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阳师范学院 20XX 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能力的培养研究 完 成 人: 班 级: 学 制: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 录 摘要 .( 1) 0 引言 .( 1)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 .( 2) 1.1 信息技术 .( 2) 1.2 整合 .( 2) 1.3 信息技 术与课程整合 .( 2) 2 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现状 .( 2) 3 加强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养的措施 .( 3) 3.1 地理科学学科教学论教学的加强和改革 .( 3) 3.1.1 学科教学论 .( 3) 3.1.2
2、地理科学专业教学 .( 3) 3.2 提高教育技术学学科教学质量,落实教育目的 .( 4) 3.2.1 教育技术学存在的问题 .( 4) 3.2.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 4) 3.3 加强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 5) 3.4 加强教育实习指导 .( 6) 4 总 结 .( 7) 参考文献 .( 7) Abstract.( 8) 第 1 页 (共 8 页) 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是当代教师实现专业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实现终身化教育的必备基础。尤其对于即将加入教师队伍的师范生而言,其重要性不 言而喻。结合地理
3、科学这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研性专业,必须加强在校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应该从学校地理科学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和改革的与时俱进,加强师范生教育技术学基础、加强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以及加强师范生教育实习期间的指导这四个方面来培养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关键词 : 地理科学;师范生;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引言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软硬件环境不断完善,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师范生专业发展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重点之一。高校师院是教育师资力量培养的殿堂,师范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与未来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4、基础教育的师范类专业发展应该从职前教育抓起,从在校师范生抓起,特别是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是造就新一代符合信息化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教师的关键所在。结合笔者的地理科学专业,在校期间,接受地理科学基础知识和地理科学思维和技能的训练以及了解地理科学的最新发 展、地理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基础,掌握资料查询、 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信息的基 本 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是师范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 与此同时,地理科学 师范类学生还应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地理教学和地理教学研究、地理科学研究、地理实际应用等各种基本 技能。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
5、地理教学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不容忽视。 第 2 页 (共 8 页)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 1.1 信息技术 对于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一般可以归为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描述 1,相关的描述可以在众多书籍中看到,在这里不再赘述。此次研究所描述的信息技术是狭义的信息技术,即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图文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 1.2 整合 整合 (integration)是一个外来词,在英语中的主要含义是综合、融合、集成、成为整体、一体化
6、等。此次论文中的整合是指教学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缺一不可,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教育系统的最大效益 2。 1.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 -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3。 2 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现状 以下是笔者对我系即将 毕业
7、的地理科学专业的 43 名师范生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进行的问卷调查,其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 PowerPoint、 Excel 等基本办公软件掌握不熟练。其次,学生大多只知道在百度、谷歌之类的搜索引擎里获取所需的资料,对网上教育和学习、专题网站、专用数据库的获悉率不高,显示了对于网络认知的不成熟、不全面。最后,在学校组织的教育实习期间,没有很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一些师范生甚至从未考虑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部分使用过信息与技术的同学,发现使用效果并不十 分理想。 造成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我们中国,对教师的信
8、息化教育政策推出的时间并不长,教育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用于教育第 3 页 (共 8 页) 方面的资金有限,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设施在许多普通师范院校都较为落后,就笔者所在的南阳师院而言,其信息技术设备存在陈旧、检修不及时造成很多情况下信息课堂无法正常开展的情况。另一方面,许多普通师范院校的在职教师对媒体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高校对在职教师的培训也不够重视,从而造成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不够广泛。在职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可想而知 ,对学生这方面的引导和帮助当然会力不从心。在校师范生仅靠高校所开设的教育技术学来学习一些简单的操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的提高显然不现实。结果
9、显而易见,师范生在实习中进行教学活动和课件设计时不知道、不能够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或只会一些简单的操作;同时,不具备运用各种信息技术,综合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的优化组合的能力。 3 加强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养的措施 3.1 地理科学学科教学论教学的加强和改革 3.1.1 学科教学论 学科教学论是研究如何使有关 的一般理论跟学科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 4,来指导学科教学实践,并且在学科教学实践基础上研究有关的一般理论,对有关的一般理论进行整合、补充、发展和完善的学科,其核心是以实践为目的的理性设计。 众所周知,在当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地理科学这个特殊的学科必
10、须实现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才能顺利的完成高质量的教学工作。由于地理科学学科教学论大多是由原来的中学教材教法课程演化而来的,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不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情况。目前地理科学专业有的科目教学论教材进行了修正、增补,但依然不十分完善,而且有的内容陈旧落后,无 法与时俱进,不适应当下教育者的需要。 3.1.2 地理科学专业教学 结合笔者自身的经历,还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只有计算机、教育技术学等专业的在职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比较熟练,其他专业特别是担任地理科学专业课的教师,多媒体课程非常少,大多是在不具备多媒体设备的教学环境下进行的,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其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生疏。另外,师范生对于信息技术
11、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模仿的,在观摩与自己专业相一致的教学活动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会让他们印象很深刻,如果专业课老师不经常把信息第 4 页 (共 8 页) 技术带入课堂,则不可能完成培养 和提高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任务。 故此,必须加强和改革地理科学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一方面应尽快修正和完善地理科学专业学科教学论教材,促进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另一方面应加大学科教学论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力度,同时完善高校软硬件设备建设,为他们提高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创造优良条件。 3.2 提高教育技术学学科教学质量,落实教育目的 3.2.1教育技术学存在的问题 地理
12、科学师范生从进入高校学习开始,就在为以后从事地理教学教育工作打基础。师范院校为此开设了如 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地理科学专业专业知识的学习开设了如地球概论、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同时,普通话、大学计算机基础、书法等技能培训,为师范生以后的教育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对于培养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则主要是通过公共必修课中的教育技术学的开设来完成的,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师范生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树立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提高信息素养和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但是,这门课程开设的不足 之处,笔者认为,主要是课程与专业需要存在脱节现象。我们学会了
13、Flash 动画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却只是学会了技术,与自己的专业结合的学习却没有,于是一些缺乏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能力的同学就无法具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3.2.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通过新型教学环境以及教与学方式的建构,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落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所谓“整合”,不仅仅是把将信息技术当作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来使用,更重要的是把它充分有效地应用 到地理科学专业的教学活动之中,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和评价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打造一种新的符合当代授课理念的教学环
14、境和教与学的方式,以便完成对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构的深层变革与创新。因此,这种整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使用”,而是更高级的深入浅出的“融合”。故而,教育技术学科的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师范生“融合”。那么,实现“融合”的条件有哪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 第 5 页 (共 8 页) 教师应该从两个方面的努力来实现“融合”。 首先,教师要有意识的灵活的使用信息技术, 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应用。用是“融”的前提,首先要学会使用,其次才能达到“融”的效果。因此,在职教师不能图一时之快而忽略了使用,只进行理论的讲述。在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多的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提高实验性课程的能力
15、,使在校师范生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的的原理和技能。 其次,在职教师应该在学生熟练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前提下,使用一套较为完整的方法和符合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论来培养和引导师范生,启迪和开发学生 “融”的能力。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 形成这样一个清醒的认识:使用多种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是信息时代教师必须和必然要走的道路 5。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自发自觉的运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学习效率的手段,使其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具备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更重的是使学生意识到所谓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是把信息技术带入课堂那么简单,而是要把信息技
16、术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在职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的基础上要把教育技术学身体力行的展示出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课件的制作,教学设计的评价,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课程整合的 魅力,使他们对于所谓的“融”有自己深刻的认识。再者,在职教师要让学生用地理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结合制作课件、教学设计,教师在认真批阅学生设计之后对学生的设计方案经行评价,并组织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中进行展示,让学生自主的对比、学习。 最后,教师要想方设法的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培养和加强,使学生能够自主的通过网络和各种媒介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处理教学过程中遇到
17、的种种复杂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提高和培养学生课程整合能力的目标,使在校生掌握一门真正有用的技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3.3 加强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包括相关学科课程的知识、教学理论、方法等一系列知识,通常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以及修改等过程,因此该能力的培养不是靠一门课程或是靠一个学期的教学就可以达到的,需要从人才设计方案上设置相关的如微格教学技能实践的课程,经过多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外加师范生的自主学习去逐渐获得和提高。 第 6 页 (共 8 页) 另外从能力获取的途径来看,教学能力是一种实践性经验,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锻炼,不断地积累和丰富
18、,所以教学能力的获取和 提高不可能只通过课堂上的说教来实现,而师范生的教学中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给他们进行教学实践,迫切需要用一种快速有效的方式来获得教学经验。目前各所高师院校采取的办法是通过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笔者所在的学校也建立了多个现代化的微格教室,由教务处组织,各学科课程中教法教师具体指导,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支持。从实施的情况看,微格教学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锻炼师范生的基本教学技能。但由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一种隐性知识,是一种拥有“个体性知识”,教是通过日常教育实践的创造与反思过程才得以形成的。因此,这就决定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过程不是传统师范课程教育灌输式、报
19、告式的,必须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 3.4 加强教育实习指导 在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师范生的教学设计、备课、教案制作及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都应该认真、耐心的给予指导和严格要求,尤其是帮助学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要多多指点。 首先,教师要在实习期间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机整合的教案、课件及教学设计,学生在没有丰富教学实践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观摩、学习、与同学之间的讨论与模仿来取得进步。 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尽可 能多的在师范生的教学方案、模式设计和教案的准备中,指导学生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来获取信息,制作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例如,通过网络获取有关信息资料,利用计
20、算机制作与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课件内容的图标、动画,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特别要指出的是,教师要帮助实习生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分析判断信息,筛选收集到的大量、繁杂的信息,设计和编制出整合的、科学的教学方案和课件。 再次,对于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的教学方式,要给予肯定和大力的支持,特别是指导学生顺利的对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的整 合实施。 最后,在对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实施进行评价时,应组织学生全员参与,教师要耐心地、实事求是地对每位同学评价;应把是否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和实施教学,是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等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 6。需要指出的是,信息技术与
21、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有机的融合,不能为了“用”而“用”(这往往是实习生犯错误的地方);在进行信息技术与第 7 页 (共 8 页) 学科整合时,要遵循教学规律,尤其是地理科学专业学科的教学规律,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要依据地理科学专业学科的特点和目标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育实习 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4 总结 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高低与初高级中学地理教学信息化息息相关。研究地理科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有助于初高级中学信息化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也有助于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行。笔
22、者对此问题只是作了一个初步地探索性研究,但仅凭笔者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多方合作、共同支持。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培养未来初高级中学教学的师范院校更要认识到中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在目前信息化教学中的不足, 考虑如何改变师范生的培养策略和模式。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对该课题研究不够全面,某些方面也欠深入。我谨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对信息化教学改革者有一点点帮助。不过,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笔者仍会一如既往地关心这个与教育发展休戚相关的问题,更会不断地培养和提高个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为中学地理信息化教学做出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章伟民编著,教学设计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9
23、98 2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3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 吴俊明 .学科教学论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M.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 闫寒冰编著,信息化教学评价:量规实用工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6 马新,关于培养和强化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思考 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5( 3): 60-61. 第 8 页 (共 8 页)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urse in Nor
24、mal Geographical Science Major Students Integrated Ability Abstract: The ability of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to achieve professional for contemporary teachers, and also the foundation of realizing teachers lifelong education. Its importance is s
25、elf-evident, especially for the normal students who are going to be members of the faculty. In consideration of geography science which has stro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nature, and mus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cultivating normal students ability of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urriculum in
26、tegration must be strengthened. The writer thinks that norm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aforesaid should be developed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reas: schools teaching curriculum of geography science and times reformation; strengthening normal students basis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enhancing geographical science major students teaching skills ; and more guidance should be given to them during the internship. Key words: Geographic Science;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integration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