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9.85KB ,
资源ID:1312390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3123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ocx

1、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 要 当代国际分工表现为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态势,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程也即积极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历程。根据 19922012 年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我国工业人均增加值及我国人均专利申请量,采用协整分析和 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相关变量对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对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的影响为负,我国经济发展要重视这种负面效应的冲击,从倚重国际分工转向重视内需和国内分工。 关键词 产品内国际分工 ;影响因 素 ;产业规模 ;技术水平 一、引言 从经济原理分析

2、,开放条件下国际分工是世界及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国际分工会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展现出不同的特征,当前的国际分工即以产品内国际分工为主要形态。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特征在于将特定产品生产阶段的不同生产环节配置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即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不是基于产业或产品的划分,而是基于特定产品生产环节的划分。在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大背景下,任何一国的经济发展都已经在这种开放条件下进行,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即积极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历程。 由于当前的产品内国际分工兼具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的特点,因此国内外现有文献对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因素的研究,体现在基于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的研究、产业规模框

3、架下的研究、产业组织理论框架和企业效率框架下的研究及分工成本框架下的研究等四个方面。 对于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的研究,国外学者的代表性包括: Dixit et al(1982)研究了要素结构和政策变化对一国国际分工的影响 ;Deardorff(1998b)指出各国要素禀赋及比较优势会为产品内国际分工带来成本节约,并着重指出关税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之间存在负向关系 ;Andrs 在李嘉图模型框架下研究了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动因及其影响 ;国内学者的研究包括:曾铮等指出要素结构、技术水平以及国内分工迂回度是影响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基本因素 ;王中华等认为比较优势是影响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重要因素。 基于产业

4、规模框架下的研究以规模经济为出发点,解释产品内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因。国外学者 Grossman et al 等认为,中间产品专业化生产商和一体化生产商的产业规模及效率差异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要动因。国内学者卢锋认为,规模经济、比较优势、交易成本、技术 和制度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盛行不可或缺的条件,此研究成为国内研究标杆式的文献 ;冯志坚指出,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的重要驱动力量。 此后一些学者对产品内国际分工进行了微观层面的动因研究,主要是基于产业组织理论框架和企业效率框架下的研究,包括 Helpman、 Melitz、Grossman et al、 A

5、ntrs et al 等的观点 9-11。囿于研究数据和方法的限制,国内学者基本未以此为视角展开研究。 基于分工成本框架下的研究,认为国际分工涉及较高的 关税成本、交通成本、通讯成本、制度成本,而这些成本正是产品内国际分工存在的障碍,因此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产生和盛行受这些成本因素的影响。国外学者如 Krugman Arndt 及Kei-MuYi 等持此观点。国内就此领域展开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包括:徐康宁和王剑以要素禀赋和地理因素为主要视角进行研究 ;曾铮和熊晓玲指出生产要素成本和外包交易成本仍然是影响美国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 ;戴魁早认为外向度和资本密集度对高技术产业产品内国际分工有着显著的正

6、向影响 ;张纪指出产品内国际分工以比较优势的差异为基础,以交易成本的降低为条件 。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本质性特征为产业内分工而非产业间分工,要素禀赋及比较优势能较好地解释产业间分工,但在解释产业内分工上则略显不足。因此,本文将从产业内分工的视角展开研究。 二、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 )模型变量选取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选取 Hummels et al 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的测度方法,以相对量的方法衡量出口中包含的进口中间投入品的比重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Share, VSS)。将

7、VSS 表达为矩阵的形式,其公式为: k 表示国家, i 表示产业, X 表示出口 ;为 n 个 1 构成的 1*n 维向量 ;为元素构成的 n*n维的进口系数矩阵,表示 j部门一个单位的产出所需要的来自i部门的进口中间产品投入 ;X为由 n个产业部门出口量构成的 1*n维出口向量,是各产业部门出口之和 ;为 n*n 维国内系数矩阵,是里昂惕夫逆矩阵,表示各部门进口的中间产品在国内生产体系流通并最终成为出口产品前,在各个阶段体现在国内的循环利用效应。 计算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值涉及的国内系数矩 阵分别来自我国历年的投入产出表 (1992年、 1997年、 2002年、 2007年

8、、 2010年 );涉及的各产业进出口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见图 1, 1992年之后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上升较快,但在 2004 年后开始下滑,至 2012 年已跌至与 2000 年的程度相当。 由于产品内国际分工更多体现为产业内国际分工的特点,因此决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影响因素应从产业内国际分工的角度分析,而国际分工理论认为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是决定产业内国际分工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文的解释变量为我国人均工业增加值 (2005 年美元不变价,记为 IND2)及人均专利申请量 (每千万人,记为 PATENT),分别代表我国制造业的产业规

9、模和技术水平。相应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见图 1。 为避免异方差现象和数据的剧烈波动,在实证分析中对所选择的变量均取自然对数形式,分别记为 lnVSS、 lnIND2、 lnPATENT,相应的一阶差分记为 lnVSS、 lnIND2、 lnPATENT。为了定量研究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 工的影响因素,采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并进行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及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样本期间为 19922012 年。 (二 )平稳性检验 为防止伪回归现象,首先对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 ADF稳

10、定性检验。使用 Eviews6.0软件,对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原序列与一阶差分进行平稳性检验 (见表 1)。 表 1 表明,当置信水平为 5%时,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是不平稳 的,不能简单做回归。但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阶差分是平稳的,根据协整理论,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 (三 )协整检验 为避免虚假回归,对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 Johansen 检验 (见表 2)。表 2 第一行和第二行概率为 0.0000,表明拒绝两个变量不

11、存在协整关系和最多存在一个协积变量的原假设 ;第三行概率为 0.4001,表明接受两个变量之间最多存在两个协积变量的原假设。Johansen 协整检 验的结果表明,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上,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产业规模及技术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四 )脉冲响应函数 由于误差修正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是一种非理论性的模型,因此往往难以直接分析一个变量对其他变量的影响,加上本文模型存在 2个协积变量,经济意义的解释将更为复杂,因此直接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说明,分析该模型受到某个变量的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建立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冲击响

12、应模型,分别给 lnVSS、 lnIND2、lnPATENT 当期一个标准差的新息后, lnVSS 的脉冲响应曲线见图 2。脉冲响应曲线的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其单位为年 ;脉冲响应曲线的纵轴表示脉冲响应函数值。 图 2-1 说明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新息为正向反应,反应没有滞后,在第一期即达到最高值,随后对新息的反应呈平稳趋势 ;图 2-2 说明工业产业规模对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影响作用较小,但整体为负向影响 ;图 2-3 说明工业技术水平对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影响作用为负,并随着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负向影响作 用有扩大的趋

13、势。 (五 )Granger 因果检验 建立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模型 (见表 3)。表 3 说明,在 10%的置信水平下,我国工业的人均增加值和我国人均专利申请量是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变化的Granger 原因,结合脉冲响应函数,我国工业的人均增加值和我国人均专利申请量对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是负向影响。 三、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工业的人均增加值和我国人均专利申请量对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的影 响均表现为负效应,我国人均专利申请量的影响作用高于我国工业的人均增加值。此外,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

14、度对自身的影响力较大,表现为明显的惯性作用。 随着我国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之前依靠进口的中间产品和半成品将越来越多地转为国内生产,加上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的惯性作用,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将急剧下滑。因此,这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应从倚重国际分工转向重视内需和国内分工。此外,由于产品内国际分工是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形态,并存在出口效应、就业效应、技 术溢出效应等,在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急剧下滑期间,无疑会对国内经济产生一定的负效应。高度开放的产业和地区尤其要重视这种负面效应的冲击,迅速而有效地将国际分工转为国内产业或地区分工,避免出现我

15、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下降所引致的经济下滑。 参考文献 Dixit A K, Grossman Gene M.Trade and protection with multistage production Deardorff, Alan V. Fragmentation in simple trade models Pape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1998, No.422. Andrs Rodrguez-Cl No, W13203, 2007. 曾铮,熊晓玲 .生产零散化、生产成本和离岸外包:一般

16、理论和美中印三国的经验研究 J.世界经济, 2008(12): 37-47. 王中华 .中国工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技术进步效应分析 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9): 67-72. Grossman Gene M, Helpman, Elhaic Studies, 2005(72): 135-159. 卢锋 .产品内分工 J.经济学 (季刊 ), 2004(1): 55-82. 冯志坚 .垂直专业化的决定因素与国际贸易 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2(12): 62-67. Helpman E, krugman P. Market Structure

17、 and Foreign Trade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M. Help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Paul, Krug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95(1): 327-362. 徐康宁,王剑 .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 J.中国社会科学,2006(6): 65-79. 戴魁早 .中国高科技产业垂直专业化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各种产业和 各地区面板协整的实证检验 J.财政研究, 2011(5): 89-100. 张纪 .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中国新型工业化模式探索 J.现代经济探讨,2011(11): 9-13. Hummels David, Ishii Jun, Yi Kei-Mu.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