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129.50KB ,
资源ID:1256748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2567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毕业论文范文——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doc)为本站会员(滴答)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毕业论文范文——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doc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分 院: 金融分院专 业: 经济学(投资经济)班 级: 姓 名:学 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 年 月II摘要: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新兴产业,随着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温州市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步伐,有力的推动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科技实力薄弱缺乏创新、高素质人才匮乏、企业盈利低、政府投入不足和政策不到位等问题。本文对温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

2、在的限制因素,并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提出在新时期下大力发展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 IIIAbstract:High-tech industry is a knowledge-intensive, technology-intensive, capital-intensive emerging industries. As it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growing bigger and bigger high-tech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

3、r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development level is a measure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of Wenzhou City has made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building innovative city wh

4、ich has already made a strong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s high-tech industry. But there are still a lack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the lack of high-quality talent, low profitability, lack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and policies are not in place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5、 current situation and limiting factor of Wenzhou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and we give some suggestions of using high-tech industries to develop Wenzhou from both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WenzhouCity; high-tech industr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V

6、目 录摘要 .IIAbstract.III引 言 .1一、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 .1(一)高新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占工业产值比重稳步提升 .1(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分布较集中 .2(三)行业集聚效应较为明显,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凸显 .2(四)科技投入和企业数量增加,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 .2二、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3(一)高科技实力薄弱,缺乏创新 .3(二)高素质技术人才匮乏 .4(三)前期高科技经费投入不足 .4(四)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5(五)温州经济发展综合环境不理想 .5三、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策 .6(一)企业自身方面 .6(二)政府方面 .7四、结束

7、语 .8参考文献 .9致 谢 .101引 言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高附加值的特点,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依靠高科技技术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的一大特征。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前沿阵地。30 年以来,温州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创造了“温州模式”实现了“温州经济奇迹”,使温州经济飞速发展,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和巨大的投资潜力。但是,随着先行优势的丧失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原来的温州模式受到了

8、严峻的挑战,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滑和波动,温州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温州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目前温州市政府正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建设新型城市的步伐,有力的助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认为温州能否实现经济的又一大发展关键在于高新技术产业能否崛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温州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战略性的支撑意义,也是决定温州能否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实现经济又一次新飞跃的关键所在。分析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阻碍发展的限制因素,找出深层原因,进而提出对策建议,这对助推温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温州经济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实现新一轮经济飞越具有重要的的

9、现实意义。近几年来,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水平在全省的地位仍处于中下水平。在整个产业现状中存在着科技实力薄弱缺乏创新、高素质人才匮乏、企业盈利低、政府政策不到位和前期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等限制因素。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企业和政府一起努力。企业需要增强技术创新意识、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资金管理等。政府需要实施继续加大科研的投入力度、优化人才环境、加强政策落实等一系列措施。本文通过大量数据来对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和限制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从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来解决问题提出促进温州高新技术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一)高新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占工业产值比重稳步提

10、升 自2009年以来,温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稳步逐年增长,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越来越大。2014上半年,全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709.72亿元,同比增长6.2%,增长幅度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3.89% ,同比提升0.46个百分点。 (详见表1-1 )表1-1 历年温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表时间项目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2014年 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1007.52 1288.9 1236.05 1307.63 1480.5 709.7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8.29 28.83 28.73 28

11、.73 33.51 33.892比重(%)(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分布较集中从县域分布来看,温州市的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乐清、瑞安、龙湾等工业较发达的区域,2013年,乐清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725.73亿元,同比增长2.9%,总量居全市首位;其次是瑞安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55.88亿元,同比增长10.5% ;龙湾区(含开发区)位居第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40.70亿元,同比增长9.7%;三个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值占了全市总量的 81. 5%,同比增长了1.0个百分点。而在2014上半年温州实现产值超过50亿元的县(市、区)分别是乐清260.98亿元、瑞安148.24亿元、龙湾1

12、06.67亿元、永嘉66.37亿元,四地的合计产值占全市总量的82.0%,其余7个县区也有分布少量高新技术产业。从温州市2014年科技创新百强企业公布的名单来看,乐清市25家、瑞安市23家、龙湾区11家位居全市各县(市、区)前三,这和这三个区(市)工业经济发达、企业创新水平高,是温州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域有关。从占工业产值比重来看,县域之间的分布更为合理。除泰顺和文成以外,其余9县(市、区)的高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均超过15%,其中乐清( 50.03%) 、瑞安(41.88%)和永嘉(37.39%)三地的占比大于30%。表1-2 2014年上半年各县(市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情况区域

13、 鹿城 龙湾 瓯海 瑞安 乐清 洞头 永嘉 平阳 苍南 文成 泰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38.04 106.67 33.36 148.24 260.98 3.85 66.37 30.37 20.62 0.67 0.65占规上工业产值比( %)28.94 29.93 17.64 41.88 50.03 17.88 37.39 27.49 15.81 6.52 7.14(三)行业集聚效应较为明显,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凸显 从行业分布的情况来看,温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医药制造业、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9个行业,2014年上半年合计实现产值为415.38亿元。

14、其中设备制造业108.34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06.88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7.49亿元,三个行业的产值占全部行业产值的70.5%,行业集聚效应比较明显,其余 6个行业只分布少量的高新技术产业。但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65.35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5.6%,独占鳌头。但在 2014年上半年情况可以看出,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并驾齐驱,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发展形势也较好。从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部分来看,统计全市226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在2014年上半年的结果来看,合计实现产值294.34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

15、41.5% 。其中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和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产值均超5亿元,合计产值达到117.01亿元,且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更是荣登温州市2014年科技创新百强企业榜首,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非常明显。3(四)科技投入和企业数量增加,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科技投入方面,较与前几年科研投入不足居全省倒数的情况不同,2013年温州市科技投入综合评价位次居全省第一位,其中龙湾区科技投入综合评价位次居全省县(市、区)第七位。2013年温州市财政预算科学技术支出为9.99亿元,增长17.5%。另外据了解,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

16、企业在2013年投入的研发经费超过1亿元,77家企业的年研发经费投入都超过千万元,有66家企业的研发机构建设经费投入超过千万元。企业数量方面,2013年我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2家,位居全省第二位,截止到13年年末,企业总数累计达到525家,位居全省第3位。此外,13年年末,温州市拥有国家科技创业服务红心2个、省级3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3个、省级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78家。市级的研发中心322家;科技强县6个。新增省级科技中小企业163家,同比增长83.1%,截止年末,全市省级科技型企业达到1202家。专利方面,2013年温州市

17、高新技术产业的专利申请数为4905件,占全部规上工业的67.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数为806件,占全部规上工业的75.0%。2014 年1-11 月份,全市拥有有效专利13051件,比去年同期增加2264件。累计专利申请4927件,截止到11月份专利申请总量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单从第四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来看,各个领域专利申请量均有大幅度减少,总体减少35%。总体来看14年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动力略显不足。结论:温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整体情况较前几年的确取得了比较好的发展成果(见表1-3) 。且为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科技投入也在不断增加,13年温州市科技投入综合评价位次位居全

18、省第一位。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增加,取得专利成果也在逐年增加,技术创新综合评价位次也名列前茅。虽然取得了这些令人振奋的成绩,但作为浙江省三大核心城市之一,总体科技实力还是比较薄弱与杭州、宁波相比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而且科技产出、转型升级、创新环境等方面在全省中的位次仍然靠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克服很多限制因素。表1-3 2013年三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结果地区科技投入综合评价位次技术创新综合评价位次科技产出综合评价位次转型升级综合评价位次创新环境综合评价位次变化情况综合评价位次温州市 1 2 8 9 8 4杭州市 9 1 5 2 2 3宁波市 7 3 1 7 6 1二、温

19、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一)高科技实力薄弱,缺乏创新从分行业数据来看,在14上半年温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的产值709.72亿元中有超过半数是来自低压电器、泵阀、汽摩等三大传统行业(合计实现产值383.2亿元,占比54%) 。然后技术含量较高、知识密集程度较大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高科技行业的发展较慢,尚未4形成规模效应。充足的R&D经费投入更是企业顺利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动力,而研发(R&D )经费强度即R&D经费投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反映了高科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据统计温州在2013年R&D 经费投入为58.0亿元居浙江省第五位, R&D经费投入

20、强度仅为 1.45%居浙江省第八位。与杭州市248.7亿元的R&D经费投入, 2.98%的投入强度;宁波市157.3亿元的R&D经费投入,2.21%的投入强度相比明显投入强度偏低。R&D 经费的投入强度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的主要指标。国际上很多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表明,R&D经费投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3%才能维持现状,达到5%才具有竞争力。据火炬高企快报的统计,温州市参与统计的514家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22.71亿元,总收入897.88亿元,其中R&D经费占比3.5%。可见温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较少,有相当一部

21、分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生产、轻研发”现象,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较弱。另外,温州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知识产权成果不显著。2013年温州市的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虽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创下历史新高。全市全年实现专利申请量33663件,同比增长39.2%,实现专利授权量24069 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 683件。但是这跟杭州41518件的专利授权量,4915件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宁波5.8万件的专利授权量,2246件专利授权量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而知识产权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资产是高新技术成果,

22、但其具有的高附加值、高利润的特点决定了他极易受到复制或仿制。一旦企业高投入所开发的高新技术得不到有效保护,被对手所得以极低的成本生产同样的产品再以较低的价格进入市场,这样会使原先的企业失去竞争优势和已经占领的大好市场,甚至会丧失企业自己的生存能力及空间。(二)高素质技术人才匮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创新的关键,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温州高新技术产业人才资源短缺,已经成为限制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2013年,全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中科技活动人员数为33595人,其中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为5722人,仅占17.0%。企业办科技机构中,机构人员数为23606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为1

23、0675人,仅占45.2%。企业人才队伍素质结构欠佳,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另外,温州市在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活动上所引进的科研院所的数量也比较少。虽然到目前为止,温州先后引进了许多高等院校在温州建立了先进制造技术、泵阀、轻工业等专业的研究院,推进了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但是在科技人员的规模上还有待提高,相关的政策措施还有待完善。(三)前期高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技经费以自筹资金为主,充裕的民间资本没有用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金融信贷和政府投入所占的比例很小。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会使企业融资困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温州市的科技

24、经费投入在2013年以前一直是投入不足状态,与浙江省内其他城市相比处于倒数位置。以2011年的数据为例,温州市2011年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总额为57.02亿元,占温州市生产总值的1.67% ,在省内仅高于丽水 (1.15% ) ,明显低于杭州( 5.06%) 、宁波(3.25%) 、嘉兴(4.04% ) 、绍5兴(3.53%)等城市,比重居浙江省第 10位。0.00%1.00%2.00%3.00%4.00%5.00%6.00%温 州 杭 州 宁 波 嘉 兴 绍 兴科 研 经 费 投 入 /GDPR D经 费 投 入 /GDP图2-1 2011年温州与其他浙江省主要城市的科技研发费用比较从企业财

25、务状况分析,2014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的产成品存货为95.46亿元,同比增长了18.3%,应收账款390.96亿元,同比增长了 6.0%;“两项资金 ”(即产成品和应收账款)之和占流动资产比重达到45.8%,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相比高出 4.2个百分点。“两项资金”占比处于高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26次,比规上工业平均水平低0.15次。表明了企业流动资产利用率较低,需要补充流动资产参与周转,这会容易导致资金浪费,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加剧了企业内源融资的困难,导致了企业自筹资金投入的科研经费不足。因为高新技术产业

26、具有投入大、风险大、回收期长的特点,企业融资较困难。尤其是中小型的科技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信用级别较低,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对其融资的限制较多。另外中小型企业很难达到我国证券市场的准入门槛,而想要从资本市场上筹措到资金也很困难。尤其是现在银行信贷紧缩的情况下,银行贷款给中小型企业的条件也更严格和苛刻。虽然温州的民营经济极为活跃,温州的民间资本更是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在2013年温州的民间资本已达到6000亿元,但是这些民间资本主要流向了房地产投资和资源性行业,近年也热衷于投资金融和私募股权,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少之又少。政府前期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

27、重要性。前期科技经费投入少并且没有引导民间资本和风险投资进入高新技术产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企业筹措资金又困难,这会使得一些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项目难以实现产业化。虽然政府在2014年明显加大了科技经费的投入但是效果还未显现。(四)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为了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推动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2013年科技统计年报的数据显示,温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开展R&D活动的企业为564家,其中享受到“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的企业只有213家,占比仅为37.8%;而472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中,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

28、的企业为220家,占比仅为46.6%。政府的优惠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落实,这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较小。(五)温州经济发展综合环境不理想由于温州的经济发展综合环境的制约,使一部分企业不得不外迁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土地资源的6制约是最主要的原因。温州地处丘陵地带,土地资源稀缺,但是工业用地却日益增长使得和耕地保护政策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土地资源紧缺,用地成本过高,使得很多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只能到外地寻找出路。其次电力紧张也是企业外迁的一个重要因素。电力问题是目前企业反映最集中、意见最大的问题之一,缺口率已达到 40%,温州的“电器之都”乐清柳市更是全国缺电最严重的城镇。随着今后几年用电需求的继续上升

29、,电力的供需矛盾将会进一步突出。用电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得一些企业纷纷产生外迁的念头。物质资源的紧张还只是一方面,温州的城市化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再加上温州的人才薪酬相低于上海等大城市,导致温州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企业引才难、留才更难。而由于民营经济在全国各地的蓬勃发展,温州对外来普通劳动力的吸引力也在逐渐下降。这些都限制了温州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发展,和导致他们不得不外迁谋求新发展。三、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策大力发展温州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温州走上创新驱动道路,实现经济新飞跃的关键。结合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限制因素,我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出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

30、)企业自身方面1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企业一定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获得高额的利润。而温州市的很多企业不重视自主创新,主要依靠于技术引进,使企业的发展缺乏技术的支撑。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的意识,协调好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在现阶段自主创新基础比较薄弱的时候,企业可以考虑先引进再消化吸收到最后创新的道路,努力从依靠技术引进跨越到以自己研发制造为主。要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需要企业继续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高新技术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支出费用应不低于企业销售收入的5%。同时,目前温州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拥有科研机构的比较少。因此,高新技术企业还应加

31、快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机构,大力完善人才保障体系,建立和健全有利于企业创新的运行机制。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企业增强技术创新意识、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和加快创新体系建设。2引进高素质人才在分析限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时就发现,高素质人才的匮乏是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因此,企业和政府需要共同努力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和条件,吸引和启用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企业可以依托高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力引进院士、博导、博士、学科带头人;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等大力引进高科技的骨干尤其是携带高新技术成果的来自国内外的高新技术专家以及海外留学人员。在住房、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优惠条件,针对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还可以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使其能够作为股东的身份参与到企业决策中来和分享利润,同时也承担经营风险,这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和调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的创新积极性。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人才,采用内部培养和送往高校培训的方法,更进一步的提高人才素质,为高新技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