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173.50KB ,
资源ID:1135189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1351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文复习要点及配套练习及答案.doc)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文复习要点及配套练习及答案.doc

1、12017 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文复习要点及配套练习及答案 复习要点两章1、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一、 文学常识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亚圣” ,与孔子并称“孔孟” 。其在政治上

2、主张“法先王” ,强调“民贵君轻” 、 “省刑薄赋” ;提出“性善”论;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孟子一书现存七篇。宋朝朱熹把孟子 论语 大学 中庸合称为“四书” 。二、 基础知识1、 生字难字(略)2、 书下注释:(如有出入,以教材为准)富贵:指有钱有地位。 淫:使迷惑。居天之下广居:居住。居所。 得志,与民由之:实现;实行。独行其道:固守。原则,行为准则。 安居:安静。熄: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是:这。焉得:怎么能。威武:威胁暴力。三、 结构第一段:景春提出大丈夫的标准。第二段:孟子反驳并提出自己关于大丈夫的标准。总结起来比较重要的内容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

3、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关于大丈夫的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激励了无2数仁人志士,成为他们坚守正义的座右铭。在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为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四、 写作手法略五、 习题练习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孟子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什么。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3.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自己的道德修养,威逼利

4、诱不能使其屈服。这样才叫大丈夫。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改变个人的操守,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与原则,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应时刻注意。4.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得志时与百姓同行,不得志时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即得志时要心怀百姓为民做主,做一个好官。不得志则要加强自我修养,决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放低要求,力争做个好人。5.孟子是怎样来谈论“大丈夫之道”的?既要有行“居天,立天,行天”又要有志“得志,不得志” ,还必须保持“富,贫,威”的操守。这样才能称之为大丈夫。6.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像公孙衍与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

5、者。7.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前者为无原则的顺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 ,如张仪等人,无原则的顺从秦王的意思。而大丈夫则表示为“富,贫,威”是对仁义礼的坚守,正如儒家倡导的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8.请谈谈“富贫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这既是民族传统也应是每个人的行为准则,特别是做为领导者,更应做到如此,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为重,不为一己私利而有损前者的利益,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大丈夫。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资料3原 文 :舜 发 于 畎 亩 之 中 , 傅 说 举 于 版 筑 之 间 , 胶 鬲 举 于 鱼 盐 之 中 ,

6、管 夷 吾 举 于 士 , 孙叔 敖 举 于 海 , 百 里 奚 举 于 市 。 故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 , 必 先 苦 其 心 志 , 劳 其 筋骨 , 饿 其 体 肤 , 空 乏 其 身 , 行 拂 乱 其 所 为 , 所 以 动 心 忍 性 , 曾 益 其 所 不 能 。人 恒 过 , 然 后 能 改 ; 困 于 心 , 衡 于 虑 , 而 后 作 ; 征 于 色 , 发 于 声 , 而 后 喻 。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 , 出 则 无 敌 国 外 患 者 , 国 恒 亡 。 然 后 知 生 于 忧 患 而 死 于 安 乐 也 。一、 解词:1、书下注释:(1)发:起

7、,指被任用。(2) 畎亩:田间、田地。 (3)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4)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5)举于士: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士,狱官。 (6)市:集市。(7)任:责任,使命。 (8)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顿,后半句将加以申说。 (9)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10)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11)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 (12)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 (13)曾益:增加。曾,通“增”,增加。 (14)恒过:常常犯错误。

8、 (15)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16)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17)征于色:表现于脸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 (18)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19)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20)入:指在国内。(21)法家拂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22)出:在指国外。(23)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24)生于忧患: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31)死于安乐:因沉迷安乐而衰亡。2、补充注释(1)故:所以。 (2)是:代词,这样。 (3)恒:常常。 (4)过:动词,犯错误。(5)喻

9、:了解,明白。 (6)则:如果。 (7)然:这样。3、一词多义(1)舜 发 于 畎 亩 之 中 起 , 指 被 任 用 征 于 色 , 发 于 声 表 现(2)行 拂 乱 其 所 为 违 背 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 通 “弼 ”, 辅佐三、文学常识孟子(前 372前 289)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人以“孔孟”并称。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这部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是儒家经典著作。它属语录体散文集。二、 课文翻译:4舜 发 于 畎 亩 之 中 , 傅

10、 说 举 于 版 筑 之 间 , 舜从田间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 鬲 举 于 鱼 盐 之 中 , 管 夷 吾 举 于 士 ,胶鬲从鱼盐贩中被选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孙 叔 敖 举 于 海 , 百 里 奚 举 于 市 。孙叔敖从隐居海滨被选拔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选拔而登上了相位。故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 ,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必 先 苦 其 心 志 , 劳 其 筋 骨 , 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饿 其 体 肤 , 空 乏 其 身 , 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体受到贫困之苦行 拂 乱 其 所 为 , 使他做事不

11、顺所 以 动 心 忍 性 , 曾 益 其 所 不 能 。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人 恒 过 , 然 后 能 改 ;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困 于 心 , 衡 于 虑 , 而 后 作 ; 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征 于 色 , 发 于 声 , 而 后 喻 。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 , 而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出 则 无 敌 国 外 患 者 , 国 恒 亡 。 在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常常会导

12、致灭亡。然 后 知 生 于 忧 患 而 死 于 安 乐 也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五、段意和中心:1、段意第一段:列举逆境中出人才的事例,并剖析艰难困苦对人才成长的意义。第二段:由人及国,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和缺少磨练的危害,并提出中心论点。2、中心:这篇议论文论证了要成才必须经受磨练的观点,激发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六、简答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在文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怎样理解这一人才观?(1)他认为人才要在困境中磨练造就。 (2)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

13、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智慧,智慧使人生命持久。 ”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3、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4、学了本文你有了什么收获?(1) 人要成就事业必先经受磨练;人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贪图享乐。 (2)一个国家要5想长治久安,必须有严于执法的领导干部,必须时刻警示敌对势力的入侵。愚公移山复习要点一、文章内容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

14、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

15、,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二、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2、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3、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4、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三、语音 太行(hng) 万仞(rn) 惩(chng) 塞(s) 汝(r) 曾(cng) 诸(zh) 箕(j)畚(bn) 荷(h) 孀(shung) 龀(chn) 叟(su) 匮(ku) 亡(w)以应 厝(cu) 雍(yng) 冀(j) 四、通假字 1、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2、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

16、无,没有 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5、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山 6、指通豫南 指通直,一直 五、古今异义词 1、河阳之北 河: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2、达于汉阴 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63、指通豫南 指: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5、投诸渤海之尾 诸: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古义:负荷, 今义:荷花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8、北山愚公长息曰 息: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9、虽我之死 虽;古义:即

17、使, 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10、惧其不已也 已:古义:止, 今义:已经 11、无陇断焉 陇断:古义:山川阻隔, 今义:把持独占 12、何苦而不平 何苦:古义:怎么会,哪怕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六、词类活用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止:动词的使动用法,阻止,使停下 2、面山而居 面:名词用作动词,面向,面对着 3、吾与汝毕力平险 毕: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 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5、惩山北之塞 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6、聚室而谋曰 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聚集 七、一词多义 1、方:(1)方七百理(古代称面积

18、用语,纵横)(2)今方来,吾欲辱之(将要) 2、固:(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4)固若金汤(坚固) 3、穷:(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穷困) (3)蝉则千转不穷(尽)(4)非咨询不穷其致(追究到底)(5)穷凶极恶(极端) 4、如:(1)其如土石何(如何:把怎么样)(2)闻水声,如鸣佩环(好像) (3)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及)(4)如法炮制(依照)(5)如意算盘(符合) 5、通:(1)指通豫南(通向)(2)初极狭,才通人(通过)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通)(4)政通人和(顺利)(5

19、)通计一舟(全,整个) 八、重点词语解释 1、年且九十 且:将近 2、惩山北之塞 塞:阻塞 3、出入之迂也 迂:曲折,绕远 4、聚室而谋曰 室:家 5、吾与汝毕力平险 汝:你 6、杂然相许 许:赞同 7、其妻献疑曰 献疑:提出疑问 8、以君之力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7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 损:削减 丘:小山 10、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把怎么样 11、且焉置土石 且:连词,况且 焉:疑问代词,哪里 12、投诸渤海之尾 诸:之于 1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挑 夫:成年男子 14、叩石垦壤 扣:敲,凿 15、始龀 龀:换牙 16、寒暑易节,

20、始一反焉。 易:交换 节:季节 1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彻:通 1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穷尽 19: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背 九、特殊句式 1、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 2、帝感其诚 被动句 3、何苦而不平 宾语前置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定语后置 十、朗读节奏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愚公”移山时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初定计划时杂然相许;深入研究时其妻献疑;移山过程中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2、“愚公”坚信移山成功的依据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3、第三段可以看作是文章的驳论部分。“智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列举的论据

21、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在文中用来驳斥智叟最有力的一句话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批驳的方式是驳论据;其结果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2、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3、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泥箕、筐子装上士石运到渤海边上。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中的“笑”表现了智叟不智或自作聪明;“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的“长息”表现了“愚公”不愚或胸有成竹;“笑”和“长息”属于人物的神态描写。 2、“杂然相许”与“其

22、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杂然相许”表明愚公提议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其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并不是反对愚公移山。 3、从愚公之妻和智叟说话的语气来分析,两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这两个人说的话对情节的发展分别起怎样的作用呢? *(1)愚公之妻的话是关心的语气,她并不反对移山,只是提出要解决“焉8置土石”的问题。 (2)智叟的话带有轻视的(或讥讽的、挖苦的、责备的怀疑的)语气,以阻止愚公移山。 (3)前者“献疑”引出了讨论运土的问题。 (4)后者“笑而止之”引出了愚公的反驳。 4、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 A、愚公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

23、以看出,他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子孙后代。 B、本文采用神话的方式结尾,目的是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伟大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愚公年近九十还亲自上山“扣石垦壤”,说明他对移山很有信心,这主要来自他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的正确认识。 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揭示了故事的寓意。愚公眼光长远却命名为“愚”,智叟鼠目寸光却命名为“智”,这样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 5、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嘲讽、怀疑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语言、动作的某些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十四、开放性试题 1、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

24、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 *挖山不止的顽强意志,排除非议的坚定信心。答全两点得 2 分;如只答出一点,但能说透彻,也可得 2 分;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得 1 分,言之有理且有新意,得 2 分。 2、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说明了克服困难要下定决心的道理,教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今天,站在保护大自然的角度,谈谈你对“愚公”挖山的看法。 *示例:像愚公这样挖山不行。因为山上的草木植被遭到彻底的破坏后,会导致沙化、生态失衡,会给人类生存带来祸患。(答案必须是否定的,凡在保护环境、大自

25、然的前提下,从其他方面指出危害或指明做法、提建议均可) 3、在你所熟悉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名称,不少于两个。*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4、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周亚夫扶细柳营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9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 130 篇,包括书、表、本纪、世家、列传。鲁迅先生曾高度赞扬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6、二、字音、字形彀(u) 诏(zho) 按辔(pi) 揖(y) 介胄(zhu) 囊(nn)者嗟(ji)三、通假字1军士吏被甲 “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2改容式车 “式”通“轼”,车前的横木3可得而犯邪 “邪”通“耶”,表示疑问四、一词多义1军 3诏周亚夫军细柳(驻军) 不闻天子之诏(名词,皇帝的命令)上自劳军(军队) 持节诏将军(动词,皇帝下命令)至霸上及棘门军(军营) 4耳2使 若儿戏耳(语气词,罢了)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遣) 闻寡人之耳者(耳朵)使人称谢(派遣) 5为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者,使臣)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作为)天子为动(被)6持 8之持满(拉) 已而之细柳

27、(到)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拿) 不闻天子之诏(的)7以 称善者久之(凑足音节,无实意)乃一宗正刘礼为将军(用)以备胡(用来)请以军礼见(用)五、词性活用1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诏:名词作动词,皇帝下命令2锐兵刃 锐:使动用法,使锐利3介胄之士 介胄:名词作动词,穿着盔甲六、古今异义1天子先驱至 古义:先行的卫队 今义:走在前面起引导作用的人2持节 古义:持节,古代使臣用来凭证的东西。 今义:物体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103居无何 古义:过了 今义:居住4将军约 古义:规定 今义:约定七、文言句式1省略句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省略主语):于是(文帝)任命宗正刘礼担任将军2被动句(1)天子为动(被动句

28、,“为”表被动):天子被感动了。(2)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被动句):那些将士必定会遭袭击而被俘虏的。3判断句此真将军矣: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八、重点问题1概括本文的中心?本文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2选文第 1 段都交代了什么内容?点明背景,交代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戍边,为任务展示性格提供舞台。3第 2 段是全文的中心段,表现出了主人公亚夫的什么性格特征?采用了什么手法?采用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借助对比衬托手法,表现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4文中写霸上及棘门军有什么作用?将文帝在霸上、棘门所遇到的情况和细柳驻军的情况作

29、对比,以霸上、棘门来衬托细柳军营军纪严整,周亚夫治军有方、刚正不阿。(1)与霸上和棘门军将士不同的是,细柳军营常备不懈、严阵以待。(2)天子在霸上和棘门军中策马驱车“直驰入”:而在细柳军营两次不得入,体现细柳军营军纪严明,只能“按辔徐行”,突现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3)天子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而周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突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5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再作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6简述汉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人物形象)。治军严整,军纪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7写文帝言、行反应在文中起何作用?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