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政策研究 摘要 自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见突出。政府作为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者,具有规范劳动力市场及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职能。就业政策作为政府实现就业规划、保障公共利益的工具之一,在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P 键词 政府;大学生;促进就业 自年以来,就业的紧张局面开始影响到大学生,大学生的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一方面,目前大学毕业生还不能满足各行业对各类高素质人员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用人机制、供需结构、择业观念等方面的问题,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着结构性困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已成为国家就业政策制定的焦点,中央
2、和地方相关部门根据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形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大学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 1 创造就业岗位的相关政策 对于就业岗位的创造,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一方面针对国家重点加强的优先发展 产行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依托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大学毕业生。制定扶持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吸纳大学毕业生,为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工作营造氛围、疏通渠道、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扩大政府公共部门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 “ 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加大从大学毕业生中考试录用公务员力度,继续做好选拔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锻炼工作,积极引导和组织大学毕业生
3、到社区街道工作,以适应城市社区发展的需要。 ”“ 逐步实行市级党政机关从具有 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考录公务 员的办法。 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主要充实到农村乡镇和城市街道等基层单位。 ” 加强对选调生的跟踪管理和培养锻炼, “ 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结合岗位需求,可择优选拔部分选调生担任乡镇、街道领导职务。 ” 2 鼓励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 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领域,如何解决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己成为摆在我国各级政府和高等院校面前一个较为棘手的社会问题。在教育走
4、向大众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来临 的背景下,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科技创业和艰苦创业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8 年 10 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的 21 世纪的高等教育的展望与行动宣言指出, “ 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创造者。 ”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就业政策。国务院办公厅 2002第 19 号文件规定, “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工商和税收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积极给予支持。 ” 人事部下发通知要求, “ 各级人事部门要进一步拓宽渠道,制定政策,切实解决非 公有制单位接收毕业生遇到的各
5、种问题,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单位接收所需的毕业生。要协助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和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办理报到、落户手续,提供相关的人事代理服务,解除其后顾之忧 ” 。 “ 要求 “ 对于大学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年内免交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条件的地区由地方政府确定,在现有渠道中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 ” 。另外,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激发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开拓出更新更广的就业领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还开展了多种形式创业培训, 并发出关于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从而确保大学生在选择灵活就业的同时,没有后顾
6、之忧。 3 增加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相关政策 增强大学生对外部市场的反映速度和能力,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竞争能力,增强大学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益,是我国政府在促进大学生需求供给,降低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结构性失业问题的重大举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 “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 ” 。政策规定, “ 建立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发展规划、专业 设置、招生规模、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状况挂钩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状况列入高职院校评估的核心指标。组织实施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作,开展 “ 订单式
7、” 培养,建立一大批稳定、有效、资源共享的高职实训、实践基地,积极推进高职毕业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双证书 培训教育工作。 ”“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部分高校在落实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两个极端,一是忽视或者不能提供相关的职业教育或者就业培训,大学生能力、素质和个人期望与岗位要求远不能匹配:二是过分强调职业教育和技能 培训的重要性,重实践实习,而轻基础知识的学习,这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就存在着巨大的误差。因此,政策科学性的有效论证和对其概念的正确理解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不少参与者因没有把握好相关的尺寸,反而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培养。 综上所述:就业促进工作的有效开展,需
8、要上下联动,中央地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就业促进政策系统的建设。全国性、全局性的工作需要中央政府全盘统筹,统一协调,而地区性的、基层性的工作则需要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针对本地区的特殊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影响各项就业促进政策 落实情况的因素很多,但是就整个政策体系而言,其主要的调控对象一各级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就业中介机构人才交流咨询服务中心等、高校三方面是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其中,政府因为具有宏观管理、规划、调控、防调、监督等职能,对大学生就业有着决定性影响,同时,高校和就业中介机构也都是能动因素,它们之间紧密关联,互为因果,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体系。政府作为各项促进就业政策的制定者和先行实施者,要牵头示范,并积极引导各责任主体明确自身职责,有效监督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逐步构建起 “ 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 ” 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