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南江苏省旅游局2016 年 10 月【全域旅游,江 苏特色 】关于江苏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南编制说明旅游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关联度高、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也是覆盖一二三产的综合性产业。在大众旅游正在兴起的时代,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创建工作,既是我省 “十三五 ”时期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发展的战略导向和工作重点,对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和投资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201562 号)和省政府关于全面构建“畅 游江苏” 体系
2、促进旅游 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 85 号),推动我省从 “景点旅游”模式走向“ 全域旅游” 模式,开拓我省 “十三五” 旅游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指导全省“一市七区(县)” (苏州市、南京市秦淮区、南京市江宁区、徐州市贾汪区、淮安市金湖县、盐城市大丰区、镇江市句容市、泰州市兴化市)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创建工作,促 进苏南、苏中、苏北旅游协同发展,推动全省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从全域旅游的战略内涵、江苏发展全域旅游的基本认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细化指标、创建工作主要目标及工作任务、政策保障与对策措施等方面编制江苏省全域旅游示
3、范区创建工作指南。I目 录一、总则 .1二、全域旅游的战略内涵与重要意义 .1(一)全域旅游的战略内涵 .1(二)江苏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意义 .3三、江苏发展全域旅游的基本认识 .4四、江苏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细化指标 .6五、主要目标与工作任务 .6(一)主要目标 .6(二)工作任务 .7六、政策保障与对策措施 .12(一)政策保障 .12(二)对策措施 .13附件 1:江苏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评价体系 .14附件 2: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指导标准 .27附件 3:名词解释 .29附件 4:创建指标的解释说明 .30- 0 -一、总则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
4、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大发展理念,根据国家旅游局“515 战略” 部署及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和投资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 62 号)的精神,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创建工作。为加快江苏省旅游强省建设,按照国家旅游局的部署要求及 2016 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为指导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促进全省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挥旅游业对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特制定本指南。本指南适用于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各创建单位及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审核、管理和复核等工作。二、全域旅游的战略内涵与重要意义(一)全域旅游的战略内涵1概念全
5、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示范区是指在以旅游为优势产业的特定区域,将该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建设、- 1 -管理、运营,通过旅游业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政府与市场、居民与游客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旅游发展模式的旅游先行区和创新区。2实现六大转变根据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全域旅游“九大转变” 方式
6、,结合江苏省旅游发展实际情况,针对性的提出江苏全域旅游“六大转变”方式,打造 “全域旅游 江苏特色 ”。一是旅游开发、建设从单一景区建设和管理到综合性旅游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破除景区内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重视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将旅游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有效结合。二是旅游产业内涵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的发展平台转变。突破传统旅游行业的发展视角,从城市产业、社会事业、民生事业的高度加以推动,充分调动各方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以区域旅游化为导向整合资源,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当今城市转型中的“导向型 ”作用。三是旅游业发展从单一的产业发展向开放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式转变。结
7、合我省实际,加强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文化、金融、科技、商贸、体育、医疗、养生、海洋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相互渗透,培育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形成综合新产能。四是旅游体验方式从以观光旅游为主的传统体验方式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的复合型旅游方式转变。加大旅游产品供给力度,着重开发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构建以休闲度假为导向,观光旅游为基础,专项旅游产品为特色的多元- 2 -化、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五是旅游管理工作从少数部门管理向多部门协调统筹推进转变。建立党政主导下的全域旅游领导机制,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六是旅游执法方式从以旅游职能部门为主的执法管理向多部门协作综合执法管理转变。全域内旅
8、游、公安、市监、物价、交通、文化等部门,各司其责,依法行政,协同管理。(二)江苏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意义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切实推进我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是贯彻落实“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实践,是缩小苏南、苏中、苏北发展差距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重要支撑。发展全域旅游是推动我省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抓手,有利于我省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发展力量的高效配置,适应了市场需求变化;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和完善旅游要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全域旅游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全面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创新
9、旅游发展模式,推进我省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全域旅游是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全域旅游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社会就业、增加百姓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3 -发展全域旅游是提升文明法治素养,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三、江苏发展全域旅游的基本认识近年来,江苏省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度不断提高。 “十二五 ”期间,全省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大部分旅游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均在 10%以上。 “十二五 ”期间,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累 计
10、达到 26 亿人次,年均增长 11.5%;实现旅游总收入 3.66 万亿元,年均增长 14.1%;旅游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 14.1%,高于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旅游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省 5A 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行社、持证导游数量均位列全国第一,五星级酒店数量位列全国第二。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落地自驾、房车露营地、低空飞行、漂流滑雪等旅游新产品深受游客欢迎。乡村旅游带动作用明显,40 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中,农民直接就业近 30 万人,带动200 万农民间接就业增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突破 2 万元。旅游公共服务围绕“畅游江 苏” 体系不断完善,游客满意度逐年
11、提升。全省大旅游格局已逐步形成,为发展全域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在 2016 年 2 月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单位名单中,江苏 省“ 一市七区(县)”入围,分别是苏州市、南京市秦淮区、南京市江宁区、徐州市贾汪区、淮安市金湖县、盐城市大丰区、镇江市句容市及泰州市兴化市,八个市、区(县)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创成“国家全- 4 -域旅游示范区”。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考虑到苏南、苏中、苏北地区旅游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十三五” 期间,江 苏发展全域旅游应着重强调以县(区)域为重点,分区域推进。在旅游发展基础条件较好的苏南地区推行全域旅游发展方式,在旅游发展相对滞后的苏北地区推
12、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苏中地区则作为由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向全域旅游发展方式转变的过渡地带。各地区应根据自身旅游业发展情况,有选择地将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发展理念或者发展方式进行推进。除此之外,江苏发展全域旅游应着重关注旅游公共服务优化、旅游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旅游产业融合、部门协调等工作。例如在旅游公共服务方面,要求围绕“四带两圈” 全省旅游发展格局,建立全省全域旅游集散体系,在南京、无锡、徐州、苏州、南通、连云港等城市建立省级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方面,要求积极推广“1+N”旅游综合执法模式, “1”是推动建立综合协调性强的旅游管理机构, “N”是与旅游相关联的其他涉旅部门。重点强化涉旅部
13、门的旅游服务职能,特别是在保证“主客共享” 的前提下,提高 对外来游客的旅游服务意识。要求人流量大的热门景区(5A 级景区、国家级以及省级旅游度假区)设立旅游综合执法大厅,相关部门应派驻工作人员。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进行改革创新,鼓励但不强求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监分局等专项管理机构和机制,有条件、有必要的县(区)可以先行先试。- 5 -“十三五” 期 间,以全域旅游示范区 为试 点,以旅游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旅游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旅游产业发展融合、部门协调合作等为主要抓手, “以点带面 ”推动全省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全面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创新旅游发展模式,促进全省旅游业全面转型
14、升级。四、江苏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细化指标根据国家旅游局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文件与国家指导标准,结合江苏省旅游发展实际情况及地区旅游发展差异,制定具有江苏省地方特色的全域旅游细化指标。 (详见附件 1:江苏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评价体系)五、主要目标与工作任务(一)主要目标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培育壮大旅游产业,构建江苏旅游强省发展新格局,形成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通过实施“1730”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工程,全面推进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确保至2018 年底,首批“一市七区( 县)” 创建单 位均已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同 时以“ 点面结合”的方式开展江苏省全域
15、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在“十三五” 期间 分年度、分批次推动60 个旅游资源重点县(区)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县(区)为先导带动镇、村全面提升,补齐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短板” 。力争到 2020 年全省 60 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中有 50%左右(30 个)基础好、发展好的旅游重点县(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6 -(二)工作任务工作任务 内容和要求强化规划引领积极推进以全域旅游规划为引领的“多规统筹” ,全域旅游规划与市、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新型城 镇化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关产业规划等相互衔接融合、协调较好,城 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建立全域
16、旅游资源库打破传统旅游资源观,通过全域旅游规划,统筹资源发掘和分析工作,形成“全域旅游资源库” ,并保持动态更新。提出符合国家政策法规要求,并体现针对性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保护方案,且得到有效实施。利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等自然资源开发旅游项目的,应当保护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利用历史、文化、建筑等人文资源开发旅游项目的,应当保持其民族特色、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一、强化规划引领与资源环境保护确保旅游可持续发展利用工业、农业、体育等社会资源开发旅游项目的,应当保持其内容与环境、景观、 设施的协调统一。将旅游度假区、旅游重大项目等作为旅游吸引物进行培育,着力打造个性鲜明的旅游核心吸引物,相比其他区域具备差异化竞争力。打造个性旅游吸引物 鼓励打造更加契合休闲度假需求的旅游产品门类,依托其打造全域共享的旅游吸引物。二、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突出特色,增加多样性、常态化、全季节性旅游产品供给,形成全天候、全年度的旅游产品体系。培育乡村旅游空间载体鼓励培育乡村旅游集聚区、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和星级乡村旅游区。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旅游从乡村观光向乡村休闲、乡村度假、乡村生活转变,完善服务体系,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和发展质量。三、推进乡村旅游品质提升扶持乡村 加大对乡村民宿、乡村茶(酒)吧、创意农园、教育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