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粮食行业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 年 12 月 4 目 录一、形势与需求 .6二、思路与目标 .7(一)指导思想 .7(二)发展原则 .8(三)发展目标 .9专栏 1:“十三五”粮食科技创新主要指标 .10三、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10(一)加强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技术研发,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11专栏 2:粮食质量安全领域重点任务 .11专栏 3:粮食质量安全保障研发技术群 .12(二)推进绿色生态储粮技术研发,确保储粮安全 .12专栏 4:绿色生态储粮领域重点任务 .13专栏 5:绿色生态储粮技术群 .13( 三 ) 加 强 粮 食 现 代 物 流 技 术 研 发 , 提 高
2、 粮 食 物 流 效 率 和 水 平 .14专栏 6:粮食现代物流领域重点任务 .14专栏 7:粮食现代物流技术群 .15(四)加强粮食深加工转化技术研发,延伸粮食产业链条 .15专栏 8:粮食深加工转化领域重点任务 .16专栏 9:粮食深加工转化技术群 .16(五)加强粮食加工装备技术研发,引领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 .17专栏 10:粮食加工装备领域重点任务 .17专栏 11:粮食加工装备技术群 .18(六)加强口粮营养健康技术研发,增加优质粮食食品供给 .18专栏 12:口粮营养健康领域重点任务 .18专栏 13:口粮营养健康技术群 .19(七)加快粮情监测预警技术研发,夯实粮食行业信息化基
3、础 .20专栏 14:粮情监测及行业信息化领域重点任务 .20专栏 15:粮情监测预警技术群 .21(八)加强粮食安全战略研究,升级现代粮食产业发展模式 .21专栏 16:粮食安全战略领域重点任务 .22专栏 17:粮食安全战略领域技术群 .22 5 四、围绕重大需求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3(一)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广应用 .231.实施“粮食科技成果转化行动” .232.落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 .233.实施粮食行业“科技特派员”行动 .244.加强粮食科普平台建设和科普宣传 .24(二)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化平台和科研基地建设 .241.建设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基地(平台) .2
4、42.加强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243.搭建行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254.加快建立粮食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及企业技术中心 .25(三)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 .25五、深化粮食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25(一)加强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251.充分发挥公益性研究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252.积极发挥高等院校原始创新的生力军作用 .263.发挥粮食企业和转制院所在成果转化与示范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264.发挥各类创新力量的重要作用 .265.转变创新服务机制 .26(二)深化粮食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271.建设以产业需求为主导的科研任务凝练形成机制 .272.建立健全科学客观的评估机制 .27
5、3.健全行业科技创新服务机制 .27(三)加强粮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271.加快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72.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28六、保障措施 .29(一)强化规划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29(二)加强行业科技指导和支持 .29(三)完善多元化科技资金投入机制 .29 6 粮食行业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落实粮食科技体制改革各项任务,促进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行业科技水平,服务产业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 ”国家科技创 新规划的通知和粮食行业“
6、 十三五” 发展规划 纲要,特制定本 规划。一、形势与需求 “十二五” 以来特 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作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粮食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创新在粮食安全、产业经济、绿色物流和信息化领域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科技变革在粮食领域蓄势待发,全球粮食供求形势复杂变化,深刻影响国内粮食产业发展。现代科技与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成为推动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强劲驱动力。但同时,我国粮食科技创新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科技引领粮食行业
7、创新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还不突出,科技创新体系与科技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及开放共享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科研评 7 价导向不尽合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需求不能有效衔接,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与行业发展需求尚有差距,在服务全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产业经济向中高端跃升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 三篇文章,迫切需要进一步增强粮食科技支撑能力。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粮食供求阶段性矛盾迫切需要创新成果提供动力。深化粮食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优化整合粮食科技创新资源,健全粮食科技服务体系,适应国家科研经费投资体制改革,落实知识产
8、权战略,需要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二、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十三五” 时 期粮食科技 创新发展的指导 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 发展 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制度创新,增强科技供给能力,深入落实藏粮于技战略,以增强粮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全面深化粮食科技体制
9、改革,加 8 强科技有效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以市场为主导的创新资源集聚方式,加快科技创新突破和推广应用,促进科学技术普及,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驱动力的作用,引领产业升级,服务社会民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二)发展原则坚持需求导向。立足国家战略目标,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聚焦粮食行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重视基础研究,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转化应用,大力推动技术示范。促进科技与产业相融合,注重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相统一,专业研发和企业创新相结合,服务应急需求
10、与战略前瞻相协调。坚持深化改革。深入推进粮食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统筹科技规划与国家规划、行业规划和地方规划的衔接,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破除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激励原创性突破,鼓励成果转移转化,不断完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有效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坚持人才驱动。把人才驱动作为核心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兴粮战略,强化人才资源开发和创新团队建设,注重科技队伍 9 与创新能力建设相结合,落实激励政策,完善激励机制,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培育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11、的粮食科技人才队伍。坚持开放发展。拓展科研思路,鼓励学科交叉,促进多类型科研主体参与粮食科技创新,加强国际粮食科技交流合作,丰富粮食科技对外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促进粮食科技的成熟技术、优秀人才、创新模式走出去。(三)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推进粮食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健全粮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科学集聚资源和创新团队,激发科研人员创业创新积极性,不断促进科研、设计和产业一体化发展,夯实有效应对粮食行业新问题的能力基础,以重点研究任务为核心,确保科技创新资源高效聚焦粮食安全领域重大需求,引导粮食科技成果高效推广应用,提高粮食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到“十三五” 末,解决一批制 约
12、粮食行业科技发展的突出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进一步加快完善粮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使粮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粮食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粮食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有活力,粮食科技创新人才服务行业科技发展作用更加明显,支撑引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更加突出。到 2020 年,积极争取多元化粮食科技投入,力争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研发投入比达到 0.6%,组建 4-5 个粮食产业技术 10 创新联盟,建设 30 个现代粮仓科技应用示范库,在储粮害虫绿色防治技术、粮食污染防控技术、高效集装单元化运输技术、粮食及制品加工新技术及新产品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科技成果 30 项以上,推广应用粮食储藏、质量安全检
13、测、粮食加工、数字化粮情监测等重大科技成果 20 项以上。建设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基地(平台)1-2 个,国家粮食局重点实验室 3 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个,创新型企业或技术中心 5-8 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3-5 个,认定创新型示范企业 50 个,打造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 1-2 个,培养科技创新高层次领军人才 3-5 名。专栏 1:“十三五”粮食科技创新主要指标指 标 单位 十二五 十三五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 0.3 0.6粮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数量 个 3 4-5现代粮仓科技应用示范库数量 个 - 30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数量 项 30 30-50推广应
14、用重大技术成果数量 项 - 20-40粮食行业创新型示范企业数量 个 - 50科技创新高层次领军人才数量 名 - 3-5三、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围绕粮食质量安全、绿色生态储粮、粮食现代物流、粮食深加工转化、粮食加工装备、口粮营养健康、粮食信息化技术和粮食安全战略等八个技术领域,聚焦粮食行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以重点任务为核心,集中力量突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 11 技术,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汇众智聚众力,针对粮食创新需求技术群,不断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一)加强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技术研发,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重点研究粮食污染的外界因素和内在机制,揭示污染物形成和转化规律的分子生物学
15、和环境生态学基础,为粮食污染预防控制提供基础理论。突破潜在污染物筛查技术难点,构建识别模型和筛查数据库,建立识别和防控技术体系,提高潜在风险发现能力。建立以全产业链风险分析为基础的扦样、监测规程,解决扦样的科学性和代表性问题。加强污染、变质等不合格粮食安全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建立污染粮食无二次污染处理技术体系,提高资源合理利用和转化效率。专栏 2:粮食质量安全领域重点任务粮食质量安全基础研究。开展粮食中生物毒素、持久污染物等形成途径的分子基 础和生物、环境机制研究,以及赋存形态 和分子结构研究。研究粮食中污染物形成的调控机制和处理途径,为污染物检测、追溯和控制提供理 论基础。粮食快速检测
16、处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研究粮食中潜在有毒有害物 质类型和种类,开 发霉菌毒性代谢物、持久性污染物、非典型污染物(包括隐蔽性 污染物)等的高通量筛查确证技术,建立粮食潜在污染物筛查确证技术体系。开 发粮食收购质 量品质快速现场检测技术与仪器。开展高通量、低成本、高精度、高准确度的粮食重金属污染物检测设备研究,推进重金属快速检验新技术新设备开发应用。研究粮食流通不同 环节污染物扦样 、监测和评估技术,风险等级预报技术,研究污染发生发展因素和关 键因素调控技术。开 发新型特异性重金属吸附材料,研究重金属、真菌毒素污染粮食的无害化安全合理利用技 术并进 行中试。安全合理高效利用技术示范。 开展超标
17、稻米重金属物理消解技 术、玉米小麦清理刷光真菌毒素物理去除技术、玉米 DDGS 生物发酵降解等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污染粮食的合理绿色工业产品,开展规模化生产应用技 术开发及示范。持续开展粮食质量风险识别监测预警、过程控制和应急处置技术研究,解决粮食在收购、储藏、加工、保鲜、消费等环节质 12 量安全检验、监测、控制和处理关键技术问题,推进粮食质量安全治理从传统的末端管理转向全面的风险控制,进一步推进粮食污染物脱除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提升我国粮食污染物防控技术水平及管控能力。专栏 3:粮食质量安全保障研发技术群基础研究开展粮食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识别、监测预警、 过程控制以及 应急处置基础模型研究,开
18、展粮食污染物快速高通量 监测、区域 污染粮食防控和 污染粮食高效合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基础研究,分品种粮食品质质量基础研究。重点研发研发粮食真菌毒素、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物监测的广域样品扦样技术和风险等级评价技术,以及数据可 视化和风险地图构建技 术。研 发粮食质量安全风险预测模型及应用评估关键技术,建立真菌毒素和异常气候、病虫害以及农业措施等多元关系数据库,粮食和土壤中重金属二元关系数据库模型。研发粮食污染物非定向和多 组分筛查、定量、识别的高通量普查质谱等技术,针对粮食质量安全指 标的绿色、无 损、低成本的快速检验技术,研制粮食系列化、系统化的标 准物质,突破粮食 污染物快速 检验检测
19、粮食基体和相关污染物的基体干扰和交叉反应影响。研 发不宜存粮食 识别技术,构建专一和精准的快速检测方法及其质控和评价指标。研发贯穿粮食流通全链条各环节的关键危害因子识别与控制的可追溯技术。研究粮食加工危害因素防控处置技术。应用示范集成监测布点采样、风险 等级评价、 预警分析等技术,形成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开展区域性粮食污染物全程防控技 术集成应用与示范。在重点区域开展典型污染物全链条防控和安全合理利用技术示范,开展监测预警、降解处理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和示范。深入开展 污染、 变质等不合格粮食安全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借 鉴先进粮食质量安全规 范,开展粮食中隐蔽真菌毒素和真菌毒素非靶向分析技术、真菌毒素 发生 发展预测预警以及污染防控技术研究及示范,提升我国粮食 污染物防控技 术水平及管控能力。(二)推进绿色生态储粮技术研发,确保储粮安全依据生态储粮理论,加强安全储粮基础研究,攻克粮食收购、储藏作业的共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安全储粮技术,推广应用先进的绿色生态储粮技术成果。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