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39.50KB ,
资源ID:1095558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0955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及前景展望.doc)为本站会员(龙***)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及前景展望.doc

1、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及前景展望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未来几十年新型城镇化无疑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从李克强总理以往和最新的讲话中,我们总结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词: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从改革开放以来到十一五规划的结束,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第一个方面就是城镇化进程还是在迅速的发展,城镇化的水平大幅度提高。第二个方面的成就是城市数量大幅度增加,并且初步形成若干规模较大、联系较紧密、功能互补性比较强的城市群。第三,城镇建设成效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明显感觉到我们国家城镇建设成效比较明显,城市现

2、代化水平提高很快,城市接纳人口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必须肯定城镇化成绩的同时,我们面临的问题也非常突出,主要从表象上来讲是五个问题:第一,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质量不高,内容不完整。城镇化与工业化明显脱节。第二,从全球对比来看,我们国家的大中小城市结构不合理,城镇体系有待完善,特别是大中型城市集中的人口规模、人口比例在全部城市人口当中所占的比例和国际比较起来是明显偏低的。第三个问题,城镇空间分布格局不合理,人口集中程度不够。从一个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一方面是城市本身的问题,一个是城市在国家大的空间上分布的问题,东部的地区条件是比较好的,城市化进程也比较快,但是相比人口的需要来讲,集中程度还不够。

3、第四个问题,城市本身发展比较粗放,可持续性差。包括对土地资源的使用,包括城市建设过程当中不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情况非常多。第五个问题就是城镇化成果惠及面不够,各方面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特别是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差别较大,这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首先是对城镇化的本质和一些重要关系认识不到位。比如说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不单是城镇数量、面积的扩大,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进城,而是一个数量到质量的深刻社会变化过程。再比如,城镇化进程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这几年我们也认识得不是很清楚。第二,规划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城镇规划与总体规划、土地规划

4、不衔接的问题,规划本身科学性的问题,规划执行过程中的严肃性、权威性都存在问题。第三,与人口迁移相关的一些制度安排存在一些大的障碍,阻碍了人口的流动。第四,土地制度不完善。包括跨区的土地置换问题,包括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问题,土地的流转问题都存在很大的问题。第五,城市税收结构不合理。我们的税收结构主要来自于增值税、营业税和土地出让收入等等,鼓励一个城市政府吸引企业、吸引投资,而不欢迎人口。第六,干部考核政策不完善。在我们国家特殊国情情况下,也是造成我们城市化存在这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阶段,而且作为一个 13 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

5、上没有先例可循,会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立足国情,借鉴经验,探索前进,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9 月中旬,党中央又一次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这次的主题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回顾历次专题研讨班,均是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问题的研讨。这次关于城镇化的研讨班,在十八大前夕举办,预示着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之一,正如李克强副总理在这次研讨班上所说, “城镇化是一个事关长远的大战略,要放在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来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大战略随着金融危机使我国外贸一蹶不振,国家巨额投资计划副作用的逐步显现,扩大内需成为拉动我国经济

6、三驾马车中唯一可以快速前行的力量。而面对国人收入普遍不高,社会保障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提振内需的抓手又在哪里呢?作为经济学博士的李克强副总理近年来在不同场合,都在强调“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化” 。梳理媒体的报道,李克强最早在 2009 年底考察广东时就明确提出“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 。而这个时间正是 4 万亿投资计划显现成效的时候。城镇化是我们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我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按户籍人口计算仅为 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差距也是潜力,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如果城镇化率的提

7、高保持目前水平,每年将有 1000 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2010 年 2 月,李克强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强调,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所在,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在此后 2010 年的讲话中, “最雄厚的潜力”成为一个很让人印象深刻的词语。无论按照联合国的标准还是经济合作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人口比例和非农就业比例都很

8、高,这是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智慧的力量就在于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李克强提出“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化”的同时强调了“差距也是潜力” 。按照发展规律,城镇化率超过 30%以后会进入加速发展期,城镇化将带来大量的内需。据专家介绍,如以每年 1%的城镇化速度计算,可拉动 52000 亿元内需,约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39 万亿元的 13%。于是,城镇化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张王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从世界上看,已经实现现代化的高收入国家都是工业化国家,城镇化率很高,同时农业现代化也达到相当水平,因此,现代化的过程必然也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李克强副总理曾在自

9、己的文章中引述了国际上经济学家的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是 21 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 。按照李克强的执政风格,如同他当年在辽宁推动棚户区改造一样,十八大之后,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会成为其执政的重要抓手之一。 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并举5 月 3 日,李克强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的讲话明确表示, “我们推进城镇化,需要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今年我们常挂在嘴边的那个 51.27%,严格意义讲,并不能够称其为真正的城市化率。这里所说的“城镇化”和西方的“城市化”并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实际上,从国家领导到中科院的报告

10、,讲的都是“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也就是说,中国不仅要发展大中型城市,也要发展小型城镇。 从近期看,发展小型的城镇显得更为重要。大型城市因为人口的急剧增长,环境问题、交通问题、治安问题日益突出,实际上已经不堪重负,中型城市也开始面临这些问题。小城镇既是城市的产业、文明、文化向农村辐射的基地,又为农村提供了劳动力转移、人口转移、产业升级、质量提高的空间载体。目前,我国以小城市与小城镇化为典型特征之一的新一轮城镇化步伐逐渐加快,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名单,加上此前两批,共 645 个乡镇列入改革试点。并且据有关媒体报道,这些小城镇还在特色中融入

11、生态环保、低碳节能、循环经济等现代元素,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城镇化需要统筹谋划布局。既要遵循经济规律,也要考虑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和空间均衡发展的要求,抓紧制定城镇化发展中长期规划,研究实行差别化政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特别是要提高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在促进东部地区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同时,对中西部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要研究加快培育新的城市群,形成新的增长极。另外,城市群对区域发展具有战略引领和支撑作用,李克强副总理 7 月中旬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研究制定全国城镇化发展规划,在有条件的地方形成各具优势的城市群。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

12、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养新的经济增长极。推进城镇化要破解深层次问题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的最大表现在城乡差距,同时城市内部也存在着二元结构的问题,甚至表现为城市中最突出的差距。比如,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较多困难,城市和工矿还存在不少棚户区和困难户。这些问题如处理不好,就会阻滞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甚至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处理这些问题,总的来讲,是要协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协调”发展的格局中,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

13、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而城镇化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能够一举托两头,有利于促进工农和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化需要工业化来带动,也会给工业化提供支撑。要抓住世界科技与产业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结构调整的机遇,把发展城市经济与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构建创新转型的大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工业升级需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更是密切相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相互联系,会形成大量的服务需求。要顺应这一趋势,做大做强服务业,推进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服务业这个最大就业“容纳器”的作用,增强就业创业的活力。推进城镇化,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任何

14、时候都要立足国内解决吃饭问题,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城镇的发展和繁荣,也难以支撑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城镇化,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必须严格保护耕地,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夯实“三农”这个现代化建设的根基。中国的城镇化应是“人的城镇化” ,城镇化实质就是“给予所有进城的农民自由的迁徙权和选择权,这是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根本和真正的出发点。 ”但要破除城乡二元必然会牵涉到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必须依靠改革来推进。仅就户籍制度改革而言,从 2001 年户改文件下发,到 2011 年国务院 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出台,都要求地级市

15、以下市区全部放开户籍制度,但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组在全国不同城市调研发现, “户改几乎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改革。推进城镇化,要努力在改革攻坚中破解深层次矛盾。围绕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土地节约集约、户籍和社会管理、资源环保等问题,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正确处理好利益关系,为发挥城镇化效应提供制度保障。城镇化在给我们带来巨大机遇时,也带来各种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从空间布局和形态、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全面为城镇化破题。党的十八大之后,建设低碳宜居城市,发展绿色人

16、居环境,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建筑将成为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新兴城镇化既绿色城镇化,十八大后为新兴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契机。中国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者以及规划专家应致力于“河山整治” ,缩短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经济差异,将城镇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水利规划、林业规划和土地规划合为一个整体规划,实现真正的绿色城镇化。目前中国的“形象工程”多、中小城市道路过宽、多地出现“钟摆式人流”等造成了一些城市规划上的不合理。这些当前城镇规划和建设中的共性问题需要在日后的规划中进一步改善。到 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 65%,与达多数中等发达国家持平。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

17、快速提高,年均增长1 个百分点左右,2011 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 51.3%。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处于城镇化持续快速推进阶段。在新型城镇化的推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投资空间,未来必须创新投融资渠道,建立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新型城镇化拓展投资空间据有关预测,到 2030 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 65%-70%左右。按照国际经验,届时城镇化将进入相对稳定发展阶段,因此未来城镇化发展仍有很大空间。从投资的角度看城镇化建设,未来应更加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投资空间。第一,围绕促进“产城融合、城信互动”发展拓展投资空间。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既是历史规律,更是现实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始终滞后

18、于工业化。例如,以非农就业占比来衡量工业化率,2011 年我国为 64.7%,而同时我国城镇化率为 51.3%。未来必须要引导工业化从粗放、速度型转向集聚、效益型,改革完善制约农民进城和流动的体制机制。在未来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坚持服务业是扩大内需、提高就业的重中之重这一基本判断,大力发展各层次服务业,吸纳农民向城镇转移。此外,在信息化社会中, “智慧城市”的概念已广为人知。信息化手段管理城市将在更大程度上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发挥城镇化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因此,围绕“产城融合、城信互动” ,切实推动“三化融合”方面蕴藏着巨大的投资空间。第二,围绕推动中小城镇建设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拓展投资空

19、间。我国城镇化水平存在着空间上的不平衡,这既表现在规模层面,也表现在区域层面。从规模层面看,大城市建设速度快、水平高、资金充裕,而且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的枢纽重要节点也主要分布于大城市,目前已经基本成型。与此同时,中小城镇建设推动速度缓慢、层次相对较低、资金缺乏,而且交通、能源的二级网络及相关节点建设主要分布于中小城镇,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从区域层面看,城镇化呈现“东高西低”的阶梯状格局。2011 年东部地区城镇化率为 61.53%,中西部地区分别为 46.99%和 40.77%。上海、北京、天津城镇化率均在 80%以上,排在最后的三位分别是云南、贵州和西藏,不足 40%。差距越大,潜力越大。从这层意义上看,未来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将是中小城镇建设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其投资空间非常巨大。此外,城市群是突破行政区划的发展模式,围绕城市群内部交通联系和能源网络的投资目前也才起步,未来也有较大发展空间。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