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向大众的历史走向大众的历史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近现代历史通俗化的特点中国近现代历史通俗化的特点走向大众的历史走向大众的历史(一)新史学思潮的推动提倡 “ 民史 ” 。民史有两层含义:一是史学的内容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二是写给人民群众看的历史。“ 本国史学一科,实为无老、无幼、无男、无女、无智、无愚、无贤、无不肖所皆当从事,视之如渴饮饥食,一刻不容缓者也 ” 。一、近现代通俗史学产生的条件走向大众的历史走向大众的历史顾颉刚: “ 历史故事是没有人不喜欢的,一个刚能说话的小孩就会要求人家尽量讲故事给他听。一个识得几个字能看浅近书报的人就千方百计觅取小说阅读。至于书场里、戏场上,更是充满着各阶层的
2、人们,贫富贵贱,男女老少,知识分子,非知识分子,他们接受了传奇性的故事 ,都不禁为它而歌呼或哭泣。所以历史故事是人们的重要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正象空气和水一般的不可缺少。编辑这套 中国历史小从书 我们希望这书出版之后,每个民众和每个中小学生都能人手一册,成为学校的补充读物和家庭工厂商店中的进步工具。说得轻松些,该是一切人的消遣品。 ”走向大众的历史走向大众的历史(二)白话文的提倡和使用一、近现代通俗史学产生的条件白话文的提倡,加速了历史知识的普及。用白话文对古代史书进行注释、翻译和改编。走向大众的历史走向大众的历史 中国白话报 连载刘师培的 孔子传 ,开篇就特别通俗易懂: “中国自古以来,没有一
3、个不敬重孔子,但提著孔子两个字,都说他是大成至圣先师,都说他是空前绝后的圣人。 ”走向大众的历史走向大众的历史(二)白话文的提倡和使用一、近现代通俗史学产生的条件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使用 白话文 ,语言上的变革使得通俗史学著作能够更加容易为广大民众所阅读和接受 ,为历史知识的普及化、大众化开辟了道路。走向大众的历史走向大众的历史(三)学校历史教育对历史知识普及的推动一、近现代通俗史学产生的条件中小学历史课堂教学的需要。课外读物、补充读物的编纂。社会教育中历史知识的普及。走向大众的历史走向大众的历史(四)现代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一、近现代通俗史学产生的条件民营出版机构的发展专门的组稿队伍稿酬制,对历史通俗读物的出版是个推动图书发行方式的改变,加快了通俗历史读物的流通和传播。走向大众的历史走向大众的历史(四)现代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一、近现代通俗史学产生的条件现代意义上的图书出版机构 ,有着专业的编辑出版人员从事策划选题组稿编辑工作 ,有着稳定的图书发行销售渠道 ,这是古代的书坊业所无法企及的。走向大众的历史走向大众的历史二、近现代历史通俗读物的新内容和新形式新内容 当代史通俗读物更受关注国耻史、侵略史、丧地史等乡土历史读物世界史、外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