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3.61KB ,
资源ID:1307327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3073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从求强、求富到人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50年发展战略的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从求强、求富到人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50年发展战略的反思.docx

1、从求强、求富到人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 50年发展战略的反思 【提要】毛泽东,要使新在不利的国际环境下立足,国家化目标首先是求强;邓小平时代,则以求富为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开创出了改革开放的大局面;后邓小平时代,面临世界一体化和新一轮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家的现代化目标是 “ 以人为本 ” 的全面均衡发展,这是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的事业。 【摘要】In;Mao;Zedongs;times,in;order;to;set;the;new;China;on;itsown;foot;in;a;disadvantageous;international;environment,thefirst;objec

2、tive;of;the;modernization;drive;is;strength;in;DengXiaoping;times,the;objective;shifted;to;wealth,and;the;grandpanorama;of;reform;and;opening;to;the;outside;world;was;thusunfolgration;of;world;economies;and;the;new;wave;of;Hi-techrevolution,the;nations;objective;of;modernization;is;all-round;and;bal

3、anced;development;“with;man;as;the;base“,and;thisgoal;can;only;be;realized;by;the;common;efforts;of;severalgenerati 【关 ;键 ;词】现代化 /发展战略 /以人为本modernization/development;strategy/with;man;as;the;base 【 ;正 ;文】 20 世纪是中国全面回应世界现代化潮流挑战的世纪。在中华民族外侮频至、内乱不息的生存危亡情势下,启动现代化的首要前提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完整,建立集中统一的、现代化导向的中央政权,确定

4、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范式,以国家政权的权威力量自上而下地推动现代化事业。由此构 成了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革命的背景。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的现代化将在一个最具有社会动员能力的现代政党的指导下,由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组织推动,进入以社会主义为范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的 50 年,是对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化,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不断求实,动员社会资源的制度安排不断丰富,现代化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的 50年。这 50年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全面移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改造时期;对苏联斯大林模式进行片面修正的动乱时期;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的发 展时期。这三个时期对现代化发展目标的设定,开始是以单一化为现代化指标,进而提出了 “ 四个现代化 ” 的指标体系,最后再扩展到全面现代化的多项度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在现代化发展战略上的表现,则是从 “ 超英赶美 ” 的盲目赶超战略,逐步转变为以社会全面均衡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进步。这个对现代化认识从片面到全面的体认过程,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发展价值取向的变化,即由求 “ 强 ” 以立国本,到求 “ 富 ” 以筑国基,再到“ 以人为本 ” 以铸国魂的历史演进过程。 一、求强意识下的工业化战略和向斯大林模式的全面转轨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之时,中共中央从中国生产力极不发展的国情出发,认为

6、至少要搞 15-20年的新民主主义,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创造条件。当时曾设想,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农业和轻工业,为建设周期长的重工业积累资金。 1953 年开始的大规模向社会主义急速过渡的 “ 一化三改 ” ,是对建国方略的全局性战略转轨,在向社会主义全面转轨中,深深根植着中国百年来刻骨铭心的追求工业化的求强意识。 工业化是从中国百年屈辱中激发起来的强国夙愿。苏联运用超强的国家政权全面组织社会生活、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高速发展起了工业化 ,取得了强国路线的成功,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这对新中国无疑有着强大的示范力量。在当时世界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7、对峙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主要成员,需要依靠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中国工业化所需的宝贵的资金、技术。把工业化目标和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联系起来的斯大林模式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首选目标。苏联斯大林模式包括高度统一的行政指令计划体制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这是用政权的力量强制性管理社会,牺牲农业,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于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它对落后国家的工业化启动在短 期内能收其急效,也有十分严重的弊端。但在当时的中国,人们普遍地缺乏现代制度知识,在观念上是把苏联模式当作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之路,不但对苏联模式的体制弊端知之甚少,对中国人口多、资源匮乏、文化落后的国情也缺乏深刻认识。一旦国

8、民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向工业化的全面进军和向社会主义全面过渡几乎成为必然之势。 在中国资金匮乏、人口众多、农业商品率低的制约条件下,为了加速实现工业化,集体化就成为提供工业化积累的现实选择。其发展逻辑清晰可见:工业化的启动带来了与农业争资金、原料等,为解决工业化所需资金和人力物力,国 家对农产品采取了统购统销政策,这是运用政权力量挤压农民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的政策;对亿万个体小农进行统购统销产生了繁杂的管理问题,需要大力推行集体化把个体农民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管理起来。同时,国家对农副产品初级市场的统制,又需要解决赖以为生的千百万人的生计问题,为了保证这一政策的有效实施,则必须把分散经营的

9、个体生产单位纳入国家整体的行政管理系统之中。从而使对农业、手工业、私人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为十分急迫的现实问题。社会主义承担起了为工业化进行社会总动员的历史使命。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行以工业 化为主体,以农业、工商业改造为两翼的发展战略。这个发展战略有着模式上求纯、速度上求快的内在驱动。实践中,预定 15 年的过渡期3 年就完成了,而改造的主体部分又是在 1955 年下半年到 1956 年完成的,留下了 “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 ” 的后遗症。 “ 三大改造 ” 基本完成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成为了国家惟一的经济基础,但作为 “ 主体 ” 的工业化任务远不

10、是靠行政命令和群众运动所能实现的。在向社会主义急速过渡的社会大变革中,虽然没有像苏联那样造成生产力的破坏,但产生的效应是相同的。原来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的市 场因素基本退出了经济生活领域,国家统揽了一切社会事务,社会缺乏活力。在把工业化目标简单化的认识下, “ 改造 ” 的实践中是把对合作化的态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阶级斗争来搞,把党内求稳的策略分歧批判为右倾机会主义,制造出了急于求成 “ 冒进 ” 冲动的途径依赖。这种在制度创新中形成的 “ 左 ” ,是比 “ 急、粗、快、纯 ” 的具体问题更难以调整的。 二、求强意识下 “ 赶英超美 ” 的盲目赶超战略和对斯大林模式的片面修正

11、 ; 长期以来,中国实现工业化的求强要求,很大程度上是来自抓紧准备世界大战的加速驱动。毛泽东在 1955 年底提出:要利用国际休战时机,提早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号召全党反对保守主义,不要按常规走路。在这里,求强和求速成了一个硬币的两面。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的制度创新,建立起来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这对于集中全国资源进行现代化赶超战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中共中央开始着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56 年,毛泽东多次向全党指出:如果中国 50 年内不能赶上和超过美国,那就要被开除 “ 球籍 ” 。他提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 向界开战 ” 。这种赶超意识,代表了当时中国人的心声。为了调动一切

12、积极因素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苏 共二十大揭开了斯大林盖子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也对刚进入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思考。毛泽东针对 “ 三大改造 ” 的遗留问题,曾说过 “ 消灭资本主义,再搞资本主义 ” ,他在 1956 年 4 月作的论十大关系,是为中共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开山之作。中共八大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的重大决策。但这个良好的开端,却在不久发生了逆变。中国刚刚迈入社会主义门槛,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还没有切肤之痛的体认,探索还没有跳出斯大林体制的原则框架。一方面,苏共二十大的改革路线,对中共领导人既有新思维的启示,也带来了相当多的疑虑。国际上波匈事件的出 现,骤然加重了党的阶级斗争警觉

13、,成为 1957 年从整风到反右转向的关键动因。另一方面,在胜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喜庆气氛中,党内在“ 改造 ” 中滋长起来的 “ 左 ” 的急于求成的情绪还有继续发展之势。把国家建设看得非常简单,冀望乘胜组织几个大战役一举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不乏其人。这就带来了建设路线的极不确定性。在国际国内复杂因素作用下,形成了盲目的工业化赶超战略。 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内兴起 “ 赶超 ” 的浪潮,对推动中国 “ 大跃进 ” 运动兴起产生了直接。 1957 年 11 月的莫斯科会议,对国际形势作出了 “ 社会主义在向上发展,而 帝国主义却在衰退 ” 的基本估计。苏联刚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会上提出

14、 15 年赶上和超过美国的目标。毛泽东受其鼓舞,宣布说中国要 15 年赶上和超过英国。 “ 赶英超美 ” 的大跃进,把 “ 钢 ” 作为工业化的赶超基准,这是把现代化粗陋地指标化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更大范围 “ 一大二公 ” 的组织形式,为工业化提供无偿的人力物力资源。以 “ 钢 ” 为中心的赶超战略的实施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使工业化赶超战略变成为强迫命令和群众运动的混合物。对从苏联移植来的体制框架不仅未能克服其体制中的弊端,反而更有所发展,经济运行混乱无章。大跃进的高 指标、共产风,严重伤害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使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动力问题更为突出了。 60 年代的调整,对体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

15、补,在规范化方面有所进展,但还没有跳出旧体制的框架。 “ 文化大革命 ” 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以平均主义为导向,人为限制社会分工的 “ 五七道路 ” ,执行的是一条 “ 抓革命、促生产 ” 的发展战略。其特点是社会生活完全靠驱动,突出强调 “ 反修防修 ” 政治意义和 “ 准备打仗 ” 的迫切性,“ 思想革命化 ” 的作用甚至夸大到了 “ 精神万能 ” 的程度。这是一条以否定市场经济为主要内容,以 “ 突出政治 ” 为中心,以 “ 大批促大干 ” 为动力,以 政治运动方式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以片面的 “ 以粮为纲 ” 、“ 以钢为纲 ” 为经济指导方针的发展战略。勿庸置疑,这条发展道路已经和现代

16、化所规定的社会分工协作日益复杂的基本要求完全背道而驰了,这种以思想革命化为发展动力的精神驱动型现代化赶超战略走到了尽头。 三、求富意识下的制度创新和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制定 ; 中国过去几十年一直张扬不止的求强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建立在世界战争假设基础上的民族防御意识。它所表达的工业化要求,实际上是一种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行政力量配置资源的军工体系。国家民族间的竞 争,最根本的是经济力的竞争,这不是钢铁吨数所能代表的。没有民富的国强,绝无能力真正立足于世界。在重开国门之后,面对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切实感到了自闭于国际社会之外造成的中华民族发展危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彻底改革过去

17、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从国情出发,在进入世界全球化潮流中发展自己。改革和开放成为中国现代化全面发展的双轮驱动。 邓小平牢牢地把握中国的根本问题是生产力的不发展,在改革伊始提出的 “ 摸着石头过河 ” 的改革方略,特别强调生产力标准,一切从现实的国情实际出发,允许看,不争论,大胆试 验,以人民得不得实惠、生产力有没有发展作为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这是以求富为鲜明特征的改革路线。它冲破了来自意识形态的重重桎梏,为中国的现代化打开了广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改革首先从体制障碍最少的农村开始突破, “ 包产到户 ” 的制度创新,调动起了农民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巨大成就。农村改

18、革的成功,是党的富民政策的成功,为城市改革提供了可靠的经验依据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城镇中,为解决就业压力,国家放开搞活的政策,个体、私营和集体经济很快发展起来,很快与国有经济形成鼎足之势。随后,改革 全面开花,形成了中国改革大潮的轰鸣。 中国的改革开放,简言之,就是在进入全球化经济体系中全面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集中表现为经济力和力的发展竞争。邓小平审时度势,确认 “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 ,为中国的现代化做了正确的历史定位。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改革所表达的求富意识,正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应有之义。求富惠民的制度创新,促进了农村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城

19、镇非国有经济成份的发展,发育了市场经济,释放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充沛动力,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多种经济成份的迅速成长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改变了单一所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激励机制,奠定了中国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社会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突破了斯大林模式,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改革开放中,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多重二元结构的基本国情的认识更加深化,彻底纠正了过去急于求成、盲目赶超的战略失误。邓小平在建国以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中国现代化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 “ 三步走 ” 的制定,勾勒出了中

20、国实现现代化的具体途径,表明中国的现代化 发展战略有了的计量模式,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有久远的影响力。 四、 “ 以人为本 ” 的化意识和全面均衡战略的制定 ; 改革是不断发现新、解决新问题的连续性的深化过程。中国现代化起步较晚,一旦全面启动起来,有着强烈的冲力,各种矛盾也表现得非常集中。正是这些深层次问题的充分暴露,才有可能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地全面规划长期的战略布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的巨大发展,一些更为全局性的深层次问题暴露出来了。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计划经济框架下建立起来的体制,与市场经济所需的制度环境的矛盾越来越 突出,这两种体制的冲突带有日益无法兼容的特点。当前人民群

21、众极为不满的腐败现象和社会分配不公,正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集中体现,这是当前能诱发各种严重的社会冲突的一个结症。二是在急于发展经济的短期利益驱动下,对环境和文化的重要性有所忽视。这些问题把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完全表现出来了,从而把对现代化的认识提到了 “ 以人为本 ” 的理性层面。 中共十五大标志着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理性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十五大制定了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跨世纪战略,进一步丰富了 “ 三步走 ” 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其中最 重要的是实现两个转变和实施两个战略。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管理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22、略和科教兴国的战略。这是中国经过 50 年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得出的最伟大的成果,是对现代化丰富内涵深刻体认的科学。 中国发展战略目标是被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条件严格锁定住的,负担和历史欠帐太多,发展中切忌急于求成,只能走一条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所以,党中央再三强调,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至少要一百年,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都要从这 个最基本的国情出发。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贫乏,生存环境紧张的国家。庞大的人口压力会助长不合理经济活动的泛滥;靠拼资源、拼消耗向界大量透支的经济增长,又会加剧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得十分局促的生存空间更加窘迫。这 20

23、 年来,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的情况极为严重。未来的几十年,人口、资源、环境、粮食、能源问题将更为突出。中国自然环境资源太脆弱,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选择就是采取效益型的生产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前,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 供了新的契机。中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正是抓住革命新机遇发展自己的关键所在。这是 “ 以人为本 ” 的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在新千年到来之际,信息革命为主导的全球化浪潮进一步高涨,各国都面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激烈竞争,发展战略制定的合适与否是决定竞争成败的前提条件。中国政府正积极加入 WTO,

24、参与国际竞争,并制定了全面的发展战略。为在保证效益的基础上实现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提出了持续、稳定、协调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从中国经济多重二元结构的特点出发,提出了非平衡发展与平衡发展相结合的战略;根据中国人 口多、资源匮乏的国情,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出发,提出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这些战略的提出,是把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主动纳入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积极反应,是为中国在 21世纪的全面振兴作出的科学规划。经过 50年的艰辛探索,中国在本世纪末已对 21 世纪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作出了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技术保证。这是一条对体制、观念、乃至人们生活方式进行深刻调整的富强之路,也是一条需要不断开拓的改革之路,需要我们充分汲取 20 世纪中国现代化丰富的经验教训, 更理智成熟地开拓未来。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修订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18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 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522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105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