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42 ,大小:416KB ,
资源ID:114509      下载积分:6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145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八纲辨证与护理.ppt)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八纲辨证与护理.ppt

1、八纲辨证与护理,曲靖市中医院内一科 李荣红,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八纲辨证:通过四诊所取得的资料,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多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不同的证候。掌握了八纲辨证,就能将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加以概括,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什么是八纲,中医学在历史上形成的辨证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八纲辨证。八纲是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即任何一种疾病,从疾病的类别来说,不属于阴证,便属于阳证;从疾病的部位深浅来说,不在表,就在里(或半表半里);从疾病的性质来说,不属于寒证,便属于热证;从邪正斗

2、争的关系来说,正气虚的称为虚证,邪气盛的称为实证。所以八纲辨证是概括性的辨证纲领,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在八纲中,阴阳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证,里、寒、虚证为阴证,所以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这样,就可紧紧把握阴阳两纲,由浅人深,认识疾病的本质。,八纲辨证是从八个方面对疾病本质做出纲领性的辨别。但是,这不意味着八纲辨证只是把各种证候简单、截然地划分为八个区域。八纲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绝对对立,静止不变的。而是相互间可有兼夹、错杂,可有中间状态,并随病变发展而不断变化,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表证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实证转虚、因虚致实等。因此,临床辨证时,不仅要

3、注意八纲基本证候的识别,更应把握八纲证候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将八纲联系起来对病情作综合性的分析考察,才能对证候有比较全面、正确地认识,以便为治疗和护理指出方向。,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表与里是相对的概念,如躯壳与脏腑相对而言,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属表,脏腑属里;皮肤与筋骨相对而言,皮肤为表,筋骨为里等。因此,对于病位的内外深浅,不可作绝对地理解。 一般而论,从病位上看,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相对为外脏腑、骨髓相对为内。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外有病属表,病较轻浅;内有病属里,病较深重。从病势上看,外感病,病邪由表入里,是病势逐

4、渐增重;病邪由里出表,是病势逐渐减轻。因此,前人有所谓病邪入里一层,病深一层;出表一层,病轻一层的认识。,一、表里辨证与护理,(一)表证表证是六淫、疠气、虫毒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证候的概括,主要见于外感疾病初期阶段,具有起病急,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有感受外邪因素等特点。【临床表现】 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脉浮,苔薄白。常兼见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症状。 由于邪气性质不同,人体正气差异,表证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之分,其主要鉴别如表。,表证鉴别表,【护治原则】 辛散解表【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寒热、汗、舌苔、脉象的变化,以区别表寒、

5、表热、表虚、表实证。表寒证,无汗,恶寒重,发热轻,苔薄白,脉浮紧;表热证,恶寒轻,发热重,或有汗,苔薄黄,脉浮数;表虚证,恶寒或恶风,有汗或微汗,苔薄白质淡,脉浮细无力。 2生活起居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病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忌寒凉闭汗或汗出当风,以免邪遏于里不得外达。注意随病情以及气候的变化增减衣被,汗湿衣服及时更换。患者一般应注意休息,症状较重者应卧床。愈后应注意经常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3饮食调护 宜食清淡、细软、易消化食物,忌肥甘油腻、生冷之品,以免恋邪伤正。表寒证,可用姜、葱、蒜、胡椒等作为调味品,以辅助药力散寒祛邪;表热证患者可适量饮用清凉饮料或食用水果。要注意

6、避免病人吃得过饱。 4.用药护理 解表发汗药多属于辛散之品,不宜久煎,药宜加水浸透后武火急煎,沸后510分钟即可。药宜温服,服药后应静卧覆被并饮适量热粥(汤)以取汗。服药后应观察汗出情况,以微汗为宜,不可过汗以免伤及正气。如汗出热退,表解身凉,不必再进解表药;汗出不彻,寒热不退,为表证未解,应继服解表药;如汗出过多,应停服解表药。年老体弱者发汗过多易出现虚脱。 5.对症处理 头痛者可针刺合谷、太阳、风池穴;或耳穴压脑、额、枕、神门,每次取23穴。无汗、发热者,在服药同时可配合针刺曲池、大椎、合谷等穴;表寒证,可推拿背部膀胱经;咽痛、口干者可用芦根3060g煎汤代茶或冰硼散吹咽喉部。,里证鉴别表

7、,【护治原则】 以“和里”概括。可根据寒、热、虚、实等具体病症的不同,分别选方用药。【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根据里证中的一些常见证候给予相应的观察。如实热证病人应注意观察发热、神志、汗出和脉象变化等。 2生活起居护理 病室应安静整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随病情的不同以及气候的变化增减衣被。注意休息,病情严重者应卧床。注意皮肤及口腔的卫生。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轻重,体质强弱,鼓励其做适当的活动,如打太极拳、做气功等,以利病情恢复。,3情志护理 由于病人的性格、病情、环境、经济条件、家庭情况等不同,造成病人的思想情绪也不一样。为此,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有的放矢,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精神护理。

8、如危重病人,多悲观失望,则要给予其鼓励,在生活上多关心照顾,帮助洗脸、擦浴、洗脚等,使病人感到温暖。部分或全部失去生活自理的病人,精神压力很大,忧心忡忡,护理人员则应满腔热忱、耐心地做好护理工作。对意志脆弱、多愁善感、焦虑不安者,护理人员必须因人而异,做好思想工作,以促使其疾病早日痊愈。4饮食调护 根据不同的病症给予不同的饮食护理。里寒者,饮食宜温热,忌食生冷;邪热内盛者,应适量饮用绿茶、西瓜汁、绿豆汤等,以清热生津止渴;阴液亏虚者,可多食 滋阴养血等食品。 5. 对症处理 腹部冷痛,可艾灸神阙、气海、关元及足三里。大便秘结,可用番泻叶泡水代茶饮。高热者,可针刺曲池、大椎或三棱针放血,或刮痧,

9、以清内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病邪有阳邪和阴邪之分,正气有阳气与阴液之别。阳邪致病导致机体阳气偏盛而阴液受伤,或是阴液亏损而阳气偏亢,均可表现为热证;阴邪致病容易导致机体阴气偏盛而阳气受损,或是阳气虚衰而阴寒内盛,均可表现为寒证。即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这也说明,从病邪的属阴属阳或机体阴阳的盛衰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所得寒证、热证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 (一)寒证 寒证是指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二、寒热辨证与护理,【临床表现】 恶寒、畏冷、肢凉冷痛、喜暖,口淡不渴,倦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迟或紧等。

10、【护治原则】 温以祛寒【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寒热喜恶,肢体温凉,口渴与否等情况。另外要注意舌象、脉象以及涎、涕、痰、尿、便等排泄物的观察。 2生活起居护理 病人居处宜向阳、通风、洁静、室温应适度偏高。平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忌冷,根据具体病情适当加盖衣被。 3情志护理 对病程长,病情较重的患者,要注意安定患者的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保持气机调畅。,4饮食护理 寒证患者宜温热性饮食,忌生冷;卒中寒邪所患的表寒证或里寒证,可用姜糖水趁热服下,或在食用的菜蔬中多加些姜、葱、胡椒粉等辛散之品,以助驱邪外出;虚寒证患者,可食用温补类药膳,以助阳散寒。 5用药护理 寒证多用辛温

11、燥热药,应中病即止以免辛热之品过用伤阴。药宜温服。 6对症处理 可配合针灸、热敷、推拿等方法以助驱除寒邪,如风寒痹证患者,除应注意局部保暖外,还可用针灸、拔火罐等方法解除关节疼痛。,(二)热证 热证是指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功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发热,喜凉,恶寒喜冷,口渴欲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数等。,寒证、热证四诊鉴别比较表,【护治原则】 清热泻火【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观察发热,汗出、神志、食欲、二便、斑疹、出血、舌苔、脉象等。另外,观察是否有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的出现。 2生活起居护理 发热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病室

12、空气新鲜,凉爽通风,温度适宜,清洁卫生。患者衣被应勤更换。里证热重者,可予冷敷。对感受时邪疫疠的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相互染易。高热神志不清者,要注意预防褥疮及意外事故的发生。 3情志护理 热证病人情绪易于激动,应注意安定其情绪,以利康复。,4、饮食护理 饮食宜新鲜清凉,忌食辛辣、滋腻动风之品。烦热口渴者,可多饮清凉饮料,或多食西瓜、梨及蔬菜等。应鼓励病人多饮水。,5用药护理 清热解毒之剂宜凉服或微温服。其煎煮之法,视药物不同而有别,如辛凉之品煎煮时间要求稍短。一般药物每日一剂,分上下午各一次服。也可根据病情需要加服一剂,每日四次分服,服药相隔时间约3小时左右。6对症处理 高热患者,除用冷

13、敷外,还可用冷盐水灌肠或针刺大椎、合谷、曲池以清热;热扰心神者,可用紫雪丹或安官牛黄丸等以清热开窍;热毒内盛,腑气不通者,可服用生大黄浸液以通便泻火;咽喉肿痛、口舌糜烂者可用锡类散、冰硼散等吹喉及口;若温热之邪内迫营血,出现耗血动血之鼻衄、齿衄、呕血、便血等,可用云南白药、三七粉、白及粉等随症处理。,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虚实主要反映病变过程中人体正气的强弱和致病邪气的盛衰。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主要指邪气盛实,虚主要指正气不足。由于邪正斗争是疾病过程中的根本矛盾,所以分析疾病中的邪正虚实关系,是辨证的基本要求,故素问调经论有“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之说。通过

14、虚实辨证,可以了解病体的邪正盛衰,为治疗提供依据。,三、虚实辨证与护理,(一)虚证 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为主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虚证反映人体正气虚弱、不足而邪气并不明显的一类证候。人体正气包括阳气、阴液、精、血、津液等,故阳虚、阴虚、气虚、血虚、津液亏虚、精髓亏虚等,都属于虚证的范畴。【临床表现】由于虚证有气、血、阴、阳虚证等多种证候的不同,所以临床表现极不一致很难概括全面,常见有: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溏泄或滑脱,小便频数或失禁,舌质淡嫩,少苔或无苔,脉虚无力等。【护治原则】补虚扶正(温阳益气,养血滋阴),【护理措施】 1病情

15、观察 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汗出,疼痛性质、二便、舌象及脉象的变化,以区分表虚、里虚、虚寒、虚热等。如精神不振,面色淡白,少气乏力畏寒肢冷,腹痛喜按,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嫩脉微或沉迟无力为虚寒证;心烦不眠,口燥咽干,潮热盗汗,大便干结,舌红,脉细数为虚热证。 2生活起居护理 虚证患者居处宜安静,空气新鲜,光照充足,温湿度适宜。平时应注意气候变化,防止感冒。要适应四时变化,生活有规律做到起居有常,注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病重者应静卧休养,避免过度疲劳。对大小便失禁病人要及时更换床单衣裤,以免损伤皮肤发生褥疮。指导患者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锻炼方式,以增强体质。,3情志护理 虚证患者体

16、弱,病程长,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工作应主动热情,态度和蔼亲切。应鼓励他们乐观、开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恼怒、抑郁、思虑等精神刺激。 4饮食调护 应根据气、血、阴、阳亏损的不同,分别给予相应的饮食调护,以加强营养。阳虚、气虚、血虚病人,宜食温补之类的膳食,如肉、蛋等,忌寒性食物及生冷瓜果;阴虚或血燥的病人,宜用清补之类的饮食,如百合,银耳等,忌辛辣、油炸、煎炒等温燥动火伤阴之品。 5用药护理 虚证患者,服药时间长,有厌药心理,故中药应浓煎,可少量多次服。服药应在餐前或餐后12小时温服,以免影响食纳。 6对症处理 虚寒腹痛可予热水袋热敷,或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或拔火罐止痛;若脾虚所

17、致之腹胀可用小茴香温熨腹部或灸中脘、足三里、天枢等穴位以温阳行气;虚证发热不宜冷敷。,(二)实证 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病机以阳、热、滞、闭等为主,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所形成的各种临床证候的概括。实证邪气充盛,但正气尚未虚衰,故邪正斗争一般较为剧烈,而表现为有余、强烈、停聚等特点。 实证范畴非常广泛,寒邪、风邪、暑邪、湿邪、热邪、燥邪、疫毒为病,痰、饮、水气、食积、虫积、气滞、血瘀等病理改变,一般都属于实证的范畴。临床上一般是新病、暴病多实证,病情激烈者和体质壮实者多实证。【临床表现】 由于病因和病邪停积部位的差异,实证各自有着不同的证候表现。其代表症状主要为: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呼吸

18、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神昏谵语,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护治原则】 泻实祛邪,【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神色、寒热、疼痛的性质,二便、汗出、脉象等情况。注意辨别虚实的真假,谨防出现危证。 2生活起居护理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清洁安静。病人宜卧床休息,烦躁者要慎防坠床。 3情志护理 实证患者一般起病急,病程短,大多数思想顾虑较多,精神紧张。故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耐心、细致的进行解释,解除思想顾虑,增强信心,使其情绪安定,以配合治疗,促进早日恢复健康。 4饮食调护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刺激肥腻之品。腹痛患者,饮食宜有节制。,5用药护理 实证多采用泻实祛

19、邪之法,服药后应加强观察。攻下药沉降下行,宜空腹服用,以利药达病所,但应中病即止,以免伤及正气。 6对症处理 实寒腹痛可隔姜灸神阙,或针刺足三里、中脘。亦可用沉香、元胡粉各1.5g吞服,另可用热水袋或炒盐热熨腹部。便秘患者,应注意让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可指导其清晨或睡前按顺时针方向做腹部按摩,以促进肠蠕动。患者宜食清凉、润滑、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苦瓜、黄瓜等,清晨空腹可饮淡盐水或蜜水。,阴阳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一对纲领,是八纲的总纲。 一般而言,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为阳证,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为阴证。由于中医学中的阴阳不仅是抽象的哲学概念,而且有具体的实际内容,所以阴阳辨证除概括其他六纲外,

20、又有阳虚证、阴虚证、阴盛证、阳盛证,亡阳证、亡阴证等具体的证型。,四、阴阳辨证与护理,(一)阴虚证 阴虚证是指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而无以制阳,滋润濡养等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热证候,属虚证、热证的性质。 【临床表现】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等,且具有病程长,病势缓等虚证的特点。,【护治原则】养阴清热【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发热、汗出、饮食、口渴、二便、舌苔和脉象的变化。 2生活起居护理 病室内应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凉爽,安静整洁。平时要注意生活调摄,忌劳累。注意口腔清洁,早晚用温盐水或漱洗剂漱口。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体质

21、强弱和个人爱好,做适当的活动。,3、情志护理 虚证患者体弱,病程长,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工作要主动热情,态度和蔼亲切。应鼓励他们乐观、开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恼怒、抑郁、思虑等精神刺激。,4饮食调护 饮食宜富于营养,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动火伤阴之品,禁烟酒。可食用滋阴清热药膳,如银耳、冰糖煎汤服食,海参、甲鱼适量清炖或配菜作佐餐食用等。根据胃纳情况,可酌情食用梨、枇杷、梅子等养阴生津的水果。 5对症处理 盗汗者应避免室温过高,以免引起出汗,出汗后及时更换衣被。亦可用煅牡蛎、煅龙骨研粉,纱布包扎,用以扑身,有止汗之效。注意寒温调节,须防汗后受凉感冒。,(二)阳虚证 阳虚证是指

22、体内阳气亏损,温煦、推动、蒸腾、气化等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属虚证、寒证的性质。 【临床表现】畏寒,四肢不温,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大便溏薄,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的证候,多见于病久体弱者,病势一般较缓。【护治原则】温补阳气,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寒热、汗出、二便及舌苔、脉象等变化。2生活起居护理 病室宜通风向阳温暖,空气新鲜。做到起居有节,注意休息,避免劳累。3情志护理 积极疏导,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措施】,4饮食调护 宜食温养饮食,如羊肉、狗肉、桂圆等,忌寒凉、生冷之品。有泄泻的病人,应忌油腻、粗硬及

23、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 5对症处理 脾阳虚,腹痛泄泻,完谷不化者,可针灸或按摩关元、气海、足三里穴。肾阳虚,五更泄泻者,可予吴茱萸15克、五味子60克同炒研末,每晨服6克,米汤送下。,(三)亡阴证 亡阴证是指体内阴液大量耗损、严重亏乏欲竭而表现出的危重证候。【临床表现】 汗热味咸而黏,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扰,恶热,口渴欲饮,皮肤皱瘪,小便极少,面色赤,唇舌干燥,脉细数等。【护治原则】 救阴敛阳,【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寒热、面色、脉象、汗出、二便等情况。 2生活起居护理 按危重病护理,病室保持安静通风,温湿度适宜。取去枕平卧位,不宜搬动。 3对症处理 根据病人所出现的情况,作相应的处理。如汗出过多者,应更换汗浸的衣褥,烦躁者应防止坠床。,(四)亡阳证 亡阳证是指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表现出阳气欲脱的危重证候。【临床表现】 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微,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护治原则】 回阳救逆【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寒热、脉象、汗出、二便等情况。2生活起居护理 按危重病护理,注意保温。取去枕平卧位,不宜搬动。3用药护理 独参汤口服或鼻饲。4对症处理 可针灸神阙、关元、百会、气海等穴。,谢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