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鄞州区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探析区政协社会事务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从单纯注重就业率到兼顾注重就业质量,这是新时期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近年来,随着鄞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业质量呈稳步提升态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我组委员联合区人社局就如何实现劳动者更高质量就业这一课题展开调研,梳理存在问题,分析深层次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供区委区政府参考。一、鄞州区就业质量状况评估就业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全部劳动者就业情况的综合性概念。影响地区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就业状况、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劳动者报酬、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因此,本文将此六要素作为评估我区
2、就业质量的主要指标。(一)就业状况1、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至 2012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达 90.23万人,与 2008 年的 84.24 万人相比,增加 5.99 万人,增幅 7.1%,年均增幅 1.7%。劳动力资源总数 106.52 万人,其中,经济活动人口 90.72 万人,劳动参与率达 85.2%,近五年始终处于高位。- 2 -2、城镇登记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我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 3.1%至 3.46%的较低水平,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失业人员再就业情况良好,2008 年长期失业者达到974 人,2009 年开始骤减,始终控制在 150 人以内,2012 年长期失
3、业者占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总数 2.9%,远远低于 2008 年的26.3%。3、就业结构不断优化。2012 年,全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6.24 万人,比 2008 年减少 0.73 万人,减幅 10.5%;第二产业就业人员 51.89 万人,比 2008 年减少 7.08 万人,减幅 12%;第三产业就业人员 32.1 万人,比 2008 年增加 13.8 万人,增幅达 75.4%。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由 2008 年的 8:70:22 变为 7:57:36,就业结构与我区产业结构成正相关关系,同步得到优化升级。- 3 -(二)就业环境1、统一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区农业人
4、口占人口总数的 65%,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仅占 7%,说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加速流向二三产业。同时,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比例达到 2:1,由此说明我区劳动力市场已逐步打破城乡分割和地域分割,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下,劳动力得到合理流动,并享受到较为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服务。2、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近年来,通过充分就业区创建,全区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得到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在区镇村三级的覆盖面达到 100%,基本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工作、制度“六到位 ”,可为求职者免 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求职登记、职业介绍等服务,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覆盖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5、,就业均等化服务水平逐步提高。3、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力度不断加大。自 2008 年开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来,我区已基本形成“帮扶企业稳定就业、重点群体统筹就业、政策扶持鼓励创业、加强服务促进就业”为- 4 -主要内容,多层次、全覆盖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体系,就业政策促进就业效应不断提高,一个“就业有人管、失业有人帮、创业有人扶”的良好就 业环 境已经形成。(三)就业能力1、劳动者文化素质总体上升。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 年我区劳动力适龄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学历者占25.5%,这 一数据在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仅为 11.1%,提高了 14.4%。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
6、 12.3%,较 2000 年提高了10.2%。小学及以下学历者比重则相应减少 16.9%。2、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2012 年末,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 14.9 万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 14%,比 2008 年增加4.8 万人,比重增长 3.7%。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 9.7 万人,比 2008 年增加 2.9 万人。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层次不断提高,大专以上人才占 45.4%,中级以上职称占 28.4%。- 5 -(四)劳动者报酬1、工资水平稳步提升。2012 年,我区全社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42354 元,比 2008 年增加 19453 元,平均每年增加4863 元,年
7、均增长 16.6%。其中,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3588 元,比 2008 年增加 17650 元,平均每年增加 4413 元,年均增长 10.5%。2、劳动者报酬占比趋于稳定。劳动者报酬占 GDP 比重作为反映收入分配情况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区这一数值始终保持在 42.2%至 44.5%之 间,虽然较 2000 年 50.5%的较高比重相比仍相差 6 到 8 个百分点,但与宁波市相比,平均每年高出 3.3 个百分点。- 6 -(五)社会保险1、社保参保人数逐年增加。自 2008 年新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区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较 2008 年之前大幅度增加。2012 年,全区基本养老
8、、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实际缴费人数分别为 50 万人、56.5 万人、40.8 万人、44.6 万人及 42.7 万人,较 2007 年分别增长 146%、165%、321%、52%和 259%。2、社保待遇水平稳步提高。2012 年,我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月平均养老金达到 1729 元,连续多年保持 10%的增长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补偿水平达到 85%,逐年提升。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失业金自 2008 年以来同步累计提高 280 元/月,年均增 长 8%。自 2011 年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 7 -例出台以来,工伤范围进一步扩大,工伤赔偿标准明显提高。 (六)劳动
9、关系1、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情况良好。2008 年以来,我区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 100%,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 90%以上。2012 年,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 90%以上,覆盖职工 53 万人。劳动合同制度的全面实施对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2、劳动维权机制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区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稳步推进,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 “两卡一金” 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健全。劳动仲裁实体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基层派出庭及基层调解组织队伍不断壮大,劳动争议案件调解率及结案率保持较高水平。至 2012
10、年末,全区共有 1.7 万家企业建立工会,职工维权进一步得到保障。二、当前我区就业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近年来,虽然我区充分就业程度较高,就业形势持续稳定,但劳动者知识技能与就业岗位的适配性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随着我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技能型工人缺口不断加大,根据 2012 年我区人力资源调查显示,有技术特长人员仅占人力资源总量的 21%,“技工荒” 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受高等教育扩招和专业设置结构性失衡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较为突出。虽然近几年我区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高校毕业生起薪低、发展受限、- 8 -就业稳定性差已成为较普遍现象。(
11、二)就业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一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目前,发达国家三产从业人员比重高达 70%左右,中等收入国家在 50%以上,而我区仅为 36%。尽管近年来我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呈逐年递增态势,但第二产业仍占绝对主导地位,比重接近 60%,其中尤以制造业从业人员数量为最,占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 54%。二是就业层次偏低。虽然近年来我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但产业类型低端、产业链低端、生产方式低端的“顽症”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中小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低层次廉价劳动力依然是就业的主力军。(三)劳动者综合素质总体偏低。从学历看,虽然我区劳动力文化水平正逐年提升,但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可以看到
12、,初中及以下学历占到 75%,这一数据远远高于杭州、上海等地,劳动力资源的学历结构问题依然突出。从技能看,我区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和各类技术等级人员占从业人员总量的比例仅为 11%和17%,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和中高技术等级证书从业人员又分别仅占 28%和 33%,凸显我区劳动力资源技能水平依然低下。劳动者素质已成为制约我区就业质量和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的重要因素。(四)劳动者工资增速缓慢。尽管近年来我区社平工资逐年递增,但各行业工资增速不一,一些行业甚至出现不增反减的现象,工资增速跟不上物价上涨速度,尤其是私营企业一线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整体工资水平偏低。以城镇集体以上单位为例,- 9 -2012 年
1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低于 2011 年的涉及 7 个行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减幅最大,达到 41%,而增幅最大的金融业则比 2011 年增长近一倍。同时,行业间职工工资收入差距仍有扩大趋势,2008 年城镇集体以上单位最高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最低行业的 4.3 倍,到 2012 年扩大到 5.6 倍,绝对差距也从63090 元扩大到 166400 元。(五)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仍不全面。良好的社会保险是高质量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年来我区社保参保人数逐年增加,但参保比例还有上升空间。2012 年我区五大保险平均参保人数 47 万,占全区从业人员总数的 52%,意味着还有将近一半的从业者未参加
14、社会保险。究其原因,除部分外来务工人员自身参保意愿不强外,企业对劳动者权益保障意识淡薄是重要原因,由此说明目前我区大批劳动者就业未能带来较好的社会保障。(六)劳动关系问题层出不穷。2012 年,我区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达 56 万,占全部从业人员的 63%,私营企业成为吸纳就业的最主要渠道。而中小微规模的私营企业往往因对劳动者权益保护不够而成为劳资纠纷高发区,根据近年来监察统计数据显示,在受理的劳资纠纷案件中,涉及私营及个体经济组织的比例高达 95%。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作条件差、劳动保护不够导致工伤事故频发、超时加班常态化、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社会保障差、劳务派遣乱象丛生等,而代表劳动者权
15、益的工会组织发挥作用又往往极其有限,导致劳动者工作满意度低、稳定性差。近年来我区劳动争议案件多发,突发性和群体性劳资纠纷时有- 10 -发生即是佐证,劳动关系不和谐对我区就业总体质量影响较大。三、实现我区高质量就业的基本路径(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就业与经济同步增长。1、以经济发展带动就业质量提升。就业状况的好坏,其根本取决于经济状况。一般而言,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质量也往往相对较高。因此,推动实现我区更高质量的就业,根本途径是在现有发展基础上,继续发挥区位优势,保持经济良好发展势头。同时,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将促进就业放在经济发展的优先位置,以经济的增长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以经济质量的
16、提升带动就业质量的提升。尤其要通过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开发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满足劳动者多层次的就业需求,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提升就业质量的良性互动。2、以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就业结构优化。要继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产方面,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二产方面,继续加快“腾笼换鸟 ”,在传统制造 产业中嫁接高新技术,同时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鄞州制造” 向“鄞州智造” 跨越 发展;三产 方面,大力发展现 代服务业及文化创意经济等。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同步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层次。通过挖掘第一产业就业潜力,稳定第二产业就业份额,提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实现我区就业结构由目前的“二三一” 向“三二一” 转变 。(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努力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1、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一是切实加强现有就业创业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