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刑 法 试 题 一、名词解释 1、犯罪构成:依照中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2、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3、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 4、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 5、犯罪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 6、不作为:指行为人消极地不实施法律所要求实施的行为。 7、 罪责刑相适应:刑罚的轻重,应当与
2、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8、刑法的时间效力:是指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对刑法生效前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 9、犯罪既遂: 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符合了刑法规定的完成该犯罪所要求的全部构成要件的情形。 10、犯罪未遂: 是指行为人着手实行犯罪后,本 有完成犯罪的实际可能,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未能完成的情况。 11、犯罪中止: 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12、犯罪预备: 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在犯罪预备阶段终结的犯罪未完成形态。 13、直接故意: 是指明知
3、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 14、间接故意: 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 15、疏忽大意的过失: 行为人应当预见 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 16、过于自信过失: 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 17、共同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18、主犯: 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19、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
4、人。 20、法条竞合: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具体犯罪条文,依法只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况。 21:想象竞合犯 :是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 22 结果加重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但由于发生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严重结果,因而刑法规定加重刑罚的犯罪形态。 23、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24、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25、防卫过当:是指防
5、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 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26、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27、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 28、 刑罚:是刑法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剥夺或者限制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强制方法。 29、一般预防,就是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凭借所具有的威慑功能,警戒社会上的其他不稳定分子,防止他们走上犯 罪道路。 30、 管制: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
6、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 31、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32、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包括立即执行与缓期二年执行两种情况。 33、没收财产:是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一种刑罚方法。 34、 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5 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35、特别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 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犯罪分子。 36、自首:是指犯罪以后
7、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2 37、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 38、一般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没有再犯罪危险,宣告缓 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执行,如果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 39、减刑:是指对于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
8、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对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制度。 40、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的刑期以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危险、对所在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将其附条件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 制度。 41、追诉时效: 是刑法规定的,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42、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43、危险驾驶罪 :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
9、输,严重超过定额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44、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45、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46、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 5 万元以上的行为。 47、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
10、过 3 个月未还的行为。 48、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49、利用影响力 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行为。 50、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
11、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 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 (总则) 1“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 _A_。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当原则 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自负原则 2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_A_。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简单客体 D.复杂客体 3 _C_是刑法对犯罪进行科学分类的基本依据。 A 犯罪对象 B 简单客体 C 同类客体 D 直接客体 4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 _A_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 D.犯罪的方法
12、 5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_B_。 A 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B 作为与不作为 C 教唆行为与实行行为 D 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 6我国刑法规定, _C_的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 A 已满 14 周岁 B 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 C 已满 16 周岁 D 已满 18 周岁 7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属于 _C_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A.完全 B.完全无 C.相对无 D.减轻 8我国刑法规定 _B_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 B.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 C.已满 16 周岁不满 18 周岁 D.不满 18 周岁
13、 9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 _D_处罚。 A.从轻 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 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10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 _B_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抢夺罪 D.敲诈勒索罪 11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 _B_刑事责任。 A.应当负 B.不负 C.可以负 D.应当减轻 12某甲与某乙素有仇恨,为了报复,某甲在日记中写下了对某乙的诅咒,并表示一定要杀死某乙,还在日记中列出3 了几种杀人手段,某甲的行为属于 B A.犯罪预备 B.犯意表示 C.犯罪中止 D.犯罪未遂 13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
14、以比照既遂犯 _D_处罚。 A.从轻 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 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14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_B_处罚。 A.从轻 B.从轻或者减轻 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D.减轻或者免除 15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 _D_处罚。 A.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B.减轻或者免除 C.免除或者减轻 D.免除 16某甲意图毒死某 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某乙所要吃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某甲的行为属于 _B_。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17甲扬言杀害乙的全家,乙报案后公安人员即尾随追赶,在通向乙家的公路
15、上,将携带凶器的甲截获。甲的行为属于 _A_。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意表示 D.犯罪中止 18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 _C_全部罪行处罚。 A.他参与的 B.他组织的 C.集团所 犯的 D.他指挥的 19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者可以 _C_。 A.不予处罚 B免予处罚 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减轻处罚 20蔡某刑满释放后决定改邪归正,某日,以前的同伙张某找到蔡某,要蔡某与他去盗窃某商店,蔡某不愿意,但张某威胁蔡某说要告诉蔡某女友有关蔡某以前的劣迹,蔡某怕失去女友,就同意与张某盗窃商店。共同犯罪中的蔡某属于 _C_。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
16、帮助犯 21甲、乙、丙、丁四人共谋在某工厂出纳员去银行领回该厂全体人员工资时,抢劫该出纳员领回的工资,后来甲因事抽不开身未能前往,乙、丙、丁同赴现场,抢走了该出纳员所领工资七千多元,四人平分。对甲的行为 _C_。 A.不以犯罪论处 B.以抢劫罪的犯罪预备单独论处 C.以抢劫罪共同犯罪论处 D.以抢劫罪的犯罪中止论处 22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一罪的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_A_。 A.想象竞合犯 B.法规竞合 C.结合犯 D.吸收犯 23非法拘禁罪属于 _A_。 A.持续犯 B.连续犯 C.牵连犯 D.惯犯 24没有实际不法侵害行为发生,行为人误以为受到侵害而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他人损
17、害的,刑法理论上称为_B_。 A.防卫不适时 B.假想防卫 C.防卫过当 D.故意犯罪 25故意用言语或行动挑逗、刺激对方,诱使对方首先进行不法侵害,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借机加害对方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 _C_。 A.防卫过当 B.提前防卫 C.防卫挑拨 D事后防卫 26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_C_处罚。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 27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 _C_处罚。 A.酌情减轻或者免除 B.酌惰免除或减轻 C.减轻或免除 D.免除或者减轻 28 管制的最低期限是 _C_。 A.15 日 B 1 个月 C
18、.3 个月 D.6 个月 29被判处 _A_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参加劳动的,应当同工同酬。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30有期徒刑的期限为 _C_。 A.3 个月以上 15 年以下 B.3 个月以上 20 年以下 C.6 个月以上 15 年以下 D.1 年以上 20 年以下 31死刑不适用于 _D_。 A.犯罪时不满 16 周岁的人 B.犯罪时不满 14 周岁的人 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32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_D_。 A.没有故意犯罪 B.确有悔改 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 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33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
19、 _D_起计算。 A.判决之日 B.判决确定之日 C.裁定减为有期徒刑之日 D.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 34判处罚金应当根据 _B_决定罚金数额。 A.犯罪性质 B.犯罪情节 C.犯罪所得 D.犯罪人经济状况 4 35对于被判处 _A_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死刑 B.有期徒刑 C.驱逐出境 D.15 年以上有期徒刑 36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是 _B_。 A.与主刑期相等 B.1 年以上 5 年以下 C.1 年以上 8 年以下 D.3 年以上 10 年以下 37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当把附加剥
20、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 _D_。 A.1 年以上 5 年以下 B.1 年以上 10 年以下 C.3 年以上 8 年以下 D.3 年以上 10 年以下 38犯罪分子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 _C_处罚。 A.从轻或者减轻 B.减轻 C.减轻或者免除 D.免除 39王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0 年、判处罚金 5 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 _A_。 A.吸收原则 B.限制加重原则 C.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 D.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 40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_D_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一般累犯。 A.1
21、年 B.2 年 C.3 年 D.5 年 41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_A_。 A.1 年 B.2 年 C.3 年 D.5 年 42减刑以后,判处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 _C_。 A.5 年 B.10 年 C.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D.15 年 43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 _D_以后,可以假释。 A.原判刑期二分之一 B.5 年 C.10 年 D. 13 年 44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 _C_的犯罪分子。 A.管制 B.拘役 C.3 年以下有期徒刑和拘役 D.5 年以下有期徒刑 45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_C_。 A.15 日 B.1 个月 C.2 个月 D.3 个月
22、46法定最高刑为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 _B_。 A 10 年 B 15 年 C.20 年 D.25 年 47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 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 _D_之日起计算。 A.犯罪 B.犯罪行为停止 C.犯罪结果发生 D.犯罪行为终了 48我国刑法规定,累犯的处罚原则是( D ) A 可以加重处罚 B 应当加重处罚 C 可以从重处罚 D 应当从重处罚 49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累犯的构成条件是( A ) A 前后两罪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罪 B 前后两罪中有一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 C 前后两罪是判处了或者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 D 后一危害国家安全罪必须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
23、毕或赦免后 5 年之内 50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限度以内选择适用 _C_的刑罚。 A.最重 B.次重 C.相对较重 D.中线以上 51下列情况下不属于刑法规定的立功表现的是( C ) A 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 B 提供重要线索,帮助司法机关侦破其他案件 C 主犯揭发同案犯的共同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 D 羁押期间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 52我国刑法对被判处管制、拘没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采取的数罪并罚原则是( D ) A 吸 收原则 B 并科原则 C 折中原则 D 限制加重原则 5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对累犯不得假释 B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C
24、张某因强奸罪被判处 8年有期徒刑,对其不得假释 D 汪某因抢劫罪被判处 12 年有期徒刑,对其不得假释 54、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照中国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 D ) A 应当减轻处罚 B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可以减轻处罚 D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5、紧急避险保护的合法权益与牺牲的合法权益的关系是( A ) A 前者 大于后者 B 前者等于后者 C 后者大于前者 D 前者大于或者等于后者 56、犯罪行为达到既遂状态的标准是( D ) A 犯罪分子达到犯罪目的 B 犯罪分子完成犯罪行为 C 犯罪行为导致客观危害结果 D 犯罪行为完全符合法定犯罪构成要件
25、57、我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是 _D_。 A.属地原 B.属地原则为主,属人原则为辅 C.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 D.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 5 58、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_C_。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的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的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59、 A 国商人汤姆劫持 B 国民用航空器,欲前往 C 国,但 C 国拒绝其降落,后无奈迫降中国。对汤姆的刑事责任问题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D
26、) A依据保护管辖原则,适用中国法律追究其刑事责任 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C依照普遍管辖权原则,适用中国法律追究其刑事责任 D依据属地管辖原则,适用中国法律追究其刑事责任 60、我国解决刑法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_A_。 A. 从旧兼从轻原则 B 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 从旧原则 61、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_A_。 A.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修订后的刑法认为是犯罪 B.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修订后的刑法不认为是犯罪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修订后的刑法轻 62、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_A_。 A 危害社会行为 B.违反法律的行为 C.触犯刑律的
27、行为 D.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63、甲乘在路上行走的妇女乙不注意之际,将乙价值 12000 元的项链一把抓走,然后逃跑。跑了 50 米之后,甲以为乙的项链根本不值钱,就转身回来,跑到乙跟前,打了乙两耳光,并说:“出来混,也不知道戴条好项链”,然后将项链扔给乙。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 C ) A抢夺罪(未遂) B抢夺罪(中止) C抢夺罪(既遂) D抢劫罪(转化型抢劫) 64、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C ) A对累犯以及杀人、伤害等暴力性犯罪,不得宣告缓刑 B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还包括发现漏罪、违反规定
28、等) C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将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65、李某, 14 岁,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因逆行且车速极快,在转弯处撞着对面行走的张某,造成张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李某的行为:( A ) A、因为不满 16 周 岁,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意外事件 C、没有因果关系 D、构成交通肇事罪 66、我国刑法规定,过失犯罪( D )负刑事责任。 A、可以 B、应当 C、必须 D、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67、公安机关侦破了一个涉恶犯罪集团犯罪案件,许某、刘某在该集团中属
29、于首要分子,对其的犯罪行为应当( C )。 A、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认定 B、按照其所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认定 C、按照犯罪集团所犯全部罪行认定 D、从重处罚 6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醉酒 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B、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C、不满 14 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 D、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69、关于从轻、减轻处罚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30、 A、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70、某甲将他人的一台价值 8000 余元的彩电偷回家中,经其父、兄规劝,在失主发觉前,又偷偷送回原处。甲的行为属于 ( B )。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 犯罪预备 71.张某准备了作案工具欲到某厂财务室撬保险柜偷钱,邀约李某帮其望风。李某不同意,并到派出所告发了张某。张某的行为属于 ( A )。 A.犯罪预备 B.犯
31、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7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 ( B )罪行的,以自首论。 A.已掌握的本人其他 B.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 C.还未掌握的他人 73、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 B )。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6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74. 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死亡的结果。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C )。 A、法律的认识错误 B、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C、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
32、D、行为差误 75. 甲与乙素有嫌隙。一日,甲得知乙一人在家,便带刀前去报复。途中,甲突然腹痛难忍,不得已返回。甲的行为( B )。 A不构成犯罪 B属于犯罪预备 C属于犯罪未遂 D属于犯罪中止 76、甲带邻居 5 岁的小孩去河里游泳,因没有看管好孩子,致使其溺水死亡。甲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D )。 A法律直接规定的 B法律行为引起的 C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 D先前行为引起的 77. 某护士在给一病人注射青霉素时忘记做皮试,致使病人过敏死亡。该护士对死亡结果的心理状态属于( B )。 A过于自信过失 B疏忽大意过失 C间接故意 D直接故意 78、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
33、的?( C )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明确性是具有相对性) 79、下列与不作为犯罪相关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C ) A甲警察接到报案:有歹徒正在杀害其妻。甲立即前往现场,但只是站在现场观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此时,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路过现场,也未救助被害妇女。结果,歹徒杀害了其妻。甲和刘某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履行救助义务
34、,均应成立渎职罪 B甲非常讨厌其侄子乙( 6 岁)。某日,甲携乙外出时,张三酒后驾车撞伤了乙并迅速逃逸。乙躺在血泊中。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离开了现场。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由于张三负有救助义务,所以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C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甲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验室化验,发现是海洛因,于是立即倒入厕所马桶冲入下水道。甲虽然没有将毒品上交公安部门,但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D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过路人甲发现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导致火灾蔓延。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80、 甲、乙夫妇因 8 岁的儿子严重残疾,生活完全不能
35、自理而非常痛苦。一天,甲往儿子要喝的牛奶里放入 “毒鼠强 “时被乙看到,乙说: “这是毒药吧,你给他喝呀? “见甲不说话,乙叹了口气后就走开了。毒死儿子后,甲、乙二人一起掩埋尸体并对外人说儿子因病而死。关于甲、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 A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 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包庇罪 C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遗弃罪 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无罪 81、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 A 甲男( 25 岁)明知孙某(女)只有 13 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B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
36、,清洁工王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乙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C丙诱骗 5 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 D丁恶意透支 3 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立即归还。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82、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 ,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 B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83、甲为杀害仇人林某在偏僻处埋伏,见一黑影过来,以为是林某
37、,便开枪射击。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父亲,其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C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甲对林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自己的父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应择一重罪处罚 84、甲手持匕首寻找抢劫目标时,突遇精神病人丙持刀袭击。丙追赶甲至一死胡同,甲迫于无奈,与丙搏斗,将其打成重伤。关于甲将精神病人丙打成重伤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A甲的行为 属于正当防卫,因为对精神病人的不法侵害也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B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38、,因为 “不法 “必须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行为,而精神病人没有责任能力,其客观侵害行为不属于“不法”侵害,故只能进行紧急避险 C甲的行为属于自救行为,因为甲当时只能依靠自 己的力量救济自己的法益 D甲的行为既不是正当防卫,也不是紧急避险,因为甲当时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精神病人丙的行为客观上阻止了甲的不法行为,甲不得针对丙再进行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85、孙某在 13 周岁的时候盗窃价值 2000 元的物品,在 15 周岁时盗窃价值 8500 元的物品,在 17 周岁时又盗窃价值 40007 元的物品,在 18 周岁时又盗窃 1000 元的物品。在对孙某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盗窃数额应为( D ) A.
39、 15500 元 B. 13500 元 C. 10500 元 D.5000 元 86、假如 甲罪的法定刑为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下列关于量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如果法官对犯甲罪的被告人判处 7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就属于从重处罚;如果判处 3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就属于从轻处罚 B法官对犯甲罪的被告人判处 3 年有期徒刑时,属于从轻处罚与减轻处罚的竞合 C由于甲罪的法定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所以,法官不得对犯甲罪的被告人宣告缓刑 D如果犯甲罪的被告人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法官就不能判处低于 3 年有期徒刑的刑罚,除非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报
40、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87、下列哪一种情形不成立累犯?( A ) A张某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3 年,缓刑 3 年,缓刑期满后的第 3 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0 年 B李某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5 年,刑满释放后的第 4 年,又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6 个月 C王某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4 年,执行 3 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 5 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D田某犯叛逃罪被判处管制 2 年,管制期满后 20 年又犯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拘役 6 个月 88、下列情形哪一项属于自首?( A ) 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 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
41、的全部事实和经过 B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 C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 D甲给监察局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 1 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 89、某检察机关在查处一贪污案时,找证人王某了解情况。谈话结束时,侦查人员顺便问“:你自己有无问题需要说清楚?”王某一时语塞,侦查人员见状便予以政策教育,王某遂交代了自己受贿 5 万元的犯罪事实,对王某受贿罪量刑时应如何处理?( D) A 应当从轻或者 减轻处罚 B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90、关于缓刑
42、,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B ) A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B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C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 3 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91、对刑法关于撤销假释的规定,下列哪一项是错的?( D) A只要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也应当撤销假释 B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它罪没有判决的,不能撤销假释 C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按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但 “先减 ”是指减去假释前已经
43、实际执行的刑期 D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它罪没有判决的,撤销假释后,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并罚,假释经过的考验期,应当计算在新决定的刑期之内,因为假释视为执行刑罚 92、对于下列哪些犯罪人可以适 用假释制度? C A.甲因危害国家安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0 年,在刑罚执行完毕 6 年以后,又犯黑社会性质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 5 年 B.黑社会集团成员乙在与另一犯罪团伙火拼时,打伤数人并致使其中 2 人重伤,被判处 11 年有期徒刑 C.丙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 9 年有期徒刑 D.丁被判处无期徒刑,已执行 8 年,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93、 1980 年初,张某
44、强奸某妇女并将其杀害。 1996 年末,张某因酒后驾车致人重伤。两案在 2007 年初被发现。关于张某的犯罪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C A应当以强奸罪、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数罪并罚 B应当以强奸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C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D不应当追究任何刑事责任 94、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 C )。 A: 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B: 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C: 可以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D: 特殊下可以没有限制 95、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 B )。 A: 五年 B: 十年 C: 十五年 D: 二十年 96、有期徒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