫;(3)、第一中间宿主多为淡水螺;(4)、虫卵必须入水才能发育;(5)、基本发育过程相似:卵多种幼虫(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

17、)成虫。进行世代交替:有性生殖(终宿主)+无性生殖(中间宿主)华支睾吸虫(肝吸虫)3、形态:(1)、成虫:a、 体形狭长,背腹扁平,似葵花籽仁,体表无棘,后短钝圆 b、具口、腹吸盘 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c、雌雄同体:两个分支状的睾丸,子宫管状,弯曲(2)、虫卵:寄生人体的最小寄生虫卵,黄褐色,前窄后宽,前端有明显卵盖,盖周围形成肩峰,另一端有小疣状突起,内含毛蚴。4、吸虫中虫卵无卵盖的为雌雄同体的日本血吸虫。生活史:成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5、宿主:人(终);猫、狗(保虫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纹沼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6、;感染阶段:囊蚴;7、感染途径:口;8、感染方式:

18、食入含囊蚴的淡水鱼、虾; 9、寄生部位:肝胆管10、致病阶段:成虫11、致病机理:胆管壁反复发生过敏性炎症;胆管阻塞引起胆汁淤滞;胆汁淤滞性肝硬化;继发细菌感染加重胆管炎症、胆囊炎、阻塞性黄疸、胆管肝炎;虫卵、虫体碎片、脱落细胞形成结石。12、实验诊断:病原学检查:涂片法,集卵法,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查13、防治:治疗药物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吡喹酮与阿苯达唑。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卵巢形态、口腹吸盘大小之比例、睾丸分支及长度是肺吸虫形态鉴别的重要特征。虫卵金黄色,椭圆形,左右多不对称,前端较宽,有扁平卵盖,后端稍窄。卵内含有 1 个卵细胞和 10 多个卵黄细胞。宿主:人(终)淡水螺、蝲蛄(中)猫犬(保

19、虫宿主)猪(转续宿主)寄生部位:肺感染期:囊蚴致病阶段:成虫感染途径:经口致病机制:童虫在组织器官中移行、窜扰和成虫寄居或移行。病变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瘢痕期实验诊断:痰或粪便中找到虫卵、摘除的皮下包块中找到虫体即可确诊。防治:防治本病最有效的办法是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螺、蝲蛄及其制品,不饮生水。目前常用治疗药物是吡喹酮 6日本血吸虫11、形态:(1)成虫:似线虫,雌雄异体。消化系有口、食道、肠管。肠管在腹吸盘前背侧分为两支,向后延伸到虫体后端汇合成盲管。雄虫:雄虫乳白色,长 12cm,虫体扁平,前端有口、腹吸盘,吸盘发达,腹吸盘以下,虫体向两侧延展,并略向腹面卷曲,形成抱雌沟雌

20、虫:前细后粗,形似线虫,长 22.5cm。由于肠管充满消化或半消化的血液,故雌虫呈黑褐色,常居留于抱雌沟内,与雄虫合抱。雌虫发育成熟必需有雄虫的存在和合抱,促进雌虫生长发育的物质可能是来自雄虫的一种性信息素。(2)虫卵:椭圆形;淡黄色;卵壳厚薄均匀,无盖,壳一侧有一侧刺,表面常附有宿主组织残留物;含一毛蚴,毛蚴与壳间常有圆形或长圆形油滴状的头腺分泌物。生活史12、宿主:人(终末);水牛、鼠等哺乳动物(保虫宿主); 钉螺(中间宿主)13、寄生部位:肠系膜下静脉14、感染期:尾蚴15、感染方式:经皮肤接触含尾蚴的水(疫水)16、致病阶段:虫卵 17、致病机理:血吸虫的尾蚴、童虫、成虫、虫卵对宿主均

21、可造成损害,损害的主要原因是不同虫期释放的抗原能诱发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导致一系列免疫病理的出现18、流行:1、传染源:包括人和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其中,病人和病牛是最主要的传染源2、传播途径: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水体中存在钉螺和人群接触疫水3、易感者:流行区与疫水有密切接触的人群线虫 似蚓蛔线虫(蛔虫)是寄生人体的肠道线虫中体形最大者。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引起蛔虫病1、形态:(1)、成虫:体表可见有细横纹;口周具有“品”字形排列的 3 个唇瓣;雌虫生殖系统为双管型,雄虫为单管型(2)受精蛔虫卵:蛋白质膜,新月形间隙,卵细胞,卵壳(受精膜、壳质层、蛔甙层)未受精蛔虫卵:屈光性颗粒生活史2

22、、宿主:人(终)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3、寄生部位:小肠;4、感染期: 感染性蛔虫卵;5、感染途径与方式: 经口食入或饮入被感染性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或生水;6、幼虫需在体内移行。7、致病:(1)幼虫致病:主要是蛔虫幼虫在血液中移行及破坏肺组织造成的损害。可引起咳嗽、哮喘、发烧等临床症状。 (2)成虫致病(主要致病阶段):1 损伤肠黏膜 2 引起营养不良 3 超敏反应 4 并发症8、诊断:病原学检查粪检虫卵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查三片:95%) 9、流行:1 传染源:粪便中含有受精蛔虫卵的 病人和带虫者。2 传播途径:经口食入或饮入被感染性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或生水。3 易感人群:男女老幼均易感。、蠕形住肠线虫10、感染途径与方式:1、肛门-手-口感染;2、吸入灰尘中的虫卵而感染;3、接触感染;4、逆行感染11、寄生部位:盲肠、结肠、回肠下段12、致病:1、雌虫在肛门周围产卵引起肛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及继发性炎症。2、蛲虫异位寄生引起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异位损害。13、诊断:1、透明胶带粘卵法,应在清晨便前检查肛周虫卵。2,、肛门拭子法旋毛形线虫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旋毛虫的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于同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