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族地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民族地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地域民族特征,在孕育、初起、猛烈和平息期有着不同的扩散路径。而传统的应对民族地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模式却把突发事件作为偶发事件,事件发生后各部门又各自孤军奋战,盼望集中统一领导而导致处置不力。故此若正确应对民族地区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阻止事件的扩散,就应该事前分析舆情,根据事件的不同阶段进行区别化应对,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力量。 关键词:民族地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对于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政府、公安机关责无旁贷。民族地区的公共安全 突发事件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常常表现为民族性、宗教性、社会性
2、三位一体,加之其敏感性和复杂性,因此政府、公安机关在处置上存在着一定困难,甚至出现处置误区。本文民族地区公共安全事件的一般扩散路径入手,反思政府、公安机关处置民族因素的突发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一般程序与逻辑进行分析,总结常见的不当处置策略,进而提出合理的处置行动逻辑,在此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民族地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扩散逻辑 按照国外突发事件专家 DomSrowsky的理解,灾难或重大突发事件给社会形成的危害有限,但灾难或重大突发事 件一旦扩散,将引发社会连锁响应,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经过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西藏地区的田野调查和统计分析后,笔者认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具有这样的微观扩散逻辑
3、: (一) 民族地区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具有明显地域民族特征 民族地区由于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往往由民族、宗教问题引发,这形成了有别于中国内地的一些特点。首先,事件具有组织性、计划性、预谋性 ,其要达到的目的更加明显,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伴生着明显的暴力性、破坏性倾向,同时在事件发生后也难以预料其发展趋势。第二,事件在时 间、空间范围上具有扩散性。因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总体分布格局为 “ 大杂居,小聚居 ” ,各民族往往在一个地区是主体民族,而在另一地区则可能成为非主体民族,因此民族地区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经常同时发生或呈链式发应,引起其他地区的响应。在信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事
4、件的区域规模进一步扩张 ,在国内表现为跨地区连锁反应,在国际上则形成跨国界串联、呼应。第三,各种事件的耦合性。民族地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各次生事件在扩散过程中会发生藕合作用。 简历大全 (二)民族地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不同时期具有不同扩散路径 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对于社会而言就是一种人为地严重灾害,那么从灾害学的角度进行阶段分析,有助于清晰地认识民族地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扩散机理。民族地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在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扩散路径。首先,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孕育期,即由事件源向事件初起期扩散的阶段,此时会表现为上级次生事件的发生导致下级次生事件,但下级次生事件不对上级次生事件演化发生作
5、用的单向扩散。其次,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初起期,此时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已经发生,并已经扩散到部分次生事件的阶段,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在此阶段已经基本形成,但其扩散路径尚未全部完成。 二、民族地区传统应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模式 在目前为止,民族地区的负责处置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有关部门基本上还没有结合民族地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一些特点进行应对,而是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处置,主要表现在: (一)突发事件是偶发性事件,无法提前预测 一般说来,有些事件确实并非事先有预谋,而是由于偶然的机会,受到某种诱因刺激后,民众心血来潮,一哄而起的自发行为。但是如前所述,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偶
6、发事件从概率上分析并非是不可预测 的。相关部门必须要要确定社会矛盾的排查调处,范围应当包括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各种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矛盾纠纷 ,重点是城乡基层地区和利益关系复杂、矛盾纠纷活跃的领域、行业和群体;及时了解掌握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涉及人数、主要诉求、重点人员和当前动态等情况。 作文 (二)事件发生后各部门孤军奋战 由于民族地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席机制尚未完全确立,因此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后,大量信息通过相应渠道进入决策层后,处置行动成为政府内部事务,社会成为动员的被动力量,采取的应急反应结构过 分相信政府自身能力以及国家强制力的使用,形成了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应对事项
7、全面安排,而政府内部却是形成了单个的信息孤岛,不得不孤军奋战。而事实证明,忽略了至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宗教组织、专家咨询机构和公众的力量,应对和处置民族地区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方式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三)集中统一领导的依赖 在民族地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政府、公安机关中各级领导、参与部门、相关人员始终相信处置行动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处置。这是基于对层级制组织的过分依赖。传统上应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强调决策权威集中化 ,保证统一指挥。传统的垂直型层级组织结构中,机构设置是按职能划分的,如此形成的以层级节制为导向而形成的金字塔型组织,依靠 “ 命令链 ” 通过垂直分工结合各层级的运作以产生
8、效能。但是由于组织内部层级繁多,等级森严,极大地增加了基层组织对上级指挥和领导的依赖,不利于快速处置。 三、民族地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鉴于以上对民族地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扩散特点、不同阶段扩散方式的分析,在厘清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传统应对逻辑后,应当对政府应对策略进行重设才能真正化解、处置该地区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 (一)分析社会舆情,排查事件苗头 尽管各种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表现形式、发生的原因、危害的性质、受损的方面和程度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扩散都遵循一定的路径。通过实证调研和分析,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扩散具有相对确定的扩散路径,扩散路径表明,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爆发后不断诱发相关的次生事件,各次
9、生事件的爆发具有一定的先后次序,且依据次生事件之间的关系,次生事件具有一定的可测度性。 (二)根据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形成的不同时期,进行区别化应对 民族地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其扩散过程是各 事件不断扩散的过程,每个阶段的主要扩 开题报告 散方式和动力来源不同,需要依据扩散阶段的这些特点,在不同阶段构建不同功能的处置模式。在孕育期的处置模式应侧重于事件源的监测、疏导和抑止;初起期应侧重于根据事件的扩散方式及时切断扩散途径;猛烈期应加大干预措施,强调协同处置,以控制事态为主,阻止事件在社会系统内部的扩散,防止出现迁移扩散;而完成期侧重于对事件影响的消除和深挖事件根源,排查事件的组织
10、化因素。 (三)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在民族地区,政府应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失效领域的 存在,常使问题复杂化,而非政府组织的工作对于整个社会的信息沟通和力量整合的作用却非常大,对于社会异常情况的反应更加迅速,因此在民族、宗教因素复杂的背景下,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宗教组织、行业组织建设和培育是不容忽视的。如有学者提出在城市治理中为避免出现涉及民族因素的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出现,应该认识到 “ 这并不是简单的政府职能部门单方面的公共行政行为,而是一个牵涉群体摩擦、文化变迁、族群认同等多方面内容的复杂过程,其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相互认同。 (四)建立谣言阻断机制 总结大
11、全 民族地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谣言往往借助现代通信工作和互联网媒体在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因此必须建立谣言阻断机制。当然,谣言的阻断不仅仅是采取果断措施截断公共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络,还要求一是政府要及时第一时间发布新闻,加强与事件发生地的群众互动沟通,从源头上阻断信息谣言;二要发布消息的内容要充分完整,压缩谣言的传播空间;三要加强网络技术防范,采取措施净化网络公共空间,确保安全;四要正确应对和处理事件,适当公开处置情况,积极引导公众,避免公众错误判断局势和不正确认识。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有着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在扩散过程中依据着不同的路径和方法,为能及时阻断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平息其所引起的严重事态,需要在事前预警、事中加强政府各部门、非政府组织之间的通力合作,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建立各种完善的应对机制。 参考文献: 吴国斌 ,王超 .重大突发事件扩散的微观机理研究 J.软科学 ,2005.(6):4) 同) 王琛,周大鸣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治理对策研究 A周大鸣,马建钊,主编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研究 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18 思想汇报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