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98.50KB ,
资源ID:1197572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1975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泄露天机--2014年高考精粹历史答案及解析.doc)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泄露天机--2014年高考精粹历史答案及解析.doc

1、第 1 页 共 16 页 泄露天机-2014 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历史课标版)(30 道选择题+20 道非选择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部分(30 道)1.【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宋朝的政治制度。材料中的“官员在酒店吃喝,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 “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 ”等信息表明:宋朝采取种种措施来防止权力的滥用。故本题应选 D 项;A 项中“遏止” 、B 项中“严密” 、C 项中“有效”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故排除。2. 【答案】B【解析】从隋朝创立科举制以来,科举制并没有随着王朝的更替而消失,是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强

2、调了科举制度功能的综合性,既是选拔人才的制度,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3 【答案】D【解析】材料介绍在海禁政策实施前,当地家给户足;实施后货物流通不畅,居民生活水平下降,驱使一些人成为工商业者或盗贼,由此可见海禁政策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ABC 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 B 项正确。4.【答案】D【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候人请唤” ,表明出现了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故 D项为最佳选项;A 项中“明显的行业分工”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 项中“产品与市场联系加强”同样没有体现,故排除;C 项观点错误,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同属民间手工业,两者是并列关系,故排除。5.【答案】D【解析】本题

3、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古铜方二三寸,刻选,字形反、不知何用。识者日:此名书范,颁行天下”说明活字印刷得到普及,故本题选择 D。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在罗马帝国时期,第 2 页 共 16 页 罗马法可以解决财产权上的矛盾。所以答案选 C。7.【答案】A【解析】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说明雅典直接民主忽视公民的政治素养,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因此选 A。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共和

4、制的确立知识点。关键信息: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由关键信息分析可知,参议院的设置目的在于与众议院相互牵制,达到制衡,故 B 项正确;A 项“削弱”说法错误,故 A 项错误;C 项“取代”说法错误,题干中无法体现,故 C 项错误;由“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人”可知,D 项说法错误。9.【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以知道:各种知识都要来自于美德,人应该回归自然。所以答案选 C。10.【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中的“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 、“贫民失望”与“行为的凶暴” ,我们可以推断出

5、这是一场代表贫民利益的暴力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次运动是太平天国运动。所以答案选 B。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从表格反映的信息可知,1894 年与 1840年前相比,中国生丝出口量大增,而内销量占总量的比重大减,这说明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B 项正确。其他三项都无法从材料中反映出来。12.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混战和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造成社会动荡,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属于四大家族所代表的官僚资本,官僚资本代表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利益,压制民族资本

6、主义的发展,正确。1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孟德斯鸠的法意外,还第 3 页 共 16 页 有杨廷栋译的卢梭民约论 、蔡元培译的科培尔哲学要领 ,以及大多由出国留学生翻译的政治学 经济通论 美国独立战争史 万国宪法比较 葡萄牙革命史等书”的信息说明近代书籍翻译从经济主张到民主革命思想,故本题选择 C 项。14.【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20 世纪80 年代的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各种文化在当时中国的流行说明了世界文化需要交流融合。所以答案选 A。15.【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材料和历史事

7、实及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材料主要概括了建国以来因不同时代的需要而选拔干部的标准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和调整,如:解放初因为阶级斗争是时代的需要,所以农村干部的选拔任命侧重于阶级出身的标准;人民公社时期,我们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所以农村干部的选拔任命侧重于劳动建设中的模范和积极分子,故答案 A 符合对材料的准确分析和解答。16 【答案】D【解析】抓住时间(1978 到 1992 年)和材料核心(包括宪法在内的各类法律 230 多部),据此结合所学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故 D 项正确;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在 19491956 年的过渡时期,故 A

8、项错误;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基础也是在过渡时期,故 B 项错误;材料不能表明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故C 项错误。17.【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该“服贸协议”在台湾“立法院”受到争议而迟迟未能通过,说明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受到岛内政治斗争的影响,A、B 、D 材料都不能体现,故选 C。 18.【答案】C【解析】一五计划我国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所以排除 A,此时尚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以根本好转不准确,排除 B;在该时段国际局势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所以 D 项错误,所以选 C19.【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1967 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

9、响力,与此对应,美日提到有可能“与中国发生核战争” ,答案为 A。20.【答案】B第 4 页 共 16 页 【解析】本题为排序型试题,采用排除法。解答本题须知时间轴上的两个主要事实,即1848 年共产党宣言 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及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 B 项正确,ACD 项错误。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21.【答案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两类矛盾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出自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它正确分析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有益的。所以

10、答案选 D。22.【答案】B【解析】经济体制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建国后我国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初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后来却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 B。23.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后逐步的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形成最悠久的成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由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的打击,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政府干预,其中重大的举措就是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故 C 项正确;A 项与材料内容相反,是苏联习西方,

11、故排除;、D 两项不是效仿苏联的经济建设模式,与题意无关,排除。2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关键信息“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可以判断 A 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存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所以“有利于无产阶级” 。25.【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准确认识,材料中“公有私耕的传统村社农民反而比具有一盘散沙特征的小私有者更难集体化”强调了在苏联传统村社对农业集体化的反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实行依靠贫农、团

12、结中农、消灭富农的政策,是以损害农民的利益,发展苏联的工业,因此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即农业集体化与农民的利益诉求相悖,故选 D。第 5 页 共 16 页 26.【答案】B【解析】按照题干的理论:“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 。中国加人世贸组织,融人全球经济,参与的市场规模扩大,推动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故选 B;A、C、D 不能体现市场的扩大。27.【答案】D 【解析】 “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 ,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 ”可知是指 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下的一次核争锋,虽然

13、双方剑拔弩张,但终究不敢发动核战争,最终苏联退让,撤走在古巴部署的导弹,因此选D。28. 【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但制约美国的力量有了发展,目前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 ;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故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应该是日本和欧盟;故选 A。29.【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达成共识并形成一定的相互依赖性,进而产生新的战略结合点” ,指的是中非双方的共同认知;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前,意识形态的对立和阶级斗争是中非双方的共同关注点,故选 A。30.【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20 世纪 5

14、0 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威胁”中可以看出中美两国之间是国家利益的冲突。所以答案选 C。二非选择题部分(20 道)31.【答案】(1)历史悠久,且不断发展;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聚族而居,甚至是包括宗族几代人的累世同居;以理学(或儒家人伦)规范族人行为,有一套严格的封建家长式的管理制度,等级森严;强调慎终追远,通过祭祀共同祖先,来增强家族或家庭凝聚力;族人之间关系强调长幼有序、尊长爱幼、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大家庭内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男耕女织;古代家庭建立在小农生产力和自然经济基础上,家族内实行公有制,土地及其他财产均为家庭全体成员共有,分配

15、上实行平均主义;把族人的生产、生活与社会救济相结合;大家族犹如小社会,实行家法治理,具有地方组织功能;政第 6 页 共 16 页 府以宗法制度作为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以家庭秩序和稳定作为国家秩序和稳定的基石,往往鼓励聚族而居的大家庭发展。 (答出 6 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者酌情给分,满分 12 分)(2)主要变化: 随着资本主义入侵和工业文明与西学的冲击,近代中国家庭结构发生剧变;大家庭逐渐解体,被小家庭取代,核心家庭成为家庭发展的主要趋势;传统的封建家长制、等级制家庭逐渐被近现代民主、平等、自由的家庭伦理所取代;家法治理观念淡化,国家法律制度的权威和法治观念不断强化;家庭分工性别差异缩小,提

16、倡男女平等;家庭作为生产组织单位的职能逐渐萎缩,主要作为社会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基本单位和细胞而存在;宗族观念逐渐淡薄,族居方式的地缘关系大为削弱,族员的流动性、杂居性增强。 (答出 4 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者酌情给分,满分 8 分)启示:家庭制度的变化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缩影,家庭制度的变革与社会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未来家庭制度的发展要剔除等级森严、性别压迫的落后观念,发扬尊长爱幼、互爱互助的优良传统,建立民主、平等、守法、互爱的和谐家庭关系;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应该引导家庭制度良性发展。 (5 分。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准确解读及知识运用的能力,依据材料中“自汉以来,

17、历经各朝有所发展”的出历史悠久, “累世同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家庭形式” “同族之人,本来就是一脉所生的血缘兄弟”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累世同居,“子侄称呼伯、叔则在排行之后再加上伯父、叔父,小辈和年幼者不得顶撞长辈。在家则孝悌为先,处事要仁爱宽恕”反映了等级森严以及强调长幼有序、尊长爱幼、团结互助、和睦相处, “建祠堂一所,以供奉先祖神位”强调了通过祭祀共同祖先,来增强家族或家庭凝聚力, “家族膳食由各家主妇轮流主持” “所有妇女劳作应当集中在一处,织布纺纱”体现了大家庭内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男耕女织,以及古代家庭的小农经济等。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准确分析以及对历

18、史现象认识的能力,第一小问的变化需要在分析两则材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归纳,依据材料二可知近代以来中国家庭“改变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家庭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还出现了民主、平等、自由的家庭观念,宗族观念、家法理念的淡化,法律的强化,还有倡导男女平等等;第二小问可以从家庭观念的变化与社会制度变化关系的角度分析,以及国家政策与社会舆论的影响等。32.【答案】(1)表现:“市”打破了时空界限(市坊合一;出现了夜市) (1 分) ;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商业城市(或城镇) ;(1 分)纸币流通。 (1 分)原因:宋代生产率得到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 (手工业、农业发展;人口增加) (2分)(2)文

19、学: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宋代散曲等。 (任答一点,共 1 分)艺术: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是当时画坛亮点。 (1 分)(3)宋代科技发达,活字胶泥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等。 (1 分)教育普及,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1 分)出现了程朱理学等新的哲学流派。 (1 分)(4)政治上仍然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 (1 分)科技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1 分)理学思想后来日益走向僵化。 (1 分)蒙古的入侵打断了这一进程。 (1 分)【解析】 (1)宋朝商业革命主要表现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商业贸易由内陆贸易为主向海洋贸易发展;纸币和信用票据的出现与大量使用;包买商的出现;古典市制的瓦解与近代

20、市制的确立,城市转变为坊市合一的格局,市场由封闭转变为开放,时间、空间均不再限制。第 7 页 共 16 页 第二小问从宋代生产率提高、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技术进步等方面分析商业繁荣的原因。(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宋代文学、艺术呈现平民化趋势。如宋词更能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是当时画坛亮点。(3)联系所学知识,列举宋代在科技、教育、思想领域取得的成就。科技方面,活字印刷术发明、火药广泛用于军事、指南针用于航海;教育方面,科举制进一步完善;思想方面,儒学融合佛道教义发展为新的哲学流派理学。(4)宋代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但宋代的历史发展

21、“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学生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蒙古族入侵等方面分析原因。33.【答案】(1)主要观点:人性本恶,通过学习而从善;礼是维护社会秩序、保证人群生存的制度;隆礼贵义,礼法并用,君主集权;天自有规律,人可以认识它,并用它造福社会。 (3 分)主要背景:春秋战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 (2 分)(2)原因:适应封建专制统治需要(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的“三纲五常” 、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 ;其内容本身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中国古代经济的特殊性(即自然经济占主导、商品经济薄弱) ;内涵中具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容易被认同。 (3分,答出

22、其中 3 点即可)(3)观点:“软实力”是指除经济军事之外、以传统文化为吸引力的一种文化力量。这一力量在当今世界更具有优越性。原因: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是能提升民族自信心,有利于软实力提升;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需要用软实力提升国家的影响力。认识:把儒家思想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将其转化为时代精神。 (共 4 分:观点 1 原因 2 认识 1)【解析】(1) 材料一“人性之恶” “礼之所起也” “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即可概括出中荀子的主要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 汉代进一步发展了儒学,加入了天人感应, “大一统”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需求;经济上,汉代自然经济的占

23、统治地位;文化道德上包括了“三纲五常” ,对人的行为规范有认同感。(3) 首先解释 “软实力” 。然后根据儒学对于国家文化的提升,价值观念的影响,综合实力的提升的方面进行阐述。得出共识,儒家思想的精华应符合时代的要求。34. 【答案】(1)特点:公正(或中立、不偏不倚)说明:颁布解负令,壮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创立四百人会议,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组建民众法庭,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平民获得了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力。 (4 分,任答两点)(2)问题:隐瞒人口:土地兼并。 (2 分)对策:推行均田制,限制土地兼并:加强政府对人口的直接控制。 (4 分)(3)内容:设立新机构:制定法律:变专制

24、为立宪。 (3 分)论证:国际环境恶化,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丧失民意基础,镇压戊戌变法、签订辛丑条约等:反清力量不断积聚,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日趋高涨。 (9 分,论点一分,论据两分)第 8 页 共 16 页 【解析】(1) 从材料一中“主张以改革的方式解决平民备受压迫的各类问题。 ”可以得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索伦改革的内容,如:“解付令”来说明改变雅典贵族的统治。(2) 从材料二中 “籍贯不实,包或隐漏”“ 富强者兼并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可以提炼出问题。然后根据所学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来回答。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可以针对材料土地和户籍方

25、面列出举措如:推行均田制。地方上设立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加强对人口的控制。(3) 从图表中第一列中概括出新机构的设立;第二、三列中概括出法律的制定、第四、五列中概括出开始施行立宪制。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论证。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国内反清力量此起彼伏,资产阶级革命日益高涨。清政府也开始实施变革,来挽救他的风雨飘摇。35.【答案】(1)变化:工业领域特别是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迅速上升;新兴工业部门出现并发展迅速;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传统产业部门逐步向现代化转化;德国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主要经济指标赶超英法。(

26、每点 1 分,写到其中 4 点即可给 4 分)原因:1871 年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德意志统一,建立帝国,为工业革命创造有利条件。(2 分,若学生答:德国获得了法国的赔款和矿产资源,也可得 2 分)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确立了德国联邦制体制和君主立宪政体,为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政治基础。(2 分)德国抓住了刚刚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迅速崛起。(或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之一)(2 分) (2 )原因: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成立,对迅速战胜纳粹德国起了决定性作用;(2 分)纳粹政权鼓吹并实施的专制恐怖统治和民族沙文主义行为,严重违背了追求民主的时代精神;(2 分)纳粹

27、政权在战略战术中有不少失误之处,如在尚未征服英国的情况下大举入侵苏联,东西两线作战,犯了兵家大忌。(2 分。举出其他言之成理的例证也可给 1 分。)(3)状况:联邦德国经济复兴并持续增长。 (2 分)经济上:政府建立了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 ;(2 分)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2 分,写到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或社会市场经济的其中 1 个内容也可给 2 分。附内容: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外交上:与法国、意大利等国共同合作,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8、,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欧洲的统一。 (4 分,答到欧洲的联合可给 2 分,答到正确的 2 个事例可给 2 分。答欧洲共同体、欧盟不给分,因为图中数据截止到 1966 年。)【解析】(1)从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 1870 到 1900 是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时期,德国有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新兴工业部门大量出现。传统工业部门被新的工业部门所取代。原因是由于 1871 年德国普鲁士王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并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从政治上保证了德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从而使德国在第第 9 页 共 16 页 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超过了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2)从国内看德国鼓吹纳

29、粹统治,违背了民主潮流。在战争中又实施东西两面作战,两面受攻击。从国际上看,德国对外侵略,使受侵略国联合起来,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战线。是德国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3)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经济上德国在二战后调整经济政策,发展福利措施,完善保障制度。在外交上,开始欧洲国家合作。如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等。恢复和发展德国的经济。36.【答案】信息一: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地中海东岸地区。说明:奥斯曼帝国兴起之后,阿拉伯商人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增加了东西方贸易成本。信息二:奥斯曼帝国的版图大大缩小。说明: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列强实力进一步增强,奥斯曼帝国实力相对衰落,在欧洲列强的扩张下

30、奥斯曼帝国版图大大缩小。【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历史地图信息的能力。比较图一和图二,可以看出 17 世纪前后奥斯曼帝国兴起后控制了地中海东岸地区;19 世纪后,奥斯曼帝国的版图大大缩小。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的信息作出具体阐释和说明。37.【答案】主题:民族长城(2 分)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受到来自北部匈奴族的侵扰,秦始皇派蒙恬出击匈奴,修建长城,有效地起到了防卫作用,保证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生存。 (3 分)20 世纪 30 至 40 年代,中华民族遭受到了日本侵略者的疯狂侵略,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关键时刻,国共两个政治力量放下前嫌,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为赢得抗日战争胜

31、利提供了保证。 (3 分)其中,政治家的胆略和民族意识;对民族矛盾的正确认识;积极的态度;审时度势并恰当的政策、措施;综合的国力等都是民族长征有价值的要素。 (4 分)【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历史地图信息的能力。从左图可以看出是中国的“形”,就是秦长城。右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可以联系起“意”。国共第二次合作使我们打败了日本,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根据所学知识,首先得出主题,然后对材料图片的信息做出具体阐释和说明。38.【答案】(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 分)第 10 页 共 16 页 军事上: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共同抗击

32、敌人。 (2 分)(2)驳斥: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给东亚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3 分)(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2 分)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2 分)【解析】本大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需要找课本上的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史实,但要体现的全民族团结合作的史实加以说明。第二问是日本对英美宣战的理由,不要错弄成日本停战的原由,结合课本知识说明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目的即是答案。第三问:先弄明白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投降,然后分析日本投降的主要与次要原因。39.【答案】(1)关系:宋代以来中央政府对南海诸岛

33、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辖, 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4 分)(2)魏源认为欧洲列强的崛起的表现:是海运事业发达,海外扩张,占领海外殖民地;(2 分)欧洲列强崛起的原因是:以工商立国,以工商为本,重视发展工商业,重视发展海外市场经济,重视开拓海外市场,抢占海外殖民地,到处掠取利权。 (2 分)中国明显处于劣势的原因:经济落后;武器落后;制度落后;思想意识落后;(4 分)(3)相同点与不同点:魏源的海权思想着眼于抵抗西方海权国家的侵略, (2 分)马汉的海权思想着眼于为西方海权国家的对外侵略扩张提供理论依据, (2 分)认识海外贸易与海权的关系方面,魏源与马汉的海权思想十分相

34、似。 (2 分)历史意义:魏源的海权思想没有能够挽救一个衰落的封建王朝陷入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留下了无尽的历史遗憾;(2 分)限于自身的经历以及所处的时代和环境,魏源的海权思想只是一种朴素的海权观,还不可能像马汉那样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 分)而用历史的观点看,在当时的中国,他的这一思想具有超前的先进性,还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2 分)认识:海权决定大国兴衰。 (2 分)适度发展海权,能够促进国运兴盛,维护国家在世界上的利益;(2 分)中国应该保护自己的海洋领土主权,努力维护海洋利益。 (2 分) (每点 2分,共 4 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该题全面考察学生的分析、对比,概括能力。第一问较简单,只要说明古代中央政府对南海诸岛的管理就证明中国自古对其拥有主权。第二问第 1 小问不要把原因和表现弄混,结合材料即可得出答案;第 2 小问要用方面分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