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土地流转模式概述 -基于农民福利角度的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安徽省七地市十一个乡镇的实地调研,对安徽省土地流转的三种普遍模式即大户经营模式,企业经营模式及土地合作社模式的形成原因,经营特点和制约因素的进行分类概括,采用问卷调查及入户访谈方法衡量土地流转对农民带来的福利增减,力求真实反映安徽省土地流转现状,以便省内外类似地域提供借鉴参考。 总结大全 关键词:大户经营模式;企业经营模式;土地合作社模式;农民福利 一、种粮大户经营模式分析 大户经营模式具体指熟悉农业种植技术且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通过转包和租赁土地等流转方式获得土地的经营权,以实现规模经营的一种模式。 (一 )种粮大户形成的原
2、因 ( 1)环境因素。特点地方环境限制导致分散种植收益过低,促使承包者将土地流转出去,从而为种粮大户包地提供了土地来源。 ( 2)大户自身因素。种粮大户大多熟悉农业种植技术且具备一定经济实力。 ( 3)政府政策扶持。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种粮大户提供支持和保障,推动了种粮大户的发展。 (二 )种粮大户土地承包经营特点 ( 1)经营手段上,普遍使用现代机械,种植强度大、效率高。例如陈瑶湖镇有低温干燥机 100 多台,仅该镇的老排村就有 “488” 大型收割机 7 台套,为全国罕见。 ( 2)种植品种上,以市场为导向,陈瑶湖镇主要种植为原酒和膨化食品提供原料的太湖糯、珍糯等,这些品种销售通畅且价格高
3、。狸桥镇种粮大户在政府帮助下请农技员进行指导,选用优良稻种,申请绿色食品认证,打造粮食品牌。 ( 3)粮食销售上,陈瑶 湖镇种粮大户在粮食收获后统一进行深加工再向外出售,以提高粮食附加值。据不完全统计,全镇以安徽陈瑶湖黄酒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粮食加工企业有 50 多家,并形成完整粮食产业链。总体来说种粮大户运作模式如下图所示: 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多家媒体的连续报道,也促使了其他地方对其进行效仿而成立合作社。 (二)合作社模式经营特点 ( 1)严格按照 “ 加入自愿,退社自由 ” 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相较于前两种模式,土地合作社是农民在政府的宣传下自主要求加入,且入社合同是一年一签,退出也十分
4、自 由。 ( 2)采用招标承租的流转方式,合作社通过宣传和协调,由农民自报转包面积,合作社登记造册,通过招标方式统一对外发包,以每亩最高报价元中标。 ( 3)在收益分配上,合作社章程规定是对合作社的社员,其利润采取按交易额分配或按交易额与按股分配结合,以更好地体现合作社的特征。 (三)制约合作社经营因素 ( 1)由于流转合同是一年一签导致大户不敢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和土地培养,甚至会掠夺式种植。 ( 2)缺乏技术支持。合作社缺乏强劲的农业技术支持,政府能提供的技术支持有限,而协 会本身由于资金限制,也无法进行技术上的普及和创新。 ( 3)管理水平有限。由于合作社里,不管是组织者还是成员,他们都
5、是农民,他们的管理水平有限,调查发现大部分合作社只是将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转租给其他流入主体,合作社自身不构成独立的经营实体。 四、基于农民福利角度问卷调查分析 三种模式都通过将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显著的提高了土地增值收益。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土地流转不同于其他模式改革,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既更强调农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改善。在实地调查中,我们便通过散发调查问卷和 入户访谈的形式对农民福利改善程度进行衡量,现总结如下: 总体来说,安徽省土地流转正日益向着规范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数据显示, 73.1%的流转土地行为具有合同证明,尤其是 2008年后最新开始的流转,有 94%的农民在流转时签订
6、了流转合同。在土地流转信息的传递方面 19.4%的农户是由流入主体主动联系的, 62.9%的农户则反映是由村委会帮忙联系的,土地流转信息传播十分通畅。但土地流转规模不高,流转期限过短仍旧制约着安徽省土地流转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安徽省农委提供的资料,目前安徽省耕地流转面积 537 万亩,约 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 8.7%;流转期限为一年占到总数的 52.0%,流转期限为 2-5 年的占 25.8%,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土地流转并不能显著改善农民收益,因而造成农民流转出土地的意愿不高,且更不愿意长期流转。数据显示 52.7%农户认为收入在土地流转前后差不多, 33.3%的农户则认为收入稍微增加, 1
7、4%的农户则认为收入下降了。 从流转意愿角度来看,大户经营模式大多出自于农民与农民之间自发行为,参与流转的农民完全处于自愿;土地流转合作社在成立之初政府多会向农民对土地流转相关政策和福利进行教育,农民在 政府的引导下自愿加入;而企业经营模式由于流转面积达,流转时间久,牵扯的农民范围太广,这就不可避免的照成一些农民是非自愿地甚至是被迫地进行流转。 从流转规范程度来看,政府引导的土地合作社经营模式最规范,流转双方都签订了正式书面合同,每年的流转金都准时存入农民的银行卡上。而大户经营模式由于很多是农民的自发行为所以最不规范,大户与农民之间大多只有口头协议而没有书面合同。企业经营模式尽管也都与农民签订
8、合同,却最容易与农民发生纠纷。由于企业经营风险较大,不少企业在亏损后都拖欠农民流转金来节约成本。 从 农民自身福利提高程度来看,大户经营模式都是农户间的自发行为,土地合作社模式是在政府引导下先将土地集中起来再统一转租给大户,这提高了农民的议价能力,但流转规模更大,且由于政府介入不可避免有一些农民是迫于面子参与流转,削弱了一部分农民的福利。企业经营模式运营效率最高,支付的流转金最多,但由于流转规模大,流转时间久,且一些企业存在拖欠流转金的情况,因此在企业经营模式下农民获得的福利最低。 五、总结 从土地模式的发展来看,可将此三种模式视为土地流转三个阶段的不同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承接关系。在土 地流转
9、的早期,土地的比较利益低下,企业不会进入高风险收益不稳定的农业行业,而一直从事农业生产的种田大户熟悉农田种植,会承包部分土地并取得利润;由于示范效应,承包土地的种粮大户群体会逐步壮大,成为土地流转市场的一大主体。在土地流转的中期,随着农业保险,农业生产信贷,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农业生产的效益会上升。部分企业在经过调研分析后也会进入土地流转市场,充裕的资金会加快土地的集约化生产。在土地流转的后期,随着企业租赁模式的出现会引导农民组建股份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农民按合作社实际收益分红,而不仅是每年获 得微薄的租金,将成为目前最有利于农民的土地流转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土地对农民的保障作用将会越来越弱,土地流转合作社将成为最终趋势。 参考文献: 刘蓓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政策建议 J.中国房地产, 2009, (4) 马一 .土地流转方式可行性选择及其影响 以安徽农村为例 J.法制与经济, 2009, (5) 郭奇峰 .对三河镇土地流转经营模式的思考 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4) 李小群,许跃辉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J.乡镇经济, 2006, (1) 简历大全 开题报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