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届论文题目浙江各地区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率的实证分析所在学院商学院专业班级金融学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日浙江省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与投资行为关系的研究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授权声明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原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学校必
2、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进行任意处置。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摘要本文选取2003年至2008年的浙江省11个市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法和PCSE(PANELCORRECTEDSTANDARDERRORS,面板校正标准误)回归方法对我省11个市的人口结构与储蓄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省各市的人口结构对储蓄率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缺乏显著性。少年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通过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各市之间居民储蓄率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市的人口结构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与生命周期假说的理论假设相一致,间接地证明了用该理论解释储蓄率在我国的可行性
3、。关键词少年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人口结构,面板数据浙江各地区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率的实证分析ABSTRACTTHISARTICLESELECTSPANELDATAOFTHE2003TO2008IN11CITIESOFZHEJIANGPROVINCEASTHERESEARCHOBJECTBYUSINGPANELDATAANALYSISANDPCSEMETHODTOSTUDYTHERELATIONSHIPBETWEENSAVINGSRATEANDDEMOGRAPHICSTRUCTUREIN11CITIESOFZHEJIANGPROVINCETHERESULTSHOWSTHATTHEPOPULATIO
4、NSTRUCTUREOFEACHCITYINOURPROVINCECANEXPLAINTHESAVINGSRATE,BUTITISLACKOFOBVIOUSNESSTOACERTAINEXTENT,YOUNGBRINGUPRATIOANDOLDERBRINGUPRATIOEXPLAINDIFFERENCESOFHOUSEHOLDSAVINGRATEBETWEENCITIESTHROUGHINDIVIDUALFIXEDEFFECTSMODELRESULTSSHOWTHATTHERELATIONSHIPBETWEENDEMOGRAPHICSTRUCTUREANDSAVINGSRATEINDIFFE
5、RENTCITIESOFZHEJIANGPROVINCEINACCORDANCEWITHTHELIFECYCLEHYPOTHESIS,WHICHINDIRECTLYPROVESTHATITISFEASIBLETOEXPLAINTHESAVINGSRATEINOURCOUNTRYWITHTHISTHEORYKEYWORDSYOUNGBRINGUPRATIO,OLDERBRINGUPRATIO,DEMOGRAPHICSTRUCTURE,PANELDATA目录摘要ABSTRACT引言1一、文献综述2二、实证设计5(一)变量定义5(二)数据说明6(三)检验方法6三、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率关系的实证分析7
6、(一)单位根检验7(二)协整检验7(三)基于面板数据的模型设定8(四)实证结论及原因分析10四、结论与展望11参考文献13致谢141引言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类型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类型。在人口转变过程中,期望寿命不断增加,生育率跌至替代水平之下,持续性的老龄化日益加剧。中国人口结构的这种转变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人口学上所研究的死亡、生育和人口增长,同时人口结构的转变可能会影响我国的储蓄率,进而和我国的经济增长有重要关系。已有研究表明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区域间、区域内差异很大的国家来说
7、,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地区不平衡性,人口转变也是如此,这对我国各地区的储蓄率产生影响。对于人口结构与储蓄率的关系,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生命周期假说又称消费与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F莫迪利安尼和R布伦贝格、A安东共同提出来的。他们依据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从对个人消费行为的研究出发。该假说的假设前提是首先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能以合理的方式使用自己的收入进行消费;其次,消费者行为的唯一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这样,理性的消费者将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使用一生的收入,安排一生的消费与储蓄,使一生中的收入等于消费。该理论探讨了人们面临信用市场不完善、未来收入和寿命不确定以
8、及自身目光短浅无足够储蓄时所承担的风险,为规避这些风险,要求人们有相当程度的理性行为和自我控制能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浙江省各地区的差异化日益加大。近年来,浙江省地区人口逐渐增加,人口分布差异较大;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高龄老人群众日益庞大,各地区的人口结构也各不相同。而随着教育的普及,人口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人们的储蓄观念也在慢慢改变。本文在综合国内外有关生命周期假说理论的研究的基础上,用浙江省20032008年的各地区人口截面数据,根据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对浙江省各地区的储蓄率做一个实证分析,以期对生命周期假说对发展中国家的运用的研究做一个补充,并研究浙江省各地区人口结构和居民储蓄率之间的
9、关系。在此,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浙江各地区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率的实证分析2一、文献综述对于人口转变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国外相关研究较早,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外一些相关学者就开始研究人口转变与居民储蓄之间关系。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如下对于亚洲人口转变问题,ANSLEYCOALE和EDGARHOOVER(1958)年提出了一个假说之所以只能将家庭收入的很小比例用于储蓄或是缴税,是因为生育率的持续爬高以及死亡率的不断下滑,导致家庭和政府部门受累于少儿抚养比。当然,这个假说的提出也基于另外一个假设,即少年抚养人口比重膨胀是因为受到人口的迅速增长的影响,而这种增长又是由于下降的死亡率和上
10、升的生育率所引起的,最终导致消费需求不断上升,而储蓄率下降。从那以后,NATHANIELLEFF(1969)着手于验证少儿抚养比假说,并且在验证的过程中使用了实证的方法。他研究的范围广,一共收集并分析了74个国家1964年的国民储蓄率截面数据。同时明确了解释变量,他把人口因素作为同期储蓄率的解释变量。这样有效证明了储蓄率与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即储蓄率随着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升高而下降。但这之后,其他人的研究却没有证明抚养比假说,如ARTHURGOLDBERGER(1973)、RATIRAM(1982)等的研究。因此,许多人开始对先前研究中所应用的推导论证过程以及
11、实证方法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JAMESTOBIN(1967)经过研究后指出,人口分布重心偏向于年轻、有储蓄意愿的家庭,却偏离老年、负储蓄行为的家庭正是因为人口的快速增长。同时,他利用生命周期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储蓄率会随着加快的人口增长速度而提高”的论断。但是,该模型在某种程度上与现实不相符合,因为它没有能考虑到COALE和HOOVER(1958)研究的人口转变所潜在的动态特征。MUNNELL1974和FELDSTEIN(1976)在“扩展的生命周期模型”中指出养老金应该被看做是个人资源的一部分,并且社保制度的转变会影响可支配储蓄。他们的结论是类似养老金和退休金的强制性储蓄会减少人们的可支配
12、储蓄。许多学者,如美国的BLINDER,GORDON和WISE1983和GALE1998,加拿大的DYCKSMIREAUX1982,荷兰的ALESSIE,KAPTEYN,ANDKLIJIN1997,和意大利的JAPPELLI1995,ATTANSIO和BRUGIAVINI2003和JAPPELLI,PADULA和BOTTAZZI2003,用微观经济数据估计了退休金财富,并对年龄进行了分类,研3究发现这种效应大大低于11;事实上,这种减少量一般小于1/2。MAXWELLFRY和ANDREWMASON1982、ANDREWMASON1988提出了“人口变量与增长率效应”模型。该模型是把少年抚养比的
13、下降可能使生命周期消费的时间选择发生变化作为理论前提的。它的结论是储蓄率与少年抚养比与国民收入增长率的乘积有关,以及与少年抚养比本身相关。MASON1988通过对近50个国家的截面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在收入增长率与控制住抚养比的相互作用后,少年抚养比和储蓄率之间呈负相关。SUSANCOLLINS(1991)运用同样的变量与增长率效应模型对样本数量较少的发展中国家储蓄率的截面数据进行了研究,ALANTAYLOR和JEFFREYWILLIAMSON1994运用该模型对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阿根廷近一百年以来的储蓄行为进行了研究,都得出了类似的结果。HIGGINS和WILLIAMSON(1996)提出了“
14、变量与增长率效应模型”。他们研究发现投资需求与年轻人口关系密切(通过与劳动力供给增加联系);而储蓄供给与成年人口关系密切(通过与退休需求相关)。所以,在一个金融开放的经济体中,社会人口结构年轻化会加重抚养负担而导致储蓄下降。当人口结构比较均衡,即中年人口为社会主要部分,而少年人口以及老年人口相对平稳,储蓄供给将会增加。相反,对一个封闭经济体来说,少年人口比例的增加与储蓄率之间会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因为过高的投资需求只能由高储蓄率来解决。但该模型只是强调了投资与劳动力供给增长之间的关系,却忽略了小孩替代效应,代际影响,以及投资需求的增长因素等等,因此该模型较为简单。1997年,DAVIDEBLOO
15、M和JEFFREYGWILLIAMSON通过对19541992年亚洲国家的人口、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率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在人口变化的早期阶段,由于大规模的少年抚养人口和低比例的工作年龄人口,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储蓄率相对较低;在转型进行过程中,由于少年抚养人口减少和工作年龄人口比例提高,人均收入增长将会得到提升,储蓄率和投资率的提高推动了经济发展。2010年,CHICHURCHAO,JEANPIERRELAFFARGUE,EDENYU对MODIGLIANI和CAO(2004)提出的生命周期假做出了个改进,使得该假说能更好的解释中国储蓄之谜。他们提出,在考虑20世纪末的中国人储蓄时,应该把年
16、轻人的买房需求和父母对子女的经济支持放入到假设中。但这样依然无法解释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储蓄高速增长现象。为了解释中国的储蓄现象,研究者提出了一种重叠代际模型并运用到中国。它使我们能够发现各种不同的代际联浙江各地区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率的实证分析4系,加速增长的工资,出生率的减少,预期寿命的增加和房地产市场开放的作用。相对于国外的研究,国内学者针对中国高储蓄率的形成原因也进行了一些分析研究。丁孜山(1997)认为,8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和计划生育使家庭平均人口数量下降,虽不是储蓄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但不可否认这与其不无关系。曾子龙(1998)通过对中国家庭储蓄率分析发现家庭人口构成状况影响家庭
17、储蓄率。对全社会而言,当出生率下降时,储蓄率将上升;户主年龄结构影响家庭储蓄率。某一年龄段的人口在社会人口中的比例越大,则社会总储蓄率越接近于这一年龄段的储蓄率。陶天海(1999)通过在1991年11月对我国20个城市进行的储蓄问卷调查,发现12储户的存款主要目的是养老防老。张国华(1999)认为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与人口老龄化的长期趋势、家庭规模小型化、工作期缩短、预期寿命延长等人口变动密切相关。王品春(1999)提到了人口总负担系数的变动对储蓄的影响。叶望春(1996)探讨了人口、家庭变迁与居民储蓄行为间的数量变动关系。同时,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国内有部门开始讨论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年龄结
18、构变化对储蓄的影响(人行课题组,1999;刘明志,1998)。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1999)开展的研究显示,国民储蓄率除受惯性影响外,主要受经济增长率和居民抚养系数的影响,改革以来居民抚养系数逐年下降是国民储蓄率趋于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郑长德(2007)利用我国各省级行政区19892005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和经济统计数据(不包括重庆和西藏),分析人口转变和储蓄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人口转变在空间上是不均衡的,这对我国各地区的储蓄率产生影响。基于各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储蓄率和少儿抚养比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和老年抚养比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基于2000年各地区人口预期寿命和储蓄率的分析,证实了生命周
19、期假说预言的储蓄率和人口预期寿命间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生命周期假说的实证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研究日益深入和成熟。但是,至今研究者对储蓄行为的标志储蓄率的定义,仍存在差异。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度的改变,影响人们储蓄行为的因素也在发生变化。因此人口结构和储蓄率的关系研究,应该是个常提常新的课题。国内对生命周期假说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中大多数研究的结论是生命周期假说能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储蓄率,但对我国在205世纪末期的储蓄率快速的增长,并没给出明确的解释。由于我国在80年代和90年代发生了巨大的经济制度变革,而且加上中国人的一些传统观念,因此,我国的储蓄
20、现象一直是个迷惑。当然随着社会制度的成熟,我们也能从一些宏观数据中,去寻找影响人们储蓄行为的因素。本文在对已有的文献研究基础上对浙江省11个市之间的人口结构与储蓄率的关系进行研究。根据社会研究发现,浙江省正处于“人口红利”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一些政策制定与实施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的结构是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实证设计,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及分析,最后是结论。二、实证设计本论文把少年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这两个变量作为人口结构的度量。本文引用少年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居民储蓄率的参数,建立函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以检验其各个参数比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
21、(一)变量定义(1)城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反应居民储蓄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一个指标。在现有的研究文献中,对居民储蓄率的处理方法各不相同,本文中,城市居民储蓄率等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的差值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而农村居民的储蓄率是用农民纯收入和农民生活费用支出的差值除以农民纯收入得到的。(2)少年抚养比指一定时期内某一国家或地区少年儿童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这里指浙江省各市的儿童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3)老年抚养比指一定时期内某以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老年人口抚养比是从经济角度反应人口老年化社会后果的指标之一。这
22、里指浙江省各市的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4)年龄划分根据浙江省统计各市年鉴的划分标准,本文中将18岁以下的人定义为少年,18至60岁的人定义为劳动人口(没有排除失业人口),60岁以上定义为老年。浙江各地区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率的实证分析6(二)数据说明由于早期的数据不够完整,本文采用的是2003年2008年期间的浙江省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浙江省各个市20042009年的统计年鉴。基于中国经济具有二元结构,本文的储蓄率分为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来计算,再取它们的算数平均值,作为各个市的居民储蓄率。模型中储蓄率的计算公式为其中,城镇居民的支出变量为人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的支出变量
23、为生活费用支出;城镇居民的收入变量用人均可支配收入代替,农村居民的收入变量用人均纯收入代替。各变量均采用名义变量,不剔除通货膨胀率。表1有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时间储蓄率(S)少年抚养比(CDR)老年抚养比(ODR)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2003025005019033031003024036021001019024200402500501803303000402303502100201902420050250050170310290040210340220020190252006026005018034028004020032022002019026
24、20070280040220350270040190310230020200272008028005020034026004018030024002020028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浙江省目前处于比较均衡的人口结构。同时整个社会的抚养比刚好等于50,说明浙江省目前正处于“人口红利”阶段。但老年人的比重在逐年增加(三)检验方法本文首先采用LEVINETAL2002提出的检验面板单位根的LLC法和MADDALAANDWU1999提出的ADFFISHER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接着采用KAO1999、KAOANDCHIANG2000提出的考氏检验和PEDRON1999给出了七种基于残差的面板协整检验方法
25、,称之为佩德罗尼检验对面板数据进行协整检验。最后通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进行模型选择,确定模型后,进行回归分析。7三、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率关系的实证分析(一)单位根检验单位根的检验方法很多,本文采用LLC和FISHERADF检验法。检验的滞后期采用施瓦茨(SCHWARZ)标准进行自动选择。计算结果见表2。表2单位根检验结果变量LLC共同单位根FISHERADF单位根STATISTICPROBTSTATISTICPROBCDR少年抚养比DCDR5600024249803343ODR老年抚养比DODR1322510089591S居民储蓄率DS452327023577503698注EVIEWS
26、60默认显著性水平为005,即5。从表1可知所有变量的原始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但一阶差分之后,CDR(少年抚养比),ODR(老年抚养比)和S(居民储蓄率)变成平稳的。也就是说,11个市的少年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居民储蓄率这三个被选取的指标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情况下是一阶单整序列。(二)协整检验由于老年抚养比与其他变量的单整阶数不同,协整关系检验不应包括该变量。本文用佩德罗尼(PEDRONI)和考氏(KAO)两种方法对面板数据进行协整检验。表3给出了协整检验的结果。表3变量协整关系检验结果检验统计量概率PEDRONIPANELV107050108578PANELRHO127478008988PANE
27、LPP49857930PANELADF316383800008GROUPRHO279493209974GROUPPP71021860GROUPADF95816040KAO204746100204根据上表结果,假设不同截面具有相同的自回归系数的两个统计量PANELV和PANELRHO表明,各变量之间没有协整关系,而PANELPP和PANELADF结果表明,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进一步假设不同截面具有不同的自回归系浙江各地区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率的实证分析8数,其中GROUPPP和GROUPADF结果也显示,变量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同时,KAO检验结果再次验证了变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据此认为,
28、20032008年的数据中,少年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三)基于面板数据的模型设定处理面板数据,模型设定正确与否讲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有效性。通过对20032008年的数据做回归分析,有三种模型可供选择(1)混合模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在该模型中,被忽略的时间因素和个体因素方面的潜变量对数据和系数不会产生影响,回归时等同于进行了截面数据的处理。(2)个体固定效应模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在该模型中,潜变量对各市的居民储蓄率差异的影响,将反映在截距的差异上,但对模型的斜率没有影响。(3)个体随机效应模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在该模型中,潜变量对各市的居民储蓄率差异的影响,将反
29、映在截距的差异上,对模型的斜率没有影响。但在该模型中的截距项包括了截面随机误差项和时间随机误差项的平均效应,并且这两个随机误差都服从正态分布。3个模型的检验结果见表4。表43种模型估计结果待估参数混合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解释变数量系概率解释变量系数概率解释变量系数概率CDR少儿抚养比009181500600657090770131105051ODR老年抚养比12961950091184713000210135030006SSR残差平方和009700348580040859首先我们通过F检验来决定选用混合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F统计量定义为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表示约束模型,即混
30、合估计模型的残差平方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表示非约束模型,即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根据上面的两个模型估计得到的数据得到F89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推翻原假设。因此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更合理。接下来用HAUSMAN检验确定应该建立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原假设与备选假设是9设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参考数和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参数估计量分别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表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表示离差OLS估计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表示可行GLS估计量)。如果真实模型是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那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都是一致估计量,两者差异应该很小。
31、如果真是模型是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那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一致估计量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非一致估计量,两者的差距应该很大。所以,如果两种估计结果差异小,说明可以建立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如果两种估计结果差异大,应该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H表示HAUSMAN统计量,其表达式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根据个体随机效应回归结果和个体固定效应回归结果计算得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对于少年抚养比这个变量,应该建立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对于老年抚养比这个变量,应该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通过EVIEWS60的HAUSMAN检验也发现,虽然整体模型并没有拒绝
32、原假设,但CDR少儿抚养比在模型中也并不显著。因此我对两个模型都做了回归分析。由于截面个数大于时序个数,文本在回归时,权数选择按截面加权(CROSSSECTIONWEIGHTS)的方式。估计方法采用PCSE(PANELCORRECTEDSTANDARDERRORS,面板校正标准误)方法。归回模型的分析结果见表5。表5两种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解释变量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系数概率系数概率C常数项001742109019007390705649CDR少儿抚养比006570907757013110505073ODR老年抚养比118471300015101350300063R0871949025
33、2531ADJUSTEDR08429570228802DW18380481608970从上述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不管采用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还是个体固定效应模型,CDR少儿抚养比始终不显著,而ODR老年抚养比在两个模型中都显著。但是当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时,R为087,说明在该模型下CDR少儿抚养比和ODR老年抚养比能较好的解释浙江省各市之间居民储蓄率的差异。因此本文选用的模型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浙江各地区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率的实证分析10接下来我剔除了少年抚养比这个解释变量,再做一次回归分析。表6单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解释变量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系数概率C常数项002112604997ODR老
34、年抚养比12745970R0873407ADJIUSTEDR0847620DW1855968(四)实证结论及原因分析根据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本文得到以下回归方程其中虚拟变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定义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剔除少年抚养比后得到的回归方程为其中虚拟变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定义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通过该模型我们可以看出,老年抚养比这两个变量能解释浙江省11个市之间“居民抚养比”87以上的差异。浙江省11个市的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率之间的关系与郑长德(2007)研究的中国各地区人口结构与储蓄率的关系是相一致的,即老年抚养比与居民储蓄率呈正相关。当然不能因为在模型中,少年抚养比这个解释变量不显著
35、,我们就说该因素对居民储蓄率没有影响。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人的一生财富积累会呈现出驼峰形状。即在少年时期没有储蓄,中年时期处于财富积累阶段,此时储蓄率最高,人们也更愿意储蓄,而老年时期,由于缺少收入来源,所以储蓄率又会降低。就像莫迪格里尼(MODIGLIANI)(2004)在研究中指出的“孩子是生命周期储蓄的有效替代物”。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后,子女数量的减少,作为孩子替代物的生命周期资产积累就变得更为重要。因此,在中年时期,人们会更愿意为将来老年时期的消费而进行更多的储蓄。而孩子的到来,给家庭带来的就是更多的抚养费,教育费等等。而且这种消费往往是即时消费,所以当家庭中出现小孩后,储蓄率往往是降
36、低的。本文得到的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表7是对个体固定效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估计。这里,固定效应表示该模型两个变量之外的其他因素,对被解释变量“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如果11某市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正号,表示该市的居民储蓄率高于基础数1;如果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负号,表示该市的居民储蓄率低于基础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绝对值越大,表示该省实际居民储蓄率与基础数相差越大。表7固定效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估计市区市区市区杭州0029315湖州0035822舟山0038140宁波0003079绍兴0028288台州0044635温州0008011金华0041654丽水0035717嘉兴0031
37、039衢州0004228四、结论与展望其实影响储蓄率的因素有很多,如个人收入,物价指数,通胀预期等等。人口结构在储蓄率的研究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人口结构对储蓄的影响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往往要研究一代,甚至两代的影响。这就需要有时间维度较长的数据。由于我省对这方面的研究才刚起步,相应的人口统计方法还不够完善,统计数据不够全面,因此无法很好地证明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不过我们依然能够从本文的分析中发现,人口结构对浙江省各市的储蓄率确实有影响。因为实行计划生育,现在的家庭结构往往是上有4个老人要赡养,下有一个孩子要养育。从面板数据的分析中,我们也能发现近几年,浙江省的少年抚养比在逐年减
38、少,而老年抚养比在逐年增加。所以家庭有很强烈的储蓄动机。同时由于整个社会人口结构在向倒金字塔型发展,所以劳动力的供给会进一步减少(不考虑人口流动因素)。因此,在我省高储蓄率的问题也十分明显。虽然高储蓄率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与发展中国家而言有很大的帮助。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高储蓄会带来流动性不足问题,从而阻碍经济发展。通过面板数据发现,金华,舟山,绍兴,嘉兴这些处于高速发展的二线城市,近几年的储蓄率都呈现上升的趋势,而杭州,宁波,温州作为浙江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虽然近几年的储蓄率却呈下降趋势,但整体的储蓄率水平仍在较高的位置。因此本文认为我们仍应做好以下一些工作来控制好整个社会的储
39、蓄率水平一是控制好房价。从中国房地产市场化以来,中国的房价不断升高。一套房子需要一个家庭甚至三个家庭共同努力才能买下来。而房子在中国人的心目1基础数其统计学含义是因变量完全由解释变量决定时的数值,该基础数是设置规模的依据。在本文模型中固定效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代表了各市居民储蓄率与基础数的偏离程度。浙江各地区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率的实证分析12中,又是一种刚性需求。因此,中国社会中出现了一类特色群体“房奴”。房奴的出现其实是储蓄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还房贷,人们只能把更多的钱放在银行,而不去消费。而且父母为了给自己子女提供帮助,也会特地存一笔资金。尤其浙江省的房价还位居全国前列。因此,如果能
40、很好的调控房价,那就能是的储蓄率有所降低。二是规范教育系统。虽然现在浙江省已经实现9年义务教育,但择校费,学区房,却在变相增加家庭的子女教育支出。只有将整体的教育水平提升,消除优质教育资源垄断,规范学校的收费条目,才能真正减少子女的教育费用支出,减少家庭为教育储蓄。三是发展并完善金融市场,尤其是保险市场。如今我国居民将大多数钱存在银行中,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够完善,人们的投资渠道比较少。而且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人们也更愿意在银行存一笔钱用于日后的养老。因此,发展完善的金融市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开发保险市场,推出合理,新颖的保险的产品,从而增加人们的投资渠道,完善人们养
41、老保障,进而可以降低居民储蓄率。13参考文献1汪伟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基于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8(2)53642郑长德中国各地区人口结构与储蓄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6)143杨继军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储蓄效应J财经科学,2009(7)26324芦东人口结构、经济增长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基于迭代模型(OLG)和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5王德文,蔡昉,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J人口研究,2004(5)2116刘士杰,张士斌收入、人口年龄结构和中国城乡居民储蓄J人口与经济,2009(
42、5)1177龙志和,周浩明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0(9)33388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基于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7(6)142610陶天海人口老龄化会影响个人储蓄吗J上海综合经济,19999454611王维国,徐勇,李秋影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定量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61812董涛涛四川省人口转变的居民储蓄效应分析基于第二人口红利视角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813DAVIDDEMERYANDNIGELWDUCKDEMOGRAPHICCHANGEANDTHEUKSAVINGSRATEJOURNALO
43、FMONETARYECONOMICS,VOLUME54,ISSUE1,JANUARY2007,PAGES9211414SUNGYEUNGKWACK,YOUNGSUNLEEWHATDETERMINESSAVINGRATESINKOREATHEROLEOFDEMOGRAPHYJOURNALOFASIANECONOMICS,VOLUME16,ISSUE5,OCTOBER2005,PAGES86187315BILABORROW,REAGEDISTRIBUTIONANDSAVINGRATESINLESSDEVELOPEDCOUNTRIES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
44、NGE28,OCTOBER1979,PAGES234516MASONANDREWANEXTENSIONOFTHELIFECYCLEMODELANDITSAPPLICATIONTO浙江各地区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率的实证分析14POPULATIONGROWTHANDAGGREGATESAVING,EASTWESTPOPULATIONINSTITUTEWORKINGPAPERS4,JANUARY198117MASONANDREW,ETALPOPULATIONGROWTHANDECONOMICDEVELOPMENTLESSONFROMSELECTEDASIANCOUNTRIESPOLICYDEVELOP
45、MENTSTUDIES10,UNITEDNATIONALFUNDACTIVITIES,198618MASONANDREWSAVING,ECONOMICGROWTH,ANDDEMOGRAPHICCHANGEPOPULATIONANDDEVELOPMENTREVIEW,1988141PAGES1134419MASONANDREWPOPULATIONCHANGEANDECONOMICDEVELOPMENTINEASTASIACHALLENGESMET,OPPORTUNITIESSEIZED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200120MASONANDREWANDRON
46、ALDLEEREFORMANDSUPPORTSYSTEMSFORTHEELDERLYINDEVELOPINGCOUNTRIESCAPTURINGTHESECONDDEMOGRAPHICDIVIDENDINTERNATIONALSEMINARONTHEDEMOGRAPHICWINDOWANDHEALTHYAGINGSOCIOECONOMIC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CHINACENTREFORECONOMICRESEARCH,PEKINGUNIVERSITY,BEIJING,200421TOBINJAMESLIFECYCLESAVINGANDBALANCEDECONOMICGROWTH,INTENECONOMICSTUDIESINTHETRADITIONOFLRVINGFISHER,WFELLNER,EDWILEYPRESS,NEWYORK,1967PAGES23125622CHAO,CC,ETAL,THECHINESESAVINGPUZZLEANDTHELIFECYCLEHYPOTHESISAREVALUATIONCHINAECONOMICREVIEW,201009致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