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城融合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研究 提要 开发区在为各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急需转型升级才能更好发展。产城融合成为当前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式。对常州武进区的成功经验进行研究,发现产城融合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政策规划推动、特色产业带动、由 “ 区 ” 向“ 城 ” 转变和打造宜居生态环境,构建适合创新的社会氛围,从而推动转型升级。 关键词:开发区;产城融合;转型升级 基金项目: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基金项目: “ 以产城融合推进常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 (编号: KYY14529)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收录日期: 2017 年 10 月 9
2、 日 开发区是一个 “ 政策概念 ” ,是指为促进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区域。我国的开发区已经历了 30多年的发展,截至 2016年,全国共有 21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46 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1 个保税区和 17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由于数量占比高,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开发区更多地指向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区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和所在城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 尽管各地各级开发区为区域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也带来一系列急
3、需解决的内外部问题。为此, 2014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随后各级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等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作为苏南首家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 区,常州武进区的开发区产城融合促进转型升级获得了良好效果,也可以为众多开发区提供借鉴。 一、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动因 (一)政策倒逼。近年来,国家一系列宏观政策提高了开发区发展的门槛。土地政策限制更多,建设用地指标进一步削减,土地使用更加严格,土地成本持续上升。项目审批上首先要求必须取得土地使用权才能报批,审批时条件也更加严格。环保政策要求对节能减排实行 “ 一票否决 ” 。开发区如果不实现转型升级,将无法达到
4、上述政策要求。 (二)承接高层次产业转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技术的更新换 代,跨国公司向海外转移先进技术的意愿更加强烈,开发区应充分利用机会,积极主动承接高层次、高技术性产业向区内转移。 (三)失地农民和外来人口涌入。近年来,众多开发区的快速增长和扩张离不开征地和拆迁,带来的是大量农民的 “ 失地即失业 ” 问题。此外,开发区提供的大量工作岗位也吸引来大批的外来人口,需要开发区在提供就业的同时又能让他们安居。解决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和外来人口的当地化,使他们在开发区内宜业又宜居的问题,也在迫使开发区实现转型升级。 二、产城融合是当前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式 当前 ,我国开发区转型升级有两种
5、基本方式: “ 区 ” 向 “ 城 ” 转变方式和内涵提升方式。内涵提升方式的核心是在开发区内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以及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所需的其他功能则由城市中心区域提供。“ 区 ” 向 “ 城 ” 转变方式的核心则是将原先只具备生产功能的开发区逐渐转变成具有多种城市功能的综合性园区。目前在我国 “ 区 ” 向 “ 城 ” 转变方式是最为多见的开发区转型升级模式。这是由于大多数开发区远离城市中心区域,无法便利地利用城市提供的各种功能,必须依靠自身力量提供这些功能,走 “ 产城融合 ” 之路几乎是对这些开发区转型升级具有普遍适用性的 大方向选择。 三、产城融合对开发区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产城
6、融合对开发区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产城融合将显著提升开发区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能力。目前, ?_发区虽然吸引了大量产业和人口,但生活在这个地区的还主要是征地拆迁的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而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人员都会因为生活环境的限制回到中心城区居住生活。很多开发区基础设施环境还能令高素质人才满意,但子女入学、餐饮、酒店、娱乐、教育培训等配套生活设施和合作交流的环境就很令他们失望,每日在中心城区与开发区 之间过长的通勤时间还限制了他们的创新活力。很明显这种产城分离的现状大大限制了开发区内人口结构的优化和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因此,产城融合的实现会使开发区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从而
7、会有很多高素质人才愿意到开发区周边生活,甚至在那里进行商务活动。 (二)产城融合将为开发区吸引到更高端产业入驻。在产城融合的过程中,随着地方社会网络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开发区内外人才之间、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将集聚到更多、更高端的产业入驻。同时,随着开发区的吸引力增强,地价水平随之上升,各种入驻条件相应提高,从而迫使能力较低的 产业离开,更好地实现产业的优胜劣汰,从而实现开发区的转型升级。 (三)产城融合有助于形成创新所需的信任合作氛围。产城融合促使开发区的城市功能得到优化,有助于形成区内企业与员工对开发区的地方认同感,并为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信任合作奠定基础。目前很多开发区社会矛盾复杂,缺
8、乏创新所需要的信任合作氛围,而正是这种氛围在创新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会依托本地社会网络渗透到企业家的决策行为和各种创新活动过程之中,渗透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之中,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绩效和区域的创新能力。因此,通过产城融合,提 高生活设施水平和高素质人才引入工作,逐步构建开发区创新文化,对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产城融合与开发区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产城融合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科学手段和基本方式,开发区转型升级是产城融合的预期目标之一。 四、常州武进区产城融合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实践 武进区一直致力于产城融合发展,在产与城相融、人与城共进等方面具备深厚的基础,探
9、索出一条以开发区产城融合促进转型升级之路。 2013年 4月,国家发改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明确提出: “ 在常州推动 建设武进西太湖科技城,重点发展先进碳材料、科技金融和高端商务服务,成为产城融合创新示范区 ” 。 2016年 11月,武进区成功获批为 58个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之一。 (一)武进开发区概况。目前,武进主要有三家高级别、大体量开发区,分别是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州经济开发区和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江苏武进经济开发区),其中前者是国家级开发区,后两者是省级开发区。武进高新区内有一家武进综合保税区。此外,武进还拥有若干市区乡镇各级政府设立的工业园区,主要有遥观经济开发区、
10、礼嘉工业区、马杭产业园区、牛塘工业园、横 山桥工业区等等。 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 1996 年 3 月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12 年 8 月升级为国家高新区,规划控制面积 182 平方公里,下辖 19 个社区、 14个行政村。截至 2016年底,园区已成功引进 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7,000多家企业,拥有世界 500强投资的项目 20个、主板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 21 家,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吸引力和创新活力的开发区之一。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江苏武进经济开发区)成立于 2006 年,规划面积 90 平方公里,实际面积 48.35 平方公里, 2015 年获批省级高新 区,已成功
11、创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省级湿地公园和省级水利风景区。 常州经济开发区于 2015 年 6 月正式成立。总面积 181.28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 23.49 万人,常住人口约 39.51 万人,共有 3 个镇、 3 个街道,下辖 60个行政村、 21个社区。目前,开发区内入驻企业 9, 282家,其中外商企业 203 家。 (二)武进开发区产城融合促进转型升级的机制 1、政策规划推动。在我国,政府是产业集群和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 开发区 ” 本身就是一个政策名词,开发区的发展思路由政府规划 和定位,开发区面积、位置由政府划定,区内产业由政府安排主导,具体设计规划由政府制
12、定,各种优惠政策由政府出台,甚至政府还要负责招商引资,等等。因此,武进开发区的产城融合转型升级也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推动。本文仅举一例。常州市出于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等目的,于 2015 年进行了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戚墅堰区并进武进区,将戚墅堰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要求常州经开区要力争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成全市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产城融合样板区。 2、特色产业带动。武进各大开发区都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产业,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又集聚一大批技术创新企业和人才,促进了开发区产业的转型升级。武进高新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区基本形成先进碳
13、材料、健康产业、智慧经济、生态文化旅游四大特色产业和 “ 中以国际合作 ” 一大国际合作( “4+1” )的发展格局。常州经开区形成了 “3+3+3” 的产业格局,即轨道交通、智能电网、新型材料、绿色家居、绿色能源、绿色电机,以及科技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武进高新区则定位于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及环保、医疗器械及康复器材和现代服务业。 3、由 “ 区 ” 向 “ 城 ” 蜕变。武进各大开发区按照城乡一体化和产城融合要求,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注意构筑内外通达、区域一体、开放高效的城乡综合交通网络。常州大市范围内于 2017 年 7 月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全面并轨
14、,武进区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得以提高到市区标准。有些开发区附近本已拥有一批名校,陆续又有优质学校兴建,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建立武进分院,国内知名地产商纷纷入驻开发住宅小区等等,开发区居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入学、就医、居住、养老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和改善,切实感受到了开发区由 “ 区 ” 向 “ 城 ” 的蜕变。由此,形成了企业员工对开发区的地方认同感,构建起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社会网络,为转型升级积累了必要的社会资本。 4、打造宜居生 ?B 环境。武进高新区和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均成功创建成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濒临碧波万顷的西太湖,拥有 14 平方公里黄金水岸线和超过 40%的绿化覆盖率
15、,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主展区位于其内,是常州空气质量最高、水质最佳、生态最优、景观最美的区域,被称为 “ 城市后花园 ” 。园区已成功创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正在成为环境口碑好、文化氛围浓郁、颇 受市民和游客青睐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五、结语 产城融合将使开发区在功能上由 “ 区 ” 向 “ 城 ” 转变,使开发区宜业又宜居,从而优化开发区社会网络结构,加大对创新型人才和企业的吸引,为开发区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环境氛围。 主要参考文献: 赵建江 .乌海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及潜力测算研究 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孔翔,杨帆 .“ 产城融合 ” 发展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 基于对江苏昆山的实地调研 J.经济问题探索, 2013.5. 常轩,马浩剑,虞圣强 .重大改革 ,释放红利 N.常州日报, 2015.5.31. 舒泉清,马浩剑 .常州经济开发区成立 N.常州日报, 2016.7.14.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