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染病报告知识培训-传染病报告知识及注意事项新传染病防治法对报告病种的规定自 2004年 12月 1日起施行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对于报告病种的调整保留现有 35种法定传染病,增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乙类传染病 、手足口病为丙类传染病,总计 38种。原丙类的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调整为乙类;原乙类的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调整为丙类 调整后的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共 2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
2、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共 25种 ) 调整后的乙类传染病是指:调整后的 丙类传染病是指: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 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其它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 。 (共 11种 ) 卫生部 37号令对报告时间的要求修改后的 37号令规定第十八条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
3、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 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 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卫生部 37号令对报告时间的要求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 正确理解临床新进展检测项目与现行传染病诊断标准(国标)中的检测项目。 全国统一标准(国标)是数据可比性的基础。 传染病诊断标准将会不断被修订。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 概要说明,具体诊断请参照诊断标准 GB, 需注意实验室诊断有特定类型检测! 病例分类(疑似、临床、实验室、携带者)是新增加的报告项目,需结合诊断标准分类,注意有些病种没有临床诊断一类!有些没有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