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 1 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问题思考:(P3)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 答:生物死亡以后,埋在泥沙里,伴随时间的推移,动、植物尸体就会随着泥沙的沉积慢慢被埋在地层深处。在极少数特殊的环境下,那里压力相当大,温度十分高,沉积的泥沙慢慢变成了一层岩石,地质学上叫地层。而生物的坚硬部分如骨骼以及贝壳等,也伴随泥沙慢慢变为地层且像岩石一样坚硬;生物的那些柔软部分,如叶子等,也会在地层中留下印迹。这种伴随地层而形成的留有原生物印迹的石头,就叫作化石。 化石形成后,无论地球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都几乎不会改变。所以,化石成了记录
2、地球历史的特别文字。依据这些特别的文字,人们能了解地层的年龄及当时的一些情况。 课后活动:(P5) 1. 比较一下大猩猩、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骨,看看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答:可以从脑的容量、血管的粗细、血管分布的疏密等角度进行分析。 2. 想一想,下列北京人制作的石器有什么用途? 答: A是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柴和狩猎用的木棒。 B 是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C 是尖状器,用于割剥兽皮,也可以用来挖取树木中的昆虫。 第 2 课 原始农耕生活 问题思考:(P8) 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 答: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不同之处在于: 处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一个在长江流域,一个在黄河流域; 两者
3、的房屋建筑样式不同,河姆渡人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种植的主要作物不同,一个是水稻,一个是粟; 河姆渡人会挖井,半坡人会使用弓箭; 他们制造的陶器艺术风格也不同。 课后活动:(P10) 1. 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请在内画。 农作物的出现;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城市的出现。 2.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什么劳动的?如果让你来使用骨耜,应在上面添加什么? 答: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主要用于挖土。如果我们使用骨耜,要在骨耜上加一把木柄。使用时,手持骨耜上的木柄,用脚踏插入横孔的木棍,推耜入土,然后手腕一翻,就能掀起土来。 第 3 课 远古的传说 材料研读:
4、(P13)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答:由多民族融合而成。问题思考:(P14)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你认为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 答: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虽说都是古人的传说,有些内容还近乎神话,但无一不有社会历史的近似事实作为根据。近年来大量的考古材料,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并非完全虚有。这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民生活衣、食、住、行、医的变化。总之,先民的传说是有科学依据的。比如传说黄帝开始
5、挖掘水井,就有考古资料作为证明。考古材料证实,我国发现的古代第一口井是距今约 7000 年前河姆渡遗址的水井。还有距今约 4000 年前,河南汤阴白营遗址的水井,以及洛阳矬李遗址的一口圆形水井。水井的出现,说明人们定居生活已经较稳定,具有了利用水源的能力。 又如炎帝发明砭石疗法。砭石疗法又名热熨法,顾名思义就是把石头或砂土加热,用植物茎叶、织物、毛皮包裹后,敷于身体疼痛处,可消除或减轻疼痛。经过反复实践和改进,讲焚烧的植物、药物进行局部适宜温热刺激,医治效果更臻完美,这就是针灸法的开端。热熨时所用的石子,古代医家称之为“砭石” 。砭石在湖南长沙下麻战国墓地曾被发现。砭石的发现,证明了中医学在炎
6、帝时期已开始有了萌芽。 问题思考:(P15) 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精神? 答: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等。 课后活动:(P16) 1. 说说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答:两者之间既有联系:远古传说中有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是真实的历史并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两者之间又有区别:远古传说,是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一种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历史事实,则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2. 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平日到这里来瞻仰
7、的人络绎不绝,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对游客如何介绍黄帝的事迹? 答: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曾在涿鹿大战中打败蚩尤部落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 4 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材料研读:(P18)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
8、康。礼记礼运 材料中“天下为家”的“家” ,指的是什么? 答:这里的“家”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世代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 问题思考:(P21) 西周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 答: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课后活动:(P22) 1. 下图显示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在对应的横线上填写图中人物相应的身份。西周实行的分封制。自上而下分别是国王、诸侯、卿大夫、士。 2. 总结一下,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答: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第 5 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后活动:(P26) 1. 仔细观察下面的夏、商
9、、周时期的青铜器,议一议,它们的用途可能是什么? 答:酒器、炊具、礼器。 2. 你能辨认出下列的甲骨文是什么字吗?试试看。 答:A. 人 B.水 C.猪 第 6 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材料研读:(P28)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 材料中的“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想一想,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答:处于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分裂割据状态。 问题思考:(P29)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答: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课后
10、活动:(P30) 1. 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九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仿效。想一想,这种情况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答:这反映了王室的衰微、诸侯势力的崛起。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瓦解,这里主要反映西周礼乐制度的破坏。 2. 搜集有关材料,每人编写一则春秋时期的小故事,然后在全班举办一次故事会。 答: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 40 万。 第 7 课 战国时
11、期的社会变化 问题思考:(P32) 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答: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渴望国家统一,和平、安定地生活。 材料研读:(P33)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一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答: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 材料研读:(P35)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 想一想,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有效的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水源,又免
12、受水患灾害。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 课后活动:(P35) 1. 查一查下列成语的典故,哪些是出自春秋时期,哪些是出自战国时期? 退避三舍 纸上谈兵 老马识途 百发百中 唇亡齿寒 卧薪尝胆 朝秦暮楚 三令五申 一鼓作气 完璧归赵 答:出自春秋时期的有:退避三舍;老马识途;唇亡齿寒;卧薪尝胆;三令五申;一鼓作气 出自战国时期的有:纸上谈兵;百发百中;朝秦暮楚;完璧归赵 2. 支持商鞅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答:变法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强烈反对,要付出代价;但只要顺应了历史潮流,改革终会推行下去,并取得成功,得到后世肯定。 第
13、 8 课 百家争鸣 材料研读:(P37)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 “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答:“为政以德”即是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天下。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材料研读:(P39)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 答: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
14、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人,才算真正的大丈夫。这是在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问题思考:(P39)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答: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探讨自然、社会和人性,提出各种治国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再者,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也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总之,百家争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课后活动:(P40) 1. 请说出下列孔子的语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
15、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为政 答:指导意义:孔子在学习上强调,要抱诚实求学和虚心请教的态度,向能者学习,甚至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要把经常复习和探求新知相结合,要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 谈谈你对下列孟子言论的感想。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答:在面对生死义利的时候,要学会取舍,善于抉择,但一定要权衡价值,守住道德底线。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
16、立和巩固 第 9 课 秦统一中国 问题思考:(P42) 想一想,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答:在统一环境下,国家能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与措施,减少阻隔,促进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材料研读:(P45)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想一想,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介绍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和车轨的措施。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货币的统一
17、,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苦难,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质的交流,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发展。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秦始皇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课后活动:(P45) 什么重要的作用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的统一,便于国家政令的发布和贯彻执行,有利于政治上巩固统一;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文字的统一,便于各地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到汉字的演进与发展,有利于
18、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总之,文字的统一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 第 10 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材料研读:(P48)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 这一记载说明秦代的刑法有什么特点? 答:说明秦朝的刑法非常残酷。 问题思考:(P48) 陈胜、吴广起义与秦朝的施政有怎样的关系? 答:秦的暴政导致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是对秦朝施政的反抗。 材料研读:(P50)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
19、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 依据材料,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答:刘邦重视人才,善于用人,得到萧何、韩信、张良的辅佐。项羽刚愎自用,不重视人才,不采纳范增的意见。课后活动:(P50) 1. 你认为下列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的有哪些?试在右侧的中画。 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统一货币修建长城强征赋税严刑苛法 开拓交通修骊山陵 2. 想一想,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虽然失败了,但他们的首创精
20、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第 11 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材料研读:(P52)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 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答:由于秦朝暴政以及多年战乱,西汉刚建立时,人民流离失所,大片土地荒芜,饥荒、战乱使人口锐减,社会不稳定。 课后活动:(P53) 1.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 。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答:一方面,农业
21、是主要生产部门,为当时社会之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主要财源。另一方面,大量土地荒芜,人民处于饥荒,国库亏空。为保障人民基本生存,社会安定,必须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2. 议一议,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答:能与民休息,安居乐业,提高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粮价大大降低,农民能够稳定地提供赋税徭役,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汉朝统治进一步巩固起来。 第 12 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问题思考:( P55) 汉武帝在位时,西汉王朝国力强盛,版图拓展。想一想,这与汉武帝强化中央权力有什么关系? 答:汉武帝即位以后,在思想文化、行政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