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2 ,大小:3.58MB ,
资源ID:1212276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2122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3城绿化指标现状分析.DOC)为本站会员(国***)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3城绿化指标现状分析.DOC

1、173 城市绿化指标现状分析宜兴市绿化指标现状数据、各类绿地现状构成如表 2-9。表 2-10 列举了我国部分园林城市(区)主要绿地指标,作为分析参照。从现状绿化指标看,宜兴市城市绿地建设已经跨入绿化先进城市之列。人均公园绿地、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三大指标,均远远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指标要求,达到了国家新出台的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表 29 宜兴市(2004 年)绿化指标一览序号 项 目 单 位 数 据1 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 25.962 城市人口 万人 26.13 绿地面积 公顷 1017.484 公园绿地 公顷 408.135 生产绿地 公顷 53.26 防护绿地 公顷 250.627其

2、中附属绿地 公顷 305.538 其他绿地 公顷9 人均绿地面积 平方米/人 38.9810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方米/人 15.6411 绿地率 39.1912 绿化覆盖率 43.90表 2-10 我国部分园林城市主要绿地指标一览城市名称 批准年份(年) 统计日期 人均公园 绿地率(%) 绿化覆盖率(%)北京市 1992 1994 6.41 - 30.70合肥市 1992 1994 7.30 25.19 30.51珠海市 1992 1994 20.07 38.26 59.58杭州市 1994 1994 5.32 40.00 45.00深圳 1994 1994 37.90 - 42.90威海市

3、 1996 1996 16.80 33.20 36.70中山市 1996 1996 9.59 32.25 35.18马鞍山市 1996 1996 7.60 30.00 38.00大连市 1997 1997 6.50 38.00 38.80厦门市 1997 1997 9.20 30.97 33.00南京市 1997 1997 8.10 38.00 40.10南宁市 1997 1997 6.70 30.90 36.40江门市 2002 2001 8.23 - 38.47惠州市 2002 2001 10.69 - 47.30茂名市 2002 2001 8.39 - 37.20肇庆市 2002 200

4、1 9.05 35.86 45.62海口市 2002 2001 8.62 38.35 41.83三亚市 2002 2001 16.30 38.00 41.70襄樊市 2002 2001 8.11 38.72 40.83石河子市 2002 2001 7.60 32.80 37.20常熟市 2002 2001 13.30 54.12 55.22长春市 2002 2001 7.20 33.30 38.30上海市闵行区 2002 2001 11.00 32.30 37.304 城市绿地功能现状分析4.1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宜兴市已经将城乡绿化列为城市环境整治的措施之一,近期投入较大,但尚未建成完善的

5、防护绿地体系,城市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18如热电厂等一些重点污染源,应加强污染隔离带的建设,减轻其环境影响。并面向水质改善、水环境保护,加强滨水湿地环境绿化建设。4.2 城市绿地游憩空间构建已经建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山地生态游憩空间和城市滨水绿色开放空间,形成城市绿地景观游憩系统的主体构架。4.3 城市绿地景观文化功能初步建成城市绿地开放空间,尤其是依托三氿建成东西向城市滨水景观轴线,极大地改善了城市景观环境,如宜园、龙背山公园等,充分体现当地自然山水特色,并通过小品、碑、廊等形式,以历史名人文化为主题,丰富城市绿地的人文内涵,保护、弘扬城市历史文化。5 综合分析及规划对策

6、5.1 现状与发展方向绿地构成:区域性公园、居住区公园、街旁绿地不足;中心城区道路绿化需进一步提高质量;防护绿地建设有待完善;宜加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建设与其他绿地建设的配合,充分利用其他绿地资源及其生态屏障作用。绿地空间格局:由山地、滨水公园构成的城市绿地主体空间格局合理,宜从 400 米见绿要求和城市空间发展方向、模式等视角,实施系统空间格局的进一步优化。绿地景观:加强南北向的城市景观轴线和城郊地带的景观视面建设。绿地生态:水绿相依,通过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优化,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绿地游憩:加强带状公园的设施建设,绿带与设施带科学配套,形成适合不同年龄层次、对象群体的多元化游憩空间。5

7、.2 发展的优势、动力与制约优势、动力:已经初步建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较齐备的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化建设理念先进、思路正确;政府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重视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经济发展迅速;公众参与意识强烈。制约:中心城区绿化用地存在一定制约,难于在短时间内实现 400 米见绿要求;城市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现状,对园林植物材料的选择应用、生长状况及绿地功能将产生长期的影响。5.3 规划对策综合上述分析,宜兴市城市绿地建设,在贯彻当前正确规划建设思路的基础上,应综合考虑与上一级系统无锡市、太湖的生态绿化衔接,以及与下属城镇、乡村的绿化统筹。市区绿地建设,主要加强区域性公园、社区公

8、园和街旁绿地的建设。针对宜兴城市绿化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对策为:上下连接、城乡统筹,服务区域整体环境;梳理河湖、沟通山水,凸显城市山水格局;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挖掘地域文化底蕴;点块结合、均好匀布,改善社区居住环境。19第三章 规划总则1 规划依据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9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86 年颁布,1998 年修订)1.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1.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6城市绿化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100 号1.7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

9、120 号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1993784号)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建城2000192 号)1.10 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11 国家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1.12 国家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1.13 国家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1.14 国家建设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暂行)1.15 国家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1.16 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1999)1.17 国家建设部, 城市绿地系统规

10、划编制技术纲要 (2002)1.18 国家建设部,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2002)1.19 国家其他相关法规、条例和行业标准1.20 江苏省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等1.21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 、 二十一世纪议程1.22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 规划期限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中规院) ,规划期限划分如下:近期:2003 年2010 年;远期:2011 年2020 年;远景:展望 50 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期限确定如下:近期:2005 年2010 年;远期:2011 年2020 年;远景:展望 50 年。3 规划范围、人口规模3.1 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人口规模市域即宜兴市行政区范围,

11、总面积 2038.2 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市区为主,包括宜城、丁蜀、屺亭、湖洑、高塍、大浦、新庄、芳桥、周铁等 9 个城镇的全部行政范围、新街镇的部分行政范围以及宜兴林场,总面积约 770 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 38%左右。中心城区范围为城市建成区范围,是一个动态扩展的区域。3.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人口规模本次绿地系统规划以宜城城区为主体。现状分析采用 2004 年数据,现状城市用地规模为 25.96 平方公里,人口为 26.1 万人。根据国家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技术纲要(200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可在整体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适当调整。20本次绿地系统规划,市域

12、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即宜兴市行政区范围。市区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基础上适当扩大,东至新宜高速、南至龙背山南水系、西至锡宜高速、北至屺周公路,面积计 175.83 平方公里(含水面面积)。城市绿化指标统计、控制,公园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附属绿地规划,均落实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本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设用地、人口规模分别为:人口规模:近期(2010 年):46.0 万人,其中宜城 34.0 万人,丁蜀 12.0 万人;远期(2020 年):60.0 万人,其中宜城 45.0 万人,丁蜀 15.0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近期(2010 年):51.1 平方公里,其中宜城 37.8 平

13、方公里,丁蜀 13.3平方公里;远期(2020 年):71.3 平方公里,其中宜城 53.6 平方公里,丁蜀 17.7平方公里。4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4.1 规划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处理城市绿化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旅游发展、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景观风貌间的关系;规划先进的和人性化的城市绿地系统,优化城市绿化多功能的综合效应,充分发挥城市绿化对全面提升城市职能发挥和城市竞争实力的贡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综合生态、人文、游憩等方面构建绿色场所空间,缔造理想城市人居环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我国山水文化、山水园林理论为指导,

14、综合山、水、文化要素,山、水、文化三位一体,保护城市山水格局,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实现绿脉、文脉、山脉、水脉合一,建成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以现代生态文化、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强调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发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丰富园林景观,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4.2 规划原则 坚持国家建设部提出的“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指导原则,即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系统性、工程带动、因地制宜和“五个统筹”等原则。 充分利用城市水系特色、大力营造水乡城市形态的原则。宜兴市具有“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独特自然山水格局,格状水网特色尤其鲜明,绿地系统规划宜依托城市山水空间,并重点考虑城市水系的利用

15、,让水回归自然、让水构筑城市、让水愉悦市民。 生态隔离与景观延续相结合的原则。绿地布局强调生态隔离与景观延续相结合的原则,借鉴国外如日本东京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经验,以大型生态绿带实现组团的生态隔离,缓和城市成片扩张的不良影响。同时又强调绿化在不同组团间,景观的过度和连续性。 突出城市景观廊道、城市背景线建设。以城市水系、主干道为依托,建成城市景观廊道、生态廊道网络。突出城市北部山地背景线和主干水系的滨水景观岸线建设。 贯彻“五性、四结合”的规划原则五性:系统性、前瞻性、群众性、地域特色性、可操作性。系统性:按照园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原理规划各类绿地;形21成点、线、面、环、楔相结合,条块清晰完

16、整的绿地网络系统,发挥生态,游憩,环境,减灾等综合功能。前瞻性:紧扣城市发展脉博,为城市绿化的远期发展打下基础。群众性:在绿地选址、规模及规划内容等方面,不仅考虑资源特征,更要从绿地的服务功能出发,方便群众游憩。地域特色性:根据市所处的植被气候区域,因地制宜地选择适生物种配置成群落,与城市历史文化紧密结合,形成地域特色。可操作性:规划切合实际,又具有弹性,可操作、可调节。四结合:功能与景观结合;城镇与农村结合;近期与远期结合;建设与管理结合。第四章 规划目标与指标1 规划目标1.1 总体目标根据城市总体发展定位和圈层式空间发展形式,面向生态城市建设,陶都、水城的城市特色构建,以及地域人文精神传

17、承和城市景观形象塑造等目标的需要,充分利用山、水生态空间和人文资源,在中心城区远景规划建成区城市规划区的梯度空间序列上构建与水网林荫型山水园林城市山水文化型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相适应的圈层式城市绿地系统空间模型。规划以山、林、湿地、特色农地等外围生态绿地为城市屏障,以环城林带将自然引入城区,以自然山水公园为主体,以滨水带状绿地为纽带,以专类公园为地域文化标志,以街旁绿地匀布实现均好性的城市绿地空间,形成以山地近自然植被为背景、具有良好亲水性的水网林荫型城市绿化特色,创建山水生态园林城市。 绿地生态建设目标:山青、水净、天蓝,蓝绿相依的优美生态环境。 绿地景观建设目标:高质量、近自然植物

18、景观与人文精品绿地相结合,实践“天人合一”的景观意向。 绿地游憩空间构建目标:以亲水性、开放性公园绿地为游憩空间主体,以山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空间为重要补充,实现景观游憩空间类型多元化及其系统完备性,匀布均好,连通一体。1.2 近期目标(2005-2010)近期合理规划各类绿地,重点完善滨水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建设,加强街旁绿地和道路绿地建设。22梳理城市山水脉络,构建城市山水链接,进一步明晰山水城市特色,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建设并重,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优化城市绿地的生态、游憩和景观文化功能。1.3 远期目标(2011-2020)远期目标与总体目标一致。全面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完成各类规划绿地建设

19、,沟通滨水绿带和城市公园路系统,实现绿地数量、质量和空间结构的整体优化。建成地域景观特色鲜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综合功能优化的城市绿地系统,推进城市向“山、水、文化”和谐一体的山水型生态园林城市发展。2 规划指标2.1 主要指标及其计算在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的通知中,城市绿化建设主要指标及其计算方式分为三项:人均公园绿地,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公园绿地的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城市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总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国家建设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规定相关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如下:2.2.1 综合物种指数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

20、分,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恢复水平的较好指标。本指标选择代表性的动植物(鸟类、鱼类和植物)作为衡量城市物种多样性的标准。物种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单项物种指数: (i =1,2,3,分别代表鸟类、鱼类和植物)其中,P i为单项物种指数,N bi为城市建成区内该类物种数,N i为市域范围内该类物种总数。综合物种指数为单项物种指数的平均值。综合物种指数 ,n=3注:鸟类、鱼类均以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种类计算,人工饲养者不计。2.1.2 本地植物指数城市建成区内全部植物物种中本地物种所占比例。2.1.3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在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

21、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2.1.4 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m2)指在城市建成区的公园绿地面积与相应范围城市人口之比。2.1.5 建成区绿地率()指在城市建成区的园林绿地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2.2 规划指标确定依据在现实可行的前提下,以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标准的指标要求,作为确定规划指标的依据。表 4-1 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绿指标对照指标 国家园林城市(人口 50 万以下)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生态城市人均公园绿地(m 2/人) 9 12 1623绿地率(%) 35 38 绿化覆概率(%) 40 45 45此外,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中,

22、要求综合物种指数0.5,本地植物指数0.7。生态城市建设,根据国家生态环境中期建设目标,要求自然保留地面积(市域)的百分比例 12%以上。2.3 不同尺度规划目标与规划指标控制参照表 4-2 不同尺度规划目标与规划指标三大指标范围 目标 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概率(%)其它指标市域 生态市 16 38.00 45 自然保留地比例远景规划建成区生态园林城市 16 38.00 45综合物种指数本地植物指数宜城城区山水型国家园林城市 18 42.00 39确定规划指标控制参照值如下:表 4-3-1 各类绿地构成规划控制参照(宜城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 53.60人口规模(万人) 45依

23、据绿地面积(hm 2) 2251.20 绿地率控制公园绿地(G1)(hm 2) 810.00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生产绿地(G2)(hm 2) 110.00 城区面积的 2%防护绿地(G3)(hm 2) 230.1 总规用地平衡表附属绿地(G4)(hm 2) 1100.90 总体与分项差值其中其它绿地(G5)(hm 2) 250 城区面积的 5%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人) 50.00 统计值人均公园绿地(平方米/人) 18.0绿地率() 42.00绿化覆盖率() 47.00具有高于生态城市标准的可行性表 4-32 各类绿地构成规划控制参照(丁蜀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 17.70人口规模(万人)

24、15.00依据绿地面积(hm 2) 743.40 绿地率控制公园绿地(G1)(hm 2) 270.00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生产绿地(G2)(hm 2) 35.00 城区面积的 2%防护绿地(G3)(hm 2) 49.90 总规用地平衡表附属绿地(G4)(hm 2) 300.00 总体与分项差值其中其它绿地(G5)(hm 2) 88.50 城区面积的 5%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人) 50.00 统计值人均公园绿地(平方米/人) 18.00绿地率() 42.00绿化覆盖率() 47.00具有高于生态城市标准的可行性2.4 分期规划指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和

25、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等确定规划指标如下:2.4.1 近期(2005-2010)指标按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近期规划指标如下: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40%;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平方米;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6 平方米;道路绿化普及率 100%;居住区绿地率新区35%,旧区25%,全城区园林式居住小区占 60%以上;单位附属绿地率25%,绿化达标单位 70%以上,绿化先进单位比例20%;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 2%以上,自给率 80%以上。242.4.2 远期(2011-2020)指标远期规划指标如下: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42;绿化覆盖率47%;人均公园绿地18 平方米;城市中心区

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 平方米。道路绿化普及率 100%;居住区绿地率新区40%,旧区30%,全城区园林式居住小区占 70%以上;单位附属绿地达标率90%,绿化先进单位比例40%;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 2%以上,自给率 80%以上。2.4.3 主要规划指标分期控制 表 4-4 主要绿地指标分期控制低限一览近期规划控制低限 远期规划控制低限指 标现状(宜城) 宜城 丁蜀 宜城 丁蜀城市人口(万人) 26.10 34.00 12.00 45.00 15.00城市建设用地预计(平方公里) 25.96 37.80 13.30 53.60 17.701512.00 532.00 2251.20 743.40

27、绿地总面积(公顷)1017.482044.00 2994.60544.00 192.00 810.00 270.00公园绿地(G1) 总面积 (公顷)408.13736.00 1080.00绿地率() 39.19 40.00 42.00绿地覆盖率() 43.90 45.00 47.00人均公园绿地(米 2人) 15.64 16.0 18.0第五章 市域大环境绿化规划1 市域建设总体规划概述1.1 城镇等级结构规划期末形成“中心城市建制镇”的二级城镇等级结构,其中中心城区1 个,建制镇 9 个:官林、张渚、和桥、徐舍、周铁、新建、杨巷、高塍、太华。1.2 重点生态空间管治1.2.1 基本农田确保

28、 2010 年全市基本农田数量达到 92.40 万亩,其空间分布根据城镇和产业发展予以调整。1.2.2 生态保护宜南山地的公益林和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太湖。滆湖,东氿,西氿,和横山水库的水体保护。划定太湖沿岸 1000 米范围的保护带,限制工业布局和城镇建设。建设区域性污水处理体系,沿湖城镇各自设置污水处理厂。横山水库集水面积(154.8 平方公里)划为二级保护区,包括宜兴太华镇和溧阳横涧镇(占集水面积的 1/4),以及横山水库下游的团结,横山二村;设计水位(38 米)外的 200 米内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严禁开展与水利设备无关的各种建设,防止污水侵入。滆湖沿岸,应大力退渔还湖,

29、与常州市一起制定禁养方案,减轻污水排入量,保护滆湖水质。沿滆湖 500 米范围划定为保护带。东氿、西氿,按实际情况划定保护带,远景尽可能遵照不小于 200 米保护25范围进行控制。都山荡,马公荡,阳山荡,莲花荡,西村塘,摆布潭等湖荡周边划定不小于 100 米范围的保护带。龙池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由 1800 亩扩大为 3000 亩,由于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应加大山林绿化,进行抚育与保护,旅游业发展应以生态旅游为主,不得损害森林生态系统。铜官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 5.0 万亩,应加强绿化,抚育,保护,再现铜峰叠翠胜境,并与抽水蓄能电站相结合,山水相映,更添森林公园迷人风采。龙背山公园是中心城区的绿肺和风

30、光秀丽的旅游度假区,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功能和范围,协调公园内的各项设施建设,维护城市的生态效应。规划生态公益林 2.65 万亩。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景区,美化城镇,绿化大地,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30%。太湖水面划出一定面积的保护区,确定其面积,数量,培育湿地生态保护系统。1.3 风景名胜区保护阳羡风景区划定 25 平方公里的保护地带,在该地带内不得建设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影响景观的单位和设施。在景点范围内严格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自然历史风貌,不得建设与风景区无关的建筑。1.4 传统文化保护以一城(中心城区),一镇(张渚)为保护重点,同时保护好中心城区内的历史街区和各级文保单位,以及散

31、布在各镇的名人故居和寺、墓、桥等。1.5 市域综合交通体系1.5.1 公路建成“四纵四横”加中心发射状的公路运输通道。四纵:新宜高速公路宜兴段,从宜兴东侧经过,规划达到高速公路标准;渎边公路宜兴段,规划全线达到一级公路标准;金坛新建官林徐舍张渚太华广德线,规划按一级公路建设;锡宜高速公路宜兴段,全线到达高速公路标准。四横:和桥高胜范道官林新芳溧阳线,规划按一级公路建设;104 国道线宜兴段,规划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并在徐舍至新街之间修复线;宁杭高速公路宜兴段,规划达到国家高速公路标准;丁蜀善卷张渚西渚,规划达到二级公路以上标准,同时,丁蜀善卷张渚段作为旅游景观路进行规划设计。中心放射公路:宜兴洛

32、社,锡宜公路,宜兴金坛,宜城新庄渎边公路,丁蜀茗岭,丁蜀湖氵父省庄竹海线(旅游景观路),规划上述公路为国家二级公路以上标准。1.5.2 铁路按照现代化综合运输站场和物流基地的标准建设的三个站场宜兴站: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丁蜀站,宜兴北站:主要以货运为主。在丁蜀站,宜兴北站各建一处水陆联运基地。远期建设的宁杭铁路接线至宜兴北站。1.5.3 航道建设、改造现有 5 条航道,如下:表 5-1 市域航道建设、改造一览序号 名称 起讫点 等级 经过本市长度(公里)1 芜申运河 潘家坝-太湖 三级 522 锡溧漕河 三里桥白巷桥 三级 22263 锡滏运河 分水丁蜀 五级 504 分洪河 莲花荡沙天桥

33、六级 35 川潜河 川埠潜络 六级 5.61.6 旅游资源布局与开发建设形成南部生态旅游区、中部陶瓷文化旅游区、北部滆湖科技养殖区和东部太湖旅游风光带的“三区一带一中心”新格局。南部生态旅游区:该区为自然生态旅游和观光旅游为主。景点景区的建设重点在于营造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氛围,体现人与自然的融合。中部陶瓷文化旅游区:展示陶瓷工业文化景观为主,为整个市域旅游提供服务。北部滆湖科技养殖区:利用滆湖水产资源丰富,在滆湖周围村镇营建大型湖滨养殖中心。东部太湖旅游风光带:充分利用太湖水资源,开发旅游渡假区、休闲服务中心等设施,开发太湖水上旅游线路。城市旅游休闲中心:利用城市山水特色优势和良好的城市基础

34、设施,营建具有宜兴特色的旅游休闲中心,为整个宜兴的旅游提供旅游服务。2 市域绿地结构布局2.1 结构布局要素宜兴市域依山傍水,地处太湖流域湖西地区,气候宜人,自然风景优美。山地丘陵面积占 34以上,是江苏省各县市中少有的山地城市;同时,还拥有滆湖、东氿,西氿、团氿等成片水体,占总面积的 16;山水面积占总面积 50以上,且面临浩瀚太湖。宜兴属中亚热带北缘的南北过渡地区,地形复杂,植被繁茂,平原地区河流湖荡形成水网密布。市域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拥有江苏省中北亚热带交界地带仅存的一块天然次生植被龙池山自然保护区。还拥有宜兴国家级森林公园、龙背山公园、阳羡茶场、芙蓉寺茶场、大贤岭林场、横山水

35、库水源保护区等自然生态地,以及太湖之滨的省庄竹海和“苏南第一峰”的铜官山。城镇建设区的环城(镇)绿化,历史文化保护地的绿化。2.2 市域绿地结构规划采用“三横、两纵,两区、两网”的绿地结构形式。 三横、两纵在生态敏感性高的地区建设主生态廊道,连通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地,保护和重建野生生物栖息地和迁移途径,宜兴市域的主生态廊道指如下的“三横”、“两纵”,其宽度不低于 200 米。南部“一横”:横山水库水源保护区、龙池山自然保护区在内的南部丘陵山区等形成的连绵的山体森林景观带。中部“一横”:以东氿、西氿、团氿、南溪河等为骨架的沿河、沿路绿化带,划定不少于 200 米的沿氿保护带,贯穿东西,将主城区与沿太湖生态带连接。北部“一横”:沿滆湖生态景观带,沿湖划定为 500 米的保护带,保护滆湖周围湿地。东部“一纵”:沿太湖生态景观带,保护太湖沿线湿地和太湖水生态环境。中部“一纵”:阳羡茶场、宜兴国家级森林公园、芙蓉寺茶场及沿锡宜高速和新长铁路等绿化带的森林景观带,连接南部丘陵森林景观带和北部滆湖防护林带与主城区。 两区、两网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