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4 ,大小:1.77MB ,
资源ID:1122262      下载积分:3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1222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doc)为本站会员(龙***)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doc

1、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1第一章 总 则第 1 条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导则和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制定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第 2 条 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是指导生态市建设 的纲领性文件, 为扬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城市总 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各县(市、区)和部门具体规划和计划的制定和修编提供战略指导和生态整合方法。第 3 条 本规 划范围为扬州市行政区域的全部,包括宝应县、高邮市、江都市、 仪征市、邗江区、维扬区和广陵区,面 积 6638 平方公里。第 4 条 本规划期限确定为:启

2、动期:2001-2005 年;发展期:2006-2010 年;深化期:2011-2020 年。第 5 条 本规划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由扬州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对重大问题需进行调整时, 应经市人大常委会审查同意。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2第二章 生态市建设框架第 6 条 生态市建设目标(图 21)1、促进传统经济向资源型、知识型和服务型高效持续生态经济的转型,以生态产业为龙头,以社会服务和生态服务为目标,实现扬州经济的跨越式 发展。2、促进城乡及区域生态环境向净化、绿化、活化、美化的水乡生态景观演变,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积累良好的生态资产。3、弘扬传统维扬文化,促进城乡居民传统生产、生

3、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生态文化的转型,培育一代有文化、有理想、高素质的生态社会建设者。第 7 条 生态市建设的战略定位扬州生态市建设将以优质的产业生态服务、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悠久的人文生态传统为特征,促进传统经济 向开放型循环经济、互 补 型共生经济和规模型网络经济转型,探索苏中经济跨越式腾飞的新模式,建设东线南水北调安全洁净的水源地,再现经济富足、生态健康、社会文明的新扬州。竞争型生态产业维扬生态文化水乡生态环境生态市建设图 2-1扬州生态市建设的目标体系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3第 8 条 生态市建设结构框架(图 22)第 9 条 生态市建设空间框架五个复合生态经济区(中心城市一体两翼生态经济区、

4、滨江平原生态经济区、里下河平原生态农业区、三湖一河湿地生态经济区、西部丘陵缓岗生态农业区)建设要充分认识和把握不同生态敏感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和关键环境问题,并分别实施保育修复、控制开发、引导建设的总体原则。对高生态敏感区要制定切 实可行的保育修复规划,并采取综合的、分阶段的生 态工程技术措施;对中生态敏感区要重点推进水生态功能的规划与管理,加强水生态功能监控体系的建设;对低生态敏感区要大力促进宏观生态引导、系统产业布局与微观项 目建设的协调与统一,以生态引导整合经济发展,以 经济增长拉动生态建设。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

5、一一一 一一一一 生态意识教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人 口 素 质 与教 育 发 展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图 5-1 扬 州 生 态 文化 建 设 框 架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社 会 生 产 领域 一一一一一 消 费 者 政 府 管 理 机构 、 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扬州传统文化的一一一一一一 绿 体 制 建 设 与 决策 文 化 传 统 文 化 的 继承 与 发 展 扬 州 生 态 文 化建 设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图 2-扬

6、州 生 态 市 建 设 结 构 框 架 一一 扬 州生 态文 化建 设 一一绿 色营 销 一一传 统文 化的 继承 与发 展 一一 商品 绿 色服 消费 模一一 商品 绿 色服 消一一一一 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4以五个复合生态经济区为基础,形成以“三廊一核”为骨架的未来产业空间格局,拉动市域经济的腾飞和城乡现代化建设,其相应布局如下:1、三廊(1)大运河光合资源产业及观光农业走廊:发展以生物质产品的生产、加工、集散、营销和再生为主线的生态食品和其它生物质产品加工配送基地及观光产业走廊;(2)广陵江都人居环境建设产业走廊:发展以生态建筑为引导、以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为核心的人居建筑业

7、和相关环 保产业;(3)仪扬绿色化工、生态产业 走廊:发展以现有优势化工、机械等行业为生长核并与相关产业耦合的生态工业走廊。2、一核指核心城区,包括新老城区和近郊生态功能保护区,重点发展以水乡生态资产和历史文化遗产为基础、以生态 旅游为先导的商饮、休 闲 、保健、文化、教育等百花齐放的人文商旅业。城区产业布局分 为五区五园。3、五区古城人文商旅产业区,蜀冈瘦西湖风景文化产业区,扬州经济开发区,城市生态农业区, 归江河网休闲度假区。4、五园沿江产业园、邗江工业园、江阳工业园、 广陵产业园和杭集工业园。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5核心城区重点部署生态产业研究、开发与孵化基地、休闲度假文化产业基地、高新技术

8、中试基地、生态产品展示博览基地和教育培训产业基地。第 10 条 生态市建设的时间框架第一阶段:启动期(20012005 年),全面启 动生态市建设,初步建成生态经济支持体系,重点推进生态市的体制建设、 环境整治、 产业转 型、典型示范和能力培训。目标:生态建设初见成效,社会经济健康良性发展,结构性调整、 产业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 设优先项目起步、 环境污 染得到治理,典型示范初 见成效,基本形成生态产业主体框架。全市达到“全国生态示范区(市) ”的标准,见表 27。可持续发展能力由 0.22 达到 0.44,进入级中的“较好 ”阶段。第二阶段:发展期(20062010 年),沿

9、江 产业群、港口群、城镇群迅速崛起,形成以若干骨干产业集团为主体的生态经济网络和以江湖河网为特色的水乡生态景观格局,全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开始步入良性循环。目标:生态市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重点示范区域(城镇、村、厂、场、景观带)及重点示范项目生态建设完成并向面上推广;重点行业(光合资源业、人文商旅业、人居建筑业)腾飞,重点产品(食品、旅游服务)走向国际 市场。可持 续发展能力由 0.44 达到0.64,进 入级阶段。第三阶段:深化期 20112020年,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深化生态文化建设,巩固和完善已基本形成的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环境优美的生态城

10、镇体系、文明和谐的生态文化体系和科学高效的能力支撑体系。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6目标:实现生态市建设各项指标,基本实现乡村城镇化、城镇现代化、 产业生态化、社会文明化以及城乡生产、生活、流通、还原和调控的现代化、知识化、网络化和生态化。生态经济高效发达,各类污 染基本消除,自然 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人的健康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生态文化得到普及,城市管理和法制水平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 0.85,进入 “优良”的级阶段。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本 规划的三个时段只是建设生态市的初级阶段。必

11、需经过至少半个世 纪的不懈努力才能全面实现生态市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使可持续发展综合实力接近理想水平。图 2-3 扬 州生态市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合指标第 11 条 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 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7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属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范畴。从扬州实际出发,建立评价指标 25 项,考核指标 88 项 ,涵盖 经济、社会、环境的各方面,分三大类 9 个部分。生态市建设考核指标由创建生态市的基本条件和基础考核指标构成,基础考核指标见表 21 至 23。评价指标见表 24,可持 续发 展能力评价结果见图 23。表 27为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 全国生 态示范区验收标准 ”,作为启动期建设

12、的评价指标。从表 25和表 26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发展状态:目前扬州的发展状态指数较低,主要原因是经济总量水平较低和水环境质量状况较差,但空气质量状况较好。 发展状态综合指数随着规划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长,到 2020 年可以达到级良好水平。发展动态:目前扬州的发展动态相对于发展状态和发展实力指数较好,综合指数达0.35,主要原因是社会公平性 较高, 环保举措得力,社会发展态势较好。但与苏南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态势仍不容 乐观,畜禽 粪便等引起的面源污染仍在发展,然而随着 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性指数逐渐 下降,当 经济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社会公平性指数又逐渐上升而达到优良水平。总 体上, 发展动态综

13、合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迅速增长, 2020年可达到级良好水平。发展实力:目前扬州的经济发展实力不强,反映在固定资产投资,从事研发人员比例以及企业 ISO14000 认证率都不高。市民环境知识普及和参与率也有待加强,生态环境改善任务艰巨。发展实力 综合指数当前属于较差水平,不过随着规划时间的推移发展实力将迅速增强,到 2020 年可达到级良好水平。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8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目前扬州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较差,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社会发展起点低、环境欠债多且要求高、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水质的要求高。由于生态市建设的开展,到 2005 年将摆脱生 态经济的贫困态进入级水平,到

14、 2010 年达到小康态进入级水平,2020 年扬州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达到优良态进入 I 级水平,但离理想状态尚有 15%的差距,说明扬州市的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需要长时间持续 不断的努力和积累。生态市建设的基本条件: 制订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市人大审议、颁布实施。 全市 80%以上的县达到国家 环保总局生态县建设指标要求,城市建成区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并获命名。 全市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包括各 类经济开发 区)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并为一级行政单位,乡镇有专职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县(含县级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 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15、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卓有成效,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未对区域(或流域)内其它市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表 21生态市建设基础考核指标(经济)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9二级指标 三 级 指 标 2000 年 2005 年 2010 年 2020 年人均 GDP( 万元) 1.05 1.8 2.8 5.8GDP 增长率(%) 10.5 11 8 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30 35 45 50经济水平财政收入占

16、GDP 比例 (%) 7 10 15 20国土产出效率(万元/平方公里) 711.2 1100 1850 4000工业用水效率(元/立方米) 144 180 220 350水分生产率(千克/立方米) 0.72 1.2 1.5 1.8资源效率能源产出率(工业增加值万元/吨标准煤能耗) 0.85 1 1.6 2.8COD 排放强度(千克/万元 GDP) 7.37 4.5 3.5 2.5SO2 排放强度(千克/万元 GDP) 15.84 4.9 4.5 4.0经济增长对环境贡献率 固废排放强度(千克/万元 GDP) 237.66 150 130 100外部投资增长率(%) 2.18 5 8 5科技三

17、项费用支出占 GDP 比率(%) 1.5 3 5 8从事研发人员比率(%) 2.9 8.0 14 18发展潜力固定资产投资占 GDP 比例 (%) 27 30 33 38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比率(%) 5 20 30 50规模企业 ISO14000 认证率(%) 10 30 50 90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园产值占 GDP 比率(%) 0 5 10 20环境保护投资占 GDP 的比例 (%) 1.69 2.1 2.5 4绿色、无公害产品的产值率(%) 10 80 90 95生态建筑面积比率(%) 1 5 10 30企业行为产品及包装售后回收率(%) 80 90 95 100表 22生态市建设基础考核

18、指标(环境)二级指标 三 级 指 标 2000 年 2005 年 2010 年 2020 年区域优于 III 类水体比率(I+II+III 类水体断面占全部监测断面的比率)(%) 41.4 60 80 95 活水比例(%) 70 100 100 100 年空气质量指数好于 3 级天数比(%) 率 83.9 90 95 95 功能区噪声达标率(%) 97.39 98 99 99 城区平均水体环境质量等级 V 环境质量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 69.5 80 90 95 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吨) 55.5 40 30 20万元新增工业产值 SO2 排放量(公斤) 37.3 30 20 15化

19、肥施用强度*(公斤/公顷) 337.9 280 260 250农药施用强度*(公斤/公顷) 8.5 3 2.8 2.5城区河道清淤率(近 3 年清淤河道长度/河道总长度)(%) 10 50 100 100 水体生态工程处理率(%) 5 10 20 25 污染物排 放城市截污(水)面积率(%) 30 70 100 100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93.8 95 99 99 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 39 70 100 100 污染治理 工业废气处理率(%) 94.4 100 100 100 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10城区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覆盖率(%) 40 60 80 100 可再生工业固

20、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77.7 90 95 98 危险废物综合处置率(%) 89.9 95 100 100 畜禽粪便处理(资源化)率(%) 35 55 70 90 农用薄膜回收率(%) 60 90 90 90 森林覆盖率(%) 13.8 15 20 25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 8.1 12 15 20城市绿地率(%) 32.7 37 42 45 退陆还水率(已退面积/应退面积) 8 50 100 100 水土流失治理率(%) 50 70 75 90 退化土地恢复率(%) 80 94 96 100 自然保护区等受保护地面积比率(%) 5 12 15 20 耕地面积减小率(%) 0.63 0.5 0.3 0.1 秸秆综合利用率(%) 70 80 90 100 生态保护与建设矿山土地复垦率(%) 60 70 80 95 注:*表中化肥与农药施用强度均以单季农作物计。表 23生态市建设基础考核指标(社会)二级指标 三 级 指 标 2000 年 2005 年 2010 年 2020 年贫困人口受救助率(城市领取失业救助金比率) 30% 50% 85% 95%基尼指数倒数 3.2258 2.857 2.632 2.941贫困人口比重 1.24% 1% 0.8% 0.5%社会公平性城镇登记失业率 2.98% 2% 2% 2%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