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泉县城总体规划( 2015-2030 年) 规划图件 临泉县城总体规划( 2015 2030 年) 第一章 总则 第 1条 为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更好地指导城市各项建设活动,根据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城 乡 规划 法,编 制 临 泉县 城总 体 规划( 2015-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 2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 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 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07 年)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2006 年) 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 2006 年) 6、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设
2、部, 2002 年) 7、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建设部, 2002 年) 8、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 2010 年) 9、中原经济区规划( 2012-2020 年) 10、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年) 11、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1-2020 年) 12、关于建设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 13、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 2011-2030 年) 14、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 2012 2020 年) 15、皖北城镇群城镇体系规划( 2013-2030 年) 16、阜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2-2030 年) 17、安徽省临泉县城乡统筹规划(
3、2013-2030 年) 18、安徽省县城规划编制标准 DB34/T 1950-2013 1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1 临泉县城总体规划( 2015-2030 年) 文本 划的建议 20、关于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安徽省住建厅 21、其它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第 3条 规划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科学预测人口规模,合理进行空间资源配置 ;上下协调、左右兼顾,突出特色;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应对不同阶段的发展问题;突出总体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建设全面小康
4、社会,以创建和谐社会、实现新型城镇化为最终目标。 1、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发挥后发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走跨越发展之路。 2、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整合县域城乡空间,打造区域增长极,促进空间资源优化配置,走集聚发展之路。 3、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人文环境,尊重历史文化,彰显城市特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实现城市规划作为政 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作用,走科学发展之路。 第 4条 规划期限 近期: 2015 年 2020 年 远期: 2021 年 2030
5、 年 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第 5条 规划层次与规划范围 本规划分为三个规划层次,即县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 1、县域 临泉县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县城、临泉县经济开发区、临庐现代产业园及 29 个乡镇,总面积 1839.9 平方公里,为县域镇村2 临泉县城总体规划( 2015-2030 年) 文本 体系规划范围。 2、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具体范围包括县城建成区、城关办、田桥办、张营乡、牛庄乡、单桥镇部分(包括王楼村、西房庄村、梁堂村、韦柿园村、单桥村、孟庄村、周庄村)及杨桥镇部分(包括牛井村、七里桥村、刘大村、新安村、杨桥
6、村、郭沟村)。 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约 274.8 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 确定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为北至北外环、泉河及郑合高铁一线,东至牛庄乡与杨桥镇交界处,南至外环南路以南约 2 公里,西至流鞍河以西约 2 公里。总面积约 140.4 平方公里,在此范围内编制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中心城区内,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 60 平方公里。 第 6条 强制性 内容 本规划强制性内容指文本中 下划线加粗文字 部分条文。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当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章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 7条 全面建设小康
7、社会目标 2020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40 亿元 ,人均 10500 元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7300 元;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 25%和 35%;城镇人均住房 建筑 面积 30 平方米,人均预期寿命 75 岁。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农村 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3 临泉县城总体规划( 2015-2030 年) 文本 立。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到 2020 年末,城镇化率 35%以上;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 30%;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森林覆盖率 30%以上。 第 8
8、条 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目标 表 2-1:临泉县经济发展目标一览表 指标 2020 年 2030 年 GDP 增长率( %) 10 12 GDP 总量(亿元) 239 742 一产产值增长率( %) 10 8 二产产值增长率( %) 12 15 三产产值增长率( %) 12 10 三产结构 32:35:33 15:55:30 表 2-2:临泉县社会发展目标一览表 指标 单位 2020 年 2030 年 总人口 万人 230 243 城镇化水平 % 35 49.5 人均 GDP 元 10500 30500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35 30 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 元 24000 30000 农民人均
9、纯收入 元 7300 15000 表 2-3:临泉县城市建设目标一览表 指标 2020 年 2030 年 城市综合人均用水量(升 /日) 180 200 城市用水普及率( %) 100 100 城市燃气普及率( %) 95 100 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 /人) 10 15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 13 15 4 临泉县城总体规划( 2015-2030 年) 文本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35 40 表 2-4:临泉县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指标 2020 年 2030 年 大气环境质量 二级 二级 水体环境质量 泉河 III 类 类 流鞍河 III 类 类 阜临河 III 类 类 涎河
10、III-IV 类 类 谷河 III-IV 类 类 洪河 类 生活区环境噪声平均值(分贝) 55 55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处置率( %) 95 98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 98 98 工业废气处理率( %) 98 98 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 %) 98 98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 90 90 第 9条 城乡发展战略 1、区域协调 合理定位,理性竞争,加强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2、城乡统筹 在城乡产业发展、城乡空间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城乡社会事业等方面统筹协调。 3、重点强化 重点强化中心城区、积极培育中心镇、集约发展农村中心社区。县域形 成“两核带动、两极奋起、点轴联动、三
11、区并进”的总体格局。 4、宜居城镇 通过海绵城市及智慧城市的建设,构建适应可持 续发展的宜居、融合城乡一体化的宜居、中心城区现代城市的宜居。 5 临泉县城总体规划( 2015-2030 年) 文本 5、文化彰显 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重点凸显姜尚故里、杂技之乡的独特魅力。 6、生态营造 打造滨河水廊道、培育绿色生态村,形成绿色空间结构,构建生态安全体系,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 10条 产业发展战略 1、第一产业发展战略 ( 1)跨越发展第一产业,积极 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农业,发展规模畜牧业, 发展高效优质安全的外向型、生态型、观光型农业,实
12、行规模经营,建立多种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农业观光园区。 提高农业机械化和 现代化水平,建立一批特色品牌。 ( 2)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通一、三产链条,积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网上直销。积极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一、二产联动创造更多价值。 ( 3)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农村专业合作社、现代生态产业化联合体、家庭农场等提升农业效率的政策措施。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以农业转身推动农民增产增收、美好生活。 2、第二产业发展战略 ( 1)稳步发展第二产业,持续发展农产品加工、食品饮料加工、纺织服装、电子产业、机械加工、医药产业等六大主导产业。 ( 2)借助第三产业专业市场蓬勃发展 的机会
13、,发展与专业市场相匹配的各类加工制造业,除前述六大主导产业外,积极寻找长三角地区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低碳产业、精密仪器制造装备制造等产业转移的机会,开拓新的增长点。 ( 3)极化发展战略 提高园区的聚集度,加快发展一区三园和临庐产业园。资金向6 临泉县城总体规划( 2015-2030 年) 文本 城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使园区突破瓶颈,形成规模,发挥对县域产业的整体带动作用。 3、第三产业发展战略 ( 1)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中的商贸物流和教育产业,创新发展电子商务及其配套物流,充分利用一产的产品和就业优势,尽快形成稳定的收入。 ( 2)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市场, 增强市场辐射能力。由周边市场发
14、展带动城市中心升级,拉动仓储物流、交通运输、旅游餐饮、电信、房地产等第各类三产业发展。 ( 3)发展教育园区、职教园区,扩大教育产业的地位和辐射范围。 第 11条 重点产业发展引导 临泉的 八 大主导产业确定为:酿造业、食品加工业、服装加工业、农牧产品深加工业、 医药产业、机械电子产业、商贸物流产业、教育产业。 其它建议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低碳产业、精密仪器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旅游运输业等。 第 12条 产业空间布局 县域范围内形 成 “ 两核、两极、 双 轴、三区 ” 的产 业空间 布局。即以临泉县城和杨桥镇(城市副中心)为中心,重点打造鲖城、宋集,
15、依托 G345( S102 升级)和 S237 及滁新高速连接线形成产业联动轴,并形成东部、南部、西部产业区。 1、 两核带动 集中各种人力财力,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和社会资源,在县城内打造中心产业园区,以带动各个乡镇产业发展,统筹县域城乡产业经济。杨桥镇作为城市副中心发展为工业、旅游型城镇,可作为中心城区产业在县域东部的扩散地和后备空间。 2、 两极奋起 7 临泉县城总体规划( 2015-2030 年) 文本 宋集镇:物流、工业型,县域中南部工业扩散地和物流基地; 鲖城镇:商贸、工业型,中心城区产业在 县域西部的扩散地和物资集散地。 3、双轴联动 主要通过 G345( S102 升级)和
16、S237 及滁新高速连接线以及一些在建和规划的交通联系 在 “ 两核 ” 和 “ 两极 ” 之 间形成产业横向、纵向的联系,实现联动发展。 4、三区并进 在县域范围内构建南部、东部、西部三大产业区。 南部产业区:包括艾亭、吕寨、张新、滑集、老集、宋集六个镇。空间上适度向宋集和滑集集聚。主要布置商贸物流业、旅游业、食品加工、服装制造、建材等。 东部产业区:包括中心城区和长官、高塘、杨桥三个镇。中心城区发展化工、医药、酿造、现代制造业、旅游文化产业以及区 域性的现代物流服务业、创意产业等。杨桥主要布置粮油、农机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城郊旅游等。中心城区和杨桥联动形成泉河产业带。 西部产业区:包括庙岔
17、、姜寨、瓦店、韦寨、白庙、鲖城六镇。空间上向鲖城集聚的同时,应加强与周边县市的联系,主要布置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第三章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 第一节 人口和城镇化 第 13条 城镇化发展原则 集聚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城乡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 14条 城镇化发展战略 强化两个核心(中心城区及杨桥副中心)、两个极点(宋集、8 临泉县城总体规划( 2015-2030 年) 文本 鲖城)、形成产业集群、点轴联动、分片均衡发展。 第 15条 三化协调战略 三化协调发展:新型 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与推进农业 现代化结合起来,努力促进 “ 三化 ” 协调发展。 1、快推
18、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 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3、 积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4、 坚持走产业城镇融合发展之路。 第 16条 人口发展策略 1、促进人口发展由数量增长到结构优化。 2、引导县域人口向中心城区、镇区集聚。 3、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鼓励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适度集聚。 第 17条 县域人口规模 近期 2020 年县域总人口为 230 万人; 远期 2030 年县域总人口为 243 万人。 第 18条 县域城 镇化水平 在考虑劳务经济的情况下,近期( 2020 年)外出打工人员为90 万人,县域城镇化水平为 35%,城镇人口为 49 万人;远期( 2
19、030 年)外出打工人员为 103 万人,县域城镇化水平为49.5%,城镇人口为 69.3 万人。 第二节 县域镇村体系结构 第 19条 县域城乡空间结构 形成“两核带两极、两轴一圈层、多节点发展、网络化联系”的城乡体系空间结构。 1、“两核”指临泉县中心城区及杨桥镇城市副中心; 2、“两极”指鲖城镇(西部地区增长极)、宋集镇(中南部地9 临泉县城总体规划( 2015-2030 年) 文本 区增长极); 3、“两轴”指 T 字形空间发展轴,其中空间发展主轴依托界临淮一级 公路( S237),空间发展次轴依托 G345( S102 升级); 4、 “ 一圈层 ”指以中心城区、杨桥副中心、宋集镇、
20、和鲖城镇所形成的重点发展的核心城镇群。 5、 “多节点”指县域规划的 12 个一般镇。 6、 “网络化联系” 指 县域内地势平坦,各城镇应提升道路质量,完善自身功能,形成网络化发展。 第 20条 县域镇村规模等级结构 形成“中心城区 中心镇 一般镇 新农村社区”四级结构。 1、中心城区:即临泉县城,规划城市人口 55 万人。 2、中心镇:共 3 个。其中,规划城镇人口 1.5 3 万人的有 3个,分别为杨桥镇(城市副中心)、宋集镇、鲖城 镇。 3、一般镇:共 12 个,规划每个城镇人口 0.3 1.5 万人,分别为庙岔镇、瓦店镇、长官镇、滑集镇、姜寨镇、吕寨镇、韦寨镇、白庙镇、高塘镇、老集镇、
21、张新镇、艾亭镇。 4、新农村社区:包括农村中心社区和中心村二类。其中,农村中心社区共 79 个,每个规划吸纳人口规模为 0.2 0.3 万人;中心村共 248 个,每个规划吸纳人口规模为 0.1 0.2 万人。 详见“附表 4:县域镇村规模等级结构表”。 第 21条 县域镇村职能结构 以城镇主要职能和特色将县域各城镇分为综合型、边贸型、工贸型和三农服务型等 4 种类型。以综合型城镇为枢纽,以专 业和特色型城镇为发展支点,形成城镇协调发展的职能结构。详见“附表 5:县域镇村职能引导表”。 第 22条 新农村建设 1、规划目标 ( 1)撤并规模小且分散的自然村,按照社区模式,以村卫生室、幼儿园、文化站等为核心,组织人口规模较大的中心村。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