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三节常见病毒,2,流感病毒,3,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是流感的病原体。分甲、乙、丙三型引起人和动物流感,4,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 呈球形,直径80120nm,由核衣壳和包膜构成。,5,6,包膜:内层基质蛋白(M1) 外层-脂质双层 糖蛋白突起(HA、NA) M2组成核衣壳:由病毒RNA(分7或8个节段) RNA 多聚酶、 核蛋白(NP),7,包膜内层,M1蛋白:位于包膜的内层。增加包膜硬度和厚度。保护核酸、维持病毒外形。Ag稳定,具型特异性。相应抗体无保护作用。,8,包膜外层,脂质双层结构M2蛋白:是膜通道蛋白。表面有两种刺突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 H
2、A和NA抗原性易变异。,9,(1)血凝素(HA),糖蛋白三棱柱状突起,10,作用:红细胞凝集作用:凝集人、鸡、 豚鼠等的红细胞介导吸附和穿入宿主细胞免疫原性相应抗体(血凝抑制抗体)抑制血凝现象-血凝抑制试验中和病毒,属主要的保护性抗体。划分亚型的主要依据,11,(2)神经氨酸酶(NA),糖蛋白,蘑菇状突起 作用促进病毒释放:具酶活性水解宿主细 胞表面N乙酰神经氨酸。促进病毒扩散:液化细胞表面的粘液。NAAgAb,抑制NA的水解活性,无中和 作用。划分亚型的主要依据,12,核心,单负股RNA(78节段),核蛋白,核糖核蛋白(RNP),RNA多聚酶蛋白,核蛋白抗原稳定,具型特异性。,1,2,4,3
3、,5,6,7,8,RNA多聚酶蛋白,RNP,核衣壳,螺旋对称,13,(二)分型与变异,14,2、变异,甲型易变异,两种变异形式 抗原漂移 抗原转换,15,抗原漂移,由于基因组自发的点突变导致的抗原小幅度变异,称抗原漂移,属量变,引起流感的中、小流行。,16,抗原转换,由于基因组发生重新排列导致的抗原较大幅度的变异,称为抗原转变,属质变,产生新的亚种,往往引起流感大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行。,17,培养特性: (1)鸡胚羊膜腔(初次分离)或尿囊腔接种(传代) ; (2)人胚肾或猴肾细胞培养 ;(3)动物接种以雪貂最敏感。,抵抗力: 较弱,5630min灭活,室温下感染性很快消失,对其他理化因素均敏感
4、。,18,1.典型流感: 畏寒、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咳嗽、乏力、咽痛、鼻炎等。可有肠胃不适。少数病人继发细菌性肺炎。,二、致病性,19,2.流感病毒性肺炎:少数患者,早期与典型流感相同,但1-2天后症状迅速加重。并常发生呼吸困难,病死率较高。,二、致病性,20,二、致病性,主要传染源:病人、病畜 隐性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经飞沫。潜伏期:14d。病程:一般57d。,21,三、免疫性: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感染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牢固的免疫力,主要依赖于呼吸道局部的SIgA,其中抗HA抗体最为重要。,抗HA抗体阻止病毒吸附和穿入抗NA抗体限制病毒释放和扩散,细胞免疫:亚型间交叉免疫,22,四、微生物
5、学检查,1、分离病毒 鸡胚羊膜腔。2、血清学诊断 取双份血清测定血凝抑制抗体效价效价增长4倍或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3、快速诊断 免疫荧光法、分子生物学方法。,23,五、防治原则,1、建立流感监测站,及时发现与隔离病人;2、预防接种、环境消毒;3、中药与化学疗剂防治。,24,乙型肝炎病毒,Hapatitis B Virus,1963年Blumberg在多次输血的血友病患者中发现澳抗,1970年Dane在电镜下看到具有传染性的42nm病毒颗粒HBV在亚洲广泛流行,在中国约10%人口携带该病毒,全球约3.5亿,25,一、生物学性状,属嗜肝DNA病毒科1、形态结构:电镜下可见三种形态(1)大球形颗粒(
6、Dane颗粒):为完整的HBV(2)小球形颗粒:22nm,为HBV外衣壳成分(3)管形颗粒: 22nm,长50700nm,26,1、大球型颗粒,为完整的、有传染性的HBV颗粒,又称Dane颗粒。直径42nm,具双层衣壳:外衣壳相当于一般病毒的包膜,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构成,含HBsAg;内衣壳为20面体对称的核心结构,相当于一般病毒的衣壳,含HBcAg和HBeAg;其内部含HBV的DNA和DNA多聚酶。,27,28,2、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大量存在于血流中,不含DNA和DNA聚合酶, 由过剩的病毒 衣壳装配而成。,29,3、管型颗粒,实际为一串聚合的小球型颗粒。,30,一、生物学性状,2、
7、HBV的DNA(1)长股(负股,L-)(2)短股(正股,S+):为L股的50%100%,5端固定,与L-5端重叠互补。3可变。,整个DNA包含4个开放读码区段(ORF)、4个启动子和2个增强子。,31,ORF四个区及其编码的抗原,包括有:,编码DNA多聚酶,编码HBxAg,S区,C区,P区,X区,S基因:编码HBsAg前S1基因:编码Pre S1 Ag前S2基因:编码Pre S2 Ag,C基因:编码HBcAg;前C基因:与C基因共同编码HBeAg,32,3.5Kb mRNA: 编码HBcAg,HBeAg, DNA聚合酶 复制模板-前基因组RNA2.4Kb mRNA: 编码S蛋白。 2.1Kb
8、mRNA: 编码S1和S2蛋白。0.7Kb mRNA: 编码X蛋白,3、HBV的复制,33,一、生物学性状,4、抗原成分(1)外衣壳抗原:HBsAg、前S1抗原、 前S2抗原。(2)内衣壳抗原:HBcAg、HBeAg。,34,1、表面抗原(HBsAg),存在于大球形颗粒外衣壳、小球形颗粒及管型颗粒中,HBV感染的主要标志。由HBsAg刺激机体产生的抗HBs抗体,对机体有保护性,35,2、PreS1、PreS2 吸附作用 抗原性强 抗PreS1和抗PreS2可阻断病毒与细胞的结合,36,3、核心抗原(HBcAg),存在于Dane颗粒核心部位的表面,为内衣壳成分血中不易检测到受感染的肝细胞表面可表
9、达有HBcAgHBc-抗体IgM阳性,提示HBV处于复制状态。,37,4、e抗原(HBeAg),存在于HBV内衣壳中,亦可在HBV复制时期,由病毒转录、游离于血清中HBeAg可作为体内HBV复制及血清具有强传染性的一个指标抗HBe对HBV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8,一、生物学性状,5、培养特性 黑猩猩是HBV动物模型;鸭是广泛应用;原代巨噬细胞培养。6、抵抗力:较强 耐热、干燥、低温和紫外线,对70%乙醇不敏感,杀灭HBV可选用50mg/L环氧乙烷、2%戊二醛、0.5%过氧乙酸、5%次氯酸钠等。,39,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传染源为病人和携带者2、传播途径 经血传播 母婴传播,40,二、致
10、病性与免疫性,3、致病机制 与HBV在机体内持续增殖和机体由此产生免疫病理损害有关。(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3)免疫复合物引起的病理损伤:,41,(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 LSP:ADCC,3、致病机制,42,(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 :,CTL:分泌穿孔素、淋巴毒素等直接杀伤靶细胞 迟发型超敏反应:,43,(3)免疫复合物引起的病理损伤:,肾小球 补体-型超敏反应HBsAg 关节+抗-HBs 肝内 栓塞坏死重症肝炎,44,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乙肝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无症状携带、肝外组织损伤等。与原发性肝癌有一定关系。,
11、45,二、致病性与免疫性,4、病后主要依赖抗-HBs和抗Pre-S的保护。,46,三、微生物学检查,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HBsAg、Pre-S1、Pre-S2、HBV DNA、 HBeAg、抗-HBs、抗-HBc (IgM 、IgG )、抗- HBe抗Pre-S1、抗Pre-S2(IgM)、抗-HBe、抗Pre-S2(IgG)检测方法:ELISA、PCR、RPHA、RIA等。,意义,HBV抗原抗体检测意义与应用,47,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的检测:目前主要用血清学方法检测两对半, HBsAg,抗HBs HBeAg,抗HBe 抗HBcIgM 抗HBcIgG,其中以HBsAg的检测最重要,作为筛选血
12、源必须检测的指标。,48,HBV微生物学检查的意义:,(1)筛选血源(2)流行病学调查(3)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的测定(4)诊断乙肝病(5)判断预后(6)判断传染性,49,四、防治原则,1、一般措施:加强血液及血制品管理、筛选供 血员减低血液途径传播加强婚前检查及性教育严格消毒制度防止医源性感染,50,2、特异性预防 人工被动免疫:HBIG (1)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 (2)与乙肝密切接触者人工主动免疫:乙肝疫苗 (1)新生儿: (2)易感婴幼儿和儿童 (3)高危人群: (4)HBsAg阴性者,51,肝炎病毒的主要特性,52,(1)电镜下HBV表现为哪三种形态?(2)什么是Dane颗粒
13、?(3)HBV的抗原组成有哪些?(4)HBV的传播途径有哪些?(5)HBV的抗原抗体检测有何意义?,53,Dane颗粒: 42nm,有双层衣壳。外衣壳相当包膜,内衣壳呈20面体对称结构,内有DNA和DNA多聚酶。,54,55,急性肝炎,HBxAg诱导肝细胞表达MHC-I、II类抗原,并把肝细胞内的HBV的各种抗原递呈给T细胞,引起细胞免疫,造成免疫损伤。同时HBsAg、HBeAg、HBcAg和HBxAg等,成为T细胞攻击的靶子,导致肝细胞溶解。,56,急性肝炎,急性肝炎潜伏期前驱期 1-2周,疲乏不适,低热,胃肠道症状,右腹部不适,疼痛,肝大黄疸期 以上症状加重,但发热减退,黄疸(巩膜黄染、浓
14、茶样尿),可持续1个月,转氨酶升高,肝功异常恢复期 症状减退,肝功正常,57,58,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封闭肝细胞,阻碍特异性CTL对相应抗原的识别及对靶细胞的破坏,以致使感染持续存以。肝细胞外寄生的HBV及其释放,引起肝细胞反复感染,使病程呈慢性过程。淋巴细胞带有HBV导致IL2、rIFN、穿孔素等产生水平低,影响其HBV的清除。,59,暴发型乙型肝炎(FHB),HBV的基因突变,导致HBeAg不能合成。此时,肝细胞上的HBcAg是T细胞的重要靶抗原。没有游离的HBeAg与T细胞结合,不能阻止并封闭T细胞对肝细胞上的HBcAg的免疫应答。病人因T细胞与肝细胞上HBcAg结合而对肝细胞发生强烈
15、的攻击,导致FHB。,60,与HBV携带有关的因素,1、宿主免疫细胞缺乏清除HBV能力(1)HBV的基因变异;(2)HBV在淋巴细胞寄生,损害免疫细胞功能。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检出HBV-DNA及HBsAg;B细胞、造血干细胞有preS1受体;PCR法可在胰、肾、小肠壁细胞中检出HBV-DNA,并可转录;乙肝病人血清IL-2低于正常人。,61,与HBV携带有关的因素,1、宿主免疫细胞缺乏清除HBV能力;,2、宿主遗传特性;,3、宿主免疫耐受; HBsAg能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呈自身抗原状态引起免疫耐受,未成熟的淋巴细胞与HBV接触也易呈免疫耐受状态。,62,与HBV携带有关的因素,1、宿主免疫细
16、胞缺乏清除HBV能力;,2、宿主遗传特性;,3、宿主免疫耐受;,4、HBsAg激活TS,抑制免疫应答;,4、HBsAg激活TS,抑制免疫应答;,63,HBV与原发性肝细胞癌(PHC),大量HBV携带者的HBV感染流行区均为原发性肝癌高发区;约90%的肝癌病人血清中有HBsAg或抗HBs等HBV感染的证据;HBV慢性携带状态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约为非携带者的200倍;X基因的反式激活作用。,64,乙肝病毒各种标志物的临床意义,HBsAg 感染的标志; 阳性禁止献血; 所生新生儿应立即接种疫苗。抗-HBs 为保护性抗体,说明感染已恢复 并具有免疫力,无传染性。,乙肝病毒各种标志物的临床意义,HBsA
17、g 感染的标志; 阳性禁止献血; 所生新生儿应立即接种疫苗。抗-HBs 为保护性抗体,说明感染已恢复 并具有免疫力,无传染性。,65,乙肝病毒各种标志物的临床意义,HBcAg 体内有HBV复制的标志。 用特殊方法可从血清中检出。抗-HBc 表明感染或感染过HBV, 如滴度1:1000,常为正在感染的标志;低滴度为以往感染。 IgM常作为急性肝炎的早期病原标志;总Ab和IgG则表示感染过HBV。,66,HBeAg 病毒体内复制并有传染性的标志,先于HBsAg消失。若与HBsAg持续阳性则提示转为慢性。HBsAg和HBeAg均阳性的孕妇所生婴儿90%以上可成为携带者。抗-Hbe 表示体内HBV复制
18、减弱,传染性减小,病情趋向好转。,乙肝病毒各种标志物的临床意义,67,Pre-S 、PHSA-r 可作为HBV复制及有传染性的标志。抗Pre-S1、抗Pre-S2 前者在潜伏期即可检出,较抗-HBc出现早;后者多在急性期出现。它们持续时间长,IgG类抗体出现提示HBV被清除和疾病恢复。,乙肝病毒各种标志物的临床意义,68,HBV DNAP HBV复制及有传染性的标志。HBV DNA 为病原学标志,同时反映HBV存在和复制及有传染性。,乙肝病毒各种标志物的临床意义,69,Symptoms,HBeAg,anti-HBe,Total anti-HBc,IgM anti-HBc,anti-HBs,HB
19、sAg,0,4,8,12,16,20,24,28,32,36,52,100,Typical Serologic Course,Weeks after Exposure,Titre,Acute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with Recovery,70,IgM anti-HBc,Total anti-HBc,HBsAg,Acute(6 months),HBeAg,Chronic(Years),anti-HBe,0,4,8,12,16,20,24,28,32,36,52,Years,Weeks after Exposure,Titre,Progression to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Typical Serologic Course,71,HB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