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版)更新解读,PP-HI-CN-1365,Yellow CCI,目 录,中国T1DM和T2DM患病率概况,*根据国际数据推测,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数据来源于20岁的成年人,所以缺少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具体数据,1.Yang W, et al. N Engl J Med 2010; 362:1090-1101.;2.2013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新诊断患者约占60.7%,目 录,2013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CDS2013版 2型糖尿病治疗路径,尽管接受口服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但大部分T2DM患者胰岛细胞功能仍随病程进展逐渐恶化,故应尽
2、早启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应及时启动胰岛素治疗,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纪立农,冯波,苏青,等.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10):745-751.,基础方案:包括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预混方案:包括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基础-餐时方案:包括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我国多数T2DM患者选择预混胰岛素治疗,一项开放、非随机、非干预性多中心临床观察性研究,纳入4847例OADs血糖控制欠佳的中国T2DM患者,旨在了解起始胰岛素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共识的更新背景,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CSE)于2013年首次发布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共识,三年来临床证据有所
3、更新基于原共识进行重新修订2016年发布新版专家共识,目 录,预混胰岛素的分类,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预混胰岛素的药代动力学,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目 录,预混胰岛素每日1次治疗方案,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预混胰岛素每日1次治疗方案,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采用每日1次治疗方案患者的SMBG,SMBG:自我血糖监测“”表示需测血糖的时间,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预混胰岛素每日2次治疗方案,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预混胰岛素每日2次治疗方案,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
4、年版),预混胰岛素每日2次治疗方案,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DURABLE研究:赖脯胰岛素75/25 BID vs 甘精胰岛素QD血糖控制更佳,HbA1c达标率更高,Buse JB,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 32:1007-1013.,一项多中心,随机、平行、开放性研究,纳入2091例接受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至少3个月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LM25 bid+口服药组和甘精胰岛素 qd口服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起始治疗阶段,血糖控制情况,HbA1c达标率情况,DURABLE研究:赖脯胰岛素75/25 BID vs 甘精胰岛素
5、QDHbA1c达标时间更长,Buse JB, et al. Diabetes Care. 2011 Feb;34(2):249-55.,长期治疗HbA1c的变化,维持治疗阶段,HbA1c达标持续时间,一项多中心,随机、平行、开放性研究,纳入2091例接受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至少3个月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LM25 bid+口服药组和甘精胰岛素 qd口服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DURABLE研究:赖脯胰岛素75/25 BID vs 甘精胰岛素QD低血糖发生率相似,总体低血糖发生率,夜间低血糖发生率,Buse JB, et al. Diabetes Care. 2011 Feb
6、;34(2):249-55.,严重低血糖发生率,维持治疗阶段,一项多中心,随机、平行、开放性研究,纳入2091例接受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至少3个月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LM25 bid+口服药组和甘精胰岛素 qd口服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赖脯胰岛素50 BID vs NPH+餐时赖脯胰岛素患者生活质量更高,Masuda H,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08 Dec;10(12):1261-5.,此研究纳入28例未经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随机分配至赖脯胰岛素50 BID或NPH+餐时赖脯胰岛素治疗,旨在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对患者血糖的控制
7、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胰岛素治疗相关生活质量问卷(ITR-QOL)评分,中预混胰岛素的适用人群,如何区分中/低预混胰岛素的适用人群?新版指南根据最新CLASSIFY研究结果给予了明确推荐,基线PPG切点,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 75th Scientific Sessions, Boston, Massachusetts, June 5 9, 2015.,基线PPG中位数 =13.5 mmol/L,中国亚组,基线血糖波动切点,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 75th Scientific Sessions, Boston, M
8、assachusetts, June 5 9, 2015.,HbA1c自基线的变化(%),基线血糖波动中位数 =4.4 mmol/L,P=0.116,P0.001,中国亚组,基线碳水化合物/总能量切点(%),DOI: 10.1111/jdi.12547,HbA1c自基线的变化(%),基线碳水化合物/总能量中位数 =54%,P=0.093,P=0.009,全部人群,采用每日2次治疗方案患者的SMBG,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采用每日2次治疗方案患者的剂量调整,注:通常每35天调整1次,每次调整14U,直至血糖达标,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预混胰岛素每日3次
9、治疗方案,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预混胰岛素每日3次治疗方案,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Jia W,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5 Apr;3(4):254-62.,预混胰岛素TID vs 甘精+餐时赖脯胰岛素血糖改善相似,24周时,HbA1c自基线的变化,7点血糖自基线的变化,一项开放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399例使用预混胰岛素(bi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1:1分别给予预混胰岛素赖脯胰岛素50/25(tid- 早餐和午餐前给予赖脯胰岛素50,晚餐前给予赖脯胰岛素25)及甘精胰岛素+赖脯胰
10、岛素(tid),观察24周后不同治疗组患者HbA1c自基线的变化,12周时预混胰岛素组24周时预混胰岛素组12周时甘精+赖脯组24周时甘精+赖脯组,预混胰岛素TID vs 甘精+餐时赖脯胰岛素血糖达标率相似,Jia W,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5 Apr;3(4):254-62.,24周时,血糖达标的患者比例,一项开放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399例使用预混胰岛素(bi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1:1分别给予预混胰岛素赖脯胰岛素50/25(tid- 早餐和午餐前给予赖脯胰岛素50,晚餐前给予赖脯胰岛素25)及甘精胰岛素+赖脯胰岛
11、素(tid),观察24周后不同治疗组患者HbA1c自基线的变化,预混胰岛素TID vs 甘精+餐时赖脯胰岛素低血糖发生率相似,Jia W,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5 Apr;3(4):254-62.,低血糖发生率(/30天/人),P=0.148,P=0.235,一项开放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399例使用预混胰岛素(bi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1:1分别给予预混胰岛素赖脯胰岛素50/25(tid- 早餐和午餐前给予赖脯胰岛素50,晚餐前给予赖脯胰岛素25)及甘精胰岛素+赖脯胰岛素(tid),观察24周后不同治疗组患者HbA1c
12、自基线的变化,采用每日3次治疗方案患者的SMBG,“”表示需测血糖的时间“”表示可省去的测血糖时间,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预混胰岛素1-2-3次治疗方案,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预混胰岛素1-2-3次治疗方案,每日1次:10-12u,晚餐前注射,根据早餐前血糖调整剂量,治疗后HbA1c或餐前血糖不达标,则早餐前加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3-6u,根据晚餐前和空腹血糖调整早餐前和晚餐前剂量,如果治疗后HbA1c或午餐后血糖不达标,则午餐前加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3u或将早餐前剂量按1:1分配到早午餐前,根据午餐后(或晚餐前)血糖调整午餐前剂量,注:通常每35天调整
13、1次,每次调整14u,直至血糖达标,起始剂量,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预混胰岛素1-2-3次治疗方案,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PARADIGM研究:赖脯胰岛素75/25(1-2-3) vs 甘精+赖脯HbA1c达标率无差异,HbA1c达标率,Bowering K, et al. Diabetes Med 2012; 29: 263-272.,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426例口服药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1:1随机分为给予赖脯胰岛素75/25 (逐渐增加剂量qd-bid-tid)及甘精+赖脯胰岛素,观察48周后各治疗组的疗效与安全性
14、,PARADIGM研究:赖脯胰岛素75/25(1-2-3) vs 甘精+赖脯HbA1c改善相似,Bowering K, et al. Diabetes Med 2012; 29: 263-272.,HbA1c自基线的变化,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426例口服药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1:1随机分为给予赖脯胰岛素75/25 (逐渐增加剂量qd-bid-tid)及甘精+赖脯胰岛素,观察48周后各治疗组的疗效与安全性,PARADIGM研究:赖脯胰岛素75/25(1-2-3) vs 甘精+赖脯低血糖发生率相似,低血糖发生率(%),LM25qd,G+Lqd,G+Lbid,LM25
15、bid,G+Ltid,LM25tid,Bowering K, et al. Diabetes Med 2012; 29: 263-272.,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426例口服药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1:1随机分为给予赖脯胰岛素75/25 (逐渐增加剂量qd-bid-tid)及甘精+赖脯胰岛素,观察48周后各治疗组的疗效与安全性,赖脯胰岛素50(1-2-3) vs 甘精+赖脯血糖改善相似,Jain SM,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10; 12(11): 967-975.,一项开放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484例口服药治疗后血糖控
16、制不佳的T2DM患者,1:1随机分为给予赖脯胰岛素50 (逐渐增加剂量qd-bid-tid)及甘精+赖脯胰岛素,观察36周后各治疗组的疗效与安全性,预混胰岛素类似物(1-2-3次方案)剂量调整方法,“”表示剂量不调整注:通常每35天调整1次,每次调整14u,直至血糖达标,每日1次,每日2次,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预混胰岛素治疗流程,生活方式干预,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预混胰岛素治疗的注意事项,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因患者的年龄、合并症、并发症等不同而异 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经济等因素,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已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危险因素的T2DM患者,应当采取稳妥安全的降糖治疗措施和目标值,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在胰岛素治疗期间,如有低血糖表现时需随时测血糖;如出现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时,应监测夜间血糖(如3am血糖),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总 结,我国糖尿病高发,且大部分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预混胰岛素可同时提供基础及餐时胰岛素,更适合我国糖尿病患者疾病特点,在我国应用广泛 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综合患者的生活方式、方案的简便程度、长期依从性、血糖监测及低血糖发生等多种因素,遵循个体化原则,THANKS,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