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清朝中期的衰落衰落的原因第一,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地主制经济和小农生产方式,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地主制经济的特点是土地私有、可以买卖。 第二,高度集权的社会政治结构和封建专制主义,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步伐。 第三,自我中心主义的“华夷”观念和闭关锁国政策,更使中国游离出世界之外,夜郎自大、故步自封,进而失去了保持大国地位的宝贵机遇。 文化的原因则是清朝衰落的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前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 外交手段:1792 年马嘎尔尼使团,1816 年阿 美士德使团。 经济手段:纺织品交换中国的茶叶、生丝、药材等。 鸦片手段:清初吸食鸦片的恶习传入中国,17
2、67 年英国开始非法走私鸦片。鸦片战争: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 政治上: 独立名义上的独立 完整还有一定的主权 经济上: 纯粹自然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阶级关系上: 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的出现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社会性质决定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归宿和目的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包括: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5 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1、18401842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2、1856
3、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3、18831885 年中法战争 4、18941895 年的中日战争 5、19001901 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杀戮中国人民 1894 年日军旅顺大屠杀 1900 年八国联军枪杀义和团团民 1900 年沙俄制造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签订不平等条约 18401919 年迫使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700 多个。其中危害很大的有 7 个。即 南京条约 、 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 、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 马关条约 、 辛丑条约 、 二十一条割地、赔款直接驻兵建立租界 到 1911 年,各国在中国 16 个城市设立了 30 多个租界,成为“国中之国”。 行使独立于中国
4、主权之外的行政、司法、税收权力;借口紧急状态,调集军队进驻租界。 租界成为受外国人管理和统治的中国领土强占势力范围控制中国内政、外交 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太上皇”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把持中国海关,协定关税(值百抽五) 成立海关总税务司署,海关的高级职员全由外国人充任。英国人赫德任总税务司就达 40 多年(18631908 年) 。强迫开口通商列强凭借特权控制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实行殖民统治。通商口岸成为列强在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基地。掠卖华工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当年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与今天开放市场、引进外资有何不同? 根本不同点在于是独立自主还是受制于人,是平等还是不平等。 背景不同
5、:今日中国民族工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而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无法与外国资本抗衡,双方实力相差悬殊。 结果不同:今日促使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而在近代,造成中国经济极端落后,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焚毁和掠夺文物怎样看待资本 帝国主义的中国的侵略 ,1.从道德评价标准看,带来的是灾难。2.从历史评价标准看,带来的是落后。3.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管理经验、科学技术输入中国,殖民主义者只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语) 。也就是说,殖民主义的主观目的并不是要让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客观上却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随着侵略的加深,又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这绝不是“侵略有
6、功”。4.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先进人士不屈的追求的结果。民族意识觉醒的历史过程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少数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就有一批知识分子的觉醒;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形成了一股浩荡的潮流、不可逆转的趋势。近代中国 (1919 前 )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挑战回应:向西方学习 第一阶段 技术的学习:从龚林魏到曾左李第二阶段 体制的改良:康梁严与戊戌维新运动体制的革命: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第三阶段 观念的革命:陈独秀等与新文化运动一、技术的学习:从龚林魏到曾左李A “师夷”理论的提出1.龚自珍:封建中国最后一位社会批判家2.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3.
7、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理论的建构者B.天平天国农民革命的新思路洪秀全与拜上帝教18511864 年,1856 年天京事变为分界线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一个系统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C“师夷”实践的发轫洋务运动:中国现代化一小步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落后、保守、狭隘、散漫 洋务运动以 1861 年 1 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以甲午战争的失败告终。它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实质性意义的阶段,揭开了中国现代化之幕,并迈出了一小步。但较之日本明治维新,其又是很不成功的。 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地方)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创办军事工业 2、设立民用企业 3、建立海
8、军 4、兴办新式学堂 5、派遣留美、留欧学生 6、翻译西方科技、法律书籍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发生的历史条件类似: 封建国家,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遭受西方殖民侵略,签订不平等条约,主权受损,被迫开放等等。洋务运动的评价: 从该变而变,从而顺应历史潮流开始和发展,又从该变而不变,从而违反历史潮流结束。 所以说,洋务运动为争取中国的自立自强付出了力所能及的最大努力,但其失败的命运又是不可避免的。二、体制的变革(一)体制的改良:康梁严与戊戌维新运动中国剧变的基本分界线就是 1894 年的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政治与知识精英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而持续的危机感,正是在这种危机感的驱动下,形成一种强
9、烈而亢奋的变革动力,它引导着中国人更为主动地参与体制变革。维新变法三个独具代表性的领袖:1.康有为变法改革的实践者2.梁启超“笔头带感情的”启蒙宣传大师3.严 复贩运西学的急先锋 意义:集救亡、改革、启蒙为一体的运动 维新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即新的思想意识时代。如,学堂替代书院,接纳西学;废除科举制;学会、报纸、杂志等纷纷出现,这就是现代公共舆论的开端。 其次,是中国知识分子这一新社会集团的诞生。这一群体“对政府提出的政治要求要比士大夫多,而他们的政治支持远不如士大夫可靠”。失败的原因 客观:新旧力量对比悬殊(没有军政、财政) 主观: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妥协性 (1)中
10、国民族资产阶级刚诞生,很软弱 (2)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势力的妥协性 (3)只依靠光绪皇帝,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4)急于求成和策略失误(二)体制的革命:孙中山与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革命发生的原因: 一是指广大下层人民生活困苦,难以维持基本生计,即发生生存危机; 二是指社会生产尤其是新质的生产力发展,障碍重重,难以前进,从而发生发展危机; 三是相对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生存危机。 社会诸种危机的背后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权威危机孙中山拱手让权袁世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世界上解决权威危机的四种方式: 1、旧权威向新权威转换(君主立宪制,英、日、德) 2、出现
11、个人魅力型权威(印度、土耳其) 3、建立新的法理权威(法、美) 4、军人实施强权政治 .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客观原因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允许。 主观原因则是脱离国情。 (1)资本主义开始发展但没有充分发展“如果资产阶级实行统治的条件没有充分成熟,君主专制的被推翻也只能是暂时的。 ”马克思(2)简单移植、没有土壤民主思想作为救亡的手段,削弱了其反封建的职能;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分离;民众民主意识的淡漠(3)统一:中国历史发展必须的生态结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概况及其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在甲午战争时期,民族资本创办的一百多个企业中,近半数资本在一万元以下,到 1911 年
12、中国近代厂矿企业共 562 家,资本 1.32 亿银元,其中商办企业 469 家,资本约 8700 万银元,而资本在 1 万元以上的约 120 多家。经济实力的单薄、分化边缘的模糊(官僚、资本家、地主一身三任) 、商业资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低水平内部构成,既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结果,又反过来制约、影响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成熟。思想的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即有其自己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但在近代中国社会,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而不是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发展起来的。在西方,反封建本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职能,但在中国却主要把它作为救亡图存的武器,因而也
13、削弱了其反封建的职能。中国资产阶级亦因此缺乏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决战的魄力、实力和锐气。三、观念的革命(人的改造):陈独秀、胡适等与新文化运动(背景: 辛亥革命促成了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中国历史因此而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但“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失望、苦闷和痛苦中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定要建立名符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 )1.陈独秀:站在时代前列冲锋陷阵的勇猛斗士(1)19 世纪末,一个封建主义的叛逆者(2)20 世纪初,一个资产阶级革命者(3)新形势下,一个新文化运动的旗手(4)转折之际,一个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14、5)新时代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2.胡适:新文化运动的又一旗手3.蔡元培:新文化运动不可或缺的桥梁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启蒙运动,使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广大青年受到了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主要表现在:1) 在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没有揭示根本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社会制度的必要性;2) 在思想方法上,也存在着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偏向,以致产生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加分析地一笔抹杀,而对西方资产阶级文化顶礼膜拜的错误倾向
15、。启示:(1)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其对时代的敏锐性引领社会前进的步伐,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值得我们今人学习和继承的;(2)中国社会有自己的特殊国情,简单地从西方移植,必然会因缺乏适宜的土壤而失败。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道路探索失败的历史指向 2. 近代中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演进的内在导向 3. 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危机与中国启蒙运动的新取向 4. 社会主义思潮的风起云涌和十月革命的榜样1资本主义道路探索失败的历史指向资本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败表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内部既无资产阶级理论生存的土壤,外部更无资产阶级理论生存的环境。这作为一种历史基础的显现,为
16、新的道路探索确立了历史指向。既然中国在承受着资本主义不够发展和严重的封建统治的痛苦,又承受国际资本主义发展和帝国主义侵略的灾难,那么,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文化传统(反封建)又揭示了资本主义罪恶及其历史终结(反资本主义)的新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就必将成为历史发展和社会基因转换的最终归结。 十月革命直接推动了中国先进分子转向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第一,使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新生的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和以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向往社会主义。 1923 年 12 月,北京大学投票选举世界第一伟人的民意测验,列宁
17、在全部 497 票中得 227 票,高居榜首,比第二名美国总统威尔逊多 176 票。 第三,十月革命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成为唯一的选择!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其历史特点(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1、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为了战胜这个敌人,革命营垒需要有坚强的领导者、组织者。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涣散、软弱 3、在中国成立新的工人阶级政党也具
18、备了一定的条件党成立的条件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党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产生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1、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李大钊,陈独秀2、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毛泽东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董必武:邓中夏 这样: 一方面,一部分工人在与这些知识分子接触的过程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从而使自己具有了阶级觉悟,从而出现了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例如邓培。 另一方面,知识分子理解工人
19、的疾苦,看到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使自己在思想感情上同情工人,使得知识分子工人化。 2.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第一,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组织起来,没受修正主义影响。第二,阶级基础巩固,革命性和战斗性强。第三,党成立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使得党始终保持这种实践性的品格。第四,建党时的理论准备不足,马克思主义水平不高。第五,成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度,受到小资产阶级思想严重影响,党的建设任务艰巨。第六,受共产国际领导,党的建设具有特殊性。3、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第一,有了新的领导核心,即由无产阶级通过 共产党领导革命; 第二,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即马列主
20、义: 第三,有了新的革命纲领,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四,有了新的斗争策略,即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政权; 第五,有了新的革命前途,即社会主义。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 貌就焕然一新。三、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主要是: 第一,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斗争方向。 第二,中国共产党开始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所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也开始领导中国农民运动。 (二)实行国
21、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1. 国共合作的形成从共产党来说,统一战线是马列主义的策略原则;中国又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党成立后的实践也使中国共产党人深切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力量非常强大,无产阶级不能孤军奋战,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结成广泛的联合战线。从国民党来说,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孙中山遭受了他一生中最惨重的一次挫折,也使其迫切地感觉到在国民党中注入新鲜血液的必要性。形成过程: 中共一大,决议决定不与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共二大,通过建立联合战线的决议,但主张党外合作; 中共三大,作出正式决定,主张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正式建立2. 开创国民革
22、命的新局面 第一,国共两党都得到了大发展; 第二,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革命武装力量不断扩大; 第四,国民革命思想得到空前的传播; 第五,举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 3.国共合作的破裂 原因 从客观上讲是三个“由于”: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中国革命的敌人拉进反革命营垒。 从主观上讲是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 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没有经验,作为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没能正确处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 另一方面,则是体制上的,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有服从执行共产国际指示的义务,而共产国际远离中国,只有欧洲革命的经验,难
23、免作出错误的指示。历史的经验教训:合则两利,分则两伤。1.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就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无产阶级政党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并逐步扩大根据地,形成对城市的包围,最后夺取城市乃至全国政权。2.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的启示(1)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重视国情研究国情,理论联系实际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左”倾错误的教训瞿秋白等人在革命道路问题上接二连三犯下了错误。应该说,这些错误
24、都是历史开拓者犯的错误。 (1)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重视国情研究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2)右会葬送革命事业, “左”也会葬送革命事业;反右容易反“左”难,因为“ 左”打着的旗帜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更具有隐蔽性、欺骗性,因而更具有危害性;我们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要错误 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 在革命道路上,坚持城市中心论,指令根据地配合攻打城市; 在土地革命问题上,坚决打击富农,主张“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 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
25、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遵义会议与红军长征: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伟大的长征精神及时代价值1;伟大的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
26、、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2;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它的每一个音符都具有撼人心灵、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的历史神韵。3; 在全民族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增强朝着远大理想不懈追求的坚韧力,有利于增强朝着共同目标团结奋斗的凝聚力,有利于增强朝着美好前景开拓新路的创造力,有利于增强面向世界赢得发展优势的竞争力。12、在中日历史问题上,我们应有怎样的历史观?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作为侵略国,必须进行反思,因为对历史的认识关系到未来的政策。 “过去的历史我们已无法挽回,但我们能够从历史中,从我们国家刻骨铭心的那段耻辱中吸取教训。 ”(德国前总
27、理施罗德)这种将灾难转化为思想财富的思维方式是对灾难最好的纪念。 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区别对待日本军国主义与日本人民是我们理性对待中日关系的关键。、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战略防御阶段 从 1937 年 7 月卢沟桥事变,到 1938 年 10 月武汉失守,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在此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先后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 在这个阶段,国民政府在政治上也是比较开明的,实行过一些有利于抗战的政策或
28、措施。如:释放政治犯,改组军事委员会,聘请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付部长,成立国民参政会,允许共产党在国统区设立办事处,发行新华日报等等。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1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1938 年 10 月1941 年 12 月) ,这个时期国民党对内加紧反共,对外比较认真地抗战,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2.太平洋战争爆发,英、美对日宣战,设立中国战区。国民党集团不但积极反共而且消极抗日,国内抗战的主战场由正面战场转到敌后战场。从积极转向消极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比较积极的,但是,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为什么退却、失败了呢?客观原因
29、是:敌强我弱。日本是强国,又作了长时期的侵华准备,中国是弱国,再加上国民党政府没有进行认真备战,所以敌我在军力、经济力和组织力的对比上,日本都占有较大的优势。第一,从中日两国的工业基础看;第二,从中日两国开战前军事装备水平看;第三,从中日双方作战部队的装备看;主观原因是:第一,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造成的。蒋介石集团在决心抗战的同时,却又实行片面抗战的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因而没有强有力的力量。第二,在战略战术上,国民党军事当局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由于兵力分散,又缺少强大的预备队,一旦被敌突破一道防线,就会引起全线动摇和
30、崩溃。 第三,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各为己谋。在战斗中往往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不能协同作战甚至互相倾轧,常常因援军不能及时赶到而贻误战机。再加上国民党军队纪律松弛,内部腐败,部分高级将领畏敌如虎,毫无斗志,闻敌即溃,弃职而逃。、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正面战场在军事上对抗击日本侵略者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正面抗击并大量杀伤了侵华日军,挫败了日军进攻的锐气,为敌后战场的发展创造了前提与条件,没有正面战场,也就不可能有敌后战场。特别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三、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2.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3.积极倡导、促成、维护
3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蒋抗日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5、推进国统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6、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基本经验第一,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历史无言,精神不朽!今天,我们再度回首这段历史,是为了记住先辈们的热血,更是为了珍惜今天的和平 。1
32、.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的政治格局 三种政治势力: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3.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意义(1)宣传了党的和平民主的方针政策;(2)展示了共产党联系群众和实际的工作作风;(3)展示了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领袖风采;(4)赢得了国统区民众,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二、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1.政治危机日益严重 主要表现在信仰危机、宗派斗争、日趋腐败、利用特务系统进行封建法西斯统治等; 2.经济危机日益严重 主要表现在通货膨胀、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社会动荡不安等;3.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