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8 ,大小:811.50KB ,
资源ID:1148115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1481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林业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方案试行.DOC)为本站会员(国***)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林业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方案试行.DOC

1、1河南省林业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方案(试行)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林护发200555 号)和 关于进一步加强 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林护发 2011187 号)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省自然保护区的科研监测工作,提高全省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实用性、一致性、可比性,结合我省自然保护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目的意义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监测,掌握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重要参数和动态信息,揭示关键物种、生物群落动态变化规律和生态过程的变化机制,为自然保护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

2、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二、术语和定义(一)种群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二)优势种 指生态系统或群落中,数量多、出现频率高的植物种。(三)物候期 指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等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正在产生这种反应的时候叫物候期。2(四)多度是对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中。(五)盖度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六)频度是指某种植物在全部调查样方中出现的百分率。(七)物种多样性 指群落内或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寡和不均匀性。三、监测对象选择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为监测对象。气象、水文等

3、要素根据各自然保护区实际情况进行监测。四、监测的主要内容、指标和方法(一)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1.生物多样性监测(1)监测对象各保护区选取 3-5 块具代表性的典型植物群落进行监测。森林群落内监测对象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灌丛群落监测对象为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草本群落监测对象仅为草本层植物。(2)监测内容和指标乔木层:植物种类、胸径、高度、枝下高、冠幅。3灌木层:植物种类、多度、平均高度、盖度。草本层:植物种类、多度(丛)、平均高度、盖度。(3)监测方法采用样方法进行监测,按操作性强、干扰少、易维护的原则选择 3-5 块 1 公顷(100m100m)的样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监测

4、样方数量均为 25 个,乔木样方为 20m20m,灌木样方 5m5m,草本样方为 1m1m;灌木样方设置在乔木样方的四角和中央,在这 5 个乔木样方的四角和中央各设置 1 个灌木样方;草本样方设置在灌木样方的四角和中央,在这 5 个灌木样方的四角和中央各设置 1 个草本样方。乔木监测时进行每木检尺并在胸径上方 30.0处挂牌和编号,起测胸径径级为 1.0(离地面 1.3m),胸径小于 1.0cm、高度大于0.25m 的乔木植物种随灌木 层监测,高度低于 0.25m 的乔木植物种随草本层监测。在每个 55m 的作业单元内对乔木个体进行定位,以作业单元的左下角为坐标原点,侧边为坐标系纵轴,底边为坐

5、标系横轴。监测时间为 9-10 月份,各自然保护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按乔木 5 年 1 次、灌木 3 年 1 次、草本 1 年 1 次的频度进行监测。填写森林类型监测表(附表 1-1,1-2)。2.植被监测(1)监测 内容和指 标森林起源、年龄、优势树种,植物的种类、数量,乔木的胸径、4树高、郁闭度,灌木和草本的平均高度、多度、盖度。(2)监测 方法各自然保护区根据区内植被情况,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包含各功能区),充分考虑可行性等因素,沿选定区域的南北坡(或东西坡)各设定 1 条监测样线,以最短距离穿越最多植被类型和较易行走为原则,其长度一般在 35km。在监测样线上从最高点开始每 200m

6、海拔设置一个方形 样地,200m 处 即为样地西南角,并对样方四角定桩标记,乔木样方为 20m20m,灌木样方为 5m5m,草本样方为 1m1m,分 别进行调查。监测时间为 9-10 月份,各自然保护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按乔木 3 年 1 次、灌木 2 年 1 次、草本 1 年 1 次的频度进行监测。填写森林类型监测表(附表 2-1,2-2)。3.重点植物与生境状况监测(1)监测 内容和指 标重点植物:年龄、起源、数量、乔木平均胸径、平均高度、郁闭度,灌草的平均高度、盖度。生境:地形,地貌,海拔,坡向,坡位,土壤种类、厚度、PH 值,群落年龄、起源,平均胸径,平均高度,郁闭度,盖度等。(2)监测

7、 方法各自然保护区选择 3-5 种重点植物相对集中分布区设置监测样地,每种植物设置正方形样地 3-5 个,大小为 20m20m。监测时间为每年 9-10 月份,并填写重点植物监测表(附表 3-1、3-2)和重点植物生境监测表(附表 3-3)。54.主要动物监测(1)监测内容和指标兽类:数量,年龄结构,成体雌雄比例。鸟类:种类,数量。生境:活动区域,地形地貌,植被类型。人类活动:工程建设、农事耕作、放牧、盗伐、采矿、采沙、建场(厂)、旅游等(2)监测方法各保护区选择 1-3 种主要野生动物作为监测对象,具体监测方法参照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兽类监测方法和鸟类监测方法,兽类每年冬季监测 1 次、候

8、鸟迁徙期每周监测 1 次、稳定期每月 1次,留鸟每年春、夏、秋、冬季各调查 1 次、繁殖期每半月 1 次,填写监测表(附表 9-1、9-2、9-3,附表 10)。(二)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湿地植物监测(1)监测内容和指标灌木层:植物种类、数量(丛)、平均高度、盖度。草本层:植物种类、数量(丛)、盖度。(2)监测方法植物多样性调查采用样方法,在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湿地区域内(常年积水型水深小于 2m、季节积水与土壤常年过湿型和季节性积水与土壤季节性过湿型湿地)随机设置 10 个样方,并对样方四角定桩标记,灌木样方为 2m2m,草本样方为 1m1m。每年 56月、10 月各调查一次,并填写湿地类型植

9、物多样性监测表(附表 4)。2.重点鸟类及栖息地监测(1)监测内容在重点鸟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集中分布区每年定期调查、重点统计 1-3 种鸟类 数量,并 调查鸟类 迁入和迁出的时间以及栖息期,了解重点鸟类的最适栖息生境。结合重点鸟类监测和各保护站点的日常巡护观察,记录统计保护区内所有鸟类的种类。(2)监测指标鸟 类:种类、数量。栖息地:面积、周边植被状况、周边地貌状况、人类活动状况(重大环境改变)。(3)监测方法各自然保护区首先确定本区需要监测的重点鸟类种类,在其集中分布区域进行监测,设置监测点 3-5 个。候鸟监测在其迁徙期前两周开始,每周监测一次;留鸟繁殖期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时间选择

10、晴朗无风的清晨或傍晚进行。鸟类数量低于 300 只时,采用精确计数法调查,可借用计数器计数;水鸟数量大于 300 只时,采用估算法,即“ 集团统计法” 调查。集 团统计法是将鸟类分成若干小集团,每个集团可以为 10 只、20 只或 50 只(根据种群大小而定),根据集团数推算水鸟的总数。填写重点水鸟监测表(附表 5)。重点鸟类栖息地监测主要调查以鸟类分布区中心点为圆心,半径 1000 米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等情况。地7形地貌可分为丘陵、水面、滩涂和孤岛等。候鸟在迁徙期的中后期调查一次,留鸟在繁殖期的中后期调查一次。填写重点鸟类栖息地监测表(附表 6)。湿地鸟类种类数量监测方法:

11、在对重点鸟类进行监测的同时,调查其它所有鸟类的种类,并根据各保护站点日常巡护观察到的鸟类种类记录,年终汇总统计保护区所有鸟类种类,填写鸟类种类监测汇总表(附表 7)(三)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野生猕猴和大型兽类种群动态及其活动区域监测(1)主要内容野生猕猴和大型兽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金钱豹、林麝等)在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活动区域面积以及人类活动状况等。(2)监测指标指标类别 监测指标 单位 监测频度数 量 只年龄结构成体( 5 岁以上)、亚成体(2-4 岁)、幼体(2 岁以下)雌雄比例野生猕猴种群健康状况每年 2 次(3 月和 12 月)面 积 K地形地貌气 候每年 1 次(

12、12 月)活动区域植被类型 群落 调查每年 1 次,采食植物调查每年 4 次(3、6、9、12 月)人类活动状况 每年 4 次(3、6、9、12 月)8注:健康状况分为健康、基本健康、不健康。(3)监测方法野生猕猴监测方法:根据历年巡护情况,随机选择 35 群没有进行人工定期投食的野生猕猴及其活动区域作为监测对象,监测种群之间距离不得小于 5 公里。分别填写野生猕猴种群监测表(附表 8-1)、野生 猕猴活动区域监测表(附表 8-2)、野生猕猴采食植物监测表(附表 8-3)。大型兽类监测方法:选择 1-3 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采用目击和痕迹调查法估算区域内数量和活动情况,调查其活动区域的地貌

13、、植被等环境条件。一是在巡护时发现有兽类留下的足迹、粪便、体毛等痕迹,及时通知监测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判断,并拍照存档;二是开展社会调查,特别是对目击到兽类的群众调查。填写痕迹监测调查表(附表 9-1)、目击现场监测调查表(附表 9-2)和兽类监测汇总表(附表 9-3)。2.鸟类及其栖息地监测(1)监测 内容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进行长期固定监测,了解这些鸟类在本地区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及其栖息环境。对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只进行鸟类种类监测。(2)监测 指标鸟 类:种类、数量、栖息地:地形特征、主要生境、人类活动。(3)监测 方法9采取固定距离样线法进行调查,监测的主要对象为样带内所有国家重点保护

14、鸟类。对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只进行鸟类种类记录。具体方法如下:确定自然保护区内的 监测样线数抽样强度为每 1 万公顷布设 1 条监测样线,不足两条样线的按两条样线设置,其长度根据地形控制在 35km,宽度山区50m,平原地区和视野开 阔的地区(农田网 络附近)100m 。样线的走向则根据实际地形而定。两样带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1000m。监测样线的起点、各重要拐点、终点的地理坐标,用标记物(红色油漆或有色布带等)标记。人 员数量每一外业工作组至少 3 名调查人员。沿样带中心行走,1 人负责记录, 2 人各负责观察一边。监测时间留鸟的监测时间为繁殖期和越冬期(9 月下旬至 12 月上旬),频度

15、为每月调查两次。候鸟(冬候鸟、夏候鸟)的调查时间为迁徙期,每周调查一次。每次的调查最佳时间为晴朗无风清晨和傍晚。调查 方法调查行进速度一般为 2km/h 左右。对样带 内栖息的所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记录种类、数量和生境,繁殖期调查时听到或看到单只成体、一窝卵或雏鸟应记作一对,对飞翔的鸟只记录从前向后飞的数量。填写鸟类监测调查表(附表 10)和保护区鸟类种类汇总表(附表 7)。103.重点植物监测各保护区选择 1-3 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具体参照森林类型重点植物监测方法。五、具体要求(一)监测工作以各保护区为单位进行,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管理局(管理处、站)为单位。各监测单位要依据本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以省辖市为单位报林业厅保护处备案。(二)各有关省辖市林业主管部门要将自然保护区监测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切实加强领导,推动自然保护区监测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并 于每年年底将各自然保护区年度监测报告和工作总结上报省林业厅保护处。附表 1-1 乔木层植物每木调查记录表地点: 植物群落名称: 样方号: 样方大小: 总盖度:调查日期: 调查人: 记录人:坐标(m)序号 样方号标牌号中文名胸径(cm) x y高度(m)冠幅(mm)枝下高m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