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1 ,大小:180.14KB ,
资源ID:1176830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1768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为本站会员(da****u)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1、山 西 省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20062020 年)1山 西 省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20062020 年)山 西 省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20062020 年)2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目 录引 言 .1第一章 规划背景 .1一、省域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1二、土地利用基本情况 .3(一) 农用地 .3(二) 建设用地 .3(三) 其他用地 .4三、上轮规划实施成效回顾 .4四、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一) 耕地减少数量较大,人地矛盾 较为突出 .5(二) 利用结构不够合理,土地生 态比较脆弱 .5(三) 土地利用较为粗

2、放,集约 利用程度不高 .6(四) 工业生产过程破坏和污染土地较为严重 .6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一)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 .6(二) 土地利用管理面临的挑战 .7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与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8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8二、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8(一) 依法规划,落 实国策 .8(二) 统筹协调,合理安排 .8(三) 因地制宜,注重 实效 .8三、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 .8四、土地利用的基本政策导向 .10山 西 省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20062020 年)3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模与结构调整方案 .10一、农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 .11(一) 农用地规模与

3、结构调整的目标 .11(二) 农用地内部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 .11二、建设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 .13(一) 建设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的目标 .13(二) 建设用地内部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 .14三、其他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 .16第四章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与区域调控政策 .16一、省域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6(一) 农业、林业 、牧业生产用地布局 .16(二) 城乡居民点用地布局 .17(三) 工矿生产用地布局 .18(四) 交通发展建设用地布局 .18(五) 水利发展建设用地布局 .18二、土地利用区域划分及管理调控措施 .19(一) 晋北区域 .19(二) 中部区域 .19(三) 晋南区域 .20

4、(四) 晋东南区域 .20三、实施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 .20第五章 土地利用重点任务与管理措施 .22一、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22(一) 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22(二) 严格控制耕地减少规模 .22(三) 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 .23(四) 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23二、优化和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23(一)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23(二) 盘活城镇存量低效土地 .24(三)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与结构 .24三、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25山 西 省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20062020 年)4(一) 划定土地生态建设重点整治区 .25(二) 大力

5、加强水土流失重点区综合整治 .26(三) 加大采矿破坏区整治及植被恢复力度 .26第六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安排 .26一、基本农田建设工程 .26(一) 中低产田改造工程 .26(二)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26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程 .27(一) 农用地整理工程 .27(二) 土地复垦整理工程 .27(三) 土地开发工程 .28三、土地生态建设工程 .28(一) 天然林保护和生态绿化工程 .28(二)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 .28(三) 采煤塌陷破坏区治理工程 .29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程 .30(一)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30(二) 能源电力设施建设项目 .30(三) 水利设施

6、建设项目 .31第七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31一、规划实施的行政和组织措施 .31(一) 纳入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31(二) 做好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31(三)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管理 .32(四) 适时修订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2(五) 建立土地规划实施目标责任制 .32二、规划实施的法律措施 .32(一) 加强规划管理法制建设 .32(二) 加大规划管理执法力度 .32三、规划实施的经济措施 .33(一) 加大对耕地保护的投入和经济激励机制 .33(二) 逐步形成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经济机制 .33山 西 省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20062020 年

7、)5(三) 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约束机制 .33四、规划实施的技术手段 .33(一) 提高规划实施评价技术手段 .33(二) 提高规划信息服务与管理水平 .33五、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 .34(一) 健全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制度 .34(二) 加强规划及实施的公众监督 .34附 表 .35一、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 规划目标指标表35二、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土地利用面积及结构调整情况表36三、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有量及基本 农田保护 面积表37四、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 乡建设用地及相应的集约 利用指标表38五、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 设用地及建设占补

8、耕地 计划表39六、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复 垦开发规划任务 表40七、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园地、林地、牧草地面积指标表41八、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规划建设主要工程(项目)及用地情况表42山 西 省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20062020 年)1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引 言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 落实“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 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促进全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的规定,按照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有关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9、修编工作的部署,在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纲要(20062020 年)( 以下简称全国纲要)控制与指导下,依据山西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全国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发展定位以及本省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特制定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2020 年)( 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的规划期为 20062020 年,以 2005 年为规划基期年,以 2020 年为规划目标年,并以 2010 年为规划阶段性目 标年。本 规划以山西省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大纲(2006 2020 年)为基本依据,以保 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 为根本,以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为主线,围绕土地集约利用、区域协调和土地空间管

10、制等内容,阐明规划期内山西省的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任务和土地用途管制政策,对全国纲要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调控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并制订规划实施的相关措施。凡在本省行政区范围内从事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整治、复垦等各业生产和各项建设活动的单位(部门)、集体和个人,均须遵守和符合本规划。第一章 规划背景一、省域自然、经济社会概况山西省地处我国大陆中部,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华北平原西侧,省域平面轮廓似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土地 总面积为 15.67 万平方公里(即 1567.11 万公顷)。(一) 自然条件状况地形。从总体上看,山西是一个被黄土覆盖的山地型高原,境内有山地、丘陵、盆地、台地

11、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地丘陵区面 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80.3%,大部分地区在海拔 1000 山 西 省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20062020 年)2米以上,地表破碎、地形复杂、起伏悬殊。 东部以太行山为主脉形成块状山地,西部是以 吕梁山为主的黄土高原,中部分布着一系列断陷盆地。气候。本省地处中纬度大 陆性季风区,大 陆性季风气候明 显,但由于南北地跨温带和暖温带两个气候带,加之地形多 变、高差 悬殊,因而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气候。气候总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降水集中,春秋季较为短促,时空温差悬殊。河流。本省共有大小河流 1000 余条,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

12、其主要特点是河流众多,但以季节性河流为主。其中:黄河沿山西境界流程 为 965 公里,境内的流域面积达 9.7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总 面积的 62%。资源。本省以煤、铝为主体的矿产资源丰富,而水资源则较贫乏。截至 2005 年底,全省有探明储量的矿产 62 种,其中煤、铝土矿、耐火粘土、铁矾土、镓的储量居全国首位。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534 毫米,比全国平均降水量 (628 毫米) 少 16.6%,较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547 毫米)少 2.2%。全省耕地 资源地域性差异大,受地形、地质、气候等条件限制,省内大部分耕地的土、水、热资源条件配合不够协调。生态环境。本省生态类型多 样,森林

13、、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均有分布,但生 态脆弱区域面积广大,脆弱成因复杂 。本省地 处黄土高原地区,境内丘陵山区面积大,黄土分布广泛,黄土沟壑分布多,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面积达 10.8 万平方公里,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69%;生态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面积有 7.73 万平方公里, 约占土地 总面积的 49%。(二) 经济社会状况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显著调整,人民生活水平和 质量不断提高。 2005 年,全省总人口达 3355.2 万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179.5 亿元,人均 GDP 达到 12495 元,一、二、三 产业比重为 6.

14、356.337.4,全省财政总收入达 758 亿元,外 贸进出口总额达 55.5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 10.6 亿美元;全省粮食总产量达 97.8 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 291.5 公斤;城 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8913.9 元,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为 2890.7 元。“十五”期间,全省财政总收入五年翻了近两番;经济总量(GDP)快速增长(年均递增达 1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 调整取得积极成效,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工 业内部结构明显优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所增强,特色农业产值比重、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明 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

15、平和生活 质量进一步提高。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突出。由于 产业结构层次仍然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落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资源破坏和浪 费问题还比较突出,环境污染形势仍十分严峻。长期以来,资源消耗型的传统经济 增长模式占据主导地位, 导致土地 资源过度消耗、环境质量下降、资源支撑能力减弱、土地利用总体效益不高;由于经济 社会发展迅速,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压力不断加大。全省大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山 西 省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20062020 年)3况较差,一些工矿城市大气污 染在全国榜上有名,主要河流水体污染也十分严重,致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

16、环境保护的矛盾日趋尖锐。二、土地利用基本情况2005 年,全省土地利用的现状 为:(一) 农用地农用地现状面积为 1014.58 万公顷,占土地 总面积的 64.7%。1.耕地。面积为 408.16 万公顷 ,占 农用地面积的 40.2%。耕地大约有 3/4 的面积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区;耕地中,水浇地 为 86.8 万公顷, 约占耕地面 积的 21.3%,主要分布在省内的运城、临汾、晋中、忻定、上党、雁同等几大盆地区。2.园地。面积为 29.48 万公顷 ,占 农用地面积的 2.9%。其中,果园 27.99 万公顷,约占园地面积的 95%,主要分布在本省的中南部地区。3.林地。面积为 439.1

17、7 万公顷 ,占 农用地面积的 43.3%。其中,有林地 200.87 万公顷、灌木林地 111.76 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 94.43 万公顷,分 别占林地面 积的 45.5%、25.5%和 21.5%。全省的天然林地主要集中分布在管涔山、关帝山、太岳山、中条山、五台山、吕梁山、太行山、黑茶山等八大林区。4.牧草地。面积为 65.81 万公顷 ,占 农用地面积的 6.5%。其中,天然草地 58.29 万公顷、人工草地 7.06 万公顷,分别占牧草地面 积的 88.6%和 10.7%。牧草地主要分布在东西两侧的中高山、低山、丘陵及河流两岸。5.其他农用地。面积为 71.97 万公 顷,占 农用

18、地面积的 7.1%。主要包括田坎、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坑塘水面等用地。(二) 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现状面积为 84.05 万公顷,占土地 总面积的 5.4%。1.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 69.1 万公顷,占建 设用地面积的 82.2%。其中,城镇用地 10.87万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 48.92 万公顷、独立工 矿用地 9.3 万公顷,依次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 15.7%、70.8%和 13.5%。在城镇用地中,城市用地为 5.2 万公顷、建制镇用地为 5.67 万公顷;全省城镇人均用地 76.9 平方米(全省城镇人口为 1412.81 万人) 。全省城镇用地和工矿用地合计为 20.17 万公顷

19、,人均城 镇 工矿用地为 142.8 平方米(按城镇人口计) 。从分市的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情况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为太原市、晋城市和大同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小于 150 平方米的为吕梁市、阳泉市、长治市和临汾市,高于 150山 西 省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20062020 年)4平方米的为运城市、忻州市、晋中市和朔州市;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最少和最多的分别为太原市(100 平方米)和朔州市(268.4 平方米) 。2.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 5.85 万公顷,占建 设用地面积的 7%。其中,盐田面积 0.16 万公顷、特殊用地 5.69 万公顷,分别占其他建设用地面积的 2.7%和

20、97.3%。盐田分布在本省南部的运城市,特殊用地各市均有分布。3.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 5.79 万公顷,占建 设用地面积的 6.9%。其中,铁路用地 1.45 万公顷、公路用地 4.32 万公顷、民用机场 0.11 万公顷,占交通运输用地面积的 25%、73%和 2%。全省已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4.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 3.31 万公顷,占建 设用地面积的 3.9%。其中,水库水面 2.86 万公顷、水工建筑用地 0.45 万公 顷,分 别占水利设施用地面 积的 86.2%和 13.8%。(三) 其他用地其他用地现状面积为 468.48 万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29.9%。1.荒草地。面

21、积为 271.32 万公 顷,占其他用地面 积的 57.9%。2.公益性水域。面积为 27.43 万公 顷,占其他用地面 积的 5.9%。3.其他自然保留地。面积为 169.73 万公顷,占其他用地面 积 的 36.2%。从全省其他用地的实际情况看,通 过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开 发和改造,大部分荒草地和一些其他自然保留地可因地制宜地用于发展农林牧各业生产。三、上轮规划实施成效回顾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 实施以来, 对促进 全省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主要成效表现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进一步加强,

22、确保了全省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用地。在全省规划实施中,通过划定基本 农田、 签订保护责任书、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以及落实耕地“占一补一”政策等措施,使得全省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得以加强,促进了土地的合理利用,确保了全省粮食及其他种植业的生产用地需要, 为全省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土地开发整理效益显著,促 进了全省耕地占补平衡。 规 划实施以来,全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并实施了有关 专项规划,不断加大土地开发整理的力度,特别是在20002005 年,全省用于土地开 发整理复垦的投资就达 20.36 亿元,共增加 农用地约 6.23万公顷,其中 20032005 年新增耕地

23、约 2.22 万公顷。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积极开展,有力地促进和确保了全省的耕地占补平衡。山 西 省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20062020 年)5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建设用地保障。 该规划的实 施, 为全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用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合理安排了全省的城 镇、开发区及其他工程建设用地。通 过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城 镇化的发展,也 带动和促进了区域及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益的提高。通 过规划用地指标的控制和限制,实行“没有通 过建设项目用地 预审的用地不批,不符合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没有 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24、的用地不批,以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不批 ”的“三不批”制度,有效地控制了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促 进了建设用地内部的挖潜和存量土地的 盘活,使土地利用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利用逐步转向为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使用者更加注重土地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了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益。有效地实行了土地用途管制。 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 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通过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分区及其管制措施,对规范和指导全社会的土地利用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 是有效地控制了农用地转为 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总规模,保 护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促进了全省土地 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生态建设力度加大,生

25、 态状况总体改善。 规划实施以来,按规划和国家要求,全省大力开展荒山荒地造林并实施了陡坡耕地退耕还林的生态建设工程,提高了林草植被覆盖度;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梯田、种草、封山育林等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 299.3 万公顷,截至 2005 年底,全省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累计已达 518.45 万公顷,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8%,有效地促进了全省土地生态状况的改善。规划的法律地位和公众参与意识明显提高。各 级人民政府都普遍 认识到规划是具有法定效力的文件,用地都需符合规划, 违反规划即为违法,从而使规划在社会生活中的认知度进一步加强;在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各相关部 门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在规划依法批准后,各级人民政府都及时地进 行了公告,并采取 电视、报纸、文件、告示、板报、专题片和召开群众会等多种形式,向社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