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贸专业本科阶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摘 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作为经济学中理论与实用密切结合的专业,在本科阶段的侧重点是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现阶段这一专业在我国高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单一注重课堂知识讲授,既缺乏懂外贸、有经验的教师,也缺乏针对性强、实用度高的应用案例,这也就造成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在毕业之初面对突如其来的实战时,往往手足无措、窘态重生。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科阶段 实践教学体系引 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对外贸易出现的新变化、新形势,迫切要求我国经济更快更多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企业未来所面临的竞争将更加广泛
2、、更加频繁。毋庸置疑,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 是对具有求新创异的开拓精神人才的竞争。因此,构建全新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面临的窘境及其改革的意义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教学,作 为培养国际贸易人才的专业,是经济学中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在本科阶段的侧重点应是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现阶段这一专业在我国高校教学实践过程中,却更多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知识型教育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但由于受到这一模式的长期影响,该类专业教学过程中目前还存在有大量的陈旧的、片面的、闭门造车的因素,呈现出封闭的注入式、教条式等特
3、征和从书本到书本等无视活生生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 “ 教 ” 与 “ 学 ” 现象,从而导致学生难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进而影响到用人单位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信心。同时,传统的 本科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与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使教师个人讲授魅力与学生整体听课积极性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发挥。当然,不少非一线城市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管理者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他们承认他们的毕业生,论获得信息的速度和研究优势,无法与一线城市的名牌大学同类专业相比,论动手能力,又不如发达区域的高职高专的相关专业毕业生,这便是普通高校本科阶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普遍面临的窘境和
4、尴尬。一些院校开始辅之以实验室的模拟操作,从而为该专业的教学注入了一些活力。但难以否认的是,这与实 际生活中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仍有相当的距离。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革现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模式,构建其实践教学的新体系。新体系的构建意义在于:第一,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改变 “ 封闭式 ” 教学的低效状态,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的实际效益;第二,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新课标。因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教育将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与新课程的核心观念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是一致的;第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培养
5、“ 双师型 ” 教师。构建 实践教学新体系,留给教师更大创新的空间,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工作方式、专业技能都提出了挑战。教师在实施开放式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势必会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炼升华教改经验,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路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与实践联系异常紧密。尤其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该专业的教学一旦与实践脱节,势必落后于实践甚至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而 21 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实现。 新的时代赋予教育新的使命,人才的定义也并非仅仅局限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能力与实
6、践操作被提上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教学若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注重能力型教育。 教育部曾把新时代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要求归纳为六个方面 : 第一 ,要具备基础知识和很强的求知欲;第二 ,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激情;第三 ,要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第四 ,要有脚踏实地、不怕困难的精神;第五 ,要有在市场引导下转化成果的能力;第六 ,要有团队精神 ,善于合作。因此,结合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以及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笔者认为应从 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构建(如图 1 所示): 2.1 教学目标的构建 本科阶段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定
7、位是研究型为主还是应用型为主,决定了其办学的思路。毫无疑问,作为高校,对研究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是其根本,也是该学科理论发展的必须。理论具有前瞻性,是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并用来指导实践的,任何一个行业,没有相关的理论指导,就很难成就其更大的成功,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亦然不能例外。但在当下中国,能成为相关专业研究型人才的毕竟是少数,大量相关专业毕业生 是要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实际操作的,因此,普通高校甚至一些地处二线城市的重点院校,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都应该以培养相关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一目标即与一线城市的名牌大学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有所区别 即更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又与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培
8、养目标不一样 即不仅仅懂得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技术操作,而且懂经济会管理等。同时,还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例如对研究型人才和实干型人才,要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打造两个基础相同、路径却各有特色的教育平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参与 机会和成功机会,使其在参与中获得理论与应用两个侧重点上不同程度的发展,决不能延续 “ 一刀切 ” 、 “ 大锅饭 ” 式传统教育方式。 2.2 教学思路的构建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阶段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则办学思路上就应该以开放式为主,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注重
9、使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它不再以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为唯一目标,而是向他们提供所需要的一些有针对性的事实、案例或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独立开展探索 ,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或结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策略。这种教学思路跳出了传统教学认知技能的框框,以刺激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2.3 教师知识结构的构建 以往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能教会学生知识就可以,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书本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对国贸专业的教师的知识结构构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纳入高校教师培养的中长期
10、计划,更多地安排专业任课教师到企业、海关等相关部门进行定期实战培训,以从源 头上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师资问题。同时,必须鼓励教师报考跟单员、报关员等国贸相关专业资质,一来可以使教师对国贸实用的重点、难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二来可以为学生日后报考此类资质提供经验与建议。 2.4 教学组织形式的构建 传统教学主要局限于课堂内单一封闭、刻板保守形式的 “ 黑板粉笔 ”的课堂面授方式。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体系除重视课堂教学对知识点的传授之外,更注重实践教学的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如 “ 拉出去,请进来 ” (即将课堂拉到企业、海关等实际操作机构去、将企业、海关的相 关造作人员请进学
11、校来),以及多媒体动感教学、实验室分组实训对抗演练等,鼓励学生书本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形成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的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另外,要特别重视学生实习与就业的结合。以南阳师范学院经管学院为例,我们在学生第七学期顺利完成本科阶段所有课程之后,将其毕业实习时间集中安排在第八学期,之后,除准备考研的学生继续在校复习备考以外,大多数学生都拥有了较为充裕的时间自主选择实习岗位,并在实习过程中就完成了自己与企业的双向选择,实现了 “ 毕业即就业 ” 的无缝衔接。 2.5 教学内容的构建 传统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教材。曾经 “ 一纲一本 ” 一统天下,教学内容高度统一,
12、即使教材不同,其相似程度也往往较高。在此基础上的 “ 以纲为纲 ” 、 “ 以本为本 ” 成为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 “ 抱着课本打滚 ” 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构建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就是通过改革要使教学内容既有本学科知识又有非本学科知识,除了静态的书本知识外,还应该有动态的模拟体验和应用成败的直接体验,以期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 2.6 教学手段的构建 除传统教学手段的使用外,应该重视书刊音像、电影电视、网 络、实训软件等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应该更加普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要使多媒体技术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应该更加重视实习、见习、实验(实训)、等手段的运用,要充分利用教
13、学软件制作的课件在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扩展拓展点上具有现象直观的优势,使其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 2.7 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的构建 传统教学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看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否到位、教材处理是否合理、教学过程是否清晰、教材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教学手段是否恰当,评价的标准是看教师传授知识的多少。构建实践教学效果的评 价方法,就是要关注教学目标是否切合实际、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开放性、教学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教学过程是否具有探究性、教学手段是否具有多样性等,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提高,因而,新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应该强化教学评价的诊断、发展和激励功能。 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
14、,如果是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则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轻重和比例也有一争。经验告诉我们,国际经贸人才首先应具备以下素质即:工作富有条理性、个性坚毅、遇事沉稳、善于沟通交往、分析事物有洞察力等即智商、情商兼备,要培养 出这样的人才,就必须强调本科阶段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性、应用性、适应性、实践性和人文性特色等特点,这就需要人才知识结构的一专多能性。我国多位学者在比较了本专业中外课程设置的不同点后曾得出结论,认为我国高校重视必修课忽视选修课,而国外高校则恰恰相反,必修课较少,重视选修课,学生能够自由选择从社会学到心理学的任何课程,数量不在于多,而是在于质量。另外,国外高校还重视培
15、养学生的人文艺术素质,开设了美术、音乐、戏剧、艺术史、人类学等艺术课程,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各种文化和专业领域知识的认识。也有些国外高校让学生根 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的地区,深入了解其历史、地理、文化、法律、商业甚至是语言,同时,各大学定期安排大量的专家来校进行讲座等。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上的国外经验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赵银德 屠立峰,高校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J.商业经济,2004( 11) 王娟涓 朱宇,中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课程之比较 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 3) 李炳林,中美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 课程设置与实践性教学之比较J.当代经济, 2007( 6)下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