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 津 城 建 大 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雁门关关城主体及附属建筑保护修缮设计Yanmenguan Principal and Subsidiary Buildings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Design摘 要雁门关修建于明洪武初年,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其建筑有很高历史意义和的研究价值。然而由于战争、自然风化以及年久失修等原因,整个雁门关(东陉关)关城现存损毁情况严重,亟待修复。本文包括了雁门关的历史沿革、价值评估以及现状勘测报告;并且在勘察和测绘的基础上对其附属建筑李牧祠进行了修缮设计。关键词:雁门关;李牧祠;古建修复;明代建筑;ABSTRACTYanmengua
2、n was built on the early years of Ming dynasty, its construction has a high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value. However, due to various reasons, in the history of yanmenguan increasingly dilapidated. This paper contains the history of yanmenguan and its registration. Depending on the registr
3、ation, I made a renovation design for its subsidiary building Limuci. Key words:Yanmenguan; Limuci; Ancient Architecture Renovation; Ming Dynasty Architecture目 录第1章 历史沿革及价值评估报告11.1 历史沿革 11.2 价值评估 1第2章 现状勘查报告22.1 残损现状 22.2 残损原因 2第3章 修缮设计方案33.1 项目概况 33.2 项目设计依据 33.3 总体布局 33.4 设计方法 43.5 单体建筑设计 43.6 修复手
4、法 53.7 修复价值 7致谢 8参考文献 9附录 外文资料原文及译文毕业设计任务书第 1 章 历史沿革及价值评估报告1第 一 章 历史沿革及价值评估报告1.1历史沿革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山海经已记述:“雁门山,雁出其间。 ”飞雁所渡的正是雁门山的中断处。雁门山原是高阳境内山脉一峰,雁门关的雁门二字即得名于雁门山。山海经是最早记载雁门山的古籍,书中曾有五处描绘“雁门山” 。又有战国志记载,战国中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征服了北方林胡、娄烦、东胡等多个少数名族,设置了云中郡、雁门郡、代郡三个郡。雁门郡的命名自然取义于此地雄峰-雁门山,雁门山位于代县城西北 18 公里与山阴县交界处。雁门雄关矗立于恒山
5、西脉雁门之巅,群峰挺拔,地势险峻,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赵置雁门郡为先例,后世皆以雁门为郡、道、县建设边戍重镇,唐朝时期北方突厥部落的多次侵犯,有重兵驻守于雁门关,后经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直至抗战被日本侵略者所毁。如今雁门关有天险门(东门即南门) 、地利门(西门) 、地利门瓮城门(小北门)三座关门,明朝所建的镇边祠矗立在西门外以祭祀李牧,又称李牧祠,关帝庙屹立东门外以祀关羽,整个关城有大石墙 3 道、小石墙 25 道、隘口 18 个,构成独特的防御体系。雁门关向来是历朝历代军事战略的转折点和经济贸易的枢纽站。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雁门关的建筑特色、关城布局和
6、军事防御体系。留给今天的不仅仅是一座壮丽的城池,更是民族精神与智慧的宝贵遗产。1.2价值评估雁门关不仅仅是我国历代军事重镇,同时也是一份珍贵的国家级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古人云:重峦叠嶂、霞举云飞、两山对峙、其形入门、而蛮雁出于期间,故名。进关山路险阻,亦有古人描述:东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集奇、险于一身,聚宏厚、幽静于一体的雁门关是人类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雁门关的军事建筑格局体现了中国古代战略防御性建筑理念和空间组织方式,其发展历史充分体现了中国冷兵器时代的军事防御 思想,反映了古代边塞军事防御体系的构成。同时反映了明朝社 会、军事、技术发展水平,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对雁门关
7、关城进 行考察研究,探寻实物遗存中丰富的尚未得知的历史信息,可以 证实、纠正和补全文献上关于其位置、格局、走向及建造年代等史实的记载。雁门关关城及长城地处崇山峻岭之间,其关城选址及建筑格局与恒山山脉融为一体,因地制宜,巧夺天工,形成符合其使用功能 的建筑形态与空间布局。其选址和布局充分体现了古代先贤的建筑文化审美情趣与军事战略思想,形成了人类创造与自然环境的 巧妙结合,具有较高的文化及军事艺术价值。第 2 章 现状勘查报告2第 二 章 现状勘查报告2.1残损现状李牧祠现存单体建筑大雄宝殿一座,为1997年重建;单体遗址十六座,现状存在台基大面积掩埋、长草,有基础松动、条石移位或缺失等现象。窑洞
8、式禅房十二间,屋面杂草灌木丛生长、酥碱渗水严重,局部有坍塌危险。附属历史遗存物约三十余件,主要为碑记、石狮及帆杆等,均存在风化严重,断裂缺失等情况。2.2残损原因A.年久失修:雁门关在清代已经失去了防卫功能,弃用了数百年时间,因此无人维护。B.战乱破坏:在抗日战争中这里发生过战斗,战时的损坏无法估计。C.自然因素:由于修筑于山体上,下雨时雨水夹带山石而下,如果发生滑坡等灾害,建筑必然受到严重损毁。同时雨水侵蚀、风化、植物生长、动物破坏等对建筑也有很大影响。D.村民破坏:过去附近村民文物保护意识淡薄,自家修筑房屋也会挪用关城的建材,长此以往关城建筑必然残破。特别是官署建筑地势平坦便于搬运,又无实
9、际功能,于是成为破坏较为严重的对象。E.历史修复:历史上的修复工作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会加重对文物建筑的毁坏。目前修复工作中应对此加以甄别,合理评估建筑现状,统筹兼顾。第 3 章 修缮设计方案3第 三 章 修缮设计方案3.1项目概况雁门关修建于明洪武初年,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现在的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山西省是中原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岁月更迭,时代变迁,由于战争、自然风化以及年久失修等原因,整个雁门关(东陉关)关城现存损毁情况严重。目前已经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赴现场对关城遗存的建(构)筑物进行了详细的勘察。要求在勘察和测绘的基础上进行修
10、缮设计。本人负责的是附属建筑李牧祠的修缮设计。3.2项目设计依据A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02年)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 (2003年)长城雁门关段保护规划 (2009年)B.现状调研C.文献资料3.3总体布局李牧祠总体坐北朝南,建于雁门关城东门(天险门)东北侧,由上下院组成,它的面积约是 1510 米的平方,占了场地的面积约是 3190 米的平方。院内建筑按中轴线排列,山门建于五级台阶之上,据历史照片知山门为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建筑。门前为石砌平台,平台正中筑13步踏跺石。左右设石板铺砌的坡道,外侧皆置石雕栏板。平台下配有石狮一对。东西竖石制蟠杆一副。据老照片及残存基址,平台东南侧原筑
11、有一座面阔三间单檐硬山山顶碑廊,主要存放清代金商人集资重修雁门关古道的碑刻。山门两侧建钟、鼓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间设围墙连接,通过山门进入祠院一进院落,两侧为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的厢房,正面为过厅供奉李牧塑像,背面供有韦驮像,过厅两侧留过道设东西库房,通过过厅或过道到达后院,正面为大雄宝殿,原为悬山顶建筑且供奉有一佛二菩萨,1997年复建为歇山顶,殿左为面阔两间方丈室,右为面阔三间祖师堂,东西建师房。东师房北侧与祖师堂留过道可通往有库房、牌坊式门、围墙、师房檐墙组成的小配院。出牌方式门外顺台阶下进入第 3 章 修缮设计方案4下院,有石券窑洞12间,第 3 章 修缮设计方案5曾为禅房,现辟为展室
12、。3.4设计方法根据相关文献记载,雁门关修建于洪武初年,历史断代上属于元末明初。而宋代与清代是我国历史上唯一对建筑工程做法留下了文献资料的两个朝代,其它朝代多是通过匠人们口耳相传,但是这也不代表其无据可考。首先,对已知的遗址现状情报进行分析,就可以得知其形制。其次,可以通过对明代现存相关建筑的研究(例如北京先农坛)对原建筑的结构和做法进行推敲。最后可以向当地人民群众询问民间做法。3.5单体建筑设计3.5.1山门山门损毁非常严重,在前期的调研中,发现山门就只剩下了地基,台明。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以后,我决定重建山门,建于原址。原址虽然损毁,但是可以测量出它的形制。设计山门时,考虑到李牧祠建于明初,元
13、代刚过去不久,我考虑融入了一些元代的做法。例如使用了圆角矩形梁,以及减柱造。山门的位置是李牧祠院子的最南边的一端,山门地面的台东到西的宽8.28米,南到北的深4.62米,山门作为李牧祠的门口,面的宽度是三间,通面的宽度7.32米,通深度3.02米,明间面阔2.78米,次间的面阔2.27米,山门北立面踏跺为青石制规格0.132.17米,看面一寸三斩。山门西北角前后檐为阶条石压檐,两山为虎头砖压檐。前出的檐0.72米,山面出的檐0.48米,从遗留痕迹判断两山金边为40毫米,山墙厚0.61米,墀(chi)头墙厚0.46米,台明前后檐均为宽0.35米厚0.125米的压檐石,筒瓦屋面,单檐硬山顶。山门南立面明、次间、均为券门,各设门板两扇,明间券门宽1.55米,两次间宽1.04米,山面南立面踏跺明间为垂带踏跺,两次间为如意踏跺,明间券脸石上至杖檐砖,下设一石额,门前有如意踏步5级。后檐柱间设置隔扇门,明间门前置垂带踏步2级。山门两山设虎头砖压檐。3.5.2钟鼓楼钟鼓楼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设施。李牧祠的钟、鼓楼形制较小,不过却承载着与故宫角楼同样的职责。钟鼓楼与山门的呼应就像是角楼与神武门的呼应。钟鼓楼也是第 3 章 修缮设计方案6李牧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