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49KB ,
资源ID:1301959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3019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DOC)为本站会员(国***)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DOC

1、第 1 页;共 10 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学校:海西州高级中学 科目:地理 授课教师:田延菲 授课班级:高 一 ( 10)班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并写出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运用 ; 2、 掌握并说出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 。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阅读分析教材,锻炼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等自学能力; 2、 通过读图等活动,提高读图制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3、 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使学生形成综合归纳 等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2、 2、通过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和责任感,增强环境及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 1、地震波的波速以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物质组成及各层主要特点 。 第 2 页;共 10 页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演示法为主,板书 教学媒体与教具 : 地球仪、尺子、小黑板 课时安排 : 1 课时 三分析 : 一、 课标分析 说出地 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地球的内部圈层与地球的外部圈层两方面,各分三个圈层,但需注意介于内部和外部圈层之间还有一个圈层(岩石圈)。在第一部分,对地球的内部圈层结

3、构,从分布到划分依据,再到各层特点,都需要调动学生理解、分析、判断和运用,因此,在教学中,始终要让学生动脑动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相对于前面“地球的运动”内容,较为简单,高一学生已经具备对地震、地表等的感性认识,但学生缺乏专业的地理读图、绘图和资料分析的思维且并未形成知识系统,因此,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还要注重知识的梳理,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第 3 页;共 10 页 教学过程 :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及意图 学生活动及意图 设计用时 导入 【师问】 在第一节开始的时候,老师一定给你们讲过这样一句话:“谈天”是为了“说

4、地”。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特点,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讨是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 从生活入手,提供资料,引发学生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思考。 2min 启发探究 【启下】 要探究地球的内部,不妨借鉴一下夏 季我们挑选西瓜的方法,为了能够吃到可口的西瓜,我们通常把西瓜托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敲打西瓜,靠听这种敲打产生的震动在西瓜内部传播的声音来判断西瓜的生熟、质量的优劣。我们也可以通过分析地球的某种震动,以这种震动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情况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组成。我们知道,地震常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但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地震波却带来了地球内部的信息。阅读课本 21页第

5、一段,看看什么是地震波? 【板书】地球的内部圈层 启发式引导,通过对比加深理解 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 2min 概 师说:【概念】顾名思义, 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岩 形象讲 听讲, 2min 第 4 页;共 10 页 念阐述 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产生弹性的震动(用尺子在讲台上演示岩层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的波称为地震波。 【承上】根据波的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的不同,我们把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 【板书】横波、纵波 【概念】我们牵着绳子的一头抖动,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这个是横波;压缩弹簧后震动,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同,这个是纵波。 解概念,增强记忆 联系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分析 转承

6、过渡 【启下】那当地震发生的时候 ,在发生地附近我们是先感受到地面的上下震动,还是左右晃动呢? 【生答】略 【师答】为什么先感受到上下震动呢? 【生答】略 【师答】对了,因为纵波的传播速度快,横波的传播速度慢。相同的距离,纵波先到达地面。 【板书】纵波 传播速度快;横波 传播速度慢 【递进】那是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这样的呢? 【生答】不一定 【师答】比如说,当地震发生的时候,你正好在一艘从厦门开往台北的轮船上。这个时候先感受到地面的上下震动,还是左右晃动呢? 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地震波的性质 联系实际生活,参与回答教师的提问,同时总结。阅读课本 6min 第 5 页;共 10

7、 页 讲授知识 【生答】就只能感受到上下震动,不能感受到左右晃动。 【启下】对了!因为,横波只能通过 固体;而纵波能通过固液气三相物质 【板书】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能通过固液气三相物质 【师答】所以在海上,你被海水包围,感受不到由横波引起的左右晃动。 【启下】好,横波在固体中具有一定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为零;也就是说,横波的传播速度受到介质的影响。同样的,纵波也有这个性质。所以我们就得到一个结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着通过介质的性质而变化。 【板书】介质 速度 【师问】那么反过来,如果速度发生剧烈波动,能不能说处在不同介质的交界面? 【生答】成立! 【师答】好,我们来看( ppt 展

8、示课本图 1.25)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横坐标是速度,纵坐标是深度。实线代表纵波,虚线代表横波。大家找出传播速度剧烈波动的地方。 【师问】我们先看在 33 千米处,横波和纵波的速度设置问题,自然过渡 分析曲线图,学生读图分析,回答问题,阅读课本,把握难点。 第 6 页;共 10 页 分别有什么变化呢? 【生答】 33km 处横波和纵波突然增大, 【师问】那再看一下在 2900km 处横波和纵波的速度分别又有什么变化? 【生答】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小。 【师答】那我们把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就称之为不连续面。 【板书】不连续面 【师答】在 33 千米处的这个不连续面,叫做莫霍界面。在

9、 2900 米处的这个不连续面,叫做古登堡界面。大家看书上 21 页的下面小字部分注释,了解一下这两个名字的来历。第一个面由克罗地亚学者莫霍洛维契奇首先发现,为了纪念他命名为莫霍面;第二个面由德国学者古登堡最早研究,命名为古登堡面。这两个面就把地球分为了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除了这两个比较大的波动以外,还有一些比较小的波动;那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划分。请大家看到 22 页的图 1.26,我们还可以把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把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地壳是地面 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主要由岩石组成。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层融融流动状态的物质,叫做软流层。它是岩浆喷发和地震的发源地。地壳

10、注重步骤,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方法。形象 化教学。 第 7 页;共 10 页 与上地幔顶部合称为岩石圈,都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设问:那地壳就是岩石圈吗? 【生答】 【师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地壳与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且都成固体状态。但是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的最外层,以魔霍界面与地幔为界,而岩石圈不属于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划分,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范围比地壳的大。 【师】(小结)可以用半熟的鸡蛋来形象直观地记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物质组成。蛋壳为地壳;蛋白 为地幔,由于是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软流层中的岩浆;蛋壳与蛋白之间的膜和地壳合起来就是岩石圈;蛋黄为地核。 同学们马上记忆一下地震波的

11、内容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留白)表格 图片 ( 让学生完成 ) 【师】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内部圈层,我们再来学习地球的外部圈层。 阅读第二部分内容,看看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哪几部分?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 第 8 页;共 10 页 首先看大气圈有什么特点?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 2000 16000 千 米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 再来看水圈有什么特点?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

12、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从离地球数万千米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如果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那么全球将被深达 2600 米的水层所均匀覆盖。 生物圈是最具有特殊性的圈层。那到底具有怎样的特殊性呢? 【概念】生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首先它的组成成分很特殊:生物圈由所有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组成,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有机圈层,也是最活跃的圈层。 他的空间分布范围也很特殊:生物圈占有大气第 9 页;共 10 页 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唯一不

13、占独立空间的圈层。 设问:那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三者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 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结课 【结束】 设疑,营造开放的课堂 课后思考,并查找资料 1min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震波 纵波:速度快;固液气 横波:速度慢;只通过固体 结论:介质 速度 2、不连续面:莫霍面 古登堡面 3、地球的内部圈层 外核 内核 上地幔 下地幔 地壳 地幔 地核 第 10 页;共 10 页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教 学反思 1、本节课是第一章最后一节课,是对地球结构的深入探讨,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两部分,内部结构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2、本节课重视学生独立和合作讨论的活动的开展,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能力。 3、在教学中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准备不是很充分,使课堂上的讨论不是很紧凑,有空余时间的存在,有的学生讨论比较充分,而有的学生发言较少,总体上不太和谐,以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课前准备,尽量准备课件充分一些。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