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十一五”时期嘉兴市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问题研究学院商学院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授权声明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原件,允许论文(设计)
2、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设计),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任意处置。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十一五”时期嘉兴围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措施,在社会保障事业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
3、系,多项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本文在总结其经验和成绩的同时,把握发展规律,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使嘉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在“十二五”时期的五年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等工作。关键词十一五;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事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SOCIALSECURITYUNDERTAKINGSINTHENATIONALECONOMYANDSOCIALDEVELOPMENTP
4、LAYSAN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ESTABLISHANDIMPROVEECONOMICDEVELOPMENTLEVELOFLABORANDSOCIALSECURITYSYSTEMISTH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ANDTHEINEVITABLEREQUIREMENTOFBUILDINGAHARMONIOUSSOCIETYISTHESOCIALSTABILITYANDANIMPORTANTGUARANTEEFORSTABILITYOFTHESTATE“ELEVENTHFIVEYEAR“PERIODJIAXINGAROUNDTHEURB
5、ANANDRURALCOMPREHENSIVEREFORMMEASURESONSOCIALSECURITYINANACTIVEEXPLORATIONANDPRACTICE,BASICURBANANDRURALRESIDENTSTOBUILDTHESOCIALSECURITYSYSTEM,ANUMBEROFSOCIALSECURITYREFORMANDINSTITUTIONBUILDINGTOGOINTHEWHOLEPROVINCEANDTHECOUNTRYTHISPAPERSUMMARIZESTHEEXPERIENCEANDACHIEVEMENTS,WEMUSTGRASPTHELAWOFDEV
6、ELOPMENT,POSITIVELESSONSLEARNED,IDENTIFYPROBLEMS,SUGGESTIMPROVEMENTS,TOMAKETHECITYLABORANDSOCIALSECURITYINTHE“SECONDFIVEYEAR“PERIODOFFIVEYEARSINAPLANNED,STEPBYSTEPTODOURBANANDRURAL,FORREGIONAL,ECONOMICANDSOCIALTRANSFORMATIONTOACCELERATEDEVELOPMENTANDMAINTAINSOCIALSTABILITYANDSOONKEYWORDSELEVENTHFIVE
7、YEARSOCIALSECURITYSYSTEMSOCIALSECURITY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目录一、引言1二、文献回顾1(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现状1(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2(三)社会保障理论研究3三、嘉兴市“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现状6(一)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现状7(二)“十一五”时期嘉兴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10四、嘉兴市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关联因素分析12(一)GDP增长与就业弹性分析12(二)嘉兴社会保障水平与GDP增长的适应性分析14五、嘉兴“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16(一)深化统筹城乡就业,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16(
8、二)完善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险全覆盖16(三)完善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社会化的困难群众长效帮扶机制16(四)构建新型社会福利制度,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17六、结论17参考文献17致谢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一、引言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是一项“关乎民生,惠及子孙”的大事,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十一五”时期嘉兴市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重要成就,在总结其经验和成绩时,要把握发展规律,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
9、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使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在“十二五”时期的五年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等工作。二、文献回顾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来说,一个稳定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至关重要的。社会保障的项目几乎都与保护社会成员直接相关,具有补偿、保障功能,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有利于解决个人和家庭难以解决的困难。享受社会保障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实施社会保障是国家和政府的基本职责所在。社会保障在政治、经济与社会保障等广泛领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社会保障有利于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互济,促进社会文明和良好道德观的延续以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
10、一百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特别是工业化国家普遍实行的一项重要的经济社会制度。社会保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一系列公共设施和提供相应服务,化解工业社会带来的工伤、失业以及疾病、年老等风险,防止社会贫困的发生,其内容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主要项目有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低收入群体保障等。(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现状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网格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城市社会的文明、和谐。建立健全我国网格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主要应做以下三方面工作第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第二,建立健全以医疗、养老、失业、工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2最
11、低生活保障、就业服务体系为核心的、面向所有劳动者的市场经济社会保障网,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为统筹城乡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三,提高应急能力,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理论上讲,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与经济发展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当经济繁荣时,居民收入增加,失业人数减少,社会保障需求人数相对减少,社会保障支出往往减少;相反,当经济相对萧条时,居民收入减少,失业人数增加,社会保障需求人数相对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往往增加。而中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尚处在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之中,随着社会保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保障项目的不断健全和保
12、障标准的不断提高,尽管社会保障总支出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但它与经济增长此消彼长的关系并不明显。19802005年,全国GDP增长了39,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了5022倍,全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数量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从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轨迹来看,26年里全国社会保障水平一直处在345一533区间,社会保障平均水平为429。这与西方主要国家1950年以前的水平大致相当。说明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国社会保障水平还是处在一个低水平发展区间,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以上论点是学者在研究19922006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GDP之间的关系而得出的,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还有待提高。(二)
1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二元化特征较为明显,社会保障支出向城市倾斜的现象非常严重。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项目来看,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项目全、水平高,不仅有五大社会保险项目,而且还有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与最低生活保障。而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则是以社会救济为主,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户”供养制度、新型合作医疗等有限的几个项目。城市各项社会保障指标均远远高于农村。以1998年为例,城市社会保障支出总额为农村的30倍;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为农村的100倍;城市社会保障支出占全省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高达90以上,农村仅为26。1宋士成,李成玲19922006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J中人口科
14、学,2008(3)P38P42鲍宗豪创建文明城市促进和谐社会J精神文明导刊,2008(10)P38P41陈成文,严丹从公平正义看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J天府新论,2007(3)P93P95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3中国社会保障的建设面临着比历史上的欧美国家艰难得多的环境和条件。它是在中国经济相当落后、薄弱的背景下,在国家改革转型的艰难时期,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几乎是“从头做起”的方式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20多年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既是改革、发展的重大成果,也是促进改革、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国社会保障的改革重建也比欧美国家的社会保障承载着更为重要的社
15、会功能期待它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环节,也是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还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措施。如何有效地衔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构建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所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协调,不仅兼职人才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而且更为严重的后果是损害公平正义,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制约改革的深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因此,必须要消除这两种制度之间的鸿沟,使之成为一个可以沟通的整体。由以上3个方面看来,城乡二元的保障和福利,“碎片化”的政策,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的悬殊的养老金差距是现
16、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三)社会保障理论研究1、社会保障的运行模式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人口结构,所处的发展水平也不相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代表性模式主要有三种福利国家模式。这种模式以英国、瑞典为代表,多见于北欧和西欧国家。该模式以国家为直接责任主体,提供由生到死、无所不包的保障内容,资金来源于国家一般税收,不要求享受者预先缴费,保障内容包括国民保险、国民医疗保健服务、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险模式。这种模式以德国、美国、日本为代表。该模式以面向劳动者建立社会保险制度为中心,以社会救助和其他福利政策
17、为补充,要求雇主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4雇员共同缴纳社会保险费,形成专项基金,国家给予免税优惠或财政补贴,通过大规模的统筹互济分散经济风险。强制储蓄模式。这种模式以新加坡、智利为代表,基本上在发展中国家推行。该模式强调自我负责,以个人账户积累为主导。政府为每个劳动者建立强制性的个人储蓄账户,将劳动者的一部分工资连同雇主缴费计入其中,以备年老、生病等不时之需,个人账户资金投入资本市场运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原先仿效前苏联做法,实现国家保障模式。改革开放以来,这套体系已经被摒弃。经过20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内容的制度框
18、架。2、社会保障的改革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经济要素的跨国流动加快了,以国家为基本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也经历了一个相互影响、互相借鉴、不断调整改革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同时,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保障覆盖面,建立新的保障计划。发达国家因面临老龄化、全球化、产业信息化和小型化等多重考验,也正在调整相关政策,使社会保障制度更加灵活和可持续。目前,在多数国家,社会保障已经不是通过单一模式,而是通过政府、企业、个人等多种支柱的组合,或通过基本保障、附加保障、资源保障等多层责任的叠加来实现的。在复杂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形成了不同的责任组合
19、方式,有时分工,有时合作,有时甚至相互重复保护,形成以一种模式为主、多种模式为辅的混合模2式。在混合的保障模式中,政府(或地方政府)往往承担一根支柱或者一个层面上的保障职能,其他支柱或其他层面分别由企业、个人等通过缴纳保险或者进行储蓄来补充。例如,在加拿大和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中,第一个层面是为所有国民提供的平等待遇,保障费用完全由政府税收来支付,支付与缴费脱钩,是典型的国家保障模式。在此基础上,又设立了缴费与待遇挂钩的社会保险。社会保险覆盖就业人群,遵循享受待遇权利与缴纳保费义务对等的保险原则。最近,瑞典的改革又附加了一层由个人承担更多责任的储蓄部分。尹蔚民统筹城乡完善制度努力实现中国社会保障
20、的科学发展J中国人才,2008(12)P46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5除了分层采取不同的保障方式以外,还出现分不同保障领域采取不同保障方式的做法。在美国,基本养老和老年医疗由联邦政府负责,第一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障覆盖了96的从业人员,政府对高龄和困难老人给予补助,同时又通过医疗服务(提供给65岁以上老人)和医疗救助(提供给接受政府补助的老人和残疾人),解决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附加养老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医疗保险留给市场,至少有25的美国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工伤保险通常是强制性的雇主责任;而失业则是州政府的责任。这样,就形成了多方承担不同领域保障责任的多支柱结构。国外对
21、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是在资金来源上开源节流,如提高社会保险费率、开征社会保障收入所得税、减少支付范围、降低支付水平等;二是扩大福利供给领域的市场经济成份,如鼓励私人机构参与社会保障的管理和运营,尤其是医疗保险的运营;三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国家提供基本社会保障的基础上,引导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增强劳动者自我积累、自我保险的意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重点是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做实个人账户;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着力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建立适合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加强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实施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
22、续办法;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救助水平。3、国内外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借鉴世界各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时间、方式不同,保障的范围和水平也不同,其间有许多相互借鉴,但大都是根据自己的国情特点建立起来的。形式多样的社会保障制度之间没有绝对的“好坏”或“高下”之分。我们既要了解他们现行的模式、政策、方法,更要深入了解其发展历程和特定的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全面借鉴,有取有舍,为我所用。目前,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丰富的历史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1)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民生、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23、许多国家无论是在经济萧条时,还是在经济繁荣时,都注重采取有效的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6措施,为其经济复苏和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实施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发挥社会保障均衡收入差距功能,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社会目标另一方面则形成随经济波动自动调节社会需求的弹性保障支付机制,实现均衡社会总供求关系,促进经济稳定的经济目标。(2)做到兼顾统筹、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许多国家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时都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需求和劳动力结构等因素,通过调整社会保障项目,避免超前保障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3)缜密设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案,采取灵活的改革措施。一些发达
24、国家在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时候,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少国家在保持社会福利总水平不降低的情况下,调整政策取向,把原来消极的保障转变为积极的保障方式。例如,控制失业救济金水平,把更多资金投向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等。(4)加强社保管理机构和经办能力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利益。征缴社保费、记录管理参保者权益、审核并支付社保待遇、提供必要的社保服务,这些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着各种利益群体,受到民众的普遍关注。一些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同时,都注重建立规范高效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5)在充分兼顾差异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保障统筹,避免制度上的不公。一些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最初是在行业保险的基础上
25、发展起来的,往往存在着多头管理和经办、相互攀比待遇、重复保障、管理成本高等弊病。为了改善政府的管理服务,许多国家尝试将分割管理的体制逐步整合为统一的管理体系。(6)强化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各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分配主要实行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三种形式,各种形式积累的资金都存在支付使用能力上的风险,因此,既需要考虑近期横向收支平衡,又需要注重远期纵向收支平衡,同时也要考虑资金的保值增值。三、嘉兴市“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现状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将社会保障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统筹推进社会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统筹城乡的人力资源
26、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7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主要目标任务,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现状1、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嘉兴市市委、市政府把促进城乡就业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扩大政策享受覆盖范围,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就业政策体系,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至2009年底,全市城乡就业人数达到298万人,比“十五”期末增加82万人。深入开展充分就业村(社区)创建,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向镇(街
27、道)、村(社区)延伸,基本建立了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充分就业的服务体系。2006年,嘉兴市被列为全国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城市,2008年,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促进农民工及其家庭融入社会能力建设项目落户嘉兴。坚持就业和创业带动就业双轮驱动,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再就业培训和特别职业培训,全面推进创业培训,全市已组织各类技能培训40多万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城乡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做好就业援助和帮扶工作,有效解决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大学生、退役士兵以及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十一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898万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76万人,
28、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6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11万人,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下降到133;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11;劳动年龄段新居民在嘉兴市就业率达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从“十五”末的38下降到35以内。2、统筹城乡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统一了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费率,落实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办法,依法加大征缴力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在全国率先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弥补了制度体系的空缺,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同时,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推进“两分两换”、“两新”工程建设中全部流转或放弃土地承包经营
29、权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在按规定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的同时,及时调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8险、被征地居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农婚知青养老生活补助等养老待遇,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到2009年底,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达到1341元/月,比“十五”期末增加了477元/月。巩固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补助、医疗照顾、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统一了全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实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全市互认,并实行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市级统筹。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增加筹资额度,人均筹资
30、已达300元,至2009年底,全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1万人,其中有地居民参保数为17929万人,参保率达9785;无地居民参保数为4172万人,参保率达9526。巩固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体系,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使有失业风险的所有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城乡劳动者都能享受同等的失业保险待遇,进一步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据不完全统计到“十一五”期末,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09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超过80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5万人,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06万人、115万人和88万人。3、统筹城乡
31、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巩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了低保工作的动态管理机制,定期调整城乡低保标准,健全分层分类救助制度,切实保障了社会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到2009年底,全市共有38万人领取了低保金,其中城镇079万人,农村31万人。完善以集中供养为主,分散供养为辅的供养体系,形成了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的长效管理机制。2006年以来,全市新建敬老院、福利院16所,改扩建21所,新增床位3128张,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3985人,其中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9982,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100,分别比“十五”末提高263个百分点和157个百分点。积
32、极实施就业援助、帮困助医、帮困助学、住房解困,以及法律援助、残疾人救助、流浪乞讨儿童援助等专项救助,逐步扩大救助范围,不断提高救助标准,救助效果日益显现。“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对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116万人次,医疗救助达75938万元;资助62157名学生就学,资助资金达147475万元。同时,积极开展职工帮扶工作,全市各级工会共组建7个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9和65个帮扶站,大力开展扶贫帮困、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家庭、金秋助学、医疗帮困、大病救助、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活动。五年来,共救助困难职工家庭12794户4万多人次,救助金额162812万元;帮助下
33、岗失业职工开展技能培训、职业咨询,为3万多名困难职工提供了就业服务,减免职业介绍费用20余万元;结对助学共4610对,助学金额3259万元。4、统筹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以廉租住房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为重点,旧城综合改造和新居民居住条件改善等多渠道并举、多形式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出台了关于加快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改善新居民居住条件等政策意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嘉兴市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先后通过廉租住房实物分配、廉租住房租金补贴以及公房租金减免等方式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实现多样化。2006年到201
34、0年底,全市预计实施廉租住房保障约3000户。合理安排每年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量,2006年到2010年底,全市预计可竣工经济适用住房10000余套、建筑面积约815万平方米(含货币补贴折算面积、套数)。通过实施旧住宅区改造、建设农民工公寓和人才公寓等途径进一步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2006至2010年底,预计全市累计开工建设农民工公寓73万多平方米,人才公寓7万平方米,实施旧住宅区改造126万余平方米。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稳步推进,2006至2010年底,预计全市累计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1000户。同时,全面实施以“十改联动”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突出抓好“两分两换”,实现了从自然
35、村落的分散布局到47个现代新市镇和376个城乡一体新社区的规划统筹布局,网络型大城市的空间架构正在形成和完善。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多样性的文化与优质的公共服务为特征的宜居城市建设已显雏型。5、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以提高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建设,在全市所有街道、镇设立了社会事业(劳动保障事务)所,40以上的社区、村建立了社会事务(劳动保障事务)站,公共服务网络加快向城乡覆盖。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已延伸到镇(街道)、村(社区),基本实现了市、县(市)用工信息的实时联网和共享;市社会保险一体化信息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届
36、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0统建成并上线使用,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改造在2010年底前完成;启动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系统开发,2010年底前实现市域异地就医实时结报和“一卡通”;社会保障市民卡开始发放,2010年底前发卡30万张。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不断加强,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治理,进一步完善了基金监管制度,监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确保了基金安全。至2009年底,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结余分别为10184亿元、2152亿元、878亿元、205亿元和178亿元,基金支付能力不断增强。(二)“十一五”时期嘉兴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1、社会
37、就业结构性失衡凸显结构性失衡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就业领域的重要矛盾。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巨大,尤其是农村低保边缘户、农村复退军人、两分两换”大龄人员及被征地居民中的就业困难人员等对象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加上全市新成长劳动力和大量新居民务工人员的增加,全市每年新增劳动力将达10万人以上,存在着“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目前我市技师和高级技师求人倍率分别为138和23,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预测缺口达30万人,与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差距较大。同时部分就业政策实效不明显,嘉兴市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
38、尤其是失业保险基金结余较多,实际使用率不高。一些地方开展的就业培训针对性不强,大多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工种项目,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培训工种偏少。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增加就业总量,更要重视解决就业结构问题。2、社会保险制度建设面临深层次挑战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嘉兴市的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但是,社会保险扩覆与企业、个人承受能力的矛盾并存,新居民参保积极性不高,社会保障水平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差异,与部分群体期望值有一定差距。同时,政策制度体系不够配套完善与人口跨区域流动、就业形式多样化之间的矛盾,社会保险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与人民要求公平共享、缩小待遇差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保险制度的
39、公平性、适应流动性和可持续性面临新的挑战。此外,社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1保险统筹层次不高,部分政策存在区域间横向差异,还不能完全适应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建设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的要求。同时,社会保险基金支付风险依然存在,从基本养老保险来看,目前我市基金结余虽然有10184亿元,但随着缴费费率的降低,基金收入将有较大减少,同时考虑做实个人账户的话,还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其中市本级2009年末缺口约2591亿元。因此,我们既要重视扩面提标工作,更要重视制度的创新完善。3、社会救助机制有待完善最低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城乡不平衡问题,目前,嘉兴市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为340
40、元/月和210元/月,待遇标准相差382。由于救助资金由县(市、区)和镇(街道)两级分担,基层资金负担较重(从今年开始,乡镇(街道)已经不再承担低保资金的支出)。社会救助的退出难问题仍未根本解决,随着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不断健全,部分有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满足于靠低保等救助渡日的生存状态,就业动机日益弱化,造成主观上不愿“脱保”。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操作中也难以完全准确掌握救助对象的实际就业和收入状况;即使摸清一些低保户收入水平已经超过低保标准,也难以一步终止其享受的廉租住房等政策优惠。另外,低保边缘人群的待遇存在倒挂现象,由于现行社会救助政策往往聚焦于低保对象等贫困人群,他们一旦领取了
41、低保金,便享有教育、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或其他补贴,诸多救助项目的叠加,使这部分人群的实际生活水平很可能好于低保边缘人群,造成所谓贫困线的“悬崖效应”。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完善救助机制,更要重视统筹解决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4、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存在差距县、镇、村三级公共服务在基础建设、覆盖范围、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等方面还比较落后,农村劳动者和农民工较少享受到公共服务,尤其是村级平台覆盖面较低,多数地方存在人员、经费、设施等不足现象。随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实施和基本医疗保障的全覆盖,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步伐加快,现有的平台建设难以满足开展社会保障
42、公共服务的需要。同时,基层社会保障队伍中工作人员不稳定,专业水平不高。因此,我们既要重视扩大基层工作平台的覆盖面,更要重视提高社会保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5、人口老龄化加大了基金支付压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2据2009年底统计,嘉兴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649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916,平均52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老龄化系数分别高出全省、全国298和72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居全省第一。目前,全市老龄人口正以每年25万人的速度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全市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0以上。人口老龄化必然引发社会福利需求的持续增长,导致社会养老负担系数的快速增
43、大,医疗费用也将随之大幅增加,极易使社会保障基金不堪重负。因此,我们既要重视社会保障的全覆盖工作,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更要重视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综合考虑基金支付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四、嘉兴市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关联因素分析(一)GDP增长与就业弹性分析美国经济学家奥肯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在3的GDP增长基础上,GDP增长速度每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互动模式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近三十年年的发展趋势看,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变动表现为差异显著的两个阶段一是80年代经济增长的高就业弹性阶段,经济的高速增长
44、伴随着就业岗位的大量增长,表现出劳动密集型经济的特点。二是90年代末以来经济增长进入低就业弹性阶段,就业弹性系数大幅度下降,反映了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趋于下降,资本、技术等投入要素以及制度性要素的贡献率提高。如今就业弹性系数表明GDP增长1个百分点,只能带动约01个百分点的就业增长。而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就业弹性是03至04。从不同产业看,目前农业的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06,意味着农业已经不再具有吸纳就业的潜力;工业就业弹性系数为034,并且趋于下降,这与工业中出现资本深化的特点有关,就是指工业增长中越来越倾向于投入物质资本,投入的劳动力相应减少;服务业就业弹性系数为057,保持较高
45、的吸收就业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嘉兴市就业与经济增长总体上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促进的。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增长快,失业率低,就业弹性高。从表1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GDP年均增长1188,就业年均增长305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3GDP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平均为0251。表明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075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就业的GDP弹性系数就业基数GDP增长率)。具体见表1。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底,GDP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已下降到0163,仅为“十一五”平均数的649,GDP对就业拉动效应在降低。随着我
46、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市GDP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将下降到02,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约6万个。表120062010年嘉兴GDP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分析从三次产业增长对就业拉动情况看,2006年至2010年6月,一、二、三产业平均增长分别为292、1312和1322,一产的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207,意味着一产已经不再具有吸纳就业的潜力;二产的就业弹性系数为02096,并且趋于下降,这与工业中出现资本深化的特点有关,就是指工业增长中越来越倾向于投入物质资本,投入的劳动力相应减少;三产的就业弹性系数为0602,保持较高的吸收就业能力具体见表2。表220062010年嘉兴三次产业增长的就业
47、弹性系数分析年份一产二产三产就业增长率()一产增长率()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二产增长率()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三产增长率()就业弹性系数20063033015031550324155212712220074984710677714805252637157168200857523251031050120231251622009438311411547402086071360452010655154371591740091562116048十一五平均4938292207298131202096855413220602年份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GDP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200629
48、13902092007521145035920083481070325200918793020120101801100163十一五平均30521188025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4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就业机会,而扩大就业的原动力在于经济增长。但是否能够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还取决于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实质在于技术进步和经济质量的提高,表现为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但并不意味着一定用技术和资本密集经济取代劳动密集经济。我市的实情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一方面有就业难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也有劳动力成本低的竞争优势。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有效发挥劳
49、动力资源优势,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有机结合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就能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容量。(二)嘉兴社会保障水平与GDP增长的适应性分析国际上常用“社会保障水平”反映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高低程度,主要以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国内外相关研究证明,GDP的发展水平与增长速度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社会保障支出的水平与增长速度。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水平发展轨迹表明,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存在辩证关系,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螺旋式发展态势,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轨迹也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波动,基本表现为右上倾的倒U形。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个低水平适应高水平调整高水平适应的发展过程,社会保障水平与GDP之间是高度正相关关系,社会保障水平不具有绝对刚性,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基本形成期、快速增长期、滞长期、平缓增长期四个阶段。与人均GDP相联系,大约在人均GDP2000美元以下,处于前社会保障时期,不存在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在人均GDP20004000美元阶段,处于社会保障形成时期在人均400020000美元阶段,处于社会保障上升期其中在人均400010000美元阶段,是社会保障水平上升最快时期,超过人均GDP10000美元20000美元之间,社会保障水平的增长开始放慢速度当人均GDP超过2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