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肌肥厚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研究进展 摘 要 目的: 综述心肌肥厚 ( CH) 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为 CH 类疾病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以 “心肌肥厚” “动物模型” “ Cardiac hypertrophy” “ Model” 等组合作为关键词, 在中国知网、 PubMed 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 筛选 2004 2014 年有关 CH 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内容, 综述常用模型的基本原理、 制备方法及特点等。结果与结论: 共查阅到 376 条文献, 其中有效文献 29 条。目前常用的 CH 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有物理法 ( 包括压力超负荷法致 CH、 容量负荷法致 CH、 心肌梗死
2、致 CH、 运动诱导致 CH) 、 化学法 (包括药物诱导法致 CH) 和生物法 (包括转基因型 CH、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致 CH) 等。其均可模拟 CH, 而 CH 原理、 制备方法和模型特点各异。在 CH 动物模型中, 大鼠易饲养、 经济、 抗感染力强, 常作为首选造模动物, 常用鼠种为 SD 大鼠及小鼠, 雌雄均可。在现有成模方法中, 压力超负荷法制作慢性 CH 模型, 手术操作简单方便、 重复性好、 造价低廉, 最为常用; 转基因动物模型对人类疾病的模拟程度更高, 但耗 时长, 费用昂贵, 可能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心肌肥厚; 动物模型; 建模方法; 转基因 心肌肥厚 (
3、CH) 是心肌细胞对多种病理刺激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在早期, CH 因心室壁增厚、 心肌收缩功能改善而被视为代偿性过程 1 ; 但在持久病理性应激情况下, CH 伴随间质纤维化、 收缩功能失调以及基因表达、 能量代谢和电生理特征异常, 最终导致失代偿性心功能衰竭,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目前认为, CH 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已被列为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2 。其发生机制复杂, 至今仍未完全阐明, 而对 CH 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等研究常用动物实验进行, 因此复制动物模型成为目前国内外从事 CH 研究的常用手段。本文拟以 “心肌肥厚” “动物 模型” “ Ca
4、rdiac hypertrophy” “ Model” 等组合作为关键词, 在中国知网、 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 筛选 2004 2014 年有关 CH 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内容。结果共查阅到 376 条文献, 其中有效文献 29 条。现根据物理法、 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基本造模方法, 对常用 CH 动物模型的基本原理、 制备方法 及特点等进行综述, 为 CH 类疾病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物理法 物理法是指通过外界机械力、 气压、 温度、 光和声音等条件的改变, 诱发动物形成某一疾病的造模过程, 主要包括压力超负荷法、 容量负荷法、 心肌梗死致 CH 和运动诱导致 CH。其中
5、, 前 3 种均采用手术方式复制 CH 模型, 具有成模时间短、 操作方便、 重复性好、 价格较低等优点, 但会给动物造成极大的痛苦; 后者通过有规律的运动复制 CH 模型, 能较好地模拟人类 CH 疾病发展过程, 但造模时间较长、 操作较烦琐。 1.1 压力超负荷法致 CH 压力 超负荷法的机制为促使大鼠血压升高或主动脉狭窄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 心脏运作耗氧量增加, 心肌内交感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高, 血管紧张素 ( Ang) 等体液因素参与, 导致其心肌代谢紊乱、 左心室重构, 最终产生 CH 3 。 一般可选择在大鼠升主动脉、 主动脉弓和腹主动脉处进行主动脉缩窄手术, 建立压力超负
6、荷疾病的动物模型。该法具有成模时间短、 操作方便、 重复性好、 价格较低等优点, 已成为最常用的一种造模方法, 但大鼠术后早期死亡率较高 (约 20 30) , 据认为与急性心功能不全有关 4 。 1.1.1 主动脉弓缩窄法 ( TAC) 致 CH TAC 是采用微创方法, 在小鼠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之间结扎主动脉弓, 通过构建不同程度的主动脉弓缩窄, 造成中度或重度左心室流出通路机械梗阻, 4 周后可形成较明显的左心室 CH。采用该法构建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缩窄模型, 具有重复性好、 效果确切、 术后小鼠存活率高等特点, 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5 。 1.1.2 升主动脉缩窄法致 CH 该法系将
7、 SD 大鼠麻醉后, 行气管插管, 并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6 。具体做法是: 取大鼠左胸前外切口, 于第 2 3 肋间无菌操作下开胸, 用开胸器撑开切口, 暴露升主动脉, 将主动脉结扎于 8 号针头上, 随后将针头退出即可。造模 10 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显示, 大鼠左心室呈典型的向心性肥厚病理改变。该法逐渐增加的后负荷与临床心力衰竭的演变过程更为接近, 因此适于 CH-心力衰竭转变机制的研究, 可为药物干预逆转 CH、 心力衰竭及基因治疗提供理想的研究对象。 1.1.3 腹主动脉缩窄法致 CH 国外学者 7-8 采用 SD 大鼠, 在略高于右肾动脉处进行腹主动脉暴露及分离, 并结扎在 8 号
8、针头上, 结扎后退出针头。术后饲养, 经 过超声心动图检测, 发现在第 4 周末舒张期室壁厚度明显增加, 表明造模成功。国内学者对大鼠腹主动脉狭窄高血压 CH 模型进行了优化, 对雄性Wistar 大鼠腹腔麻醉后, 在腹左侧左肋弓下缘 0.5 cm、 脊柱前 0.5 cm 处行1.5 2.0 cm 纵切口, 结扎在 8 号针头上, 结扎后退出针头。术后 4 周大鼠心脏系数和心肌肥大指数已增大, 病理切片显示心肌细胞肥大。既往的腹正中切口术式, 手术切口长 3 4 cm, 需拨开胃肠等内脏器官显露后腹膜, 破坏后腹膜方能暴露腹主动脉, 术式创伤性较大, 易造成腹腔感染。而手术切 口的优化避免了传
9、统的正中切口或左侧斜切口术式, 减少了动物的损伤, 使动物存活率提高,手术难度也减小 9 。 1.1.4 肾性高血压大鼠致 CH 黄帧桧等 10 选用雄性 SD 大鼠, 以 25乌拉坦 3 ml/kg 腹腔注射麻醉后, 分离大鼠的左肾动脉, 放置内径为 0.2 mm 的银夹并固定, 术后 4 周经检测造模成功。肾性高血压大鼠造模是对大鼠肾动脉缩窄, 造成肾脏缺血, 使肾内产生肾素, 增加血内的 Ang含量, 致使高血压形成、 长期刺激而产生 CH。其优点在于和人类的病理模型相近, CH逐渐形成, 高血压 较稳定, 形成 CH 模型也不太困难, 因此常被用作研究模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在肾动脉狭
10、窄时应注意肾动脉狭窄的程度, 松紧度应适宜: 过松则血压不会升高, 导致 CH 不能形成; 过紧则会造成肾脏坏死, 也不能形成 CH。因此, 使血流量减少原水平的 50 70较为合适。 1.2 容量负荷法致 CH 容量负荷法是持续增加动物心室内血容量, 容量超负荷一般出现在患有二尖瓣返流、 主动脉返流、 动静脉畸形和其他一些先天性心脏病的动物体内。出现以上状况时, 心脏须增大压力将一定量的血液泵出和对抗血液的返流压力。随着前负荷 的增加, 长时间刺激就会导致心脏舒张末期容量增加, 最终引发 CH。 1.2.1 动静脉造瘘法 ( ACF) 致 CH ACF 通过造成动物动静 脉短路, 使回心血量
11、增加, 导致血流动力学过载引起右心室肥大。此方法一般采用大鼠腹部正中切口后, 于肾动脉下分离出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 用血管夹分别夹在肾动脉起始部下方约 2 3 mm 和腹主动脉分叉处, 阻断动、 静脉血流。用 9 号静脉注射针斜向上刺穿下腔静脉壁, 继续刺穿动静脉联合壁,鲜红色血液流出。退针后, 用 9 0 无损伤缝线缝合静脉壁创口。松开血管夹, 下腔静脉变红, 证明造瘘成功 11 , 4 5 周即形成 CH 模型。 Cantor EJ 等 12 采用此模型进行了压力超负荷与容量超负荷相关性比较, 结果表明压力超负荷与容量超负荷都会对 CH 产生代偿性的调节作用, 但其所引起的心脏结构 与功能
12、变化有所差异。 1.2.2 二尖瓣返流 ( MR) 致 CH MR 常用犬或羊作为实验动物, 通过断裂动物瓣膜上的腱索来破坏二尖瓣。腱索断裂可采用胸内或开胸技术来完成。在胸内模型中, 需借助超声定 位, 用心肌活检钳钳夹二尖瓣前叶缘上一条腱索, 并将其咬断, 术后饲养待模型形成。在开胸模型中 , 需将正中胸骨切开, 切除心包, 然后可通过切开心房或用金属器械插入左心室心尖来破坏腱索使二尖瓣关闭不全。有报道称, 选用杂种健康犬 MR 之后, 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体液分泌释放到心肌细胞间液中, 4 周后可观察到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内径和收缩指数明显增加 13 。MR 造模成型时间较长、 成本
13、较高,而且动物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 14 。 1.3 心肌梗死致 CH 心肌梗死致 CH 常采用冠状动脉结扎、 堵塞冠状动脉或促进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等方法阻断冠状动脉血流, 使相应供血部位心肌发生缺血坏死; 非缺血区心室肌由于心室内压增高,心室壁牵张力增加, 同时心肌局部和循环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以及心脏交感张力提高等导致 CH。冠状动脉有利于定位、 定性、 定量, 有利于形态、 功能、 化学等指标观测动态研究, 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心肌梗死致 CH 模型研究方法。选取 SD 大鼠, 麻醉开胸后, 在其左心耳下 2 mm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逐层关胸, 术后饲养。 Hender
14、son KK 等 15 报道, 左前降支结扎后 1 周即可形成 CH。该实验关键在于要注意结扎的位置及梗死的程度, 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与熟练度。 1.4 运动诱导致 CH 运动诱导是通过使动物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训练来增强其心脏功能并诱导 CH。目前已运用的有跑台训练、 跑轮训练和游泳训练法。其均由长期运动、 全身血流需求增加、 心脏泵血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心肌耗氧量增加、 代偿性增大射血量、心肌增大以提高泵血能力, 最终导致 CH。 1.4.1 跑台训练致 CH 研究表明,小鼠在跑台上进行持续的强烈运动并不能形成明显的 CH, 这可能是持续的强烈运动使其运动能力得到提高,导致运动训练中压力负荷
15、减小的缘故 16 。 Kem OJ 等 17 将小鼠放在跑台上 进行有氧间断性训练, 第 4 周即形成 CH, 其左心室和右心室体积增加 25 35, 7 13 周后心肌直径增加 15。 1.4.2 跑轮训练致 CH 跑轮训练是在跑轮上施加适量的阻力, 让大鼠在跑轮上自主训练, 无外界刺激与干扰。跑轮训练在 2 4 周跑步距离达到高峰, 为 1015 km/d; 此后降低至 4km/d。依照此方法, 完全的 CH 可在 3 4 周被观察到 18 。 1.4.3 游泳训练致 CH 将大鼠放入水箱, 让其负荷游泳, 游泳时间无固定标准。研究显示, 进行每周 5 d、 200 m/d、 共 12 周
16、 的训练, 能观察到明显的 CH现象 19 。国内学者 20 使用类似方法, 选用 SD 大鼠, 每日使其游泳 2 次、 1 h/次、 每周 5 d、 共 8 周,结果可见显著的 CH 发生。 运动诱导法是由耐力运动训练诱导的生理性 CH 和重构,被认为对心功能是有益的 21 。在诱导 CH 中, 同样伴随心肌细胞体积的增大和新生肌小节的形成, 但很少出现心肌纤维化、细胞坏死和凋亡, 并不会失代偿或转变为心力衰竭。 2 化学法 化学法是使用各种化学试剂或药物对动物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 (通过代谢产物) 作用, 由此诱发动物疾病 模型。化学法诱发 CH 主要为药物诱导法, 具有操作简单、 耗时少、
17、 形成快、 心肌病变明显、 动物死亡率低的优势, 并能模拟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导致 CH 的病理过程。 具体来说, 药物诱导主要通过注射给药或植入渗透泵等方式, 持续性地给予某种药物, 使受试动物在药物的持续刺激下诱发 CH。其机制是通过激活动物肾上腺素促进信号转导通路和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形成, 如去甲肾上腺素 ( NE) 、 异丙肾上腺素 ( ISO) 等儿茶酚胺类能激动、 受体, 刺激心肌细胞内调节蛋白 DNA 的合成, 促进蛋白合成、 胶原沉着 、 心肌纤维化, 最后出现 CH。 白崇峰等 22 选用 SD 大鼠, 采取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1.5 mg/kg、 每日 2次、 持续
18、28 d 形成 CH 模型; Chowdhury D 等 23以 ISO 皮下注射、 5 mg/kg、 1 次 /d、 14 d 得到 SD 大鼠 CH 模型; Takeshita D 等 24 利用皮下植入 ISO 渗透泵方式, 考察了 1.2mg/ ( kg d) 、 3 d 和 1.2 mg/ ( kg d) 、 7 d 不同剂量的 ISO 对 CH 的影响, 结果显示 3 d 和 7 d 不同 ISO 剂量诱 导的 CH形状和功能无显著性差异, 3 d 的 ISO 剂量足以诱发 CH。 3 生物法 生物法主要指通过动物自身的遗传因素和转基因技术获得某种疾病模型的方法。该法复制 CH 模
19、型主要有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 SHR) 模型和转基因 CH 动物模型。 3.1 SHR 模型 SHR 多由基因遗传决定。 SHR 大鼠在出生后, 血压随着鼠龄的增长而不断升高, 4 周龄时大鼠的心肌质量即开始增加, 3 4 个月时血压即已稳定升高, CH 亦加重, SHR CH 以左心室肥厚为主, 但亦可能伴发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肥厚。有研究表明, SHR 大鼠至 14 周龄 时会出现明显的左心室肥厚, 24 周时进一步加剧, 但差异并不明显 25 。 Rysa J 等 26 通过对 SHR 大鼠基因表达的观察, 发现编码细胞外基质蛋白基因表达的增加与 CH 的发展有一定联系。 3.2 转基因型
20、 CH 转基因动物维持着遗传背景的高度真实, 故通过转基因动物研究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实验系统所不具备的真实性;同时, 转基因动物也是新的治疗方法研究体系和新的药物筛选系统。转基因型 CH 模型的建立为 CH 等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更新、 更全面的舞台。 3.2.1 肌球蛋白突变模型 肌球蛋白由 2 条重链 ( MHC) 和 2 条轻链 ( MLC) 组成, MHC 分、 2 种亚型。小鼠 -MHC 基因第 403 密码子产生错义突变, 即R403Q。小鼠模型表现为肌细胞排列紊乱、 纤维化、 心脏功能障碍, 且雌性的病理变化比雄性更显著, CH 局限于左心房。 R403Q 是首个发现的与家族性
21、心肌病 ( FHC) 相关的突变基因。 Lowey S 等 27 研究显示, 在小鼠 -MHC 和 -MHC中 R403Q 突变将对 CH 产生相反的作用:小鼠 -MHC 中 R403Q 突变使小鼠肌动蛋白丝滑行速度增加,而 -MHC 中 R403Q 突变的小鼠肌动蛋白丝滑行速度下降。 3.2.2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 C ( MYBPC) 突变模型 MYBPC 突变可导致 CH, 突变类型为插入、 缺失或剪接位点突变, 导致肌球蛋白和肌联蛋白结合位点缺少。Cheng Y 等 28 通过基因敲除技术, 将小鼠心肌上 MYBPC 基因敲除, 导致肌小节收缩功能障碍和结构破坏, 从而影响小鼠心肌收缩与
22、心室结构改变,证实MYBPC 基因敲除会影响心肌收缩和心室重构, 诱发代偿性心肌肥大。 3.2.3 肌钙蛋白 T 突变模型 董伟等 29 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人心肌肌钙蛋 白 T ( cTnT) 全长互补 DNA ( cDNA) , 用点突变方法使 cDNA 在 275 碱基产生 G A 的突变, 编码的氨基酸由精氨酸 ( Arg) 突变为谷氨酰胺 ( Gln) , 将 cTnT R92Q ( cTnT 基因第 92 密码子产生错义突变, 即 R92Q) 基因克隆入小鼠心脏特异表达的 -MHC 的下游构建 cTnT R92Q 转基因载体。然后, 用显微注射法将线性化的转基因载体注射到
23、C57BL/6J (小鼠品系, 纯系) 小鼠的受精卵中。待小鼠出生后 9 月龄 cTnTR92Q 转基因小鼠的心脏进行病理解剖, 观察到 cTnT R92Q 转基因小鼠的心脏明显大于同窝阴性小鼠, 表明 CH 造模成功。转基因动物模型在分子、 细胞和整体水平上有机结合起来, 为研究人类疾病、 揭示各个基因的各种功能起到了重大作用; 而且, 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为人类疾病的深入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有助于认识疾病的本质、 确定治疗方案及药物开发。但同时, 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耗时较长、 费用昂贵, 因而受到了一定限制。 4 结语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采用物理、 化学、 生物等方法建立的各种 CH
24、动物模型, 均能较好地模拟人类心肌疾病的发病过程, 并随着研究不断深 入, 实验的成功率、 仿真度等都在逐渐提高。在这些模型中, 目前使用最广的是通过部分缩窄主动脉这一经典的造模方法, 是目前研究 CH 较为理想的模型。此外, 转基因CH 小鼠也逐渐参与到 CH 疾病研究的过程中来, 为研究 CH 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 并且在分子水平更深的层次上实现 CH 疾病模型的复制, 突破了传统造模方式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转基因 CH 小鼠模型的建立在其功能及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相信, 随着人类对转基因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深入, 转基因动物模型可能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25、1 Yang FY, Liu Z, Wang YJ, et al. Hydrogen sulfide endo-thelin-induced myocardial hypertrophy in rats and themechanism involvedJ. Cell Biochem Biophys, 2014, 70 ( 3) : 1 683. 2 Zhang L, Mmagu O, Liu L, et 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can the noninvasive diagnostic testing identify high risk pati
26、ents?J. World J Cardio, 2014, 6 ( 8) : 764. 3 李峰, 冯耀光 .大鼠心肌肥厚模型概述 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 32) : 6. 4 Ezequiel JM, Jon P, Dipin G, et al. Novel experimentalmodel of pressure overload hypertrophy in ratsJ. J SurgiRes, 2009, 153 ( 2) : 287. 5 徐洪, 臧旺福 .微创建立主动脉弓缩窄动物模型及超声评价 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2, 28 ( 9) : 544.
27、 6 周亚光, 屠恩远, 王照华, 等 .大鼠胸主动脉缩窄诱导心肌肥厚模型的建立 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8, 18 ( 12) : 21. 7 Kompa AR, Wang BH, Phrommintikul A, et al. Chronicurotensin receptor antagonist treatment does not alterhypertrophy or fibrosis in a rat model of pressure-over-load hypertrophyJ. Peptides, 2010, 31 ( 8) : 1 523. 8 Phromminti
28、kul A, Tran L, Kompa A, et al. Effects of a Rho kinase inhibitor on pressure overload induced cardiac hy-pertrophy and associated diastolic dysfunctionJ.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8, 294 ( 4pt2) : H1 804. 9 王彦珍, 孙胜, 蔡莉蓉, 等 .大鼠腹主动脉狭窄高血压心肌肥厚模型的优化 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4, 25 ( 3) : 231. 10 黄帧桧, 张培,
29、杨帆, 等 .葛根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 ape-lin-12、 Ang及 NO 含量与血压的影响 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1, 27 ( 12) : 2 323. 11 Vlez JM, Chamorro GA, Calzada CC, et al. A study of prevention and regression of cardiac hypertrophy with a prolactin inhibitor in a biological model of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caused by aorto caval fistulae in r
30、atJ. Cardio-vasc Pathol, 2013, 22 ( 5) : 357. 12 Cantor EJ, Babick AP, Vasanji Z, et al. A comparative seri- al echocardiographic analysis of cardiac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rats subjected to pressure or volume overload J. J Mol Cell Cardiol, 2005, 38 ( 5) : 777. 13 Hankes GH, Ardell J, Wei CC, et
31、 al. Beta1-adrenoceptorblockade mitigates excessive norepinephrine release into cardiac interstitium in mitral regurgitation in dogJ.Ameri J Physiol, 2006, 291 ( 1) : H147. 14 Leroux AA, Moonen ML, Pierard LA, et al. Animal mod-els of mitral regurgitation induced by mitral valve chordate tendineae r
32、uptureJ. J Heart Val Dis, 2012, 21 ( 4) : 416. 15 Henderson KK, Danzi S, Paul JT, et al. Rhysiological re-placement of T3 improves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an animal model of myocardical infarction-induc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 Circ Heart Fail, 2009, 2 ( 3) : 243. 16 Bellafiore M, Sivverini
33、G, Palumbo D, et al. Increased cx43 and angiogenesis in exercised mouse heartsJ. Int J Sports Med, 2007, 28 ( 9) : 749. 17 Kem OJ, Ceci M, Condorelli G, et al. Myocardial sarco- plasmic reticulum Ca 2 + ATPase function is increased by aerobic interval trainingJ. Eur J Cardiovasc Prev Reha- bil, 2008
34、, 15 ( 2) : 145. 18 Konhilas JP, Maass AH, Luckey SW, et al. Sex modifies exercise and cardiac adaptation in miceJ. Am J Physiol, 2004, 287 ( 6) : H2 768. 19 Radovits T, OlhA, LuxA, et al. Rat model of exercise-in- duced cardiac hypertrophy: hemodynamic characteriza-tion using left ventricular press
35、ure-volume analysisJ.Heart Circul Physiol, 2013, 305 ( 1) : H124. 20 余良主, 韩璐, 王柏军, 等 .牛磺酸对游泳训练诱导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 27 ( 3) : 185. 21 徐同毅, 韩庆奇, 张本, 等 .长期被动跑轮运动诱导建立大鼠生理性心肌肥厚模型 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4, 35( 7) : 697. 22 白崇峰, 黎涛, 马春山, 等 . 5-HT2受体阻断剂在去甲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 用 J.实用医药杂志, 2012, 29 ( 2) : 149. 23
36、 Chowdhury D, Tangutur AD, Khatua TN, et al. A pro-teomic view of isoproterenol induced cardiac hypertro- phy: prohibitin identified as a potential biomarker in ratsJ. J Transla Med, 2013, 11 ( 1) : 130. 24 Takeshita D, Shimizu J, Kitagawa Y, et al. Isoproterenol-induced hypertrophied rat hearts: do
37、es short-term treat-ment correspond to long-term treatment? J. J Physioll Sci, 2008, 58 ( 3) : 179. 25 黄朝阳, 刘忠, 朱建华, 等 .细胞外调节激酶的表达及活化在不同年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 J.浙大学学报, 2005, 34 ( 6) : 542. 26 Rysa J, Leskinen HM, Ruskoaho H, et al. Distinct upregu-la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genes in transition from
38、hy-pertrophy to hypertensive heart failureJ. Hypertension, 2005, 45 ( 5) : 927. 27 Lowey S, Lesko LM, Rovner AS, et al. Functional effects of th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R403Q mutation are different in an alphaor beta-myosin heavy chain backbone J. J Biol Chemis, 2008, 283 ( 29) : 20 579. 28 Cheng Y, Wan X, McElfresh TA, et al. Impaired contrac-tile function due to decreased 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 C content in the sarcomereJ.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13, 305 ( 1) : H52. 29 董伟, 冯娟, 全雄志, 等 . cTnTR92Q 转基因小鼠肥厚型心肌病模型的建立 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8, 18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