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2 ,大小:834.50KB ,
资源ID:120195      下载积分:3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201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道路工程设计方法.doc)为本站会员(龙***)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道路工程设计方法.doc

1、一 选线 选线是公路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选线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造价及今后使用的适用性 ,安全性 ,可靠性和寿命 .也是一个综合判断选择的过程 ,既要考虑地形 ,地质条件的变化 ,又要均衡路线本身平 ,纵 ,横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制约 .自然条件对路线的影响因素也很多 ,主要考虑 :地形 ,地质 ,气候 ,水文等 .所以在平面图上选择线路都要考虑上述的条件 ,因为是沿溪线 ,路线伴随着一条季节性流水的河流 ,也要把这条因素考虑进去 .选择好的路线以确保公路的安全和自然环境良好 ,因此采用比选的原则进行路线的选择 . 此路段是沿溪线 和越岭线 ,其主要特点是由于沿溪线沿河流布线 ,平纵线形较好

2、 ,在河边一般都有台地可以利用 ,加之河床的纵坡一般比路线的纵坡小 ,所以路线的平纵线形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平面受纵面的制约较小 ,沿溪线海拔低 ,气候条件较好 ,对施工 ,养护 ,营运有利 ,而且沿溪线傍山临河 ,砂石等原材料比较丰富 ,施工用水容易解决 .在路线布线时 ,要结合地形克服不利影响 ,发挥沿溪线的优势 ,使公路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 二 .定线 公路定线根据公路等级 ,要求和条件在纸上定线 .步骤如下 : 1. 拟定线路走向 在 1:5000的地形图上 ,根据路线的起终点和中间控制点 ,仔细分析控制 点间的地形 ,地质及地物情况 ,选择地势平缓 ,山坡顺直 ,河谷开阔及有利于回头

3、展线的地点等 ,拟定路线各种可能的走向 ,完成路线的总体布局 . 2. 放坡试线 要考虑坡度 ,坡长及点的布控进行多次的试定比较 ,最终选择出一条合适的路线 . 三 .平面设计 因为地形比较平缓 ,所以只设有圆曲线进行设计 .根据 规定选择半径 . 平曲线要素表 交点号(JD) 交点桩号 偏角 ( ) 半径(R) 切线长(T) 曲线长(L) 外距(E) 左 右 1 K0+425 200 183.7 335.32 38.16 2 K1+166.62 600 260.78 491.99 54.22 3 K1+852.8 600 84.32 167.55 5.90 4 K2+661.03 110 1

4、05.24 189.35 25.68 5 K2+880.14 80 135.63 208.79 52.02 6 K3+388.3 320 456.86 614.26 237.79 四 .纵断面设计 路线选定以后 ,量出平面图中路中心线穿过每一等高线的桩号及高程 ,绘制纵断面图 ,点绘地面线 ,进行纵坡设计 . 五 .横断面设计 三级公路设计车速为 40km/h,路肩宽度为 0.75m,路面宽度为7.5m,则路基宽度为 9.0m. 六 .路面设计 (后有附书 ) 七 .路基设计 (后有附书 ) 八 .涵洞设计 (后有附书 ) 九 .技术标准 按照规范要求(书中规范)来设计路线,采用技术标准如下:

5、 公路等级:三级公路; 计算行车速度: 40 公里 /小时 路基宽度:路基宽 9.0 米 路面宽度:路面宽度 2*3.75 米 十 .路线 孙李沟至西岔路线全长 4535 米,起讫桩号为 K0+00 至终点桩号 K4+535.00。按照最小坡长为 120 米为设计标准进行设计。 公路用地范围内排水沟外 5 米,按挖方段是上方山坡汇水情况设有截水沟。 十 一 .参考资料 : 十 二 规范附表 公路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 从视觉观点所需的竖曲线最小半径 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 材料名称 沥青针入度 抗压模量 E1(MPa) 劈裂强度 15(MPa) 20 15 细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90 1200

6、 1600 18002200 1.2 1.6 SMA 90 1200 1600 12001500 1.4 1.9 设计车速( km/h) 凸形竖曲线半径 /m 凹形竖曲线半径 /m 竖曲线最小长度 /m 一般值 极限值 一般值 极限值 40 700 450 700 450 35 计算行车速度 /( km*h-1) 凸形竖曲线半径 /m 凹形竖曲线半径 /m 40 3000 2000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90 1000 1400 16002000 0.8 1.2 中粒式开级配沥青混凝土 90 800 1200 12001600 0.6 1.0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90 800 1200

7、12001600 0.6 1.0 沥青碎石混合料 600 800 沥青贯入式 400 600 400 600 基层材料设计参数 材料名称 配合比或规格要求 抗压模量 E(MPa) 劈裂强度 (MPa) 备注 二灰砂砾 7:13:80 1300 1700 0.6 0.8 二灰水泥 8:17:75 1300 1700 0.5 0.8 水泥砂砾 5% 6% 1300 1700 0.4 0.6 水泥碎石 5% 6% 1300 1700 0.4 0.6 石灰水泥粉煤灰砂砾 6:3:16:75 1200 1600 0.4 0.6 石灰水泥碎石 5:3:92 1000 1400 0.35 0.5 石灰土碎

8、石 粒料占 60%以上 700 1100 0.3 0.4 碎石灰土 粒料占 40% 50% 600 900 0.25 0.35 水泥石灰砂砾土 4:3:25:68 800 1200 0.3 0.4 二灰土 10:30:60 600 900 0.2 0.3 石灰土 8% 12% 400 700 0.2 0.25 石灰土 4% 7% 200 350 处理路基时用 级配碎石 符合级配要求 300 350 250 300 200 250 作上基层用 作基层用 作底层用 填隙碎石 填隙 密实 200 280 作底层用 未筛分碎石天然砂砾 具有一定级配 符合规范要求 180 220 150 200 作底层

9、用 中 .粗砂 80 100 作垫层用 K0+425 竖曲线计算表 K2+200竖曲线计算表 桩号 距切点距离 切线标高 纵距 竖曲线高程 坡 度角 : =i2-i1=-2%-2.3%=-4.3% 半 径: R=4000m 竖曲线长度: L=R*| |=4000*0.043=172m 竖曲线切线长 :T=L/2=172/2=86m 竖曲线外距 : E=T2/2R=862/2*4000=0.92m 起点桩 号及标高 : 起点 桩号 K0+340 起点 标高 : 360+T*i1=361.9 终点桩号及标高 : 终点 K0 +425+T=K0+511 360+T*i2=361.7 中桩标高 :36

10、0-E=360.9 ( m) ( m) y=x2/2r( m) ( m) K0+339 0 361.9 0 361.9 K0+389 50 360.8 0.3 361.3 K0+425 86 360 0.92 360.9 K0+461 50 360.7 0.3 361 K0+511 0 361.7 0 361.7 桩号 距切点距离 切线标高 纵距 竖曲线标高 坡度角 : =i2-i1=-1.6%-0.3%=-0.019 半 径: R=8000m 竖曲线长度: L=R*|= 8000*0.019=152m 竖曲线切线长 :T=L/2=152/2=76m 竖曲线外距 : E=T2/2R=762/2

11、*8000=0.36m 起点桩号及标高 : 起点 K2+200-T=K2+124 标高 : 339.6-T*i1=339.4 终点桩号及标高 : 终点 K2+200+T= K2+276 标高: 339.6-T*i2=338.4 中桩标高 :339.6-E=339.2 ( m) ( m) y=x2/2r( m) ( m) K2+124 0 339.4 0 339.4 K2+174 50 339.5 0.2 339.3 K2+200 76 339.6 0.4 339.2 K2+226 50 339.2 0.2 339 K2+276 0 338.4 0 338.4 K1+350 竖曲线计算表 K0+

12、650 竖曲线计算表 桩号 距切点距离 切线标高 纵距 竖曲线标高 坡度角 : =i2-i1=-4%-2%=-0.06 半 径: R=2000m 竖曲线长度: L=R*| |=2000*0.06=120m 竖曲线切线长 : T=L/2=120/2=60m 竖曲线外距 : E=T2/2R=602/2*2000=0.9m 起点桩号及标高 : 起点 K0+650-T=K0+590 标高 : 364.8-T*i1=363.6 终点桩号及标高 : 终点 K0 +650+T=K0+710 标高: 364.8-T*i2=362.4 中桩标高 :364.8-E=363.8 ( m) ( m) y=x2/2r(

13、 m) ( m) K0+590 0 363.6 0 363.6 K0+640 50 364.6 0.6 364 K0+650 60 364.8 0.9 363.9 K0+660 50 364.4 0.6 363.8 K0+710 0 362.4 0 362.4 半竖曲 线外距( ) ( ) ( ) ( )桩号 距切点距离 切线标高 纵距 竖曲线标高 坡度角 : =i2-i1=-4%-0.3%=0.043 半 径: R=2000m 竖曲线长度: L=R*| |=2000*0.043=86m 竖曲线切线长 :T=L/2=86/2=43m 竖曲线外距 : E=T2/2R=432/2*2000=0.4

14、6m 起点桩号及标高 : 起点 K1+350-T=K1+307 标高 :336.8+T*i1=338.6 终点桩 号及标高 : 终点 K1+350+T=K1+393 标高: 336.8+T*i2=336.9 中桩标高 :336.8+E=337.3 ( m) ( m) y=x2/2r( m) ( m) K1+307 0 338.6 0 338.6 K1+350 43 336.8 0.46 337.3 K1+393 0 336.9 0 336.9 K2+650 竖曲线计算表 K3+50 竖曲线计算表 桩号 距切点距离 切线标高 纵距 竖曲线标高 坡度角 : =i2-i1=3.7%-(-1.6%)=

15、0.053 半 径: R=3000m 竖曲线长度: L=R*|= 3000*0.053=159m 竖曲线切线长 :T=L/2=159/2=79.5m 竖曲线外距 : E=T2/2R=79.52/2*3000=1.06 m 起点桩号及标高 : 起点 K2+650-T=K2+570 标高 : 332.6+T*i1= 333.9 终点桩号及标高 : 终点 K2+650+T=K2+730 标高: 332.6+T*i2=335.6 中桩标高 :332.6+E=333.7 ( m) ( m) y=x2/2r( m) ( m) K2+570 0 333.9 0 333.9 K2+620 50 333.1 0

16、.4 333.5 K2+650 80 332.6 1.06 333.7 K2+680 50 333.8 0.4 334.2 K2+730 0 335.6 0 335.6 桩号 距切点距离 切线标高 纵距 竖曲线标高 坡度角 : =i2-i1=-3.6%-3.7%=-0.073 半 径: R=2000m 竖曲线长度: L=R*|= 2000*|-0.073|=146m 竖曲线切线长 :T=L/2=146/2=73m 竖曲线外距 : E=T2/2R=732/2*2000=1.33m 起点桩号及标高 : 起点 K3+50-T=K2+977 标高 : 347.5-T*i1=344.7 终点桩号及标高

17、: 终点 K3+50+T=K3+123 标高: 347.5-T*i2=344.8 中桩标高 :347.5-E=346.2 ( m) ( m) y=x2/2r( m) ( m) K2+977 0 344.7 0 344.7 K3+27 50 346.6 0.6 346 K3+50 73 347.5 1.3 346.2 K3+73 50 346.6 0.6 346 K3+123 0 344.8 0 344.8 K3+250 竖曲线计算表 桩号 距切点距离 切线标高 纵距 竖曲线标高 坡度角 : =i2-i1=-3.1%-3.6%=-0.067 半 径: R=2000m 竖曲线长度: L=R*|=

18、2000*0.067=134m 竖曲线切线长 :T=L/2=134/2=67m 竖曲线外距 : E=T2/2R=672/2*2000=1.16m 起点桩号及标高 : 起点 K3+250-T=K3+182 标高 : 340.2+T*i1=342.7 终点桩号及标高 : 终点 K3+250+T=K3+318 标高: 340.2+T*i2=342.4 中桩标高 :340.2+E=341.4 ( m) ( m) y=x2/2r( m) ( m) K3+183 0 342.7 0 342.7 K3+233 50 340.9 0.6 341.5 K3+250 67 340.2 1.16 341.4 K3+

19、267 50 340.9 0.6 341.5 K3+317 0 342.4 0 342.4 K3+410 竖曲线计算表 桩号 距切点距离 切线标高 纵距 竖曲线标高 坡度角 : =i2-i1=-2.9%-3.1%=-0.06 半 径: R=2000m 竖曲线长度: L=R*|= 2000*|0.06|=120m 竖曲线切线长 :T=L/2=120/2=60m 竖曲线外距 : E=T2/2R=602/2*2000=0.9m 起点桩号及标高 : 起点 K3+410-T=K3+350 标高 : 345.2-T*i1=343.3 终点桩号及标高 : 终点 K3+410+T=K3+470 标高: 345

20、.2-T*i2=343.5 中桩标高 :345.2-E=344.3 ( m) ( m) y=x2/2r( m) ( m) K3+350 0 343.30 0 343.3 K3+400 50 344.8 0.6 344.2 K3+410 60 345.2 0.9 344.3 K3+420 50 345 0.6 344.4 K3+470 0 343.5 0 343.5 桩号 距切点距离 切线标高 纵距 竖曲线标高 坡度角 : =i2-i1=-2.9%-3.1%=-0.06 半 径: R=2000m 竖曲线长度: L=R*|= 2000*|0.06|=120m 竖曲线切线长 :T=L/2=120/2

21、=60m 竖曲线外距 : E=T2/2R=602/2*2000=0.9m 起点桩号及标高 : 起点 K3+410-T=K3+350 标高 : 345.2-T*i1=343.3 终点桩号及 标高 : 终点 K3+410+T=K3+470 标高: 345.2-T*i2=343.5 中桩标高 :345.2-E=344.3 ( m) ( m) y=x2/2r( m) ( m) K3+350 0 343.30 0 343.3 K3+400 50 344.8 0.6 344.2 K3+410 60 345.2 0.9 344.3 K3+420 50 345 0.6 344.4 K3+470 0 343.5

22、 0 343.5 K3+950 竖曲线计算表 桩号 距切点距离 切线标高 纵距 竖曲线标高 坡度角 : =i2-i1=-5.7%-3.8%=-0.095 半 径: R=3000m 竖曲线长度: L=R*|= 3000*|-0.095|=285m 竖曲线切线长 :T=L/2=285/2=142.5m 竖曲线外距 : E=T2/2R=142.52/2*3000=3.38m 起点桩号及标高 : 起点 K3+950-T=K3+807 标高 : 356.3-T*i1=348 终点桩号及标高 : 终点 K3+950+T=K4+93 标高: 356.3-T*i2=350.8 中桩标高 :356.3-E=35

23、2.9 ( m) ( m) y=x2/2r( m) ( m) K3+807 0 348 0 348 K3+857 50 350.9 0.4 350.5 K3+902 95 353.4 1.5 351.9 K3+950 143 356.3 3.38 352.9 K3+998 95 354.3 1.5 352.8 K3+640 竖曲线计算表 桩号 距切点距离 切线标高 纵距 竖曲线标高 坡度角 : =i2-i1=5.7%-(-2.9%)=0.086 半 径: R=2000m 竖曲线长度: L=R*|= 2000*0.086=172m 竖曲线切线长 :T=L/2=172/2=86m 竖曲线外距 :

24、E=T2/2R=862/2*2000=1.85m 起点桩号及标高 : 起点 K3+640-T=K3+554 标高 : 338.6+T*i1=341.1 终点桩号及标高 : 终点 K3+640+T=K3+726 标高: 338.6+T*i2=343.4 中桩标高 :338.6+E=340.5 ( m) ( m) y=x2/2r( m) ( m) K3+554 0 341.1 0 341.1 K3+604 50 339.7 0.6 340.3 K3+640 86 338.6 1.85 340.5 K3+676 50 340.6 0.6 341.2 K3+726 0 343.4 0 343.4 桩号

25、 距切点距离 切线标高 纵距 竖曲线标高 坡度角 : =i2-i1=-3.1%-3.6%=-0.067 半 径: R=2000m 竖曲线长度: L=R*|= 2000*0.067=134m 竖曲线切线长 :T=L/2=134/2=67m 竖曲线外距 : E=T2/2R=672/2*2000=1.16m 起点桩号及标高 : 起点 K3+250-T=K3+182 标高 : 340.2+T*i1=342.7 终点桩号及标高 : 终点 K3+250+T=K3+318 标高: 340.2+T*i2=342.4 中桩标高 :340.2+E=341.4 ( m) ( m) y=x2/2r( m) ( m)

26、K3+183 0 342.7 0 342.7 K3+233 50 340.9 0.6 341.5 K3+250 67 340.2 1.16 341.4 K3+267 50 340.9 0.6 341.5 K3+317 0 342.4 0 342.4 桩号 距切点距离 切线标高 纵距 竖曲线标高 坡度角 : =i2-i1=-3.1%-3.6%=-0.067 半 径: R=2000m 竖曲线长度: L=R*|= 2000*0.067=134m 竖曲线切线长 :T=L/2=134/2=67m 竖曲线外距 : E=T2/2R=672/2*2000=1.16m 起点桩号及标高 : 起点 K3+250-T

27、=K3+182 标高 : 340.2+T*i1=342.7 终点桩号及标高 : 终点 K3+250+T=K3+318 标高: 340.2+T*i2=342.4 中桩标高 :340.2+E=341.4 ( m) ( m) y=x2/2r( m) ( m) K3+183 0 342.7 0 342.7 K3+233 50 340.9 0.6 341.5 K3+250 67 340.2 1.16 341.4 K3+267 50 340.9 0.6 341.5 K3+317 0 342.4 0 342.4 桩号 距切点距离 切线标高 纵距 竖曲线标高 坡度角 : =i2-i1=-3.1%-3.6%=-0.067 半 径: R=2000m 竖曲线长度: L=R*|= 2000*0.067=134m 竖曲线切线长 :T=L/2=134/2=67m 竖曲 线外距 : E=T2/2R=672/2*2000=1.16m 起点桩号及标高 : ( m) ( m) y=x2/2r( m) ( m) K3+183 0 342.7 0 342.7 K3+233 50 340.9 0.6 341.5 K3+250 67 340.2 1.16 341.4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