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理学1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E)A.神经活动 B.肌肉收缩 C.腺体分泌 D.反射活动 E.动作电位2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C)A.全身性体液调节 B.局部性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调节E.自身调节3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B)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神经调节 D.体液调节 E.自身调节4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E)A.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恒定 B.降压反射 C.呼吸节律的维持D.体温恒定的维持 E.排尿反射5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C)A.血液凝固 B.排便反射 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 A
2、DH 释放增加D.排尿反射 E.分娩反射6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E)A.人体与环境关系 B.人体细胞功能 C.人体功能调节D.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E.人体功能活动规律7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 E.负反馈8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客观指标是(D)A.动作电位 B.阈电位 C.组织对刺激的反应能力 D.强度阈值E.除极速度9 机体功能调节中,最重要的调节方式是(A)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反馈调节 E.前馈调节10 下列关于刺激和反应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A.有刺激必然产生反应 B.产生反应时,必然接受了刺激C.阈刺激时,必然产生反
3、应 D.有刺激时,不一定产生反应E.有时反应随刺激强度加大而增强1 人体内 O2、C0 2和 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出胞 E.继发性主动转运2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D)A. 主动转运 B.入胞 C. 单纯扩散 D. 易化扩散 E.继发性主动转运3 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属于(D)A.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 D. 继发性主动转运 E.入胞4 产生细胞生物电现象的离子跨膜移动属于(C)A.单纯扩散 B.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C. 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D. 入胞 E. 出胞5 运动神经纤维末稍释放 Ach 属于(D)
4、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 E.继发性主动转运6 钠钾泵的作用是(A)A.将 Na+泵出细胞外,将 K+泵入细胞内 B.将 Na+泵入细胞内,将 K+泵出细胞外 C. 将 Na+泵入细胞内 D.将 Na+ 和 K+泵入细胞内 E. 将 Na+ 和 K+泵出细胞外7 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 ATP,钠泵运转可使(D)A.2 个 Na+移出膜外 B. 2 个 K+移出膜外 C. 2 个 Na+移出膜外 ,同时有 2 个 K+移出膜内 D. 3 个 Na+移出膜外 ,同时有 2 个 K+移出膜内E. 3 个 Na+移出膜外 ,同时有 3 个 K+移出膜内8 细胞膜内,
5、外正常的 Na+和 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D)A.膜在安静时对 K+通透性大 B. 膜在兴奋时对 Na+通透性增加C. Na+ 、K +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E. 膜上 ATP 的作用9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指标(B)A.基强度 B. 阈强度 C. 阈时间 D.利用时 E. 时值10 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其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D) A.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B.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C. 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D.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E. 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11 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
6、时,其兴奋性为(A)A.零 B.无限大 C.大于正常 D.小于正常 E.等于正常12 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A)A.细胞内高 K + 浓度 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K+ 有通透性B. 细胞内高 K + 浓度 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Na+ 有通透性C. 细胞内高 Na +浓度 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K+ 有通透性 D. 细胞内高 Na + 浓度 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Na+ 有通透性E. 细胞外高 K + 浓度 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K+ 有通透性13 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B)A.钠平衡电位 B. 钾平衡电位 C. 钠平衡电位和钾平衡电位之和 D. 钠平衡电位和钾平衡电位之差 E. 锋电位与
7、超射值之差14 下列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C)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成内负外正C.动作电位的幅度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D.动作电位由去极化波构成 E. 不同细胞的动作电位幅度均相同15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C)A.钾平衡电位 B.钠平衡电位 C.二者之和 D.二者之差 E. 超射值16.人工地减少细胞浸浴液中 Na+ 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将(B)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少 E.先减少后减少17.下列关于单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E)A.刺激
8、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 B. 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时,再增加刺激强度能使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可沿细胞膜作紧张性扩布D. 动作电位的大小随着传导距离增加而变小E.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继时间可以各不相同18.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是指同一细胞的电位幅度(C)A.不受细胞外的 Na+ 浓度影响 B.不受细胞外的 K+ 浓度影响C. 与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无关 D.与静息电位值无关 E. 与 Na+ 通道复活的量无关 19.神经纤维 Na+通道失活的时间在(D)A.动作电位的上升相 B.动作电位的下降相 C.动作电位超射时D.绝对不应期 E.相对不应期20.
9、在强直收缩中,肌肉产生的动作电位(B)A.发生叠加或总和 B. 不发生叠加或总和 C. 幅值变大 D. 幅值变小 E. 频率变低21.神经纤维的阈电位是指引起膜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值(B)A.K+ B. Na+ C.Ca2+ D.Cl- E.Mg2+22.下列哪项是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A)A.终板电位 B.神经纤维动作电位 C.神经干动作电位 D.锋电位 E.后电位23.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E)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传导通过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实现C. 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 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传导距离越
10、远,动作电位的幅度越小24.骨骼肌收缩时,随之不缩短的有(B)A.肌小节 B.暗带 C.明带 D.H 带 E.肌纤维25.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时,乙酰胆碱与 N-型 Ach 门控通道结合,使终板膜(B)A.对 Na + 、K+ 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B. 对 Na + 、K+ 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C.仅对 K+ 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D.仅 对 Ca2+ 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E. 对 ACh 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26.对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C)A.电兴奋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 B. 纵管膜产生动作电位C.纵管终末池的 Ca 2+通道开放,Ca 2+进入肌浆
11、中D. 终末池中的 Ca 2+逆浓度差进入肌浆 E. Ca 2+和肌动蛋白结合27.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B)A. Na+ B. .Ca2+ C Cl- D. K+ E.Mg2+28 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D)A. Ca2+的贮存库 B. Ca 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 D.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 E.使 Ca2+和肌钙蛋白结合1.低温库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升高(C)A.Cl- B.Ca2+ C.K+ D.Na+ E.有机负离子2.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D)A.与血浆容积之比 B.与血管容积之比 C.与血细胞容积之比 D.在血液
12、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E. 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3.有生命危险的急性失血量是指超过总血量的(E)A.5% B.10% C.15% D.20% E.30%4.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A.白蛋白 B.球蛋白 C.珠蛋白 D.血红蛋白 E.纤维蛋白原5.影响红细胞内外水分正常分布的因素主要是(B)A.血浆胶体渗透压 B.血浆晶体渗透压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组织液静水压 E.毛细血管血压6.血液中除去血细胞的液体部分是(D)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 E.血清7.维生素 B12和叶酸缺乏将导致(C)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地
13、中海贫血 E.溶血性贫血8.在过敏反应时,其数量明显增加的血细胞是(D)A.淋巴细胞 B. 嗜中性粒 细胞 C. 嗜酸性粒 细胞 D. 嗜碱性粒 细胞 E. 单核细胞9.下列哪种凝血因子为外源性凝血时需要,而内源性凝血时不需要(B)A.因子 IV B.因子 VII C.因子 II D.因子 VIII E.因子 X10.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A)A.肝和脾 B.肝和肾 C.脾和淋巴结 D.肾和骨髓 E.胸腺和骨髓11.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是促进(D)A.铁的吸收 B.蛋白质的吸收 C.维生素 B12的吸收 D.骨髓造血和红细胞成熟 E.雄激素的释放12.内源性凝血叙述,正确的(A)A.由
14、因子 XII 的激活开始 B.所需时间较外源性凝血短 C.不需要因子 V 参加D. 不需要 Ca2+ 参加 E.不需要 VIII 参加13.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C)A.血小板减少 B.维生素 A 缺乏 C.某些凝血因子不足 D.维生素 B12 缺乏 E.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14.血小板减少可导致皮肤呈现出血性斑点,称为紫癜,其最主要原因是(C)A.血小板不易聚集成团 B.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的量不足 C.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 D.血管收缩障碍 E.延缓凝血过程15.在实验条件下,将正常人红细胞置于 0.4%NaCl 溶液中将会出现(E)A.红细胞叠连现象 B. 红细胞
15、皱缩 C.红细胞凝集D.红细胞沉降速度加快 E. 溶血现象16.50Kg 体重的正常人的体液量和血液量分别为(B)A.40.0L 和 4.0L B. 30.0L 和 3.5L 4.0L C. 20.0L 和 4.0L D. 30.0L 和 2.5L E. 20.0L 和 2.5L17.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C)A. 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B. 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C.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D.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E. 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18.抗凝血酶 III 的抗凝血作用主要是(D)A. 抑制血
16、小板的粘着和聚集 B.抑制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C. 阻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D. 使凝血酶失去活性 E.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19.具有变形性运动和吞噬能力,并参与激活淋巴特异免疫功能的是(D)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巨嗜细胞 E.淋巴细胞20.已知供血者血型为 A 型,交叉配血试验中主侧凝集,次侧不凝聚,受血者的血型 为(D)A.A 型 B.B 型 C.AB 型 D. O 型 E.以上都不是21.对红细胞生成的叙述,错误的是(B)A.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B.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是叶酸和维生素 B12 C.只有 Fe2+才能被肠上皮细胞吸收
17、D.促进红细胞生成素主要在肾合成E.雄激素可使红细胞数量增多22.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B)A.主侧指供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相混合,次侧指供血者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相混合 B.对已知的同型血液输血,可不必做此试验C.主侧和次侧无凝集反应,可以输血 D.主侧有凝集反应,不论次侧有何结果,均不能输血E.主侧无凝集反应,次侧发生凝集,在严密观察下,可以少量、缓慢输血1.心室内压力达最高值在(C)A.心房收缩期末 B.等容收缩期末 C.快速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末 E.心室充盈期末2.心室容积达最大值在(A)A.心房收缩期末 B.等容收缩期末 C.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末 E.心室充盈期末3
18、.下列哪项使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减少(D)A.心率一定程度减慢时 B.外周静脉压与心房压之差加大 C.心房压与心室压之差加大 D.心肌收缩加强 E.心房收缩能力加大4.正常人心率超过去 180 次/分时,主要影响下列哪些变化(E)A.心动周期缩短 B.收缩期缩短 C.舒张期缩短 D.收缩期缩短明显 E.舒张期缩短明显5.从动脉瓣关闭到下一次动脉瓣开放的时间相当于心动周期中的(D)A.心室舒张期 B.心室射血期 C.等容收缩期D.心室舒张期+等容收缩期 E. 等容舒张期+等容收缩期6.房室瓣开放发生在(E)A.等容舒张期初 B. 等容收缩期末 C.心室收缩初期 D.等容收缩期初 E. 等容舒张期末
19、7.心室容积最小在(C)A.等容收缩期末 B. 快速射血期末 C.减慢射血期末 D.等容舒张期初 E. 心室充盈期初8.在刚刚停跳的心脏,给其左心室一次阈强度的电刺激,会引起(E)A.局部的心肌收缩 B. 左心室收缩 C.左心室和左心房收缩 D.左心室和右心室收缩 E. 整个心脏收缩9.正常人心率超过去 180 次/min 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A)A.快速充盈期缩短 B.减慢充盈期缩短 C.等容收缩期缩短 D.快速射血期缩短 E.减慢射血期缩短10.在心率、前负荷和收缩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心肌的后负荷,会使(C)A.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加快,每搏输出量增加B.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
20、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加C.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减少D.等容收缩期缩短,射血速度加快,每搏输出量增加E.等容收缩期缩短,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减少11.心室肌的前负荷是指(A)A.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B.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C. 心室等容收缩期的容积或压力 D. 心室等容舒张期的容积或压力 E. 大动脉血压12.第一心音产生主要是由于(C)A.半月瓣关闭 B. 半月瓣开放 C. 房室瓣关闭 D. 房室瓣开放 E. 心房肌收缩13.第二心音产生主要是由于(B)A.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开放 B.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 C. 房室瓣突然开放 D. 房室瓣突然关闭 E. 心
21、房肌收缩14.第二心音发生在(D)A.等容收缩期末 B. 快速射血期 C.减慢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 E. 心室充盈期15.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 0 期去极是由于(B)A.Na+ 电导降低 B. Na+ 电导增加 C. Ca 2+ 电导降低 D. Ca 2+ 电导增加E. K+ 电导增加16.当心室肌细胞膜动作电位由静息水平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时,Na +通道处于(C)A.静息状态 B.备用状态 C. 激活状态 D. 失活状态 E. 复活状态17.心室肌动作电位 1 期复极是由于下列哪种离子流动的结果(A)A. K+ 外流 B. K + 内流 C.Na + 内流 D. Ca 2+ 内流 E. C
22、l - 内流18.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能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C)A. Na+ 内流,Cl - 外流 B. Na + 外流,Cl - 内流 C. Ca 2+ 内流,K + 外流 D. K+ 内流 Ca 2+ 外流 E. Na + 内流 ,K 2+ 外流 19.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 4 期恢复细胞内外离子正常浓度梯度靠(E)A.细胞膜渗漏 B.单纯扩散 C 通道易化扩散 D. 载体易化扩散 E. 钠-钾泵主动转运20.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E)A.动作电位 0 期去极的速度 B.动作电位复极末期的长短 C.阈电位水平的高低 D. 钠-钾泵功能 E.动作电位 2 期的长短2
23、1.浦肯野细胞和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区别主要是(A)A.4 期自动除极有无 B.3 期复极速度不同 C.平台期持续时间相差较大D. 1 期形成机制不同 E.0 期除极速度不同22.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 0 期去极大是由于(C)A.Na+ 电导增加 B. Na+ 电导降低 C. Ca 2+ 电导增加 D. Ca 2+ 电导降低 E. K+ 电导增加23.对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B)A.可产生局部兴奋 B. 阈上刺激能产生动作电位 C. Na +通道失活 D. 此期相当于心室全收缩期舒张早期 E.此期时间较长远24.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E)A.心肌有自律性 B. 心肌呈
24、“全或无”收缩 C. 心肌肌浆网不发达D. 心肌对胞外 Ca2+ 依赖性大 E 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25.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E)A.使 P 波增宽 B. 使 QRS 波增宽 C. 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D.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E.使心房、心室不会产生收缩重叠26.兴奋在心脏内传导时,速度最慢的是(C)A.心室肌 B.心房肌 C. 房室交界 D.结希束 E.浦肯野纤维27.将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映细胞,主要是根据动作电位的(A)A.0 期除极速度 B. 1 期复极速度 C. 平台期形成速度 D. 3 期复极速度 E.4 期自动去极速度28.自律细胞区别于非自律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主
25、要特征是(E)A.0 期除极速度快 B.平台期较明显 C.1 期复极速度慢 D. 3 期复极速度慢 E.4 期有自动除极29.下列哪项不是心肌细胞平台期的特点(E)A.膜电位处于零电位水平 B.是区别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C.心肌动作电位时程较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D. 它与心室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有关E.形成的离子是 Na+缓慢内流30.下列哪项对心肌兴奋传导影响不大(E)A.细胞直径 B.0 期除极速度和幅度 C.邻近部位细胞膜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距D. 邻近部位膜 0 期除极时钠或钙通道性状 E.胞外 Ca2+浓度31.关于心肌动作电位和心电图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E)A.QRS
26、 综合波相当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 0 期 B.S-T 段相当于平台期 C.T 波反映心室肌 3 期复极 D. P 波代表心房除极过程 E.Q-T 间期时程与心率成正变关系32.心交感神经兴奋使自律细胞自律性升高的主要作用机制是(E)A.使阈电位水平上移 B.动作电位 0 期去极速度加快 C.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D. 降低肌浆网摄取 Ca2+ 的速度 E.加强 If内向电流,使 4 期自动除极速度加快33.心迷走神经使自律细胞自律性降低的主要作用机制是(C)A.动作电位 0 期去极速度减慢 B.阈电位水平下移 C.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D. 4 期 Ik衰减过程加快 E.抑制 4 期 If内向
27、电流34.总截面积最大的血管(A)A.毛细血管 B.小动脉 C.小静脉 D. 大静脉 E.大动脉35.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血流阻力(D)A.与血管的半径成正比 B.与血管半径的立方成反比 C. 与血管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D. 与血管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 E. 与血管半径的平方成反比36.血流阻力主要来自(C)A.毛细血管 B.微静脉 C.微动脉 D. 动脉 E.大动脉37.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而每搏输出量增大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主要是(A)A.收缩压升高 B.舒张压升高 C. 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幅度相同 D.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E.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38.收缩压为 100mmHg,舒张压为 70mmHg,其平均动脉压均为(C)A. 70mmHg B. 75mmHg C. 80mmHg D. 85mmHg E. 90mmHg39.下列因素中促进静脉回心血量增加的是(E)A.心输出量增加 B.外周阻力增 C.动脉血压升高D.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 E.心舒期室内压降低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