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5 ,大小:305.50KB ,
资源ID:1135039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1350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贵州省防雷检测技术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能力评估考试复习题库.doc)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贵州省防雷检测技术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能力评估考试复习题库.doc

1、1贵州省防雷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大纲复习题库一、法律法规部分一、填空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气 象 法 是 国 家 法 律 , 已经 全 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审 议 通 过 , 于 (2000年 1 月 1 日 )起 正 式 施 行 。2、 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明确规定了防雷工作的组织管理部门,即(各级气象主管机构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雷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

2、的(使用要求 )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使用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15 题出自气象法6、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 570 号)已经国务院第 98 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0 年4 月 1 日)起施行。7、 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由(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负责。8、 违反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1)无

3、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2)在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中弄虚作假的。68 题出自气象灾害防御条例9、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进行(定期检测) 。10、 贵州省气象条例规定,不具备防雷装置检测资质,擅自从事防雷装置检测的,处以( 5000 元以上 3 万元以下 )罚款。2910 题出自贵州省气象条例11、 根据国家和本省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场所或者设施,按照(防雷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安装防雷装置。12、 防雷装置的所有者应当加强对防雷装置的(维护、保养) ,并实施定期检测。1112 题出自

4、贵州省气象灾害条例13、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经 2011 年 7 月 11 日中国气象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以中国气象局第 20 号令形式发布,自(2011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14、 防雷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包括雷电和雷电灾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防护)以及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等。15、 防雷减灾工作,实行(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原则。16、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所称防雷装置是指(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连接导体)等构成的,用以防御雷电灾害的设施或者系统。17、 出具检测报告的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当对(隐蔽工程)进行逐项检测,并对(检测结果 )负

5、责。18、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 。防雷装置检测应当(每年)一次,对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19、 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在检测过程中,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20、 从事防雷检测的机构实行(资质认定制度) 。21、 (防雷装置检测报告)作为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22、 防 雷 减 灾 管 理 办 法 规 定 被 许 可 单 位 以 欺 骗 、 贿 赂 等 不 正 当 手 段 取 得 资 质 的 ,有 关 气 象 主 管 机 构 按 照 权 限 给 予 警 告 , 可 以 处 ( 1 万 元 以 上 3 万 元

6、 以 下 ) 罚 款 ; 已 取 得资 质 的 , 撤 销 其 许 可 证 书 ; 被 许 可 单 位 ( 三 年 内 ) 不 得 再 次 申 请 资 质 认 定 。1322 题出自防雷减灾管理办法23、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减灾工作。未设气象主管机构的,其防雷减灾工作由(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 )负责。24、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防雷装置检测(每年)一次。油库、气库、化学品仓库、加油站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销售、贮存场所的防雷装置每( 半年)检测一次。325、防雷装置检测单位未按核定的(检测项目、范围和防雷技术规范、技术标

7、准)进行检测的,气象主管机构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并处 500 元以上 3000 元以下罚款。2325 题出自贵州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省政府 67 号令)26、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 (中国气象局第 31 号局长令)自(2016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27、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监督管理工作) 。28、省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管理和认定)工作。29、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等级分为(甲、乙)两级。30、申请乙级资质的单位应当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一名) ,中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三名) 。31、申请甲级资质

8、的单位应当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二名) ,中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六名) 。32、乙级资质检测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从事防雷装置检测等工作(三年)以上,并具备相应资质等级要求的(防雷装置检测专业知识和能力) 。33、甲级资质检测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从事防雷装置检测工作(五年)以上,并具备相应资质等级要求的(防雷装置检测专业知识和能力) 。34、 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证有效期为(五年) 。35、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实行(年度报告制度) 。36、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应当从取得资质证后的(次年)起,在每年的(第二季度)向资质认定机构报送(年度报告) 。37、取

9、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应当在资质证有效期满(三个月前) ,向原认定机构提出(延续申请) 。38、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应当按照(资质等级)承担相应的防雷装置检测工作。39 禁止(无资质证或者超出资质等级)承接防雷装置检测,禁止转包或者违法分包。40、防雷装置检测单位不得与其检测项目的(设计、施工单位)以及所使用的防雷产品(生产、销售)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41、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格证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防雷装置检测资质单位执业。42641 题出自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 (中国气象局第 31 号令)二 、 选 择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气 象

10、 法 于 ( C) 开 始 正 式 实 施 。A.1999 年 10 月 31 日 B.1999 年 5 月 18 日C.2000 年 1 月 1 日 D.2000 年 3 月 1 日2、 安 装 的 雷 电 灾 害 防 护 装 置 应 当 符 合 ( B ) 规 定 的 使 用 要 求 。A.省 级 气 象 主 管 机 构 B.国 务 院 气 象 主 管 机 构C.中 国 气 象 学 会 D.中 国 防 雷 研 究 会3、 防 雷 减 灾 是 指 防 御 和 减 轻 雷 电 的 活 动 , 包 括 对 雷 电 灾 害 的 (ABCD )A.研 究 B.监 测 C.预 警 D.防 护4、 防

11、雷 装 置 检 测 单 位 在 检 测 过 程 中 , ( C)A.执 行 自 己 的 规 定 B.执 行 本 部 门 技 术 规 定 C.必 须 执 行 国 家 有 关 标 准 和 规 范 D.行 业 规 定5、 防 雷 装 置 检 测 资 质 证 由 下 列 单 位 统 一 印 制 ( A)A.国 务 院 气 象 主 管 机 构 B.省 级 气 象 主 管 机 构 C.市 级 气 象 主 管 机 构 D.省 气 象 学 会6、 甲 级 资 质 单 位 的 高 级 技 术 职 称 人 员 , 应 不 少 于 ( B )A.一 名 B.二 名 C. 三 名 D. 四 名7、 防 雷 装 置 检

12、 测 资 质 证 的 有 效 期 为 (C)A.一 年 B. 三 年 C.五 年 D.长 期8、 对 从 事 防 雷 装 置 检 测 的 单 位 实 行 : ( B )A.资 格 管 理 制 度 B.资 质 管 理 制 度C.行 业 管 理 D.自 律 管 理9、 应 当 安 装 防 雷 装 置 的 范 围 是 ( ABCD )A 建 筑 物 防 雷 设 计 范 围 规 定 的 一 、 二 、 三 类 防 雷 建 ( 构 ) 筑 物B 石 油 、 化 工 生 产 或 者 储 存 场 所C 电 力 生 产 设 施 和 输 配 电 系 统5D 邮 电 通 信 、 交 通 运 输 、 广 播 电 视

13、 、 医 疗 卫 生 、 金 融 证 券 、 计 算 机 信 息 等 社 会 公 共 服 务 系统 的 主 要 设 施三、简答题1、什么叫防雷减灾?答案:雷电灾害防御(或称防雷减灾) ,是指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包括雷电和雷电灾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防护以及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等。 (中国气象局 24 号令)2、简述防雷减灾工作的原则。答案:防雷减灾工作,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中国气象局 24 号令)3、什么叫防雷装置?答案:防雷装置是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连接导体等构成的,用以防御雷电灾害的设施或者系统。 (中国气象局 24 号令)4、

14、什么是防雷装置检测?答案:防雷装置检测是指对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连接导体等构成的,用以防御雷电灾害的设施或者系统进行检测的活动。 (中国气象局 31 号令)5、简述甲、乙两级防雷装置检测资质从事检测的范围。答案:甲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检测。乙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三类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检测。 (中国气象局 31 号令)四、问答题:1、申请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应当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中国气象局 31 号令)答案:(一)独立法人资格;(二)具有满足防雷装置检测业务需要的经营场所;(

15、三)从事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的人员应当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格证 ,并在其从业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四)具有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并有健全的技术、档案和安全管理制度;(五)具有与所申请资质等级相适应的防雷装置检测能力和良好信誉;6(六)用于防雷装置检测的专用仪器设备应当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2、申请乙级资质的单位除了符合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当同时符合哪些条件?(中国气象局 31 号令)答案:(一)具有与承担业务相适应的防雷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一名,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三名;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从事防雷装置检

16、测等工作三年以上,并具备相应资质等级要求的防雷装置检测专业知识和能力;(二)具有满足相应技术标准的专业设备。3、申请防雷装置检测的乙级资质的单位应当提交哪些书面材料?(中国气象局 31 号令)答案:(一) 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申请表 ;(二)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正、副本的原件及复印件;(三) 专业技术人员简表 ,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格证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证书、身份证明、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关系证明和防雷装置检测资格证的原件及复印件;(四)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五)经营场所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的原件及复印件;(六)仪器、设备及相关设施清单;(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复印件。4、防

17、雷 减 灾 法 律 法 规 规 定 了 防 雷 装 置 的 检 测 周 期 , 请 简 述 理 由 。答 案 : 理 由 主 要 有 二 条 , ( 1) 安 全 工 作 责 任 重 大 , 必 须 做 到 万 无 一 失 。 防 雷 工 作 是 安 全工 作 的 一 部 分 , 必 须 做 到 万 无 一 失 。 ( 2) 自 然 界 中 能 够 引 起 防 雷 装 置 失 效 的 原 因 很 多 ,如 : 由 于 修 缮 建 ( 构 ) 筑 物 或 者 建 ( 构 ) 筑 物 本 身 的 变 形 使 防 雷 装 置 的 保 护 情 况 发 生 变 化 ;因 挖 土 方 、 敷 设 其 它

18、管 ( 线 ) 路 或 者 种 植 树 木 而 挖 断 接 地 装 置 ; 因 锈 蚀 或 者 机 械 力 的 损 伤而 折 断 明 装 导 体 ; 接 闪 器 因 接 受 雷 击 而 熔 化 或 折 断 ; 断 接 卡 因 为 有 腐 蚀 等 造 成 接 触 不 良 。鉴 于 以 上 原 因 防 雷 减 灾 管 理 办 法 等 规 章 都 具 体 规 定 了 防 雷 装 置 的 检 测 周 期 。7二、专业知识部分一、 填空题1、电磁感应是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它周围的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由雷电引起的 电磁感应 事故原因有 磁场感应 和 电场感应 两种途径

19、。2、不在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防雷类别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宜归为第 三 类防雷建筑物。3、防雷装置性能检测应施行 检测 技术规范,当没有相应的检测规范时,可 参考 施行设计规范。4、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引下线应不少于 2 根,其 平 均 间距分别不大于 12m 、 18m 、 25m 。采用建筑物柱筋做引下线时, 外墙柱筋 均为防雷引下线。5、进入防雷建筑物的低压线路至少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 m。26、当信息系统线缆户外采用非屏蔽电缆时,从人孔井或手孔井到机房的引入线应穿钢管埋地引入,埋地长度应大于等于

20、 m,且不小于 15 m。7、等电位连接有 M 型和 S 型两种基本形式。雷达站、导航台、通信基站架空入户线路铁横担应接地 ,接地电阻宜小于 4 或不大于 10 。8、进行雷达站、导航台防雷检测时,应注意检查埋地敷设线路的 走向 ,是否穿 金属管或金属线槽 。9、金属储罐顶壁厚 4 mm 时,应装设避雷针。壁厚 4 mm 时,可不装设避雷针,但应不少于 2 处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30 。10、传统接闪器的 防护效果和保护范围 仍然是技术标准认可的,新型接闪器件的接闪效果和保护范围,在没有国家标准认可的情况下,仍然视为一般 接闪装置 。11、制作长度为 1-2m 的避雷针,用圆钢时直径不应小

21、于 16 mm;钢管直径不应小于 25 mm。12、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3 8m,即针或避雷线支柱与建筑物 外墙 的距离应大于 3m。13、防雷装置现场检测不应少于 二 人, 原始 检测数据需经复核无误后,填入检测 原始记录 表。14、接地电阻的现场测试应在 连续 天晴 三 日后才能进行。15、检测 原始记录 一律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填写,不允许 涂改 ,当经过复核确认有误时,应在有 二 名检测人员在场情况下,在需修改数据上画 两条 水平线,将正确的数据填写在被修改数据的 右上方 ,在场人员在原始记录 复核 栏签名。16、建筑物引下线可

22、采用 圆钢或扁钢 ,宜优先采用 圆钢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 8mm 。17、高度不超过 40m 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 40m 时应设两根引下线。烟囱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 12 mm;采用扁钢时,截面不应小于 100mm2 ,厚度不小于4mm。18、当非金属烟囱无法采用单支或双支接闪杆保护时,应在烟囱口装设环形接闪带,并应对称布置 三 支高出烟囱口不低于 0.5m 的接闪杆。19、 人工雷暴观测资料 来源于人工气象观测记录,缺陷是不能确定闪电的 经纬度和强度 。20、省档案馆应划为 第三类 防雷建筑物,其信息系统机房应按 A 级雷电防护等级考虑。21、银行金融业省、市级信息

23、系统雷电防护等级至少应为 B 级,其机房应采取 全 屏蔽措施。22、加油站属于第 二 类防雷建筑物,钢油罐的防雷接地点不应小于 两 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 。卸油场地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0 。23、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 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 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 4mm;角钢厚度不应小于 4mm;钢管壁厚不应小于 3.5mm。24、防雷装置检测的项目有:接闪器 、引下线、线路敷设、等电位连接、接地装置 检测。25、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应划为第 二 类防雷建筑物。某油

24、库 100 吨露天油罐宜按第 二 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防护措施。 26、属于第二类防雷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壁后大于 4mm 时,可不装设接闪器,但应接地,其接地点不应少于 2 处,两接地点间距离不宜大于 30 m,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30 。27、重要的信息系统为减少电磁干扰、雷击电磁脉冲的危害,主机房 、电气线路 应采取屏蔽措施。928、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应具备的基本的技术文件有 质量管理手册 、 检测实施细则 、 检测报告表 。29、检测方案中防雷环境的调查包含 建筑物防雷类别 、建筑物防雷措施 、 线路敷设路径 等。30、防直击雷接地宜和 防雷电感应 、电气设备、 信息系统 等接地共用同一接

25、地装置,并宜与埋地 金属管道 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应符合规范的要求,但不应小于 2m 。31、地区雷暴强度等级根据 年平均雷暴日数 划分。该数据来源于国家权威部门的公布的当地 人工 气象观测记录,而非 雷电监测网 监测统计数据32、雷电防护区的确定是一个 理论 上的划分,几乎 无法 对应物理实体。实际操作中,是简易将建筑物外面部分归为 LPZ0 区,建筑物外墙内划为 LPZ1 区,内墙内的空间认为是 LPZ2 区,以此延推。33、当外来导电物、电力线、通信线在不同地点进入建筑物时,宜在建筑物基础钢筋地圈梁上,设置 闭合 的 等电位连接带。34、不合格防雷装置整改不属于新建

26、、改建、扩建,应按照 15D500 系列“国家建筑标准 设计图集 ”实施。35、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电流幅值分别为 200 kA、 150 kA、 100 kA,其雷电流陡度 di/dt分别为 20 kA/s、 15 kA/s、 10 kA/s。36、一座 48 层的高层大厦,在接地装置共用的情况下,应在低压电源线路引入的总配电箱、配电柜处装设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应小于或等于 2.5Kv,在无法确定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时,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应取等于或大于 12.5kA。37、SPD 也称 电涌保护器 ,它是一种利用 非线性元件 ,用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过电流的器件。电

27、源 SPD 的关键原件是 压敏电阻 ,其正常情况下是 高阻 状态,泄漏电流仅是 微安 级。38、大型石油化工总厂的原油泵房,应划为第 二 类防雷建筑物。其内部 金属跨接 、等电位接地 是防雷装置安全检测的重点内容。金属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 0.03 时,连接处应用 金属线 跨接。39、接入信号线路的电涌保护器内部一般有一个 限流电阻 ,当该电阻小于 1 时,对网速几乎没影响,该电阻小于 2 时,网速显著变慢,该电阻大于 2 时,网络将造成阻塞。40、一般情况下,带视窗的电源电涌保护器视窗颜色为 绿 色时,表明该 SPD 模块 正常 ,颜10色为 黄 色时,表明该 SPD 模块性能

28、已 劣化 ,颜色为 红 色时,表明该 SPD 模块已损坏应 更换 。41、限压型电涌保护器损坏的典型特征是短路,因此,其应安装在 空开 之后或在其前端设置一个 RCD(漏电保护器) 。限压型电涌保护器损坏的典型特征是短路,因此,其应安装在 空开 之后或在其前端设置一个 RCD 。42、架空避雷线宜采用截面不小于 50 mm 2的镀锌钢铰线,每股线直径不小于 1.7 mm 。43、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均应在 LPZ0B 区与 LPZ1 区的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金属管道是直接与建筑物 基础钢筋 相连,信息线路则是通过 电涌保护器 进行等电位连接。44、测试 独立 接闪杆接地电阻时,宜在 杆脚 东

29、南西北四个方向个测试一次,接地电阻值取 四次 平均值,但 最小值 方向更反映雷电流入地 实际走向 。45、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UC是 220/380V 三相配电系统中的电涌保护器(SPD)的一项重要指标, TN 制供电系统中安装的 SPD 的 UC不应小于 253 v。46、新版“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标准图集分别为: 15D500 防雷与接地设计施工要点 、15D50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 15D502 等电位联结安装 、 15D503 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 、15D504 接地装置安装 、 15D505 古建筑防雷设计与安装 。47、烟花爆竹厂火药装填生产车间,属于 第一 类防雷建筑物,装药工作台面应敷设 导电橡胶 ,且导电橡胶接地电阻宜不大于 10 。48、防直击雷明敷引下线应在距地面 0.3m 至 1.8m 之间装设断接卡,且其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 3 m。49、信息系统各楼层机房 等电位接地端子 可由机房 内墙 柱筋引出,引出连接线应与柱筋可靠 焊接 。50、多个 相邻 建筑物涉及同一电子信息系统时,应用 两 根水平接地体将各建筑物接地装置相互连通。51、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宜根据 区域防雷 技术思路采取 防直击雷击 措施。52、检测单位应将检测报告连同原始记录及相关资料一并存档,并应保存 两 年以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