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9 ,大小:420.50KB ,
资源ID:1212938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2129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杭州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技术规定.DOC)为本站会员(国***)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杭州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技术规定.DOC

1、杭州市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技术规定主编部门:杭州市建设委员会编写单位:杭州市城乡绿色建筑促进中心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中天建设集团二 O 一一年六月前 言本规定是为了提高杭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和居住环境质量,引导、促进和规范保障性住房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在总结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的实践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编制的一部多目标、多层次的综合性技术规定。为使适宜的地域性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在保障性住房中得以广泛应用和具体实施,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并经审查定稿。本规定的主要内容是:总则

2、、术语、基本规定、保障性住房绿色规划设计技术要点、保障性住房绿色施工技术要点、保障性住房运营管理技术要点。本规定的执行以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技术评价的方式实现。本规定由杭州市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杭州市城乡绿色建筑促进中心(地址:杭州市延安路 484 号市政府综合楼 1501,邮政编码:310006)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定的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编写单位:杭州市城乡绿色建筑促进中心、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中天建设集团主要起草人:龚敏、赵群、吴璟、杨毅、王靖华、李平、金建明、阮鹏。1目 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4 保

3、障性住房绿色规划设计技术要点 .4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一) 建筑场地 .4(二) 室外环境 .7(三) 节地 .8(四) 绿化 .9(五) 交通 .11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12(一) 降低能耗 .12(二) 提高用能效率 .15(三) 使用可再生能源 .16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7(一) 节水规划 .17(二) 提高用水效率 .18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1(一) 节材 .21(二) 使用绿色建材 .234.5 室内环境质量 .252(一) 光环境 .25(二) 热环境 .26(三) 声环境 .27(四) 室内空气品质 .285 保障性住房绿色施工技术要点 .3

4、05.1 节地与室外环境 .305.2 节能与能源利用 .34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6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386 保障性住房运营管理技术要点 .396.1 建立管理网络平台 .396.2 建立应急处理系统 .406.3 建立资源管理制度 .4011 总则1.0.1 为了加强杭州市保障性住房的绿色设计和建设,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和居住环境质量,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杭州市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精神,引导、促进和规范保障性住房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杭州市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技术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1.0.2 本规定用于指导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适用于建设单位、规划设计单位、施工与

5、监理单位、建筑产品研发企业和有关管理部门等。1.0.3 本规定所称的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包括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危改房和人才房等住宅类型。1.0.4 本规定所称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0.5 保障性住房的绿色设计和建设,应倡导城乡统筹、循环经济的理念和紧凑型城市空间的发展模式;应注重全社会参与,挖掘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

6、材的潜力;应正确处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及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1.0.6 保障性住房的绿色设计和建设,应注重推广、采用技术成熟、系统优化的技术体系和部品体系,尤其采用节能、节水、环保的技术和材料部品。1.0.7 保障性住房的绿色设计和建设,应注重经济性,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综合核算效益和成本,引导市场发展需求,适应地方经济状况,提倡朴实简约。1.0.8 杭州市保障性住房的绿色设计和建设除应符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体现经济3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42 术语2.0.1 热岛强度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象测点气温的差值,为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7、。2.0.2 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围护结构外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其投射到的太阳辐射总能量之比值。2.0.3 可再生能源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2.0.4 非传统水源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2.0.5 可再利用材料 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2.0.6 可再循环材料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2.0.7 楼面开洞建筑围护范围内的开洞,不包括天井、庭院及外围凹进部分。53

8、 基本规定3.0.1 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技术评价以建筑群或建筑单体为对象。3.0.2 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以该栋建筑所处环境的评价结果为准。3.0.3 本规定各项技术要点的性质分为控制项和优选项。控制项为执行规定的必备条款,优选项主要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条款,根据保障性住房建设自身特点选择。在技术要点的具体条款中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技术适用范围。根据杭州市保障性住房建筑特点和杭州市经济发展情况而提出的具有地域特点的技术要点,在技术手段栏中以 标示。执行要求一栏中标明了规定执行过程中需要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3.0.4 本规定中各项条款的判定结果为通过和不通过;对有多

9、项要求的条款,各项要求均满足时方能判定为通过。3.0.5 绿色保障性住房应满足本规定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应按表格 3-1 满足相应数量的优选项。表格 3-1 绿色保障性住房的优选项数量要求规划设计优选项(共 39 项)类别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施工优选项 运营管理优选项总项数 12 9 7 7 4 7 7需达标项数 4 3 2 2 1 2 2当本规定中某条款不适应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条件时,该条款可不参与评价,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判定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原比例调整确定。调整方法为:设七类指标中某类指标的优选项数共计为 a,

10、需达标项数为 b,则比例为 p=b/a。当参评项数减少时,按原比例 p 将该类优选项指标需达标项数调整为:参评的优选项数p,并对所得结果舍尾取6整。4 保障性住房绿色规划设计技术要点4.1 节地与室外环境(一) 建筑场地(1)保护和利用场地的自然生态条件;(2)场地环境应安全无污染;(3)有利于抵御自然灾害;(4)降低建筑行为对场地的环境影响;(5)鼓励使用废弃土地和再开发用地。7表格 4-1目标 性质 技术手段 技术要求 适用条件 执行要求控制 4.1.1 利用并尽可能维护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控制4.1.2 保护场地内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的树木、水塘、水系。1保护和利用场地的自然生态条件控制4.

11、1.3 采取场地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弥补不可避免的因开发而引起的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控制4.1.4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控制4.1.5 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2场地环境安全无污染控制 4.1.6 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符合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控制4.1.7 对小区用地的地质与水文状况做出分析,其用地应位于洪水水位之上(或有可靠的城市防洪设施)。3 有利于抵御自然灾害控制4.1.8 应有预防地震、火灾、台风、雷电、龙卷风、地表沉降和塌陷等自然灾害等措施。1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地形图2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或场址检测报告3文物局、园林局、旅游局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相关证明文件或相关处理方案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