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83.50KB ,
资源ID:1133494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1334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汇编正文.doc)为本站会员(da****u)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汇编正文.doc

1、- 1 -改革创新 科学发展 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气象科技社团的新局面第二十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第二十六届理事会理事长 秦大河2010 年 10 月 18 日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第二十六届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请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朋友们提出意见。本届理事会工作回顾第二十六届理事会产生于 2006 年 10 月。任期四年内,在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党组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方针,坚持履行“桥梁” 、“纽带”职能,依靠理事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依靠各理事单位和会员单位的积极支持,依

2、靠全体会员和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全面参与,完成了第二十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对本届理事会工作的要求,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2007、2008 年本会被评为“中国科协先进学会” 。本届理事会任期内,主要开展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学会事业新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会工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要的实践课题。自 2008年起,先后参加了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科协组织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实践活动以“强化气象科普和学术交流,支撑公共气象服务”为载体,坚持解放思想,突出改革创新;坚持求真务实,突出实践特色;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群众路线;坚持不走过场,突出整改落实

3、。通过理论学习、组织调研和解放思想的大讨论,从深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各项需求出发,基本实现了四个“破解”:一是着力破解制约学会发展的难题,进一步明确学会的发展方向及定位,营造有利于学会发展的体制和内外环境,不断提高办事质量和效益;二是着力破解学会管理工作粗放、效率不高的问题,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人文化;三是着力破解专职人员队伍不适应科学发展的问题,整章建制,强化队伍建设;四是着力破解学会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努力探索新的活动模式,积极主动为经济社会和气象事业发展服务。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思想明确,整改措施切实可行,成效明显。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4、,确立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学会工作第一要务的思想,坚定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重要国际影响力气象学术团体的信心,也为争取学会事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二)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学会组织网络体系本届理事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党的领导、依法办会、民主办会为指导原则,创新与规范并举,变革发展思路,谋划长远发展,着力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初步建成了具有协调和行动能力的学会组织网络体系。一是进一步理顺了与本会挂靠单位的关系,重要事项主动向挂靠单位报告,争取支持,互动合作良好;二是进一步密切了与各理事单位、理事会所属各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和各省级气象学会的联系与协作,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得到提升;三

5、是一年两次的常务理事会会议得到有效坚持,按照本会章程的规定,增补常务理事 7 名,调整理事 2 名。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就学会工作发展形成进一步的共识,对重要事项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决议和决定;四是与上届理事会相比,部分理事能够主动关注和关心学会工作,指导所在单位更好地落实本会理事会做出的决议,特别是在指导省级气象学会开展活动方面有新的思路和举措;五是根据学科发展、事业发展和各方面需求的变化,重新调整了所属学科(工作)委员会的设置。新设立了副热带气象、医学气象、盐业气象等五个学科委员会,理事会所属学科(工作)委员会总数达到 41 个,较好体现了以包容、务实、前瞻为特点的“大气象”观。各委员会的学

6、科代表性、学术权威性、活动自主性和工作规范性得到加强,1800 余位来自各部门、各行业的专家担任各委员会委员和顾问,大批非气象专业的中青年科技人员被吸纳为委员,形成了宽领域、多学科、全方位的委员会组织架构,有效地支撑了学会活动的开展;六是继续推进注册会员制度,现有注册会员 1039 名;七是加强了中国气象学会网站建设,加快了实时信息发布,丰富了网络服务内容,为各专门机构和会员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八是制定和修订了一批保障学会工作正常开展所必须的各项基本制度,并专门聘请了专业律师担任本会的法律顾问;九是坚持全国气象学会秘书长会议及学科(工作)委员会会议制度,在学会建设、常务理事会各项决议的落实中发

7、挥了重要的保障性作用。此外,在挂靠单位的支持下,解决了学会秘书处的机构编制及人员定岗定编问题,充实了专职工作人员,并调整了党支部组成。组织建设的加强,改善了学会工作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一支由专兼职人员组成,具有创新和奉献精神的学会工作者队伍,促进了学会能力建设水平的提高,使学会工作得到社会及行业各单位更多的关注和认同,有效地推动了学会活动的社会化和国际化进程,也为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的改革提供了新鲜经验。(三)整合学会学术资源,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学术交流是学会的主业,也是学会的立会之本、活力之源。理事会从有效服务国- 3 -家创新体系建设、服务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服务创新人才体系建设的高度,大力

8、加强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四年来的学术活动无论是形式、规模、质量和效益都有新的面貌。坚持办好年会 本届理事会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主战场,面向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目标,坚持年会制度,改善举办方式,吸纳美国气象学会等国外学会举办年会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整合学会学术资源,扩大受益面,努力打造与国际接轨、有中国特色的跨学科、跨行业、综合性气象学术交流平台,使“参与、共享、创新、合作”的年会宗旨得到切实的体现。各次年会主题突出,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受到气象及相关学科科技人员的普遍欢迎,也受到举办地的高度重视。通过年会这一平台,联系了 10 多个部委的领导、40 多个国家级的重要科研业务部门,30 多位各行业的

9、“两院”院士、数十位海外知名气象专家和上千位非传统气象行业的科技工作者参加年会。四届年会收到论文报告累计有 6000 多篇,近 5000 人次参加年会并直接受益,尤其是年会组织的由各行业知名专家所作的大会特邀报告,更是开阔了与会者的眼界和思路,受到普遍好评。年会这一整合国内学术交流资源的重要形式,也带动了各地气象学会学术活动方式的改变。年会所具有的传播科学、推介技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不同学科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和长远意义,已远非传统学术活动可比拟。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一些单位和部分省级气象学会相继出台了参与和支持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的规定,鼓励科技人员参加年会交流;林超英理事已连

10、续 8 年提供资金,用于资助部分西部地区青年科技人员参加年会,难能可贵;国内外的许多企业厂商也与年会建立起多种方式的合作关系。创办“理事长高层论坛” 为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紧紧抓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把科技工作者的个体智慧凝聚上升为有组织的集体智慧,为社会发展提供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良策,中国气象学会决定创建“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高层论坛” ,使之成为以高端为特征,专注社会热点和大气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激励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又一个气象学术交流新平台,力图从大气象的角度,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咨询。首届理事长高层

11、论坛于 2010 年 6 月 18 日上午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举行,主题为“气候变化与低碳生活” 。论坛分“气候在变化” 、 “气候变化与低碳生活”两个部分,分别由理事长秦大河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潘家华主持。在华访问的全球气候服务框架高级别专题组联合主席 Jan Egeland 应邀与会。近 120 多名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参加了论坛。与会专家分别围绕对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人类拯救地球的途径、关于气候变暖的争议、气候变化风险初步研究、关于适应气候变化的思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低碳消费与品质生活的关系、低碳发展社会参与和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的关系、低碳给企业

12、带来的挑战和商机等问题展开演讲,并就公众关心的气候变化和低碳生活话题,同与会人员及- 4 -网友进行对话和探讨。开门举办学术活动 除打造自身学术交流平台外,还借助气象科技的重要影响,采取积极承办中国科协年会分会场和专题学术活动、与相关全国学会和单位联办或参与举办学术会议、利用其他方面已有的学术平台开展交流,已成为扩大学术交流的重要发展方向。四年来组织此类活动总数达到 25 个,充分体现了学会工作和气象工作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前瞻性和基础性作用。发挥学科委员会的作用 理事会注重各学科委员会在本学科学术交流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四年内共举办学术交流 150 多场

13、次。此外还组织了国内外专家的专题讲座、继续教育、学术信息发布、技术成果推广等方面的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强了与相关学科科技人员的联系,推动了本学科的发展。通过对学会学术资源的有效整合,突出了学术活动的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顺应了气象科技发展客观规律,丰富了学术交流的形式,提高了学术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扩大了学术交流的受益面,推动了大气科学交叉性新兴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加快了学术信息交换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气象行业各部门和单位的团结与协作,达到了助力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低温冷害、汶川大地震、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气象学会不可替代的作用。(

14、四)满足社会需求、突出创新意识,初步形成社会化大科普格局四年来,理事会坚持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以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为重点,加强规划,系统推进,推动气象科普的社会化。本会的科普工作成为全国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科技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支柱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召开第三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 2008 年 11 月,与中国气象局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三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中国科协和有关部委领导应邀参加了会议。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媒体参加并采访报道了本次大会。郑国光局长和秦大河理事长代表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通过新闻出版总署和安徽省气

15、象局,举行了向全国“农家书屋”赠书仪式。大会对气象行业气象科普工作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命名第二批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32 个。会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是一次明确气象科普发展方向的大会。会议明确气象科普工作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科普工作要实现业务化和常态化;气象科普要实现从狭义科普向广义科普转变、从传统科普向现代科普转变。会议的召开,对于开创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工作 2007 年 7 月和 8 月,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深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的通知 。通

16、知要求各地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指示,进一步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工作。围绕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 5 -化话题,在人民网和搜狐网组织了多场气象专家访谈和在线交流活动,在中国公众科技网开设“气象与减灾”专栏。组织编印如何应对气象灾害科普挂图,并将6000 套挂图分发全国各地。在第二十六届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期间,组织开展“当雷电来临时”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四川汶川地震后,紧急印发了关于加强灾后安置和重建阶段气象科普工作的通知 ,组织编印抗震、救灾、减灾气象实用手册4 万册发往地震灾区,支援抗震救灾。联合多部门开展气象科普活动 2007 年 3 月,联合北京电信和搜狐网开展了“极

17、地气象”手机短信及网上有奖竞答活动,与天津、山东省科协和气象局联合举办了极地气象科普报告会。2007 年 9 月和 2008 年 7 月,联合中国气象局与北京公交公司,开展了“气象科普伴你行首都公交车厢大众教育”活动,依托北京公交网络,在 100 辆气象科普宣传车车厢内张贴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和奥运与气象的科普知识宣传画,整个活动受益乘客近千万人次。2008 年 3 月,联合中国气象局、铁道部、中国铁道学会举办了“气象科普伴你行铁路列车大众教育活动” ,气象科普书籍、影视片、播音带等气象科普宣传品正式进入列车。2009 年暑假期间,联合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协和团中央牵头组织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全国

18、8 所大学,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大型科普活动。近 2000名师生组成 200 支志愿者宣传小分队,分赴全国 30 多个省市区的乡村、厂矿、企业、学校和社区开展科普宣传。总计发放 11O 余万份宣传资料,完成了 6981 份气象防灾减灾调查问卷,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史上参与人数最多,活动地域最广,影响较大的一次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志愿者宣传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教育部、团中央、中国科协、四川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肯定,并被团中央列入 2009 年全国百支大学生科学发展观实践服务团之一。中央电视台等百余家媒体对本次活动予以报道,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对该活动发表了惟有了解,才会关心的评论

19、文章。2010 年暑期再次开展了这一形式的活动。推进气象科普基地建设 通过推荐、评审、现场会以及制定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标准和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等措施,引导气象科普场馆建设工作健康均衡发展,使气象行业的气象科普场馆建设始终走在其他行业的前列。目前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 58 个,行业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84 个,四年间接待社会各界公众 500 多万人次,加强农村气象科普工作 2008 年 8 月,联合中国气象局针对全国农家书屋工程,编辑出版了农村生活气象灾害应急避险常识等科普系列丛书,向全国数千家农家书屋赠书 5OO0 余套。2009 年 8 月联合中国科协、中国农学会等单位在

20、贵州长顺县开展了“手拉手,预防灾害;心连心,共建和谐”防灾减灾科技下乡活动。2010 年 5 月在陕西渭南市澄城县水洼村开展了“气象走进渭北农家”农村科普示范活动,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群众的赞扬。- 6 -为推进气象科普的可持续发展,2009 年与中国气象局组织了以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加强气象科普队伍建设、丰富气象科普形式内容、提升参与和服务能力为重点的20102020 年气象科普计划制订工作。四年来,在各有关单位的全面支持下,在科普培训、科普讲座、科普论坛、科普书刊、科普网页、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继续举办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制作科普展板 3000 多块、挂图 6000 套;

21、出版发放科普图书 9 种 6 万册,编印并发放各类气象科普资料 5 万余份,举办气象科普论坛、培训与讲座 20 余场。在气象科普能力建设等方面更上一层楼。(五)培育数字时代期刊精品,推进刊物国际化进程本届理事会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办刊宗旨,以提高科技期刊竞争力为核心,以提高学会主办期刊的质量为重点,以加强编辑队伍和改善办刊条件为基础,使学会主办期刊的面貌焕然一新,文献出版成绩突出。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期刊 气象学报 (中、英文版)积极开展对国内主流科技期刊和其他气象科技期刊情况的调研,加强与国外同类刊物的交流,认真总结和反思办刊思路与模式,分析优势与不足,着力拓宽办刊思路,全面打造在国内外

22、具有重要影响的学会“品牌”气象科技期刊。特别是应论文作者和读者的要求,调整期刊定位,充实刊载内容;缩短出版周期,扩大刊载容量;创办特色栏目,扩大刊物影响;出版专刊和纪念刊,提高办刊质量。据统计, 气象学报 (中文版)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学科影响指标、它引率等各项技术指标始终稳居国内主要气象学术期刊首位或前列,显示了气象学报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气象学报 (中文版)连续四年成功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专项资助,2008 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连续六年被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2010 年 6 月美国 JCR 报告公布了2009 年度 SCI 期刊的影响因子及其他指标,

23、 气象学报英文版的影响因子为 0.874,在被 SCI 收录的 114 种中国大陆(含港澳)期刊中位居第 35 位。稳步推进刊物国际化进程 经过多年的努力, 气象学报 (英文版)于 2007 年获得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的认定,被其 SCIE 数据库收录,标志着气象学报 (英文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自 2009 年起, 气象学报 (英文版)改为双月刊的任务也已实现。为实施期刊国际化策略,已就气象学报 (英文版)在国外出版发行与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达成合作协议。 气象学报还将在 2010 年 10 月亮相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加强刊物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气象学报 (中、英文版)分别从 2007 年和

24、2008 年开始使用网上采编系统,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专用网站的建设和专用编辑软件的开发大大提高了期刊网络化水平,对密切作者、编辑人员、读者的实时沟通与交流,提高期刊质量产生了重要作用。中、英文版目前都做到了实时期刊上网。英文版由于订阅量小,采取了网上电子版先于纸版一周左右刊出的方式,并列入中国科协2009 年开放存取期刊名录。中、英文版所有过刊的电子版都可在中国知网上在线查阅。- 7 -英文版目前正与施普林格出版社商谈建立刊物开放存取的新合作模式。气象知识迈上新台阶 气象知识积极探索杂志定位调整,推进改版设计,着力加强发行推广工作,密切了与中国气象频道、中国天气网的联合,加强与社会媒体及优秀

25、科普作家的联系,超额完成出刊计划,发行量上升到 5.4 万份。2008、2009年连续两年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重点报纸期刊推荐目录” 。作为国内唯一的气象科普期刊,在普及气象科技知识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编撰有影响的科技文献 2008 年组织撰写了中国学会史丛书中国气象学会史 (首批共 13 个全国学会) ,集学会 84 年历史沿革及贡献之大成,细述学会发展沿革,疏理发展脉络,刻画杰出同仁。同时,对学会的人文往事、组织结构、知名奖项、国际交流等进行了翔实的介绍。全书 40 万字,收入珍贵历史图片 150 幅。本书已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 年编撰出版大气科学学科发展回顾与展

26、望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 ,系统展示了 30 年来 27 个分支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应用方面的进展,展望了大气学科发展的前景。本书的出版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与好评。2009 年首次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学科发展报告编写工作,组成了以徐祥德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专家组,在有关学科委员会的配合下,历时一年,圆满完成大气科学学科发展报告 ,内容包括综合报告和 12 篇专题报告。此报告已在 2010 年 4 月召开的2010 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上正式发布。此外,组织编撰了中国科协减轻自然灾害白皮书中国雷电灾害现状与对策专题研究报告。这些重要文献报告的编撰与出版,集中体现了学会的学术权威性,也是本会加强学术建设,促

27、进气象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六)人才举荐与表彰奖励并行,为气象科技人才成长搭建平台 本届理事会基于对气象行业现状和国际潮流的分析判断,从气象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出发,面向未来,根植青年,及早布局,把组织实施人才举荐和表彰奖励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奖励制度,规范奖励程序,增加奖项设置,扩展举荐渠道,持续稳步地推进人才举荐与表彰奖励工作。抓好推荐“两院”院士候选人工作 根据中国科协的统一部署,于 2007 和 2009年两次开展了提名推荐“两院”院士候选人工作。推荐工作以本会常务理事、学科(工作)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计划单列市气象学会的提名为基础,由本会“两院”院士候

28、选人提名、推荐工作组会议负责审定。在本会提名、推荐的两院院士候选人中,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穆穆被增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被增补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组织完成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评审工作 理事会重新修订了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条例,完成了第十二、第十三届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评审工作。设立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 根据邹竞蒙先生生前意愿并征得其家属同意,利用邹竞蒙先生在担任世界气象组织主席期间的个人全部津贴,设立了邹竞蒙气象科技人- 8 -才奖,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在中国境内从事气象科研、业务、管理以及气象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科普、宣传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且年龄未超过 5

29、0 周岁的优秀气象科技工作者。该奖项于 2008 年 2 月获科技部批准,当年完成了首届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的评审工作。湖南省气象台叶成志、甘肃省气象局张强、重庆市气象局李良福、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杜军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杨忠东获奖。2009 年 2 月 16 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了首届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颁奖仪式,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评选委员会主任秦大河院士和邹竞蒙同志的夫人朱中英为五位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奖牌和奖金。组织完成其他奖项的评选 表彰了从事人工影响天气 50 年的老专家。开展了气象学报优秀论文评选和气象知识优秀文章评选、气象科普(集体、个人、作品)奖,以及在本次代表大

30、会期间组织的先进学科(工作)委员会、先进省级气象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组织召开了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111 位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受到表彰。四年中,经本会推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自发研究员荣获中国科协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范可、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王劲松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张鹏获得第八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经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本会推荐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人禾等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09 年度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此外,还开展了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和 WMO 青年科学家奖的推荐工

31、作。完成了中国科协高层次人才库进库人才的推荐上报工作,共推荐上报 54 名气象行业的专家进入中国科协高层次人才库。(七)民间渠道学术往来活跃,交流合作气氛浓厚民间气象科技交流是中国参与国际气象科技交流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民间渠道的交流与交往,拉近中国气象工作与世界的距离,宣传中国的气象科学家,宣传中国气象科技的发展,宣传中国气象现代化的成果,确立中国气象科技事业的国际地位,为中国气象事业融入国际气象事业、展现气象大国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扩大国际民间交往 两次派员参加美国气象学会年会,考察并借鉴其学会和年会运作方式。参与了 2008 年发起、2009 年成立的国际气象学会论坛(Internati

32、onal Forum of Meteorological Societies)的筹备工作,秦大河理事长被认定为 IFMS 指导委员会委员之一。2010 年 IFMS 首届全体大会由来自 30 多个国家或地区气象学会的近 60 名代表出席会议,就各国/地区会议代表就气象学会在气候变化、科研、教育和科普中的作用,学会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协同关系等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秦大河理事长主持了有关气候变化和气象学会的第一主题分会。本次全体大会确立一个未来行动纲领,以期促进全世界气象及邻近学科学会之间的深入交流和合作发展。秦大河理事长被选为 IFMS 第二届指导委员会主席。按照会议章程,指导委员会主席所在学会即

33、中国气象学会将领衔承办 IFMS 第二届全体大会(GM2) ,拟定于 2011 年 10 月与中国气- 9 -象学会年会同时举办。举办中日韩三国气象学会联合研讨会 于 2007 年、2009 年在北京和日本筑波召开第三、第四届中日韩三国气象学会联合研讨会。中方报名人数和实际参会人员较以往有明显增加,应征论文报告的水平也有较大提高。会议期间与日韩气象学会领导人举行工作会谈,商讨了三国气象学会联合研讨会谅解备忘录的具体细节。通过这一多边合作的平台,有效推进了三国气象学会间的交流与合作机制的形成。在第四届日中韩三国气象学会联合研讨会期间,应邀参访了日本气象研究院等单位,专程走访了日本气象学会,交流了

34、各自学会在会员管理、期刊编辑、活动组织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参加欧盟气象学会年会 应欧盟气象学会邀请,中国气象学会代表团于 2010 年 9月 13-17 日参加在瑞士苏黎世举办的欧盟气象学会(EMS)第十届年会暨第八届欧洲应用气候大会,并代表秦大河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代表团学习了欧盟气象学会的办会经验与年会运作方式,考察了瑞士气象局气象观测网、天气预报业务系统、气象服务及科普宣传的基本情况。就国际气象学会论坛(IFMS)第二届全体大会(GM2)的相关筹备工作与欧盟气象学会主席和秘书长进行了会谈。深化海峡两岸气象科技交流 两岸气象交往继续向深层次、宽领域发展,定期在大陆和台湾举办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

35、术研讨会,有效地推动了两岸气象科技和业务的发展,促进了海峡两岸气象科技水平和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的提高。(八)拓展服务领域,促进学会活动的多元化积极开展科学咨询活动 发挥学会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连续举办主题明确、面向全行业、多部门参加的迎春座谈会,为气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受贵阳市政府委托,组织专家对“中国避暑之都贵阳”课题进行科学论证,向贵阳市颁发了“中国避暑之都”牌匾和荣誉证书,此举为贵阳市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应厦门市政府的委托,组织召开“厦门气象主题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专家咨询会” ,为国际上首个气象主题公园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应深圳市气象局的要求,组织了“深圳市雷电灾害发

36、生的现状与防御对策研究报告”评审活动。举办大型气象科技展览会 先后于 2007 年和 2009 年举办了得到世界气象组织特别支持的“中国国际气象科技和水文技术设备展”和“中国国际防雷技术和产品展” 。两个展会以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新市场为特色,吸引了国外众多知名厂商最新的技术与产品参展,国内厂商展出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象和防雷装备,上述两个展览会已成为国际上知名度很高的专业展会。丰富“建家”活动内容 每年春节期间组织看望名誉理事长和两院院士。听取他们对推动学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2010 年首次举办了气象学会老秘书长座谈会。编印中国气象学会会讯 ,分发全体会员。为每位理事订阅了科技导

37、报 。开展各类纪念活动 与各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了谢义炳先生诞辰九十周年、赵九章先生诞辰百周年和竺可桢先生诞辰百周年纪念活动。由学会设计制作的邹竞蒙同志雕像于 2009 年在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落成,用花岗岩雕凿而成的邹竞蒙同志雕像高 1.8- 10 -米,正面刻有邹竞蒙同志生平的镏金铭文。2009 年 2 月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承担社会管理职能转移 承担了防雷工程和气球施放从业人员资格管理的组织工作,每年组织“防雷企业高层论坛” ,进而带动了气象科技服务的开展。四年工作的体会和经验过去的四年,极不平凡。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成就极大地激发了气象工作者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提升了气象工作的国际地位和社

38、会影响力,也带动了中国气象学会的改革与发展。四年来,中国气象学会“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日渐清晰,发展方向更为明确,社会形象稳步提升。科学、责任、民主、服务成为现今学会工作的主导思想和价值标准,求真务实、勇于变革、科学发展、合作共赢成为学会上下的基本共识,增强凝聚力、影响力和服务能力成为学会工作所追求的目标。大局、服务、和谐、创新成为诠释新时期学会宗旨新的主题词。推动中国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信念已经成为学会组织和广大会员共同的思想基础。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使中国气象学会的各项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这些成绩源自于中国气象局党组、中国科协的正确领导,受惠于国家改革开

39、放的成果,得益于中国气象事业持续快速的发展,也是各位理事和广大会员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总结中国气象学会四年来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体会: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学会工作不断进步的首要前提 围绕中心就是把国家改革开放的每一项重大决定、气象工作发展的每一项重要决策(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都视为推动学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服务大局就是要求学会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必须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服务于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基础工程,服务于中国特色气象事业的发展,服务于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人员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服务于改革发展、科学发展、和谐

40、发展的总体部署。要把更有效地服务于气象事业发展的大局作为学会工作最基本的职责和最根本的任务,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紧紧把握气象事业发展客观规律,从推动新时期气象事业发展的高度出发,凝聚全行业和各方面的力量,调动气象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致力于推进国家气象创新体系建设。要创新学会活动的形式和机制,以促进学科发展和原始创新为目标,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科学道德建设为保障,以学术年会和学术期刊为抓手,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在气象防灾减灾、社会主义新农村气象服务、气象科普、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民间气象科技合作和对台气象交流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工作,共同打造学会活动的品牌项目,发展气象文化和气象社团文化。(二)坚持服务宗旨,明确工作定位和创新点,是提高活动质量和服务效果的重要保证 要把深化学会改革作为做好新时期学会工作的根本方法,把锐意创新作为做好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