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单元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加试】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考点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首先缔结条约的是德国 、奥匈帝国,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 性质。法国 、 俄国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英国 、 俄国签订协约,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考点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考点三】:人类历史发展到 20 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前提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 20 世纪初世界已经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根本原因:
2、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物质基础:20 世纪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为世界大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二、旷日持久的战争【考点一】:欧洲三条战线的主要交战国战线 地理范围 作战双方西线 比利时、法国北部、德法边境 德国英国、法国、比利时东线 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德国、奥匈帝国 俄国南线 巴尔干地区 奥匈帝国塞尔维亚普法战争188218821879巴尔干世界霸权突尼斯1904190718922【考点二】: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填写欧洲西线三大战役的位置图欧洲西线三大战役概况战役名称 时间 战况 特点及对战局的影响马恩河战役 1914 年德
3、国依照“施里芬计划”直逼巴黎,法军总司令霞飞乘德军立足未稳展开反击,德军被迫撤退是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的破产西线进入相持阶段凡尔登战役 1916 年德军使用了毒气弹是一战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 1916 年 英法为了支援凡尔登战役而发动。英国首次使用了新武器坦克。此战的伤亡人数超过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此战仍未能决出胜负。【考点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原因战争的性质:对于战争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战争的实力对比:战争前期双方势均力敌。战争的动员:扩军备战时间长,狭隘民族主义增强了战争动员能力。 战争
4、的武器和作战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防御性武器发展,进攻性武器和战术陈旧,以堑壕战为主要作战形式。索姆河马恩河凡尔登3三、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考点一】: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1、美国参战(1)美国参战的时间: 1917 年 4 月(2)美国参战的原因参战目的(根本原因):争夺世界霸权。战争形势: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美国跟协约国的经济联系更密切。战争借口: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3)美国参战的影响美国的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加速了一战的进程。美国的参战使得一战的规模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 。2、中国参战1917 年中国 北洋 政府向同盟国宣战。中国参战后,派大批 民工
5、到欧洲战场服役。3、俄国退出战争1917 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1918 年苏俄与 同盟国 集团签订 布列斯特条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考点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和标志(1)背景:战场失利加剧了德国内部的政治危机。1918 年 10 月,德国基尔港水兵发动兵变。11月,柏林工人 起义,德皇威廉二世 宣布退位,逃往荷兰。(2)时间和标志: 1918 年 11 月 11 日,停战协定在 法国巴黎郊外贡比涅森林的火车车厢里签署,一战结束。【考点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失败的原因经济实力对比:同盟国处于劣势。英国的海上封锁成功遏制了对方的物资运输。协约国拥有更多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军事战略方面:
6、德国的“施里芬计划”为避免两线作战,打算速战速决。但由于 低估对手实力 ,最终失败。内部矛盾方面:战争末期德国发生“ 十一月 革命”。奥匈帝国境内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国际力量对比:战争初期日本加入协约国, 意大利倒戈。相持阶段美国加入协约国。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两个考点合并)【考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后果【考点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其影响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全局看:是一场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对交战国双方来说都是 非正义的 。4局部看: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比利时抗击 德国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2、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德意志帝国、 奥西 帝国、 俄罗斯
7、帝国、 土耳其 帝国瓦解。 英法等战胜国重创。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由农业 国变成 工业国。以 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开始动摇, 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建立。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极大鼓舞了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在十月革命推动下,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掀起了新高潮。一战推动了全球化,战后出现了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3、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经济方面:一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战争期间,发明不久的飞机受到重视;交通方面汽车取代了马车。为满足战争对物
8、资的需求,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流程的改进。政治方面:一战瓦解了四大帝国,推动了民主化进程。客观上有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战争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思想方面:一战促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产生怀疑,社会主义理想开始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和平思潮盛极一时。单元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加试】一、巴黎和会【考点一】:巴黎和会的召开及美英法日等国的图谋1919 年 1 月 28 日巴黎和会在巴黎的正式开幕,这是一次战胜国分赃会议。控制和会的三巨头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和会的三大议题是对德合约问题、 中国山东问题、成立国联问题。美国的意图是
9、凭借 经济实力,扩大世界影响力,进而称霸世界。提出了“十四点原则”。英国的意图是吞并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在太平洋地区支持日本抗衡美国,在欧洲则利用美国遏制法国。法国的意图是削弱乃至肢解德国,树立在欧洲的霸主地位,同时扩大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日本的意图是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占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5【考点二】: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关系(略)【考点三】: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客观作用和局限性1、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战争责任问题:德国及其盟国承担全部战争责任。疆界问题。西部,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 15 年,之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归属。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 15 年。
10、莱茵河东岸 50 公里为非军事区,德国不得设防。南部,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合并;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独立。东部,德国承认波兰独立,并将波兹南等一部分领土划给波兰。在东普鲁士同德国本部之间划出“ 波兰走廊”,但泽港作为自由港由波兰管理。殖民地问题。德国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澳、日等战胜国以“委任统治”方式加以瓜分。德国在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军备问题。德国不得实行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 10 万人,不得拥有飞机和潜艇 。海军只许拥有轻型战舰。赔款问题。没能就赔款总数达成一致,1921 年确定赔款总额以前德国先赔偿的 200 亿金马克物资,并承担全部占领费用。2、凡尔赛和约的客观作
11、用和局限性客观作用:原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缓解 ,一战后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开始建立。局限性: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处置过于苛刻,埋下了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的种子。二、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考点一】:凡尔赛体系及其实质(1)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对德的凡尔赛和约及其对奥、匈、土、保加利亚的各项条约共同构成。(2)实质:是一战后 帝国主义战胜国 在欧洲、 非洲和中东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新体系。(3)评价:积极作用:表明帝国主义之间达成了一定的妥协,有利于战后经济的发展。局限:这一体系下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
12、国家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决定了该体系不稳定性。【考点二】:国际联盟的建立、主要机构及其盟约(1)国际联盟的建立:国联盟约于 1919 年 4 月 28 日通过,并列入各国和约。 美国总统威尔逊是国联的发起人,由于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国会拒不批准,结果没有加入。国联被英法控制。战败国和苏联最初都被排斥在国联之外。(2)国联的主要机构: 国联 大会、 行政院、 秘书处 。总部设在 日内瓦。6(3)国联盟约:“维护和平 ”的原则。国联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和平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义务。”国联拟定了裁军计划,由各国政府实施。实行“集体安全”,对违反盟约从事战争者,视为对所有成员
13、国的战争行为。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形成决议需要“全体一致”原则。三、华盛顿会议【考点一】:华盛顿会议的召开1、华盛顿会议的背景美国的愿望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实现,将重点放在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亚太地区。一战期间日本的扩张打破了列强在该地区的利益格局,对英美构成威胁,引发各国海军军备竞赛。东亚问题的关键是中国问题。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维护列强在华共同利益成为紧迫问题。2、华盛顿会议的时间1921 年 11 月 12 日美、日 、英、法、意、比、荷、葡、 中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这次会议的实质是巴黎和会的继续。3、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华盛顿体系的构成)四国条约(全称关于太平洋区域内岛屿与
14、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签订国:美、日、英、法。内容:缔约国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地区岛屿属地 的权利;上述权利遭到威胁时缔约国应和平协商。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应予终止。影响:美国消除了亚太地区争霸的障碍 。日本对终止英日同盟感到惋惜,但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其他国家的正式承认。五国条约(全称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签订国:美、英、日、法、意。内容: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和航母总吨位的限额。对巡洋舰、潜水艇等舰只的规模和数量未做任何限制。影响: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是美国的外交胜利,不仅取得了与英国同等海军地位,还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作为交换
15、条件,英美放弃在靠近日本海域建立军事基地的权利。九国公约(整合到下一条考点)【考点二】:中国山东问题(1)1922 年 2 月中日在会外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及附约。内容:日本将山东主权和部分权利归还中国;同时保留在山东的一些特权。7意义:是对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重要修正,也是中国人民 反帝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2)九国公约 (全称 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内容:声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列强重新确立了对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基本原则。影响:美国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成为现实。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考点三】:
1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战后帝国主义控制的新国际格局 。(2)暂时缓和了 帝国主义列强矛盾 ,但建立在战胜国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不可能长久。四、维护和平的尝试【考点一】:国际联盟的主要活动及其作用(1)主要活动: 1924 年缔结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议定书即日内瓦议定书。(2)积极作用:国联是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政治组织,它的出现与整体世界的形成有关。国联盟约体现的维护和平、集体安全等基本宗旨有一定进步意义。国联成立的最初几年在恢复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局限:国联规定形成决议需要“全体一致”原
17、则,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侵略的可能性。【考点二】: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影响1、洛迦诺公约1925 年德、法、比、英、意签订了相互保证条约 ,德国分别与法、比签订了冲裁条约,统称洛迦诺公约。主要内容:确定德国法国之间、德国比利时之间的边界维持现状(即凡尔赛和约规定的边界)。相互间的争端如不能通过 外交协商解决,应提交国际常设的仲裁法庭裁决。影响:德国取得了 与他国平等的地位。改善了法德关系,有利于稳定欧洲的局势。8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和摆脱 战败国地位铺平了道路。德国成为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2、非战公约1928 年德、法、比、英、意、波、捷、美、日等 15 国在签订了 关于
18、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主要内容: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的原则。影响:是第一个提出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体现的尊重和平、放弃武力的思想有一定进步意义。作为大多数国家签字的国际条约,奠定了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继洛迦诺公约之后有利于继续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局限:对侵略者缺乏强大约束力。列强借助“保留条件“为发动战争埋下伏笔。模糊了战争性质,是导致 20 世纪 30 年代绥靖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9单元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必考】一、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考点一】: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影响1、社会根源
19、:由于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美国国内的贫富分化不断扩大。当时出现的投机狂潮也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刺激了市场的 虚假繁荣。2、主要影响:大危机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为调整经济政策创造了条件。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转嫁危机 ,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激化了民族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提高关税壁垒,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关税)战。为摆脱危机,在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德日走上了法西斯专政道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考点二】: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1、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原因:现实:一战后丧失了所有殖民地
20、,国内市场狭小,严重依赖美国资本,遭受危机沉重打击。当时的政府对消除危机束手无策,垄断资产阶级对此极为不满,倾向于建立独裁统治。历史: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利用民众对经济危机和凡尔赛和约的不满,煽动民族复仇情绪。经过:1932 年,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 。1933 年,德国总统兴登堡 正式任命希特勒为总理,标志着 德国法西斯统治建立和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2、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原因:日本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受经济危机的打击十分沉重。日本缺乏民主传统,法西斯组织的核心是 军部 。经过:部分军官利用社会对政党政治的不满,图谋发动政变,取消资产阶级政党内阁,建立以军部为
21、核心的法西斯独裁统治。 1936 年,听命于军部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标志着日本初步建立法西斯专政,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考点三】:德国、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德国 日本法西斯组织核心 纳粹党 军部上台方式 政党选举(自下而上) 政变(自上而下)异上台过程 先建立法西斯统治后扩张 在对外扩张中建立法西斯统治10上台原因 经济上:经济危机的打击特别沉重。政治上:都缺乏民主传统。外交上:都受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约束。同法西斯特征 对内:取消民主、独裁统治、国民经济军事化。对外:侵略扩张。二、局部反法西斯战争【考点一】: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埃塞俄比亚军民抗意斗争、西班牙内战1、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
22、(略)2、埃塞俄比亚军民抗意斗争1935 年 10 月,意大利军队不宣而战入侵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阿比西尼亚)。在埃塞俄比亚军队顽强抵抗下,意军迅速取胜的企图没有得逞。意军使用了毒气弹,由于双方实力对比悬殊,加上英法等国的 绥靖政策,1936 年 5 月,意大利攻陷了亚的斯亚贝巴,正式宣布吞并。3、西班牙内战(1)1936 年,西班牙左派政党组织人民阵线上台执政,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打击了保守势力。代表西班牙右翼势力的佛朗哥发动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2)德意对叛军提供 武器装备 ,并公然直接参战。德意干涉西班牙的原因有:敌视共产党和共和政府;控制西班牙和摩洛哥,形成对法国的战略包围;切断英法
23、与殖民地的联系;把西班牙变成检验武器的试验场。(3)苏联向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在共产国际 的号召下,“自由纵队”开赴西班牙。(4)性质:既是一场 西班牙人民 反对反动势力的革命战争,又是一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5)结果:1939 年,马德里被叛军攻陷(标志),西班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考点二】: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1)1936 年 10 月,德意签订“柏林协定”,德国承认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柏林罗马轴心”形成。(2)1936 年 11 月,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在干涉西班牙内战的过程中,意大利也加入,结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初步形成一个最富侵略性的法西斯国家集团。(3)1940 年 9 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三、走向世界大战【考点一】: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历史教训1、绥靖政策的涵义面对法西斯侵略,为保证自己的既得利益,英法美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弱小民族利益以满足法西斯的要求。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