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防御机制Mechanisms of Defence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熊 卫经典精神分析的防御概念S.Freud( 1926年) :防御是自我为处理、控制导致神经症的冲突所采取的措施。 防御因焦虑而起,其功能是保护自我免受强烈的不愉快情感,如无法忍受的焦虑、抑郁、或负疚感、羞耻感。 从这个角度来讲,所有神经症的症状都可以在痛苦的冲动与抵御这些冲动的防御机制之间进行解释。经典精神分析的防御概念 个体的焦虑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本能的张力;二是超我的压力;三是现实的危险。 当个体愿望与外在现实产生冲突,导致内在的紧张与焦虑,防御因此而产生。 不同的心理结构之间产生冲突,需要防
2、御机制以达成心理结构之间的平衡。 经典的精神分析观点认为,心理防御机制是存在于意识之外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作用是减缓冲突、降低紧张、维护内在的精神平衡、调节自尊、处理焦虑。后弗洛伊德学派的防御概念 人际关系学派认为,防御是保护内在真实自我的盾牌,也就是说当个体面对有缺陷的环境或关系时,防御可以促进真实自我的发展,帮助个体克服恶劣环境或关系带来的恐惧与绝望,而不是逃避内在的摧毁力量。 社会心理学理论则认为防御的主要目的在于处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非内在威胁,防御是一种意识层面的心理过程。这一观点与精神分析认为防御主要是潜意识精神活动的观点有明显的差异。防御概念的起源1894年 弗洛伊德首次在其著作
3、The Neuro-Psychoses of Defence 中使用防御 Defence用来描述自我( ego)对不愉快的情感或痛苦的念头进行抗争的心理过程。后来,曾一度放弃使用防御这个词,其概念被压抑( Repression)所替代。1926年弗洛伊德在 Inhibitions, Symptoms and Anxiety 中再次使用防御一词,并强调 Defence 是一个一般性的概念,而Repression只是 Defence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儿童早期存在的焦虑形式个体在婴儿时期,存在着一对基本的矛盾:为满足基本生理发展的生存需求、对爱、亲近、温暖的需求与自己无法满足自己的这些基本需求之间的
4、矛盾。这种需求不能得到恰当满足所带来的焦虑,我们称之为 “原始性焦虑 ”。随着个体的发育,当个体面临任何危险时,这种原始性焦虑会以较弱的强度自动出现,并作为一种信号,启动抵御焦虑的防御机制。在儿童早期存在的焦虑形式1、害怕失去能满足他们基本需求的客体:这个客体通常是母亲或母亲的替代者。因为孩子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自己饥饿感、干渴感等等生理发展方面的需要。而这种愿望的不满足对婴儿来讲是危险的,也是恐怖的,因为会激发他的攻击冲动。婴儿害怕冲动得不到处理,便陷于不能满足的无助之中。在儿童早期存在的焦虑形式2、 害怕失去客体的爱:孩子不仅需要得到生理上的满足,也存在对亲近、温暖、爱的需求。虽然能够确认母亲或其它重要的照顾者就在身边,但仍然存在着对他们的爱的不确定感。在儿童早期存在的焦虑形式3、阉割焦虑:男孩子的阉割焦虑表现为害怕失去阴茎,或者害怕阴茎受到伤害或被其它强大的男性所控制;在女孩则意味着害怕被剥夺女性的特征,如女性器官或代表女性魅力的特征被毁来。在儿童早期存在的焦虑形式4、当孩子在 35 岁后,超我或良知建立起来了,焦虑则为内疚感所替代,这是指向良知的自我焦虑的特殊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良知的警示作用能避免强烈的内疚所引起的痛苦。这些痛苦主要是指特殊的内在的不愉快感,如害怕失去自尊、害怕失去内在的不愉悦感、保护感、安全感。这种特殊的焦虑会被内化成为他人格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