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每空格 1 分) 1.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类型主要有(硬山) 、 (悬山) 、 (庑殿) 、 (歇山) 、 (攒尖) 、 (卷棚) 、(单坡) 、 (平顶) 、 (囤顶) 、 (毡包式) 、 (穹隆顶)等。2.古代陶瓷的专著有陶说 、 陶雅 、 陶录 、 古窑瓷考 、 说瓷 、 瓷史 , 建筑专著有鲁班经 、 营造法式 , 刺绣专著有蚕桑萃编 、 存绣堂丝绣录 、 绣谱 。 有关漆器的专著有髹饰录 , 竹刻工艺专著有竹人录 , 园林专著有园冶 , 刺绣专著有存素堂丝绣录 、 绣谱 , 工艺专著有天工开物 闲情偶寄 装潢志 。 3.古代丝织品的纹样组织主要有(二方连续式) 、 (连续式) 、
2、 (散点式) 、 (团花式) 、 (折枝花式) 、 (穿枝花式) 、 (几何纹)等。 3.中国建筑彩画的制作程序分为(衬地) 、 (衬色) 、 (细色) 、 (贴金)4 个步骤。 4.马家窑文化主要有(黑陶文化) 、 (庙沟底文化) 、 (龙山文化)三种彩陶文化类型。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简册) 、 (卷轴装) 、 (旋风装) 、 (梵夹装) 、 (经折装) 、 (线装) 、 (蝴蝶装) 、 (包背装)名词解释(每题 5 分)1. 雕版印刷2. 珐琅彩 3. 鸡冠壶 4. 明式家具5. 青花瓷6. 釉里红 7. 兵马俑8. 失腊法简答题(每题 15 分) 1. 简述汉代漆器设计的主要特色与工
3、艺特色。(1 ) 时代特点 (2)装饰纹样 (3 )题材内容 (4)风格特征2. 辽、金时期陶器工艺设计的特点是什么?3. 简述元代金属工艺的设计风格与时代特色。4. 简述元代染织工艺设计特色与艺术成就? (1 )社会因素 (2)设计风格与成就 (3)时代特色与造型装饰 (4)工艺特色论述题(每题 30 分) 1为什么说明清建筑设计是我国建筑史上的高峰期,其主要成就有哪些?并举例说明两朝在设计风格上的主要特征及异同? 2为什么说唐宋瓷器是中国陶瓷设计史上的高峰期。请你结合作品分析其原因有哪些?并试述唐宋瓷史的主要特征、艺术成就及设计风格上有哪些异同。 (1 )时代特色与审美趣味 (2 )装饰造
4、型及图案组织纹样设计 (3 )表现手法(工艺制作) (4 )风格与艺术成就 名词解释 印花 陶瓷器传统装饰技法之一。用刻有装饰纹样的印模在尚未干透的胎体上打印出花纹。战国时期,印纹硬陶已在江南一带普遍出现,经后代发展,至宋代,印花装饰达到成熟阶段,定窑印花瓷为宋代最高水平的代表。 刻花 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在瓷坯上用刀刻出花纹。宋代最盛行,尤以南方龙泉窑和北方耀州窑最具代表性。 贴花 陶瓷器传统装饰技法之一。使用印模制出纹饰后,贴于器物上,再施釉烧成。 釉下彩 在生坯上彩绘,再施釉人窑高温烧成。彩色花纹在釉下,永不脱落,故名。如元、明、清时期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釉里红等。 釉上彩 在烧好的
5、素色瓷器上彩绘,再经低温烘烤而成。因彩附着于釉面上,故名。明清时期,景德镇釉上彩蓬勃发展,出现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墨彩等许多名贵品种。 青花 釉下彩品种之一。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坯胎上绘画,罩以透明釉,经 1300c 高温烧制而成。蓝白相映,色彩恬静素雅,给人以清新明快之美感。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已烧制成熟,并已出口世界各地,明、清两代青花瓷已成瓷器生产主流。因原料不同,制品色彩也各具特色。窑变 指在釉中加入适当的铜、铁、钴、锰等金属呈色元素,在坯体上二次或多次施釉后,经1300高温烧制。釉色呈自然流垂融合,色彩灿烂瑰丽,光彩夺目的效果。宋代钧窑首创,清代景德镇窑有仿宋代钧窑窑变品种。五彩
6、 釉上彩品种之一。在烧好的白瓷上施用红、绿、黄,紫等多种彩料绘画,经炉火二次烧制而成。系明、清两代景德镇烧制的新品种,题材多样,画笔生动,色彩浓艳,加上金彩更显富丽堂皇,别称“硬彩” 。 斗彩 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个瓷器装饰品种。指在坯体上以青花勾绘花纹轮廓线,施透明釉烧成后,于轮廓线内填以红、黄、绿、紫等多种色彩,再经二次烧成。画面呈现釉下青花与釉上色彩斗奇媲美,故名。创烧于明成化年间,制品胎薄釉莹,彩色鲜艳,画面清雅。粉彩 釉上彩品种之一。在素器上以玻璃白打底,彩料晕染作画,再经炉火烧制而成。系借鉴了国画中的用粉和渲染之法,色调丰富,淡雅柔和,故又称“软彩” 。粉彩瓷器胎薄釉白,画面
7、工整秀丽,创烧于清康熙晚期,雍正时盛行,作品精致。珐琅彩 釉上彩品种之一,由清宫廷画师用自己炼制或西洋的珐琅料,按指定样稿,在烧成的白瓷上作画,再人炉烘烤而成。珐琅彩瓷器胎质轻、薄、细、洁、白,画面精致,彩色瑰丽。始烧于清康熙年间,雍正时在白地彩绘之外,并题诗两句,加印图章,接近传统工笔重彩绘画。乾隆时又创珐琅彩、粉彩并用于一件器物上的新技法。 白瓷 一种釉色白润光亮的瓷器。由于坯土、釉料和烧窑工艺的差别,白瓷有多种色调。唐代河北“邢瓷类银类雪”的记载,被选为贡瓷。宋时定窑盛产白瓷,风格典雅。 青瓷 瓷器表面呈现青色,故名。商周时原始瓷的青黄釉色是青瓷的初期阶段;汉代青瓷釉色较纯正;六朝时呈色
8、青绿,匀净光润;唐、五代臻于成熟。南方越窑瓷器为青瓷系,与北方邢窑白瓷齐名。宋代许多名窑以烧造青瓷器闻名,如汝窑、哥窑、官窑、龙泉窑、耀州窑等。后由于配釉、施釉、烧窑技术不断提高,青瓷中又出现了各种不同色泽的名贵品种。 青白瓷 亦称“影青瓷” 。它介于青、白瓷之间,胎质洁白细腻,釉色青中带白,白中显青,晶莹明澈。宋代景德镇窑首先烧制成功,后很多瓷窑也模仿烧造,形成青白瓷系。鎏金 是以金液和水银溶和在铜器上,经摩擦加工使水银挥发,而使金镀在器物上,金光闪烁。具体制作过程是用金和水银的合金涂在金属的表面,经烘烤或研磨,使水银挥发,而金留在器物上。我国古代铜器常用这种方法作为装饰,尤其在佛像上多用。
9、 金银错 指始于春秋时期,战国时代流行的金属镶装饰工艺,它用金银、红铜等金属和绿松石、玛瑙等矿石填充或镶嵌在铜器花纹缝间,再加以磨光,作为纹饰或铭文,产生色彩斑斓的效果。 失蜡法 是制造铜器的一种先进方法,也是镂空装饰的一种最佳方法,它以蜡刻成成器形和装饰,内外赋泥注入铜液,它可以产生透雕复杂的形体和装饰,具有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 暗纹陶 是指用一种工具在陶胚未干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这种压花线纹深度不大,仅在有光线时可隐约看出,所以称为暗纹,又称砑花陶。夹贮 始于战国漆器的一种制胎方法,是用漆灰和麻布制成,先用漆灰作成器胎,再用麻布裱糊在胎上。夹注可以使器型增加变化,比木片卷粘获得更多的造型
10、。这种作法就是现今所称的脱胎。 秘色器 以青瓷为主。它的烧造地点在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带。因为是贡物,瓷器制作,极尽装饰之能事。一般均用刻花、划花印花的方法,装饰题材十分广泛。线条洗练,图案活泼,反映出五代陶瓷装饰艺术的较高水平。 唐三彩 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因为它经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釉里红 以红铜料在胎上画花一次烧成,它和青花一样同属釉下彩。只是红、蓝色调不同钠石失可能是波斯语派译而来,指的是一种加金的丝织物,以金线纹织成的金锦。漆器 一种工艺品。大多以木为胎,也有夹纻胎等,外髹天然漆。有各种日用器物,也有大型家具屏
11、风等。漆器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开始兴盛起来,以楚国最为发达,汉代漆器达到一个鼎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上的五百余件漆器。唐代漆器更向华美的装饰方向发展。其后各代漆器工艺继续发展,至清代已逐步形成多个制作中心,如北京的雕漆、扬州的螺钿、福建的脱胎等。绳纹陶器上最早出现的也最常见的一种装饰纹样。该纹样为绳索印痕的规律性排列,是用缠绕着绳子的拍子拍印的结果,有粗细之不同。 云雷纹 一种几何纹样。它常见于商周时期青铜器和陶器上,呈方形或斜方形,多半为青铜器装饰的地纹。饕餮纹 饕餮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贪婪的恶兽,有首无身,大目巨口。商和西周早期青铜器上多以此为装饰,造型规整
12、、严谨、诡秘。夔龙纹 夔龙是想像中的一种怪龙,头上长一只角,常见于青铜器装饰纹样上。 蟠螭纹 青铜器纹饰之一,以盘曲的龙蛇形图案组成。开片 又称冰裂纹,是指瓷器釉层中出现的裂纹。因胎和釉经高温后膨胀系数不同,以及瓷器烧成时温度的变化而形成。本是制瓷工艺中的一个缺陷,但被智慧的古代工匠利用来装饰瓷器,形成某些瓷窑所产瓷器的主要纹饰和风格特征,如宋代的哥窑、官窑等。青铜器 青铜器是铜和锡的合金,因为红铜(纯铜)但熔点很高(1083 摄氏度) ,而硬度较低,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700900 摄氏度) ,而且增加硬度,在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人类在使用铁器以前,广泛地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用青铜制
13、成的器具叫做青铜器。 唐三彩 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因为它经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成为三彩。瓷器 古代页称窑器。瓷器以瓷上(瓷石)为原料,经成形、彩绘和施釉等工艺后,经 1280 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烧成。瓷器外观质地坚硬致密,表明光洁,胎体较薄者成半透明状,敲击时声音清亮,且不吸水。景泰蓝 亦称“铜胎掐丝珐琅” ,是一种特种工艺品,广泛流行于明景泰年间。用铜胎制成,当时以蓝釉最出色,故习惯称为景泰蓝,产于北京。制作工序分打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品种有碗、盘、瓶、烟具等,清代以后远销国外,广受欢迎。 琉璃 以陶为胎,施以
14、琉璃釉,再人窑烧制成的一种工艺品。据历年出土实物证明,在战国时期已出现琉璃工艺,但质料不纯,至宋代,出现真正的琉璃工艺,明清以来,烧造技术更有发展,釉色及品种均有增加,北京北海的九龙壁等都是琉璃工艺代表作。 缂丝 亦称刻丝,一种传统丝织工艺品,盛于宋代。织造时,经丝纵贯织品,而纬丝则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其成品的花纹,正反面如一。缂丝的题材,明清以来多仿制古代绘画作品,技艺极高,主要产地为苏州。泥条盘筑法 我国最早制作陶器的成型方法。制作方法是先将和好的泥揉成泥条,然后由下向上盘筑叠起成型,再把里外修饰抹平。 轮制法 用轮车制作陶瓷器形体的方法。始于新石器时期末期。轮车为一木制圆盘,盘
15、下有立轴,轴上下有枢纽,便于圆盘旋转。操作时,利用轮车的旋转力,用手将泥捏成所需器形。制作的器物胎体厚薄一致,器形弧度规矩,器表光洁,比之泥条盘筑法是一很大进步。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即用此法。 题跋 写在书籍、字画、碑帖前面的文字称“题” ,后面的文字称“跋” 。一般指书、画、书籍上的题识之辞,内容为标题、品评、考订、记事之类,体裁有散文、诗词等。元代以前多不用款,或隐之于石树缝隙。元代以后,随文人画发展,在画上题书诗文已成为中国画增添诗情画意的一种艺术手段。 粉本 古代中国绘画施粉上样的稿本,后引伸为对一般画稿的称谓。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古人画稿谓之粉本” 。其法有二:一是用针按画稿墨线密刺小
16、孔,把粉扑入纸绢或壁上,然后依粉点作画;二是在画稿反面涂以白粉,用簪钗之类,按正面墨线描传于纸绢或壁上,然后以粉痕落墨。 园林 由人工营造或加工的林木、山水、建筑群体,供人们游憩观赏的场地。早期有秦始皇筑秦宫,汉武帝营造上林苑等,后贵族富人也群起仿效,于屋后宅旁,模仿自然, 巧妙布局,造成富于诗情画意的环境,达到虽居宫室,而有山林之趣的效果。古典园林分两 大类,一为皇家园林,宏大豪华,以颐和园为代表。另一类为私家花园,小巧富情趣,以苏 州园林为代表。中国园林是山水规划、建筑、园艺、雕刻、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融建筑美、文学书画美、自然美于一体,形成独具风格的园林艺术。阙 古时建于城门、
17、宫殿、祠庙、陵墓前的一种具象征性和装饰性的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以两阙之间有空缺,故名。最早起于西周前,汉代崇尚厚葬,帝王显贵墓前常设双阙,成一定制。如今存四川雅安的高颐阙,即为此时石阙范例。屋顶 古代单体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建筑物大体以台基、梁架、屋身和屋顶几部分组成。外观上有着醒目的大屋顶是古代中国建筑独特的传统和鲜明的特征。屋顶有多种形式,如悬山顶、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卷棚顶、攒尖顶等。分别简介如下: 悬山顶为人字屋顶之一种,山墙两际屋面出挑,屋面两坡交界处常以片瓦垒砌,或砖砌作脊。这种屋顶大量用于我国南方各地民居。 硬山顶也为人字屋顶之一,两侧山墙与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屋顶两坡交界
18、处常用片瓦垒砌或砖砌屋脊,普遍用于北方民居。 庑殿顶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尊贵的屋顶形式,一般用于殿宇、寺庙、陵寝等大型建筑,形象庄严宏伟,屋面作四坡式,略呈凹曲面,至四翼角及檐口处复向上起翘,屋顶有一正脊及四垂脊。 歇山顶在古代建筑中尊卑等级仅次于庑殿顶,由正脊、四垂脊、四戗(qiang)脊(垂脊下端岔向四隅之脊)及四个坡面组成,其上半呈两坡式,下半转成四坡式,形象雍容华贵。 卷棚顶为一种圆脊的屋顶,两坡式,其正脊作成圆弧形曲线,多用于北方民居或园林等建筑。 攒尖顶为一种尖锥形的屋顶,随建筑平面形状不同而有方、圆或正多边形等样式,大小也不拘一格,屋面一般皆用筒板瓦铺盖,顶端置金色宝珠等饰物,
19、大型攒尖顶高耸轩昂,用于殿宇、楼阁、寺塔,如天坛祈年殿等,小者玲珑精致,常用于园林建筑等。 悬山顶 悬山顶为人字屋顶之一种,山墙两际屋面出挑,屋面两坡交界处常以片瓦垒砌,或砖砌作脊。这种屋顶大量用于我国南方各地民居。硬山顶 硬山顶也为人字屋顶之一,两侧山墙与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屋顶两坡交界处常用片瓦垒砌或砖砌屋脊,普遍用于北方民居。庑殿顶 庑殿顶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尊贵的屋顶形式,一般用于殿宇、寺庙、陵寝等大型建筑,形象庄严宏伟,屋面作四坡式,略呈凹曲面,至四翼角及檐口处复向上起翘,屋顶有一正脊及四垂脊。 歇山顶 歇山顶在古代建筑中尊卑等级仅次于庑殿顶,由正脊、四垂脊、四戗(qiang)脊
20、(垂脊下端岔向四隅之脊)及四个坡面组成,其上半呈两坡式,下半转成四坡式,形象雍容华贵。 卷棚顶 卷棚顶为一种圆脊的屋顶,两坡式,其正脊作成圆弧形曲线,多用于北方民居或园林等建筑。 攒尖顶 攒尖顶为一种尖锥形的屋顶,随建筑平面形状不同而有方、圆或正多边形等样式,大小也不拘一格,屋面一般皆用筒板瓦铺盖,顶端置金色宝珠等饰物,大型攒尖顶高耸轩昂,用于殿宇、楼阁、寺塔,如天坛祈年殿等,小者玲珑精致,常用于园林建筑等。 斗栱 木构建筑上特有的支承构件,为中国传统建筑造型主要特征之一。斗栱位于柱头、额枋与屋顶之间。 “斗”即上凿有槽口的方木垫块;“栱”为置于斗上的横木。斗与拱纵横交错,层叠架构,逐层向外挑
21、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其功能除加强柱子与梁枋檩的结合并使之多样化外,还能使屋面出檐深远。早期斗拱风格古拙简朴,至唐宋,形制成熟,且硕大雄健,明清时期转向纤弱,但彩绘考究,其结构功能减弱而装饰功能跃居首位。 藻井 中国传统建筑中顶棚形式之一,指局部天花板升高的部分,或结构本身所形成的穹隆,在其上作装饰处理,如雕刻或彩画,使室内上部空间具华丽缤纷的艺术效果。藻井一般做成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建筑彩画 运用浓艳色彩在梁、枋、椽、天花、斗栱、柱头等部位描绘的各种图案纹样。既具装饰作用,又可保护木材,是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特征之一,主要用于宫廷寺庙等。一般彩画常以青绿为主,高档者还有沥粉贴金等;题材从龙风云
22、鹤到花鸟山水、人物故事等,丰富多彩。石窟寺 佛教寺庙建筑的一种,就山崖开凿而成,起源于印度。中国开凿石窟约始于公元四世纪中,以北魏至隋唐最兴盛。在建筑形式上可分为有中心柱及无中心柱两种。窟内雕塑佛像和壁画佛教故事。中国著名石窟寺有号称三大石窟的敦煌、云冈、龙门等。浮雕 指在平面上雕出形象浮凸的一种雕塑。依表面凸出的厚度不同,分为高浮雕与浅浮雕等。石像生 古时置于帝王陵墓神道两侧的石兽、石人,用以表示帝王的威严神圣。其制度始于秦朝,后历代都有沿袭。石兽有狮、麒麟、辟邪、天禄、骆驼、象、虎、牛、马等;石人则有文武百官等。俑 古时陪葬用的偶人。远古实行人殉,后以木、石、陶、铜等不同材质制成的俑代之。
23、东周墓中俑出现渐多,汉至唐代盛行,宋以后因薄葬风,纸冥器流行,俑渐少。俑内容丰富,有男女奴仆、家禽家畜、仪仗出行等等,从中可考见当时社会生活、习俗、服饰等。俑在艺术上又是我国雕塑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历年来出土有大量优秀作品,如秦始皇兵马俑、东汉击鼓说唱俑、唐代三彩俑等。1、 琮是一种内圆外方、有长有短、上下贯通的筒形器2、明清家具的典型器物是桌椅。 3、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一套大小共计六十四件,总重量五千 公斤,按大小和音高编为八组,分三层悬挂在支架上。 4、青花是一种白地蓝花瓷器。先在白色胎坯上用钴蓝绘制纹样,罩上透明釉后一次性烧成。5、人物纹中的三星图是福星、禄星、寿星的合称
24、。6、夹苎胎漆器是用苎麻布或缯帛做胎骨的漆器。 7、粉彩是综合中国五彩和西方珐琅彩而形成的一种釉上彩瓷器。画面上各种色彩如同珐琅彩一样呈现傅粉的效果。粉彩无论人物、花鸟、山水,都有明暗变化,立体感、空间感以及透视效果,具有明显的西洋画作风。 8、清代刺绣的五大名绣是:京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 9、中国传统漆器是使用天然漆髹 xiu 饰的工艺品。 10、史前的黑陶工艺主要以大汶口文化为卓越代表。 11、饕餮纹是商代青铜器的主要装饰图案。 12、玉器在中国工艺品中的地位神圣。其中的礼玉,尤其是礼玉中的瑞玉,是中国远古礼教和巫术的重要载体,是君权神授的标志和天人沟通的法器。 13、楚国漆器代表
25、作有:虎坐飞鸟、兵主、蟠蛇卮 zhi。 14、植物纹中的三友图主要是指松竹梅,亦称岁寒三友。 15、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中国曾有个玉器时代。16 典型的瑞玉有六:苍璧、黄琮、青圭、赤璋、白琥、玄璜,苍璧是祭天的,黄琮是祭地的。 17、云锦色彩纯正艳丽,常用金线勾边和装饰花纹,图案严谨庄重,造型简洁而画面饱满,视觉效果富丽华贵。 18、明代椅子造型轻盈简洁,髹饰单纯明快;清代太师椅粗壮厚重,髹饰复杂华贵。 19、陶器经 6001000 度炉温烧成,坯体不透明、吸水,叩击时声音浑浊。瓷器经 12001300 度高温焙烧,坯体坚硬致密,器表有玻璃质釉面,叩击有金石之声。 20、素瓷是瓷胎外表
26、不施彩釉,釉上釉下不彩绘纹样的瓷器。 21、纹饰中的四君子是梅、兰、竹、菊。 22、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一书,详细记述了中国手工业生产全过程的图文并茂的技术百科全书。 23、衮服:是帝王穿的礼服,分上下两部分。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裙子叫裳。周代时叫玄衣黄裳。玄色或为蓝色,或为黑色,象征天空;黄色象征大地。 24、缂丝:指用通经断纬方式织造的丝织品,以地色丝为经线,以彩色丝为纬线。 25、青铜器:是用青铜铸造或锻造的器物,主要分礼器、兵器、工具和日用品。青铜系由铜锡合成。三代青铜器含锡量少,色相泛青;汉代含锡量增加,色相如银灰。 26、彩陶:是用矿物颜料在陶坯表面绘制纹样并入窑烧造的陶器。它是
27、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流行的工艺品。 27、斗彩:是釉下彩和釉上彩两相结合的彩瓷,由于上下两层色彩在釉面上形成争奇斗艳之势,故取名斗彩。 28、冕服的服饰纹样特色是十二章纹饰。是奴隶主阶级专用的服饰纹样,即所谓冕服。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前六种绘于服装上,后六种绣于服装上。十二种纹样的服饰是西周统治者的礼服,为历代封建帝王所沿用。 29、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是:一是 官营手工业规模庞大,组织和管理严密,行业分工又细致,有利于专业化生产,如漆器制造工序多达八种。 二是 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工匠众多,富有经验,技术精湛,促进了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三是 官营手工
28、业是一种非商品生产,造成人力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加重了政府的开支。 四是 后期由于手工业的垄断性,产品缺乏竞争,加上官吏的腐败无能,产品质次价高的现象也日益严重。 30、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装饰方法有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装饰方法主要有压印、刻花、堆贴、塑饰、雕镂、釉彩等几种。 压印即在瓷坯未干时将刻花印模印压出各种装饰花纹。 刻花使用一种硬质工具在瓷坯上刻画出各种装饰线纹。 堆贴用瓷泥捏塑成各种物象,贴饰在瓷坯上,使其成浮雕状。 雕镂在瓷坯上雕出剔透玲珑空隙,使器物达到实用的目的。 釉彩使用不同的色釉在瓷坯上加彩,这是瓷上彩釉装饰的先声。 31、唐代女装款式设计的特点是唐代女装款式设计的特点是偏
29、重于在领子上下功夫,因此有种种不同的流行形式,常见的有圆领、方领、斜领和鸡心领等。盛唐以后,为了展示妇女丰腴的神韵,还流行了一种袒领,使胸脯半露出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情趣和思想的开放。 32、唐镜的图案组织主要有五种: 一是对称式,是最流行的一种纹饰,纹样有对鸾、对舞狮等。 二是散点式,多为宝相花团纹。 三是单独式,有龙纹、万字纹、鸾鸟纹等。 四是旋转式,常见有双鹦鹉、连枝宝相花。五是满花式,主要为海兽葡萄纹。 33、 、 考工记 中的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美学思想是: 成书于春秋末年的考工记是中国第一部手工业专著,曾被后世工匠奉为经典,该书不但较全面地记叙了长期以来手工业生产所积累的丰
30、富经验,而且经过整理成为一门系统化的经验科学,有些还力图加以探索其规律并进行科学的概括。 考工记特别强调制作优质产品所必须遵循天时、地气、材美、工匠四个原则,以及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并按一定的分工协作关系,将诸多工种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 考工记强调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方可为良的技艺原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美学思想。 34、宋瓷成为我国陶瓷工艺的一个高峰的原因是: 宋代制瓷业相当发达,产量和制造技术均比前朝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瓷窑遍及全国,而且各地瓷窑的器物造型、纹饰及釉色设计均各具特色,形成富有个性的宋瓷风格。 宋代制瓷业的特点有:其一,窑址数量超过唐代;其二,宋瓷的
31、品类及适用面较前代大为拓展;其三,宋代的瓷器还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品种。 艺术设计的水准也堪称为杰出代表之一,造型以简练为主,各部位比例和尺寸都恰到好处,达到了融会完美的地步。 35、北朝刘昼“物有美恶,施用用宜;美不长珍,恶不终弃 ”的主要思想是: 一是刘昼认为事物的美丑是相对的,衡量它的标准在于“施用用宜” 。 其二是实用的重要性,对人有益的作为选择物品的标准,而并不仅仅从材质的高贵、外表的漂亮来评价事物。 其三这也是中国古代审美应用学理论重视实用的传统的发扬。 36、方形是中国造型艺术的基本形。比方形出现得更早而且象征天体的圆形,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排在第二位的基本形,二者自古习称方圆。37
32、、中国礼教的本质不是信仰,而是规范社会生活的制度。礼教通常归纳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种,简称五礼。 38、象征与寓意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特征,它的最早的对象是巫术法器与礼器,最早的文献出处是易经。 39、由于创作的被垄断,在中国美术史中,很少出现个性化的民间美术,每个朝代流行的民间美术都是礼教美术的简装本或名家美术的复制品。 40、孔子认为玉象征六种德行:温润有光泽,仁慈;坚实而有纹理,智慧;刚毅而不屈从,道义;有棱角而不伤人,操行;宁折不弯,勇敢;玉瑕并存,坦率。 41、典型的瑞玉有六:苍璧、黄琮、青圭、赤璋、白琥、玄璜,赤璧祭天,黄琮祭地,青圭祭东,赤璋祭南,白琥祭西,玄璜祭北。瑞玉
33、从属于礼玉,在五礼中属于吉礼。 42、丝绸刺绣是用彩色丝线和绣针在丝织物上刺缀纹样的手工艺,又名针绣,为女人擅长,别名女红。 43、摇钱树是东汉青铜杂器中的一种,器身如茂密的树,上缀佛像和方孔钱。摇钱树又是画像石和民间美术的题材,它体现出中国古代金钱崇拜的市俗心态。44、彩陶是用矿物颜料在陶胚表面绘制纹样并入窑烧造的陶器,它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流行的工艺品。 45、紫砂是江苏宜兴紫砂炻的简称,它的烧成温度介于陶和瓷之间,胎质像陶器一样不透明,器面呈砂质,敲击时却像瓷器有金石之声。正宗紫砂呈紫红色调,另外还有栗色、米黄、朱砂紫、墨绿等色调。主要制作名家有:龚春、时大彬、陈鸣远。 46、窑变是指
34、单色釉瓷在窑炉烧造时产生预料之外的色相变化,因花釉起源于窑变,所以凡花釉都可称为窑变。 47、忍冬纹俗称金银花、金银藤,其原型即金银花,因冬季不凋,故名忍冬48、五谷丰登纹的五谷特指稻、黄米、高粱、大麦、大豆五种农产品,五谷丰登泛指农作物丰收。这种图案或用以表达平民祈祷丰年的愿望,或用以表达统治阶层标榜太平盛世的意图。 49、十二章纹是先秦帝王礼服上十二种纹饰的合称, “十二章 ”指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米粉、黼、黻。 1 简述原始社会彩陶主要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彩陶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褐色的陶瓷。可大致分为:半坡型、马家窑型、庙地沟型、半山型、马厂型、大
35、汉口型、龙山文化等。 半坡型: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起先是写实的手法,逐渐演变为鱼体的分割喝重新组合,例如, “人面鱼身”盆纹是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在一个人头形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个鱼花纹,具有“寓人于鱼”的特殊意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尖底瓶汲水器,其基本形状为小口、尖底,腹部置有双耳。双耳除了系绳之用,还具有平衡重心的作用,使注满水后的容器能自动在水中直立,底尖便于下垂入水,也易于注满,造型设计可谓轻巧实用。 马家窑型:马家窑型艺术特点是:点喝螺旋纹。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的特点。在点的外面装饰螺旋纹,有动的感觉。因次,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36、。 2 比较唐宋器物造型 总体来说唐代器物饱满圆浑,丰硕雄健。饮食器中,模拟瓜果花卉形状的器型品类大为增加,如瓜棱壶受外来文化影响,出现了高足杯、兽面杯等造型体现异域风格的器物。常见的有圆形、菱花形、葵花形,盘口多曲的典型特征。碗的造型和盘近似,多棱、多曲碗是唐代碗的代表。壶的造型出现了执壶,短颈,腹部硕圆丰满。罐类器具器体饱满,气势雄强,生动体现盛唐气象。 与唐代器物相比,宋代器物受到朴素简约的审美风尚影响,造型洗练,比例高度和谐,花口盘、花口碗与唐代相反。梅瓶、玉壶春瓶、斗笠碗是宋代器物的代表,以玉壶春瓶为例。造型:口稍侈,细颈,腹部微呈椭圆形,造型秀丽,富有曲线美,体现了宋代器物造型简约
37、,比例和谐完美的特点。 3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演变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铜制和漆木家具设计制作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自商周至战国时期直到汉朝家具都还很低矮,屏风多置于床上,南北朝时期床逐渐普及开始出现其他各种形式高坐具。唐代家具是人们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过度阶段,唐后期出现桌椅。隋唐家具逐渐向高型成套化发展。宋代家具式样呈多样化发展,出现大量装饰性线脚。元代家具多沿袭宋代也有新发展,雕式工艺仍然发达。明清家具达到高峰。 4 明代家具的艺术特点 明代及前清家具的特点通常的说法是“精、巧、简、雅”四字。 精,即选材精良,制作精湛。明式家具的用料多采用紫檀、黄花梨、铁梨木这些质地坚硬、纹理细密、色泽深沉的
38、名贵木材。在工艺上,采用卯榫结构,合理连接,使家具坚实牢固,经久不变。由于紫檀、黄花梨、铁梨木生长缓慢,经明代的大量采伐使用,这些材料日见匮乏,到了明末清初,这些木材已十分难觅。所以,清以后家具在用料上发生根本变化。鉴定和辨别是否是明代家具,用料的审鉴是至关重要的。巧,即制作精巧,设计巧妙。明代家具的造型结构,十分重视与厅堂建筑相配套,家具本身的整体配置也主次井然。十分和谐,使用者坐在上面感到舒适,躺在上面感到安逸,陈列在厅堂里有装饰环境、填补空间的巧妙作用。 简,即是造型简练,线条流畅。明式家具的造型虽式样纷呈,常有变化,但有一个基点,即是简练。有人把它比作八大山人的画,简洁、明了、概括。几
39、根线条和组合造型,给人以静而美,简而稳,疏朗而空灵的艺术效果。 雅,即是风格清新,素雅端庄。雅,是一种文化,即是“书卷气” 。雅是一种美的境界。明代文士崇尚“雅” 。达官贵人和富商们也附庸“雅” 。由于明代很多居住在苏州的文人、画家们直接参与造园艺术和家具的设计制作,工匠们也迎合文人们的雅趣,所以,形成了明式家具“雅”的品性。雅在家具上的体现,即是造型上的简练,装饰上的朴素,色泽上的清新自然,而无矫揉造作之弊。 5 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的包装艺术设计的特点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包装目的的认识材料的选取、造型形态与成型工艺的改进、装饰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于包装作用的认识等方面都存在一个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积淀了一系列带普遍性的内容,形成了某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即我国古代包装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我国传统包装从选材的扩大,到工艺的改进取决于人们对自然界认识水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