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蒸发可以致冷。2.过程与方法。观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教具与学具】水槽、塑料口袋、冰棍、苹果;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24 套)【教学过程】一、实验与发现师把滴有酒精的塑料袋(不让学生看见内有酒精
2、)挤瘪,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学生观察现象师取出此口袋放入冷水中。学生观察现象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师请学生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变瘪了,学生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总结出汽化和液化。(在这个演示实验中,并不先告诉学生内有酒精,而是让学生观察鼓起变瘪 的现象,再通过闻一闻看一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索欲,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体现从现象到物理的课程理念。)二、探究与发现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师:一群业余登山队员登上一座高山后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如饭是生的,鸡蛋也煮不熟,把手伸到开水 中也不烫手等,队员百思不得其解,请同学们
3、帮帮忙,能解释这些怪现象或者能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吗?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学生)可能发现和提出问题。(1)与气压有关。师:肯定,说明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继续学习。(2)水沸腾后不烫手,说明温度低,若继续给水加热,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师: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水沸腾时究竟有什么特征,最好通过什么来观察?学生:实验。2.设计实验。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教师引导,适时点拨。3.进行实验。小组探究,一人计时,一人记录,一人观察现象,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白纸上。4.分析与论证。(1)请小组代表总结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生 1:水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到水面破裂。生
4、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度保持不变。生 3:我停止加热,水也停止沸腾了。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生 3:沸腾要吸热。(2)请小组代表仿照晶体融化曲线描绘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曲线。师:指导学生观察图像,得出沸点的定义。(3)指导学生看小数据。师:为什么我们测出水的沸点与书上的不同呢?让学生发现条件:在标准大气压下。5.评估、交流与合作。请小组代表总结实验设计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分析为什么各组测出的水沸点不同?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a.忘记加纸盖;b.水盛得太多;c.测量中产生误差,造成水的沸点不一样。6.布置课后探究纸锅烧水。(我在处理这个探究实验时
5、,别出心裁地讲了一个看起来并不精彩的故事,而正是这个故事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引起了学生在认识上的冲突,激起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我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坚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评价、交流活动,既让学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认识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又让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三、生活与发现提供以下现象,让学生观察讨论并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归类。a.刚从冷藏室中拿出的苹果,表面不断凝结小水珠(演示);b.打湿的衣服干了;c.冰棍周围冒白气(演示);d.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e.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学生分类,教师肯定,并且
6、说明:在物理学上称 b、e 这一类物态变化叫蒸发,它属于汽化现象,而 a、c、d 这一类物态变化叫液化。1.蒸发。(1)请学生比较湿衣服慢慢变干了与水沸腾后一直加热,直到把烧杯里的水烧干,这两种汽化现象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思路,分析出蒸发与沸腾这两种汽化现象的异同。(2)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晒衣服的?请其他学生回答这位同学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讨论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要素。(3)学生分小组想想做做。请小组代表说出自己的感觉,观察到的现象。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总结出:蒸发、吸热、致冷。(4)请学生解释图 4.3-5。(5)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有关蒸发的现象。2.液化。(1)请学
7、生讨论 a、c、d 现象是属于液化外,还有什么共同点。生:冷、温度低。教师点拨并设问:怎样可以使气体液化?生:降低温度。(2)教师演示:给密封的乙醚气体加压。学生观察现象,小组讨论,总结出在常温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四、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1.教师介绍液化石油气和火箭燃料。2.指导学生阅读 STS:电冰箱。3.介绍科学世界不烫手的开水。4.请学生谈谈本堂收获与体会。5.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 1、2、3、4。(由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引入蒸发和液化,体现了从现象到实质,从生活到物理。通过拓展与延伸,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学生自己得出规律,培养了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观察、讨论、发表见解,既体验成功,也增强了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还可弥补班额较大时对弱势学生关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