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阳师范学院 20XX 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中国中部各省区域规划比较研究 完 成 人: 班 级 : 学 制: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摘要 . ( 1) 0 引言 . ( 1) 1 区域规划的内涵 . ( 2) 1.1 区域规划的概念 . ( 2) 1.2 区域规划的作用和意义 . ( 2) 2 中部六省区域规划的背景 . ( 2) 3 国家批准的中部各省重点区域规划战略 . ( 3) 4 中部六省区域规划的差异性 . ( 4) 4.1 中部六省规划区的基本情况 . ( 4) 4.1.1 湖南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 . ( 4) 4.1.
2、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 . ( 4) 4.1.3 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 5) 4.1.4 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 ( 5) 4.1.5 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 ( 5) 4.1.6 河南中原经济区 . ( 5) 4.2 中部六省区域规划的战略比较 . ( 5) 4.3 中部六省区域规划的差别分析 . ( 9) 5 中部六省区域规划的成果与政策的得失 . ( 10) 5.1 从经济发展成果看六省区域规划水平 . ( 10) 5.2 中部六省区域规划实用性和得失的分析 . ( 11) 5.2.1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 .
3、 ( 11) 5.2.2 湖南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 . ( 11) 5.2.3 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 11) 5.2.4 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 ( 12) 5.2.5 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 (13) 5.2.6 河南中原经济区 . (13) 6 中部六省规划区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 (14) 7 国家促进中部六省的发展措 施 . (14) 参考文献 . (16) Abstract . (17) 第 1 页 (共 17 页 ) 中国中部各省区域规划比较研究 摘要 : 在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之后,中部六省各具特色的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
4、略,区域发展呈现新格局,但是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中部地区仍旧受阻,发展速度比起东部以及西部地区相 对缓慢。在这一背景下,六省区域规划如何发挥最大效益就非常必要。本文主要阐明了区域规划的内涵,中部六省规划的背景,国家批准的中部各省重点区域规划的战略,并通过对六省区域规划战略目标、方向、措施和经济发展成果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六省区域规划战略的得失和实用性,以及对未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剖析,并提出国家促进中部六省发展的政策。 关键字: 中部六省;区域规化;战略目标;战略措施 0 引言 自 2008 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各具特色的区域规划,我国区域的发展逐渐形成“多极并存,多轮驱动”的新格局。区域发
5、展战略由“梯度推 进”转变到“点区辐射”。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中部地区在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中“承东启西”的作用愈加重要。自 2004 年12 月 5 日,温家宝总理在经济工作会上提出“促进中部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之后; 2012年 3 月 5 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度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崛起的规划和措施”,至此,“中部崛起”不再是民间的热议和地方政府的苦盼,而是由中央政府正式确定的国家发展大计,是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虽然统一在“中部地区”这个概念下,但是中部六省缺乏广泛的经济联系,导致中部地区 尚未形成完整意义上的经济区域。同时密集出台区域规
6、划引发了一些恶性竞争,先行先试的空间被挤压,某些政策出现冲突,面对这样的形势,对中部六省区域规划的战略目标、方向、措施等的差异分析,增强六省间的协同性愈加显得重要。中部六省最终会形成怎么样的区域格局,什么样的政策有助于各省的发展,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第 2 页 (共 17 页 ) 1 区域规划的内涵 1.1 区域规划的 概念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广义的区域规划指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前者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 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后者系对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狭义的区域规划则
7、主要指一定区域内与 国土开发 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 总体规划 。本文所讲的中部六省区域规划指的就是有关中部六省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的总体部署。 1.2 区域规 划的作用和意义 区域规划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我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跨省区市联合与协作,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机制。 也是规划主体为解决特定区域的特定问题或达到区域内特定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某些战略、发展思路、政策等。 中部六省的区域规划是推动中 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客观需要;是发挥中部地区区位优势,构筑承东启西、连
8、南接北的战略枢纽,加快形成协调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的现实选择;是激发中部地区内需潜能,拓展发展空间,支撑全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要求。 2 中部六省区域规划的背景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 ,六省面积占全国的 10.7%,人口 3.61 亿,占全国人口的28.1,其中农村人口 2.44 亿,占全国农村人口近三分之一。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近 19%,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 70%,不足东部发达地区的 45%。 第 3 页 (共 17 页 ) 中部六省在区位、资源、产业和人才
9、方面均具相当优势 ,晋豫皖三省是国家的重要煤炭基地 ,提供了全国煤产量的 40%,特别是山西省煤炭产量占全国的 1/4,省际间煤炭调出量占全国的 3/4,其余 5 省都属农业大省 ,粮食、棉花占全国总产量的 30%左右 ,油料产量占全国的44%,是重要的粮棉油基地;矿产资源丰富 ,是国家原材料、水能的重要生产与输出基地;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的中枢 ,具有承东启西、连南 接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经济总量达到相当规模 ,但人均水平低 ,6省城镇居民和农民的人均收入都低于全国平均值。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发挥了区位优势和原有基础
10、的作用,并承接了世界高梯度地区转移过来的产业与技术,经济率先实现起飞。随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国策的提出,使中部地区不仅在经济地位上滑落,而且在社会认同、政策环境上深感“边缘化”,中部塌陷之危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种问题的形成缘于不同的区域政策,而不同区域在获 得优惠政策上,是存在着较大差距的。就中部六省来说,几乎与所有的政策措施都擦肩而过,成为边缘化的地区。 中部 6 省地处腹心地带 ,国脉汇聚的战略地位 ,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国家粮食和能源的保障能力 ,缓解资源约束;有利于扩大内需 ,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事关国家发展的全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
11、局。 3 国家批准的中部各省重点区域规划 战略 在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之后, 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关六省的重点区域规划政策。 此后中部各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明显提速,产业空间布 局持续优化,中部地区区域发展空间新格局正在形成。 批准时间 规划战略 2009 年 9 月 23 日 国务院通过并开始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第 4 页 (共 17 页 ) 2007年 12月(湖北) 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7 年底(湖南) 国务院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圈为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
12、试验区” 2009年 12月(江西) 国务院常务委员会批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2010 年 1 月(安徽) 国务院 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2011年 11月(山西) 国务院批准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12年 12月(河 南) 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 中原经济区规划 4 中部六省区域规划的差异性 中部六大规划区均是从自身的发展问题和发展优势出发进行区域开发的路径设计,且每个区域发展的主路径或发展主线十分清晰。但是中央设定的六大试验区的发展规划均具有特定领域的先行先试“示范功能”和“试验”属性,且示范和试验的内容各不相同。以下主要从中部各省区域规划
13、的基础、战略 目标、战略方向、战略措施这几个方面比较和分析各区域规划差异性。 4.1 中部 六省 规划区 的 基本 情况 4.1.1 湖南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 长株潭城市群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试验区 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46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6116元。以占全省 13.3%的土地、 19.5%的人口,实现了全省 37.9%的 GDP;城市化率 53.5%,高于全省 13个百分点。目前准备扩大为“ 3 5”城市群,即以长株潭为中心, 1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 5市。 4.1.2 武汉城市 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 武汉城市圈
14、是以武汉市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 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 9市构成的区域第 5 页 (共 17 页 ) 经济联合体 ,是湖北省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 ,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约占全省 31.1%, 2008年试验区常住人口2994.6万人,实现 GDP6972.11亿元,人均 GDP 达到 2.5万元,分别是湖北全省的 52.4%、 61.5%和 1.25倍。 4.1.3 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地区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是连接南北方、沟 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江三角洲
15、、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生态经济规划区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 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 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 5.12万平方公里, 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948亿元,年末总人口 2006.6万人。 4.1.4 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江示范区的范围是安徽省长江流域,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 滁州、 宣城等 9市 59个县,辐射安徽 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 2008年规划区人口 305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 5819亿元,分别占安徽省的 45%和 66%。 4.1.5 山
16、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山西省作为中国重要的资源和能源基地,长期以来为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放以来,山西省产煤 100 亿吨以上,其中的 3/4 都贡献给了全国各地。 4.1.6 河南中原经济区 河南中原经济区以郑州为中心,另有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面积 5.87 万平方公里,人口 3900 多万。2005 年实现地区生 产总值 5914.8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336.09 亿元,创造了占河南省 55.2%的生产总值和 55%的财政收入。 4.2 中部六省区域规划的战略比较 战略目标 战略方向 战略措施 第 6 页 (共 17
17、 页 ) 湖南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 区 率先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机制,积累传统工业化成功转型的新经验,形成城市群发展的新模式,把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区、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 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产业优化、科技创新、土地管理五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紧扣“两型”社会建设主题。通过“十大体制机制创新”,探索走出“六条新路子”。 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为基本途径,坚持建设“两型社会”。借助“南进”战略,加快湖南经济发
18、展。注重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同时,又立足自身特色,培育壮大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制造三大支柱产业,扶持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区 域经济一体化,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宜居的生态城市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推进综合性制度创新,构建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深化资源价格改革 ,建立促进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以水环境生态治理和修复
19、为重点,做好南水北调的工作。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三个三工程”整体提升湖北工业竞争力。着力推进“三改一培育” 推动产业合理布局,构建现代产第 7 页 (共 17 页 ) 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 发展道路。重点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和节约集约用地等六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 业体系; 坚持“一主三化”,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城市圈。 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成为长江中下游水生 态 安 全 保 障区。建成全国粮食安全
20、战略核心区和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成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 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建设,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建立以高效生态农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地位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统筹发展城乡经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提出“对接长珠闽,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开放发展战略。着力解决煤电运输、资金、人才三大突出矛盾。 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坚持科学布局,促进协调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促进跨越发展。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 节改革力度,加强区域融合与对接,扩大国际生态经济交流与合作。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