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命题作业和命题的研究与实践作业1.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基本原则(1)坚持多元性,不要“一把标尺”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知道学生的智能类型不一样,表现在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上是不一样的。对于同样的知识,学生即使掌握了,表达的方式也会因智能表达不一样而得分不一。因而,应为学生营造适合他的检测方式。这里谈的“一把尺子”是指做试卷,做试卷是学生用笔来表述思维过程和呈现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这样的考核方式,只适合那些书面语言智能特别发达的学生,对于此类智能不强的学生,无疑是不适合的。(2)坚持全面性,不要“只是分数” 。对于小学阶段语文学业的检测,应该是缤纷多彩的呈现,语文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
2、科,理应体现生活的丰富多彩。(3)坚持过程性,不要“只看结果” 。学生的成长,不是一次考试结果能体现出来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方法、习惯、态度,与人的交往,对事物的认识,等等,都是学生成长的过程性因素,语文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生命灵动是学生获得成长的“感性表现” ,是无法用分数来量化和考核的,是需要观察并体验的。这些都是我们改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4)坚持民主性,不要“教师独裁” 。民主性的坚持需要以“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起来”作为前提。在学业评价改革中,必须将学生的自主评价放在评价的重要位置。整个评价包括教师参与、学生参与、家长参与,适当的时候应该还有社会参与。我认为很多人
3、习惯把传统教育定性为应试教育,其实这样的定位不完全正确。即便是在素质教育下,应试也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是传统教育在抓学生的应试能力上以牺牲学生的其他能力为代价,而且还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代价,所以把传统教育定性为应试教育是不科学的。对传统学业评价制度变革定位的认识。如果把传统教育简单定性为应试教育,就会把学业评价制度的改革错误地定位为淡化考试和分数意识传统的小学教育是一种重视少数尖子生的片面能力培养的教育。传统学业评价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在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时候,怎样同时让学生正常地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劣势显得更为瞩目。(5)坚持语文性,不要“淡化实践” 。2、在小学
4、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学业评价,如何让用这个支点来调整教师的教学,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都生动活泼地学习、公平地发展呢?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若是考核中仅用书面形式以一张卷子来考查语文基础和作文能力是无法科学、合理、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应将听说读写结合纳入评估的内容才行。语文学业的评价,不仅可以采用笔答的形式,还可以包括口头的以及课外阅读、练笔等。(1)听。听与书写结合,可采用听写词语、句子、一段话的形式,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整洁、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听与说结合,可以听后说要点、复述内容,还可以听一段录音,回答问题或叙述梗概;听与写作结合,可以创设情境,听一个
5、故事,将自己所闻、所见、所感真实地写下来。听的内容丰厚、形式丰富,学生兴趣被激发,乐于参与,听力也在考评中不知不觉提高了。(2)说。主要指口语交际,评价目的是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口语交际可以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进行,也可以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3)读。包括朗读和阅读。前者可以选用课文和程度适合的课外阅读材料,测试学生的朗读能力,在选择材料时以唐诗宋词、名家名篇为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当然,对于课程标准规定背诵的诗篇要随机抽取检测,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后者除了以考试形式呈现
6、,还可以用采蜜本、文摘卡和阅读卡的形式呈现,充分发挥其学习的自主性。评价时不仅讲求数量,更讲究对阅读材料的感悟、评价。(4)写。包括书写和写作。书写以硬笔、毛笔作品评价为主。写作方面,学生平时课堂上的小练笔和课外的日记、周记,向校刊投的稿、发表的文章都应列入学生写作的范围。当然,写作并不是指单一的书面表达,也可以誊抄优秀片段,口述故事等。在语文学业评价中体现公平发展理念(1)恰当选择评价的方法。评价方法的恰当选择,是有效进行小学生语文学业质量评价的重要条件。根据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和小学生语文学业质量的评价目标,在测查中,可通过几个“结合”予以实施。(2)采取民主多样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7、。第一,教师评价学生。教师评价学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立足过程,重视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学习兴趣的评价,即教师在平时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喜欢语文学科,是否愿意上语文课,课外是否爱好读书。课堂表现的评价,即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思考、回答问题、评价别人的见解、组织和表达语言的能力及表达过程中的文明礼貌等。作业质量的评价,即作业是否独立、认真、按时完成,书写是否规范,答案是否正确,是否有独到的见解等。第二,教师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错误,善于欣赏、借鉴别人长处的品格。首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对自己探索解决问
8、题的方法自我评价,然后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其次,在知识与技能考查后让学生根据口试或笔试题型得分、失分情况先进行自我总结,然后同学之间相互找一找错误的原因,指出今后应注意的问题,怎样去改进学习方法。再次,在学习过程中定时让学生回顾并和同学交流自己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体会,相互评价在学习上的投入、收获及不足等,养成良好的学习反思习惯。第三,开放式的测评方式。一是笔试采取自选难度评价。操作步骤如下:确定试卷难度,按难易程度分为 A、B、C 三类;编制套卷(每种难度的试卷出一套)供学生选择;学生征求家长、教师意见,自主选择试卷;按自选难度进行考试;考得不满意的
9、学生可以重选套卷中的其他试卷再考一次;按做得好的一套试卷评定等级。二是取消期末考试。平时的形成性评价,不论是口试还是笔试,都可采取“过关制” ,期末成绩以单项合记,根据单项过关的成绩分为不同等级,取消期末统一考试。(3)学生学业评价要体现语文工具性的评价内容。在小学生语文学业评价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笔试外,还有写字能力、朗读能力和听说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这样的学业评价,会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反思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培养和发展。由于评价的内容、方法呈多元性和开放性,有足够的空间展示学生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找到各自的位置,找到促进自己进步的基点,因此,能使他们在群体互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借鉴,
10、敢于质疑,真正成为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好学生。3、试谈谈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注意他的那些教学功能?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还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的形式多样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布置作业,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注意它的哪些教学功能呢?(1)巩固功能。细追究,语文作业的巩固功能可说是起源于“学而时习之”。根据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人们在记忆的最初阶段,伴随着产生的遗忘现象不仅速度快而且数量多,因此,当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后,为了加强记忆,避免遗忘,需要就所学新知识
11、或关键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只是“一面之交” ,在大脑中还没有多少印象,需要温习、巩固加以记忆、理解、积累和运用,这就是语文作业的巩固功能(2)发展功能。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全面或有侧重地体现在作业系统之中。学生完成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也是为了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在运用知识的同时培养思维、观察、分析、动手、创造等综合能力。这样的作业都是在新情境下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再现和应用。完成作业要再学习,可以使学习得以延伸,增加理解的深度,产生新认识,使学生继续获取知识,也是对解决问题能力
12、和自我学习能力的锻炼。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也是培养其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这就是作业的发展功能。设计语文作业要善于挖掘教科书知识的潜在功能,通过延伸、演变、拓展,让学生在迷惑、好奇的情境中进行探索,使学生从传统模仿习题中转化到对知识的研究上,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3)沟通、反馈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作业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语文作业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载体,更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教师可以从学生作业中及时获得对教学情况的反馈,了解教学的真实效果,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反思自己在教学时的疏漏与不足,进行查漏补缺,调整教学
13、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把每一次作业的批改作为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喜好,与学生沟通思想、交流情感、探讨生活的有利途径。这就是作业的沟通功能。语文作业的沟通反馈功能,使得语文作业既有其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学生完成作业也学习做人,每一项语文作业,都应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载体。学生做作业,教师评改作业还是一种人文活动,师生通过各种类型的语文作业交流学识、平等对话、志趣相融、教学相长。(4)整合功能。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学习要面向生活,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目标, “语文的外延就等同于生活的外延” 。这就决定了语文作业有着它特有的整合功能。生活处处
14、皆语文,语文作业除了对知识的巩固,对能力的发展,对信息的反馈,情感的沟通外,还是学生学习生活的融合。首先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要用到语文,然后是学生课外学习要用到语文,再者是学生交往对话、走亲访友、读书看报、参观旅游、休闲玩乐,乃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细枝末节都要涉及到语文。故而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联系生活实际,力求把书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把语文言语训练放到生活中去。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作业的触角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形成语文素养。语文作业的整合功能还体现在完成作业的不仅仅是独立的学生个体,它强调合作探究,协同
15、互助,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因此,学生的语文作业可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和教师合作完成,甚至是学生和其他社会人员合作完成。4、 实践证明,对待考试分数的态度不同,会导致学生的发展不一样。你认为应如何让正确对待分数呢?为什么?分数就是用直观明确的数字来表明考试结果,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家长、教师清楚地知道孩子、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分数会促进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竞争,成为学习的动力或压力,成为学生扬其所长或避其所短的主要参考系数之一。对待分数的态度不同,会导致学生的发展也不一样。 1.要认识到过于看重分数带来的严重后果首先,过于看重分数,会令学
16、生惧怕考试。家长和教师的期望过高与单一,无论对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的学生,都会造成精神负担,诱发其心理障碍。有的孩子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一临近考试就紧张,担心考不好。越害怕越容易出错,也就越考不好。其次,过于看重分数,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绝大多数学生,包括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即使一些平时成绩相当不错的学生,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考高分;即使是平常学得很好的科目,如果发挥不佳或者因为其他因素,也可能会考得一塌糊涂。如果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会使一些学生感到委屈,自尊心受到伤害。长此以往,会使他们自暴自弃,导致厌学。第三,过于看重分数,容易造成学生与教师的对立。很多教师过
17、分看重分数,往往是因为自己的面子。自己班级学生成绩好,自己脸上有光,相反,觉得丢了自己的面子。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不能以一个尺度来衡量。而且,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往往会以成绩差的学生身上的不足与成绩好的学生身上的优点作比较。这样比较的结果,一方面导致学生失去自信,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自己的心态如果不平衡,态度就会变得粗暴,教育方法就会不当,容易造成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对立。2.分数只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手段,考试内容要有针对性考试是对学习的一种检测,通过考试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或学生自己了解)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段内的学习情况。当然,像中考、高考这
18、样的考试,不光是对学生较长时间段内学习情况的检测,同时还具有甄别优秀学生的功能。有考试自然就应该有一个分数,教师或家长根据学生的分数高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得失原因,这样有利于学生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而教师根据学生丢分的情况,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补救,无疑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显然,这个分数评价是非常有效的,它能看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一个平时学习不认真,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很难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此,考试的试题内容在布局和安排上应该对某一学习段内的知识点、重点问题都有比较突出和较强的针对性,这对提高学生解决问
19、题的能力,系统地掌握已学的知识以及形成好的思维习惯都有很大帮助。3.要让分数对学生产生激励、鞭策和期待的心理效应分数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有的学生家长忽略了分数评价的功能导致的。看到孩子考了好的分数就百般夸奖,对孩子百依百顺,物质和精神奖励一起来,弄得孩子洋洋得意,骄傲自满。当孩子考得不好时,就严厉批评,大动肝火,弄得孩子不知所措, 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而我们有的教师呢?也总是让分数遮住自己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帮助学生卸去过重的分数包袱,让学生接受自己的分数,并从自己每次获得的分数中去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直到有一天,他自己对自己的分数不满意时,相信他一定会努
20、力超越自我的。每一次检测过后,教师或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分数高低,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得失原因。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丢分的情况,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补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要让分数对学生产生激励、鞭策和期待的心理效应。4.倡导分数评价和无分数评价相结合 因为学生收获的绝不仅仅是成绩通知单上的分数,更重要的是求知欲望的满足所带来心灵的欢愉,成长和发展所带来的独立、自信、快乐和幸福。无分数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看到学生不足时,更多地看到学生的进步和付出,这样,会使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并从过重的分数压力下解放出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参加各种活动,从中学做人、学做事、学习
21、与人共处,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5、 试题的难度直接影响考试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对考试的信度、效度、区分度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你认为应该如何有效控制试题的难度?难度是评价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难度指试卷(题)的难易程度,一般用试卷(题)的得分率或答对率表示,所以难度事实上是容易度或通过率。一道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答对,它的难度就小,反之难度就大。试题的难度直接影响考试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对考试的信度、效度、区分度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有效控制难度,是考试命题的基本要求之一。1.了解试题难度的计算方法难度是指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这个统计量称为试题的难度或容易度。难度一般用字母 P
22、 表示,P 越大表示试题越简单,P 越小表示试题越难。试题要有梯度,因此,各试题的难度应有不同,这是命题时要加以特别考虑的。2.把握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把握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有助于命题者熟练掌控难度系数,增强试卷命制能力。一般来说,影响试题难度的主要因素有四个。(1)学生对试题的熟悉程度。一是对题型的熟悉程度,二是对题目内容的熟悉程度。常见常练的题型,直接从教科书取材的题目,学生容易做,难度就小;反之难度就大。(2)题目包含信息量的多少。学生答题,要先阅读题目的内容,如果题目信息量太多,或者文字不简洁,条理不清,或者图表指向不明确,都会影响学生读题,使题目的难度增加。(3)题目结构的复杂程度。
23、包括题目的类型、知识的综合程度和知识间联系的复杂程度等,都会对题目的难度产生影响。比如,选择题中的多选题,如果全部选对才给分,它的难度显然比单选题大。(4)题目的变化动态。题目的迷惑性、干扰性,题目设置的灵活程度,题目隐含的已知条件等,都会对题目的难度产生影响。3.注意设置试卷难度时的几个问题(1)科学划分难度比例。一般以为,试题的难度指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最好在0.5左右,高于0.7和低于0.3的试题不能太多。例如:宜宾市翠屏区2008年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命题难度比例为:较易题80%,中难度10%,较难题10%。这样的比例,既能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又能有适
24、当的区分度。(2)难度的设置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3)尽力摒弃“技术性”难题。(4)注意不同难度试题的编排顺序。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普及,人们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作业和试题的功能也有了越来越多新的理解。过去,人们认为作业的功能就是“学而时习之” ,命题的功能就是检测,关注作业的复习巩固作用和命题的甄别作用;现在,人们则视作业为“任务” ,视命题为促发展,将其作为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和促进发展的动力。因此,今天的作业和命题与昨天的作业和命题必然有很大的差别。设计具有新功能的作业和命题就是作业设计和命题的创新。6、 作业内容的创新可从哪些方面入手?为什么?作业内容的创新要符合儿童的心
25、理特点,要顺应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同时满足学生追求心理刺激的心理特点。(1)记忆化作业。 “新语文教育”提倡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先,量变而质变。大量积累、积淀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像基础字词、文学常识、优秀诗文等这些应该记忆和背诵的,应反复强化,根植于心,选用竞赛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记忆积极性,积累丰厚的文学底蕴。(2)朗读化作业。 “诵读”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千百年学语文从未离开过此。教师可以设置朗读化作业,让学生在美读吟诵中积累语言,生成语感。例如:朗读录音,即每个星期布置一份朗读录音的作业,要求学生每人录一篇课文,星期一带到学校,利用早间自修和午间自修时播放给其他同学听,
26、然后评选出“最佳播音员” 。配乐朗读,如学了我是一条小河 ,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后,为我是一条小河选配乐曲,第二天举行一次配乐朗读比赛,看看谁选的曲子最恰当,谁的朗读最动听” 。(3)想象化作业。想象作业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可根据教科书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想象性”作业内容,如想象写话等的练习,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4)形象化作业。卢梭告诉我们,在达到理智年龄以前,孩子们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正因为如此,如果课文内容是风景诗或写景状物类的文章,课外作业可以
27、这样设计:认真阅读课文,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课文画一幅或一组插图。这种形象化的作业,不但使学生在兴致盎然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使得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5)表演化作业。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把身体上的与精神上的训练互相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是教育上的最大秘诀之一。 ”让学生参与课本内容的表演活动,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课本剧的表演作业,促使学生深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搜集相关背景材料。这样的作业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6)动手化作业。通过一些实际的动手作业,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使创新思维的成果物化。例如,以“遨游汉字王国” 、 “轻叩诗
28、歌的大门”为主题完成手抄报的作业,学生合作搜集资料、筛选素材、剪裁纸张、进行排版、美术设计、誊写、插图修饰等。一份份新颖的报纸体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7)阅读化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积累,阅读化作业必可不少。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资源,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程度适合的图书,坚持每天不少于20分钟的读书时间,并定期举行读书汇报会。(8)实践化作业。对小学生而言,作业尤其是实践性作业,是学生自主
29、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处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这一大课堂,让学生当小宣传员、小记者,到科技馆、美术馆、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果园去参观,到敬老院、医院、社区进行一些公益劳动等,这些实践性作业能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7 造成学生解题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直观地反映出了小学生解题能力的现状:审题不清,粗心大意,知识掌握不牢,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等问题。事实上,从平时的作业和学生的考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学生经常性地会出现类似的错误,马虎、粗心。虽然这些同学事后也
30、后悔莫及,也想细心做题,但下次做作业时又是马虎依然,粗心依旧。很多家长也常常向教师反映:孩子老是很粗心,明明会做的题目,就是做不对,有时就是因为看错题目,尤其是考试,很多题错得很冤枉!”表面上看,做错题仅仅是因为学生粗心马虎了,实质上,这是因为学生解题能力较弱或者说根本还不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解题能力涉及到逻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问题。从内容上看,解题能力包括对应用题、文字题等各类问题处理的能力。目前,小学生的解题能力不容乐观。课程改革强调要改革评价系统,改革考试以促进学生最优化的发展。改革后的考试试卷呈现出了如下特点:关注学生考试过程体验,在愉悦中答题,让终结性评价富
31、有情趣性;由“知识中心”教育向“能力中心”转变;关注创造力的培育,凸现完美生命的最高层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然而,这样的考试试卷反映出来的学生的解题能力仍存在不少问题,(一)内因1.学生知识储备不够,理解水平低如果学生根本不具备解决某问题所需的背景知识,那么显然会导致问题解决错误。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具备所需的背景知识是顺利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条件。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角色是充当片段性的路径,一些或许多片段性路径被有机链接在一起时,才能生成完整的解题路径。所以,当知识储备不足的时候,学生无法连贯地生成解题路径,从而导致解题困难进而出现解题错误。2.学生思维缺乏灵活性,易受定势思维的影响解题能力
32、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解答问题的一种能力,除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外,更需要有良好的审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作保证3.不能准确审题审题就是审清题意,弄清题目的内容和要求。小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问题的回答。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会发现学生在每次考试或做作业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审题不清的现象,进而导致失分。特别是中低年级,这种现象十分常见。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点:其一,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审题习惯,没看清楚题目就开始动笔答题,根本没认真思考,因而出现不按要求答题或偏题的情况;其二,学生审题时没有抓住题中的关键词
33、来理解,不假思索地念一遍就做题,很容易导致理解错误;其三,学生遇到新颖的题目,不知道该怎样做,手足无措,结果当然是大败而归;其四,学生对熟悉的题型总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看也没看清,提笔就写,结果可想而知;其五,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这也是学生审题不清的重要原因。4.没有认真反思的习惯对于解题过程,有的学生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及时进行反思,反观自己的思维是否符合题意,是否符合现实;不可否认,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这样的良好习惯,他们在解题后还没有自觉反思的习惯。5.马虎大意这是解题过程中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解题的时候马虎大意,连题目都没有读懂、没有看清就开始下笔,或者题目与以往的只有一字、一词
34、相差,随意浏览一下就下笔,在答题过程中少写、多写、漏写、错写字等,其结果就是解题正确率不高。6.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时刻制约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1)畏难情绪。 (2)懒惰心理。 (3)注意障碍。(2)听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教科书和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主阵地。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的集中和保持是有效学习的基本条件。课堂上,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渗透解题的技能技巧及解题知识,学生不能集中精神,注意涣散,导致注意障碍,这是导致学生解题能力较弱的因素之一。(二)外因1.教师教学过程失当学生解题能力弱,除了自身的因素外,与我们教师及课堂教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2.试题变化在实施新课程标准
35、的大背景下,语文题目变化极大。不仅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表述也常常用儿童化的语言。这种改变的优点是明显的: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字的距离,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但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着教学实施上的困难,对学生的审题能力也是一种更大的挑战。如组词,它的表述可能是“给字宝宝找个朋友” ,可能是“一字开花” ,可能是“读一读,把字连成词语” ,也可能是“读一读,把错误的划去。在数量上,也许是组一个词语,也许是两个,也许是越多越好。题型变化多样,稍不注意,便会出错。题目新颖多样,在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审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观察思考、分析判断、收集信息的能力。学生审题一旦出现偏差,解题也就随之出现偏差。8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