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秦漢之際思想析論蔡忠道嘉義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提要:思想因演進而展現不同的風貌,各代皆有其特色,我們也很習慣的以斷代為思想的分段,而有先秦諸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等概括的稱謂,這樣的概括凸顯時代的特色,當然有其代表性,不過,也有相當的侷限,例如,經學顯然不能涵攝兩漢學術;再者,各朝代不同形貌的思想是如何轉變的,也不能反映在這種概括中。本文就針對秦漢之際思想的發展,從環境的變遷、知識份子的心態的轉變、思想的演進等方面著手,提出諸子百家混融 、 大一統思潮 、 儒者的崇儒自覺 、 黃老思想盛行 、 法家思想的潛藏 、 陰陽家思想瀰漫六點,說明秦漢之際的思想實況,也試著解答先秦諸子學說如何逐漸演變為
2、兩漢思想。關鍵字:秦漢之際、漢代思想、思想史一、前言綜觀歷代思想,各有不同的風貌,展現各時代苦心孤詣的思想家的思考成果,這些文化結晶不只是思想家個人的立身處事的準則,也常成為一代的處世與治國指南,甚至是超時空的真理。思想又是不斷演變發展,並非與政治同步發展,所以,我們以時代斷限作為思想的斷限固然能凸顯各代特色,卻也常常忽略了思想是跨越時代的漸進發展,以及兩個時代之間的轉變。因此,將目光的焦點轉移到政權更迭之際的思想變遷,在思想史的研究上應有其價值。本文即針對秦漢之際(西元前 221、秦王政 26 年- 西元前 141,漢武帝建元元年)的思想變遷加以釐析,希望能在前人的基礎上,更全面的掌握這八十
3、年的思想實況。二、諸子百家混融自春秋以後,諸子百家並起,創造了輝煌的學術文化,這種百家爭鳴的情2況延續到戰國末年仍未稍衰。秦統一天下之後,雖有焚書、坑儒的暴政,但並未焚盡天下書、坑盡天下儒 1。到了漢初,學術思想承繼先秦遺緒,諸子各家都有發展。有關漢初的學術景況,司馬遷曰:漢興,蕭何次律令,韓信伸軍法,張蒼為章程,叔孫通定禮儀,則彬彬文學稍進, 詩 、 書往往間出矣。自曹參薦蓋公,言黃老,而賈生、晁錯明申、商,公孫弘以儒顯,百年之間,天下遺文故事靡不畢集。 (史記太史公自序卷 130)先秦各家思想並未銷聲匿跡,而是在漢初繼續活躍於政治舞台,發揮影響力。由此可見,先秦百家爭鳴的盛況,並沒有因秦代
4、的扼殺學術嘎然而止,到了漢初仍餘波盪漾。傅斯年先生更進一步指出:周漢諸子是一氣,不能以秦為斷,是一件再明顯沒有的事實。蓋入秦而實行的政策,如焚書;入漢而盛行的風氣,如齊學之陰陽五行、如老子學、如黃帝各論、如神仙、如諸子之淆雜,無不在戰國晚年看到一個端緒。而戰國各種風氣到了漢朝,差不多還都有後世,如儒墨、如名法、如辯士之好尚;乃至縱橫,應該是隨分裂之歇息而止的了,卻反不然,直到武帝朝主父偃尚為縱橫長短之術。蓋諸子學風氣之轉移在漢武帝時,武帝前雖漢家天下已七、八十年,仍是由戰國風流而漸變,武帝之後,乃純入一新局面。 (傅斯年全集戰國諸子敘論頁 126)先秦各家思想從秦到漢初的延續,可從漢書藝文志著
5、錄的漢人著作看出:儒家類有高祖傳十三篇、 陸賈二十三篇、 劉敬三篇、 孝文傳十一篇、 賈山八篇、 孔臧十篇、 賈誼五十八篇、 河間獻王對上下三雍宮三篇、 終軍八篇、 董仲舒百二十三篇、 兒童九篇、 公孫弘十篇、 吾丘壽王六篇、 虞丘說一篇、 莊助四篇等。道家的著作有捷子二篇、 曹羽二篇、 郎中嬰齊十二篇。陰陽家的著作有張蒼十六篇、 五曹官制五篇、 公孫渾邪十五篇。法家的著作有晁錯三十一篇,此外,還有蕭何九章律 (漢書刑法志卷二十三引) 、叔孫通傍章 (晉書刑法志卷三十引) 。縱橫家的著作有蒯子五篇、 鄒陽七篇、 主父偃二十八篇、 徐樂一篇、 莊助一篇、 待詔金馬聊蒼三篇。雜家的著作有呂氏春秋二
6、十六篇、 淮南子五十四篇、 荊軻論五1 秦始皇下焚書令在三十四年(西元前二一三) ,坑儒則在三十五年(西元前二一二年) 。其焚書的首要目標是六國史記,其次是詩 、 書 ,再其次是百家語。秦焚書之後, 詩 、 書遂絕,但不及諸子。而焚書的目的在使天下無力批評時政,坑儒的目的則使天下不敢批評時君。參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評議 ,頁 166-171。3篇、 博士賢臣對一篇、 臣說三篇。農家則有董安國十六篇。先秦各家,除了名家、墨家之外 2,在秦到漢初都有後續的作品,而且數量可觀 3。除了上述作品外,詩賦的作品更是汗牛充棟;兵家的作品也甚多,其他如術數、雜占等作品也是洋洋大觀,學術蓬勃的景象顯而易見。學術
7、的再度蓬勃與當時環境息息相關,秦自一統天下到下令焚書,有九年(西元前 221-213)並未壓制各家思想,焚書到陳涉起兵只有五年(西元前213-209)的時間,因此,各家學說並未遭全面扼殺。楚漢相爭期間,戰事頻仍,士無定主 4,大一統的帝國已經瓦解,又回到戰國群雄逐鹿的時代。高祖五年(西元前 202)即帝位,採郡縣與封建並行的制度,強大的異姓功臣、桀傲的同姓誅侯與中央王室鼎足而三,當時吳王濞、陳豨,稍後的梁孝武王、淮南王安、河間獻王,都是召集賓客,與戰國養士風氣並無二致。諸子的傳授也因此而得以綿延,勞幹就明白指出這種情況,他說:漢興之後,最初還是諸侯分立的狀態,當時的王國雖然是姓劉的宗室,但他們
8、還是以六國的王自居。所以,縱橫家的游士大行, 戰國策一書便是戰國及漢初的縱橫家手冊中的一部分。淮南王安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著淮南王書 。河間獻王大招經術之士,多得古文舊書,並且自立博士;至於曹參相齊,也招集了不少儒生及黃老之士。所以,當時諸子傳受尚廣。 (秦漢史頁 93)許倬雲也認為:秦漢之際及漢初,伏匿的學者紛紛復出。其中少數幸而得到機會參加新興政治勢力之中,也往往以他們縱橫游說的能力,提供實用性的服務。酈食其見信於劉邦,不是以儒術,而是以馮軾說服齊國田榮的功勞。陸賈以客從高祖,善口辯;常為漢出使諸侯,尤以出使越南,說趙佗歸漢,以及晚年調停陳平、周勃以安劉氏二事為畢生事業所在。漢初聚士,
9、不僅在於朝廷,諸侯王也往往養士。這種士大抵未脫離戰國游士的類型。 (求古編秦漢知識分子頁 486)2 墨家至漢代流為游俠,其思想則為雜家吸收;名家思想則影響漢代吏治,兩者在漢代思想界都隱而不顯。 漢書藝文志沒有著錄漢人有關名、墨的著作就是明證。詳參戴君仁梅園論學集 ,頁 301-318。3 漢書藝文志著錄秦人的著作:儒家有羊子四篇、百章。名家有黃公四篇、 成公生五篇。縱橫家有秦零陵令信一篇。加上前面所述漢人(僅只於武帝以前)的著作,數量可觀。參錢穆秦漢史 ,頁 27-28。4 陳平、韓信都曾事項羽,再轉投劉邦。叔孫通更先後為秦廷博士、從項梁、楚懷王、項羽、劉邦。參史記卷五十六、九十二、九十九。
10、4秦漢知識分子在寬鬆的、講究實效的政治環境之中,延續縱橫家的傳統,效力君王。而養士風氣的再度盛行,也造就諸子學說發展的良好契機。漢初百家爭鳴雖是春秋戰國的延續,且其爭鳴的形式、內容也與先秦有相似處,但是,畢竟時代不同而另有特色。其最重要的特徵是在爭鳴中走向融合 (韓養民秦漢文化史頁 68) 。而這種各家思想的融合,自戰國末年已經開始,如荀子除了儒家思想外,明顯地吸收了道家的天道自然觀(天論) 、陰陽家思想(王制) ;老子 、 莊子雖批判儒家的仁義忠信, 莊子天下篇仍以儒家內聖外王的架構評價學術,而老莊正言若反,並非片面地否定仁義,而是反省仁義的流弊,追求合乎人性自然的真仁義。 5韓非子是法家集
11、大成的著作,也明顯受了道家的影響(解老、喻老) , 呂氏春秋更是雜家的代表作。到了漢代,陸賈、賈誼的思想都含括了儒、道、法、陰陽, 淮南子則以道家為主,綜合各家,都是趨向雜家化。這種雜家化的傾向,一方面是各家學說高度發展後,自然產生的交流,一方面也是遷就政治現實。漢代思想的雜家化尤其受後者影響,司馬談六家旨要曰: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 (史記太史公自序卷 130)司馬談認為各家思想都是針對現實、提出對策,基本上是合乎中國思想的發展,然而,先秦各家見解紛紜,各自不同,到了漢代,思想的融合已經是必然趨勢,加上專制政體已經發展成熟,士人為求主張獲得實
12、現,不可避免的要有些退讓,因此,思想因融合而雜家化遂不可免。司馬談的見解也被班固繼承,而漢書藝文志就有雜家 ,班固評述曰: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雜家遷就政治現實,因而思想上傾向融合各家,這正是漢代思想的特色。這種態度與先秦儒家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論語述而 )不同,蓋外在政治已成一統,士人想施展抱負,需要付出妥協的代價 6。5關於先秦儒道思想的相互影響、滲透,可參見拙著魏晉儒道互補之研究先秦儒道之爭辯與互補析論 ,頁 15-35。6 關於漢代知識分子面對專制一統政權的壓力與對應之道,可參徐復觀西漢知識分子對專制政治的壓力感,收在氏著
13、兩漢思想史卷一,頁 281-294。5三、大一統思潮秦漢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光輝燦爛的時代,也形成了中國文化的重要典型,不論是政治、經濟、科技、文字各方面都有輝煌的成就與深遠的影響。尤其是政治制度方面,秦、漢是中國典型專制政體的成立時期 7,在統一的大帝國統治之下,創造了璀燦的文化。大一統的帝國雖然到了秦朝才建立,大一統的思想則可推溯至戰國中期,孟子答梁襄王天下惡乎定 ,提出定于一 、 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的主張(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企望以仁義的主張一統天下,雖未能成功,這段對話卻足以顯示當時君臣都企盼天下能歸於一統。戰國末年的荀子、莊子、韓非子則分別從儒家、道家、法家的立場,批判並吸收各
14、家思想,表達思想融合、一統的傾向 8。 呂氏春秋 也表達同樣的意見:呂氏春秋載:一則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危。 (不二)君必有將,所以一之也;國必有君,所以一之也;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 (執一)在政治上要求統一,更進一步在思想上要求統一。呂不韋作呂氏春秋 ,其主要目的就是要綜合各家思想,為即將實現的大一統政權制度提出新的統治思想。秦始皇一統天下,結束了封建王朝的局面,完成軍事上的統一。在思想的統一上,秦採取高壓的手段,企圖實踐韓非以法為教 、 以吏為師的理想(見韓非五蠹 ;又見史記秦始皇本紀李斯語) ,因此,有焚書的政策;李斯建議秦始皇焚書的理由,是要消除士人議政的戰國餘習,因為這些道
15、古以害今 、 虛言以亂實的私學,會議論官方政令,使民眾無所適從,政令因而無法貫徹,君主的權威也無由建立,這與別黑白而定一尊的一統帝國相違背。 (史記秦始皇本紀卷六)因此,要實現政令一統、民務農戰7 此所謂專制政體 ,並沒有貶抑的意味,而是事實的說明。關於此問題,可以參考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一,頁 63-162。8 荀子非十二子 、解敝批評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各家思想;莊子天下評論一曲之士的各家;韓非子五蠹以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論斷儒、墨顯學。三者對各家思想的特色與局限都有清楚的掌握與暸解,也在批判的同時,或多或少吸收他家思想以充實自身內涵。6的法家理想,必要禁絕各家學說。焚書的政策,往往成為後
16、代批評始皇暴政的代表,當然秦朝速亡與禁絕各家思想有關,這一政策也非良策,但是,它透顯的思想史意義是:統一的帝國在完成軍事政治上的一統之後,必定會著手思想的統一,其背後的動機就是為了維持帝王獨尊的權勢,與保證帝國的長治久安。漢朝初立,開啟中國布衣將相的局面,完成一統帝國之後,也面臨了如何鞏固帝國與選擇統治思想的問題。秦朝覆亡的教訓,使得漢代君臣嚴厲批判法家,在文化政策上,也因應情勢,改採寬鬆的態度,如高祖大度, 好謀、能聽(漢書高帝紀卷一) 、惠帝除挾書律、呂后廢妖言令、河間獻王廣求遺書,都造就了一個較開闊、自由的環境,先秦各家思想因此再得發展,所謂漢興,然後諸儒始得脩其經藝,講習大射鄉飲之禮
17、(史記儒林列傳卷一百二十一) ,在秦代最受壓抑的儒家都能復甦,何況其他。漢初這種迥絕於秦代獨尊的兼容政策,並非意謂漢初君主不想謀求思想統一,而是政局並非真正統一,還有壯大的異姓功臣、同姓諸侯,真正的一統政權還沒有完全建立;而漢初君臣大都出身民間,並沒有學術思想背景,除了秦亡的教訓之外,並無具體的實踐能作為統治的依據。因此,他們必須在政治實踐中去摸索、認識、確立新的統治思想。漢初君王對思想學術採取兼容並蓄的寬鬆態度,正是他們摸索過程中不刻意否定某家思想,而欲兼各家之長的表徵。在摸索的過程中,各家思想互爭長短,而先秦思想到了漢初,名、墨二家已逐漸式微,始終活躍、綿延而壯大的,只有儒、道、法、陰陽四
18、家,漢初的主流則是儒、道兩家。兩家為了爭取成為漢代的統治思想,常有互相論辯、爭鬥的事,所謂世之學老子者則黜儒學,儒學亦黜老子。 (史記老莊申韓列傳卷六十三) ,如景帝時,儒者轅固生與黃生的辯論 9、與竇太后論老子 10,9 史記儒林列傳:清河王太傅轅固生者,齊人也,以治詩,孝景時為博士,與黃生爭論景帝前。黃生曰:湯武非受命,乃弒也。 轅固生曰:不然,夫桀紂虐亂,天下之心皆歸湯武,湯武與天下之心而誅桀紂,桀紂之民不為之使而歸湯武,湯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為何?黃生曰;冠雖敝必加於首,履雖新必關於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紂雖失道,然君上也;湯武雖聖,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過,以尊天子,
19、反過而誅之,代立踐南,非弒而何也?轅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位,非邪?於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馬肝,不為不之味;言學者無言湯武受命,不為愚。 這段記載中,轅固生是傳承齊詩的儒者,黃生則是太史公自序所說:太史公習道論於黃子的黃子 ,據瀧川龜太郎的考證, 黃生學黃老是一位信仰黃老的道家學者,轅固生與黃生的辯論正是典型的儒道爭論。兩人爭論的焦點是湯、武是否弒君?這個問題在孟子時代已被提出,齊宣王就當面向質疑:湯放桀,武王伐紂是臣弒君 ,孟子認為,如果國君是賊仁賊義的殘賊之人,孟子提出聞誅7以及武帝的崇儒運動受到竇太后的阻撓(漢書武帝紀 )等皆是。而六家要旨也代表司馬談以黃老道家評論各家思想;武
20、帝時,淮南王劉安招集賓客編纂的淮南子 ,其自許為觀天地之象,通古今之事,權事而立制,度形而施宜。原道之心,合三王之風以統天下、理萬物、應變化、通殊類。非循一跡之路,守一隅之指,拘牽繫之物,而不與勢推移也。故置之尋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宨。 (淮南子要略 )兼綜各家思想,用於治道的意圖也相當明顯。總之,漢初朝廷採寬容的文化政策,各家思想得以蓬勃發展,然而,各家思想為求長遠發展、獲得重視,也逐漸吸收各家,而政權統一穩定之後,思想統一是不免的趨勢,思想家也逐漸提出一家為中心,兼納各家的思想,以回應時代的發展。四、儒者的崇儒自覺孔子懷道卻不被重用,儒者見絀,由來已久。春秋戰國時代,以強國勝殺為務,儒者
21、被視為迂闊而不受重視。 史記孟荀列傳載:孟軻,騶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闊而遠於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縱連橫,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 、 書 ,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的革命思想。 (孟子梁惠王下 )當然,孟子並非主張民眾可任意弒君,當國君有錯時,同姓之卿應該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 (萬章下)孟子根據民本思想,主張政權的主體在於百姓,政權的轉移以民心
22、的向背為主,而君臣的關係又是相對的平等對待,所以,君主要維持政權必須保有高度的自覺,推行仁政,造福民眾,才能常保政權。轅固生以天下之心皆歸湯武來說明湯武受天命而興征伐,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承繼,而黃生君尊臣卑的絕對價值則近乎法家的主張。站在政權的挑戰者的角度,儒家的主張可以讓自己師出有名;以統治者的角度而言,黃生的主張更能契合心意。轅固生很聰明的以漢高祖為例,論證自己的主張,景帝只能含糊其詞地制止兩人的爭論,而取得表面上不分勝負的均勢。然而,從是後學者莫敢名受命放殺者的記載,儒者仍是區居下風。10 史記儒林列傳:竇太后好老子書,召轅固生問老子書。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書?乃使固
23、入園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無罪,乃假固利兵,下園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應手而倒。太后漠然,無以復罪,罷之。 竇太后是文帝時的皇后,信奉黃老道家之言,轅固生批評道家為平民修身之術,不能登理國安邦的大雅之堂;竇太后譏刺儒者以經義斷獄,無異於刑政之書,兩人針鋒相對。結果當時已經七十多歲的轅老被罰去刺殺野豬,幾乎喪命。8司馬遷將孟子不受世用的因素抉發詳析:當代是兵家、權謀、縱橫盛行的時代,孟子高遠的德治理想,當然被短視的霸主視為迂闊不務實際的主張。除了孔孟之外,荀子也一樣,秦昭王就當荀子的面譏諷儒者無益於人之國(荀子儒效 ) 。但是,先秦儒者雖在政治上遭遇重大挫折,卻能退而整理文獻、著書立說,
24、使儒家道統不絕如縷。司馬遷曰:孔子閔王路廢而邪道興,於是論次詩 、 書 ,修起禮 、 樂 。世以混濁,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餘君無所遇。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矣。 西狩獲麟,曰:吾道窮矣。 故因史記作春秋 ,以當王法,其辭微而旨博,後世學者多錄焉。自孔子卒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隱而不見,故子路居衛、子張居陳、澹臺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貢終於齊。是時獨魏文侯好學,天下並爭於戰國,儒術既絀焉。然齊、魯之間,學者獨不廢也,於宣、威之際,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業而潤色之,以學顯於當世。 (史記儒林列傳 )先秦的儒者雖多不能在現實政治上施展抱負,卻以其豐富的學
25、養為王者之師,輔佐君王,稱顯當世;或者流傳著述影響後代,樹立了儒者的典範。秦代焚書的禁令嚴重摧殘了儒家的經典,史載:及至秦之季世,焚詩 、 書 ,阬術士,六藝從此缺焉。 (同上)秦皇大一統,使諸子薈萃於一國。最初,諸子學者並非與朝廷對立,反而是天下之士,裴然向風。 (賈誼過秦論)積極參與政治建設。但是,得到的回報卻是焚書、阬殺、謫邊,朝廷根本是要斬絕諸子的學術命脈,以貫徹其思想統一。因此,諸子逐漸遠離,甚至對抗朝廷,例如,陳涉起兵時,孔甲率領魯國儒者,帶著孔氏禮器前往投靠, 以秦焚其業,積怨而發憤於陳王。 (史記儒林列傳 )就是明顯的例子。儒學雖在秦代遭遇浩劫,仍有齊、魯學者的講誦保存而綿延不
26、絕,司馬遷曰:高皇帝誅項羽,舉兵圍魯,魯中諸儒尚講誦習禮樂,弦歌之音不絕。豈非聖人之遺化,好禮樂之國哉?(史記儒林列傳 )9當初,項羽曾被楚懷王封為魯公,所以,當項羽自刎烏江之後,魯國尚未得知消息而不願投降劉邦,劉邦派大軍圍攻魯國,並告知魯公已經兵敗自殺,魯國遂降。 11由此可見,魯國的禮義教化深入人心。而史記儒林列傳記載的場景,更令人震撼。蓋在楚漢相爭、全國烽火之際,仍有一部分儒者默默地講誦典籍、傳承禮樂,儒學命脈因此延續,文化慧命也藉此得以保存。另外,秦代的詩 、 書博士,如濟南伏生也隱居民間,待時而出。漢朝建立之後,儒者在較寬鬆的學術環境中,雖可以脩其經藝,講其大射鄉飲之禮。 但是,高祖
27、在位期間(西元前二二一九五) ,幾乎每年都有戰事 12,政治局勢並未完全穩定,當然無暇於文治。孝惠、呂后在位期間,也是宮廷鬥爭激烈,權力中心並不穩固。再者,在朝的公卿大臣大部分是開國功臣 13,這些人多出身民間,清人趙翼稱之為布衣卿相之局 ,他說:漢初諸臣,惟張良出身最貴,韓相之子也。其次則張蒼,秦御史;叔孫通,秦待詔博士。次則蕭何,沛王吏掾;曹參,獄掾;任敖,獄吏;周苛,泗水卒吏;傅寬,魏騎將;申屠嘉,材官。其餘陳平、王陵、陸賈、酈商、酈食其、夏侯嬰等皆白徒。樊噲則屠狗者,周勃則織薄曲吹簫給喪事者,灌嬰則販繒者,婁敬則輓車者。一十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將相,前此所未有也。 (廿二史劄記卷二)劉邦
28、的功臣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劉邦在淮泗舉義旗的基本幹部,以蕭何、周勃、灌嬰、樊噲等人為代表,除了蕭、曹之外,都是一介武夫。另一種是劉邦起義後陸續加入的,以韓信、英布、彭越、張耳、陳平為代表。 14後者大多陸續遭到剷滅,前者則影響漢初政局數十年 15。由於在位者多是一介武夫或出11據史記項羽本記:項王已死,楚地皆降漢,獨魯不下。漢乃引天下兵欲屠之,為其守禮義,為主死節,乃持項王頭視魯,魯父兄乃降。始,楚懷王初封項籍為魯公,及其死,魯最後下,故以魯公禮葬項王榖城。 12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高祖元年至五年是楚漢相爭,高祖五年一統中原、分封天下之後,五年,燕王臧荼反、利幾反,高祖都親自率兵平亂。六年,有人
29、告楚王韓信謀反,用陳平之計擒之。七年,匈奴略邊,韓王信暗通匈奴造反,高祖率軍平反,被困平城,幾乎喪命。八年,趙相貫高等謀弒高祖。十年,陳豨反,高祖親自平定。十一年,韓信、彭越陸續造反,被誅三族;淮南王黥布反,高祖率兵平定。十二年,盧綰反,周勃平定之。13 高祖時的丞相蕭何、惠帝時的丞相曹參、王陵、陳平、審食其,全是功臣出身。文帝時的丞相也是,甚至到了景帝時,丞相也多是功臣子弟。詳參許倬雲求古篇兩漢政權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 ,頁 455。14 參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西漢的幾個政治集團 ,頁三。15 漢高祖藉功臣之力取得天下,封功臣為列侯,諸列侯多屬淮泗集團 ,感情本濃,加上共事日久,利益與共,遂形成
30、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漢初丞相皆用大功臣,丞相代表列侯功臣集團,也受其支持,因此,漢初丞相極受尊重,功臣集團也成為漢政權的支柱。高祖至文帝的施政常受他們的影響,最明顯的是被功臣集團選擇登基的文帝。詳參廖伯源試論漢初功臣列侯10身平民,個性質僕而不喜文飾,對儒生則加以鄙視,如高祖溺儒冠(史記酈陸列傳 ) 、不喜歡儒服(史記叔孫通列傳 ) ;周勃不好文學,每召諸生,東鄉坐,責之,趣為我語,其椎少文如此。 (漢書周勃傳 ) ,在這樣的環境下,儒學當然不受重視。但儒者仍努力不懈,如陸賈直斥高祖不知長久之計,而著新語 。知時變的叔孫通為漢朝制定朝儀,雖承秦禮而雜就之,而且被後世批評為尊君卑臣 16,卻也讓
31、醉或妄呼、拔劍擊柱的功臣知所收斂,朝廷禮儀因而建立,叔孫通被封為太常,百餘弟子被封為郎。 (史記叔孫通列傳 )這是漢朝統治君主首次採用儒家禮樂治國,也開啟後儒用事的先聲(胡適中國中古思想長編頁一七九) 。除了陸賈、叔孫通之外,高祖少弟楚元王劉交與魯申公同受詩學於浮丘伯,是荀卿的再傳弟子、詩學名家。 (漢書楚元王傳 )雖然有許多儒者默默努力, 17大環境仍是群盜壯士 (叔孫通語)的舞台,儒者一展長才的機會並不多,除非能提供實際的服務,如陸賈出使南越,叔孫通制定朝儀,否則,將不受重視。然而,即使受重視的陸賈,對漢朝有定天下、安社稷 (陸士衡漢高祖功臣頌, 昭明文選卷七十四)的貢獻,官也不過太中大夫
32、。文帝從政不喜多事, 躬修玄默 、 務在寬厚 (漢書刑法志 ) , 好刑名之學 (史記儒林列傳 ) ,又好道家之言,以為禮繁飾貌,無益於治,躬化謂何耳,故罷去之。 (史記禮書 ) 。因此,西漢大儒賈誼雖提出拯救時弊的具體辦法,希望以儒家的有為取代黃老的無為 18,卻遭到群臣的訕謗而貶為長沙太傅, 19抑鬱而終。及昭宣以後諸將軍之地位,收在文史研究論集 ,頁 114-123。16 朱熹評曰:叔孫通為綿蕝之儀,其效至於群臣震恐,無敢喧譁失禮者。比之三代燕享群臣氣象,便大不同。蓋只是秦人尊君卑臣之法。 (朱子語類卷 135)司馬遷對此也有評論:秦有天下,悉內六國禮儀,采擇其善,雖不合聖制,其尊君抑臣
33、,朝廷濟濟。依古以來,至於高祖,光有四海,叔孫通頗有所增益減損,大抵皆襲秦故。自天子稱號,下至佐僚及宮室官名,少有變故。 (史記禮書 )朱子以三代君臣相待以禮的標準看叔孫通的作為,認為叔氏只是以禮樂包裝統治者的權威,令人失望。史遷則站在現實的歷史環境,一方面指出叔孫通制作的禮儀內容多襲秦朝舊制,並無新創之處;另外也肯定此禮儀建立朝儀秩序的貢獻。17 例如儒家傳經者,傳易的有田何,傳尚書的有伏生,傳詩的有魯公、楚元王,傳禮的有高堂生。參史記儒林列傳卷 121、 漢書儒林傳卷 88。18 賈誼的具體主張包括:(一)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以解決強大諸侯的割據問題。 (二)改變懦弱的和親政策,主動出擊匈奴。 (三)改變侈靡浮華的前朝不良風氣。 (四)教育太子。 (五)尊尚禮儀德教。 (六)禮敬大臣。 (七)改正朔、易服色。詳參漢書賈誼傳卷 48。19 史記屈賈列傳: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之。於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乃短賈生曰:雒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 於是天子亦疏之,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太傅。 賈誼的挫折在於文帝不能重用他,文帝之所以疏遠賈誼,一是其情性寬厚,不喜更張;一是文帝即位,全賴絳侯周勃與灌嬰之力,功臣集團的意見文帝不能不重視。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