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课题名称:学校科研与学校发展研究课题批准号:FHB060345课题类别:教育部规划课题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鉴定时间: 2009 年 3 月课题负责人:何穆彬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主要成员:钱丽梅、杨玉东、卞永海、边永朴、陈艳、张谦、杨士军、王毓珣、张津元、郑伟大、丁庆锋2摘 要本课题首先回顾了“科研兴校”理论的发展过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了教育科研对学校发展的作用,并从不同视角对教育科研进行了分类。在总结了一批教师通过教育科研脱颖而出,成为名师经验的基础上,再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教师与学校发展的理论:教师必须从知识传授型转变为科研型,从而带动教育的转型,从而促进学
2、校的发展,那么科研型教师就意味进行着科研型教育。以此为基础,我们提出科研型教育的理念,并进一步阐述了科研型教育的特点和实施策略。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为个案,采用了问卷访谈、文献调研、档案统计等方法对学校科研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我校从师资力量、教师学历结构、图书资料等各种硬件条件均具备开展研究的条件;从教师的职业取向来看,大部分都愿把教师作为自己的事业,均有强烈的发展愿望;通过对我校在“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所承担的课题内容、数量、质量等方面进行比较,也可以看出选题质量越来越高、学科分布越趋合理,申请课题级别越来越高。这些调查结果说明了我校教育科研已
3、逐步走向理性发展的新阶段。我们提出了以科学决策、深化改革、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科研兴校的核心内容;以教师培训、科研组织、行动研究、重点课题合作、科研引领教研等为科研兴校的动静态发展模式;通过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让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关键词:教育科研;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科研型教育3一、 绪论(一)课题的提出与核心概念的界定1、课题的提出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历史性淡出和市场经济体制日渐完善与成熟,我国的普通中学教育正逐步进入后计划经济时代,学校的主体地位日益得到体现。学校的管理与发展已由政府的行政主导,逐渐转移到学校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上来,这为学校的自主创新发展提
4、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如何认识与处理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寻求通过教育科研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发展的道路,是目前中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议题。2、核心概念的界定(1)学校发展学校发展的含义:这里的学校发展是指发生在学校内部,以过程改进和提高质量为目的,包括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在内的整体变化。学校的发展可分为外延发展和内涵发展。对学校来说,外延和内涵都要发展,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有不同的侧重。外延发展,就是扩大规模和数量,增加未来发展的空间;注重内涵发展就是眼光放在学校效能高、教育质量好、综合实力强上。学校发展的选择
5、:目前,多数中学已经完成规模的扩张,学校应该有余力、有精力、有条件来思考如何强化内涵发展;人们对中学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即追求优质化的中学教育;近几年,由于初、高中扩招,外延拓展过快,在质量、水平、效益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学校的管理滞后,效能水平亟待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使学校教育直面世界教育发展的大潮,同时又面临着社会转型对教育带来得影响,我们必须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在政府宏观教育政策的引领下,把握我国普通中学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准确定位学校教育科研的方向。在这样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资源节约型的内涵发展之路,而科研兴校恰恰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6、。该项研究将在对三所普通中学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了解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探索通过教育科研来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方法与策略。(2)教育科研4教育科研的涵义 教育科研指的是以中小学校长、教师为主体的,以学校教育现象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遵循和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教育科研的新认识 学校教育是一个研究与学习相统一的实践过程。教育科研应关注学校各项教育行为的综合与协调,在协调与整合中,实现效益的最优化。通过教育科研要实现三位一体的发展,即学生、教师和学校实现共生、协调、持续的优质发展。当我们选择以“教育科研”为着力点,来促进学校发展的时候, “科研”就成为联系学校各项工
7、作的纽带;“科研”的意义就是通过“研究”来保障各项教育活动的科学性,从而实现学校教育最优化。(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科研兴校的理论发端于上世纪 90 年代,由吉林教科院栾传大 1992 年发表了科研兴教论 (发表在现代中小学教育第 4 期及同年 9 月的光明日报上) ,提出:“振兴教育必须依靠教育科研。在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引下,科研兴校是教育兴旺发达、蓬勃发展的成功之路” 。为了扩大共识,作者于 1996 年在教育研究 第 3 期又发表了题为教育科研兴校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章,对教育科研兴校( 教) 论题提出的依据及实施作了阐述。该文首先提出了科研兴校的理论依据为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
8、,教育发展得规律,教育科研的功能以及教师实践的总结;在实践中回答了科研兴校的方向和内容,即兴什么和怎么兴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在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上兴。在教育改革深化上兴,即兴改革,使教育改革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在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上兴,即兴质量,使“两基” 、 “两全”落到实处。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上兴,即兴队伍,促进教师由教书型向科研型转变。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兴,即兴育人,用教育科研去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又从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上如何做了具体阐述。浙江师范大学的刘尧教授在中小学科研兴校论纲中提出了科研兴校的理论内涵和发展模式:(一)从科研兴校的方法上讲,内涵包括:教师成为研究者是“科
9、研兴校”的根本思想方法;教学科研一体化是科研兴校的基础;以校为本的研究是科研兴校的核心;行动研究科研兴校的基本方法等;(二) 从“科研兴校”的主体上讲, “科研兴校”的内涵包括: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三) 从“ 科研兴校 ”的目标上讲, “科研兴校” 的 内涵包括: 教学成绩和科研成果;(四) 从“ 科研兴校” 的模式上讲 , “科研兴校”的内涵包括:组织模式和运行模式。之后作者5又提出了中小学科研兴校的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静态模式包括以校本培训为重点的教师培训模式、以教研组为核心的科研兴校组织模式和以行动研究为方法的校本课题研究模式;动态模式包括以兴校的科研为先导的认识模式,以教师全员参
10、与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和以学校实际问题为内容的课题开发模式。金美福对我国中小学“科研兴校”现象做出理论上的解释, 提出“科研兴校”作为教师管理策略的基本原理是:实现教师转型与学校教育改善的同期互动。上海教科院的潘国青研究员目前也正在进行学校科研和学校发展的研究,发表了学校教育科研新论。以后关于科研兴校的研究中大都是以上述研究为基础的,但中小教育科研也一直是理论界和各中小学的讨论和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师是否适合做科研,做什么样的科研,怎么做科研等等,关于小学教育科研存在问题的研究和阐述是文献资料也是为数不少,存在是“做秀”还是在“做事”等等不同的声音。下面我们将对中小学科研的发展做一简单
11、的梳理,以期得到有益的启示。 中小学教育科研也叫群众性教育科研,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教育科研的发动阶段(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从研究内容来看,这时学校的课题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上,这时主要以个人探索、经验总结为主要形式,这一阶段由于科研的开展出了一批人才;二是发展阶段(80 年代中到 90 年代初) ,从研究内容来看,学校研究领域和内容不断拓展,许多研究开始关注音、体、美等各门学科,并从单科的学科研究拓展到了许多综合学科以及学校整体改革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这时主要由于受到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开始大规模的实验研究,主要有:教育实验法,教育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和教育
12、统计与教育测量(“简称三法两工具” ) ,在许多地区得到了很大传播与普及,可以说“三法两工具”是当时学校教育科研中采用的主要方法;三是辉煌阶段(90 年代中至今) ,这是创特色阶段,这时,素质教育成为了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教育科研随着时代节拍一起律动;围绕着当代教育哲学的主流,弘扬人的主体精神这一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中小学进行了一系列的“自主教育、自我发展、主体发展、参与教育、选择教育、和谐教育、人格教育、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等为主题的学校龙头课题的整体研究。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运作和推进,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研究
13、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在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等各个层面也逐步展开。从研究方法上看,90 年代以来,与世界教育研究潮流相一致,行动研究、质的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全息技术的观察研究等新方法,在中小学中不断地得到传播和普及,并逐渐被广大教师所熟悉与运用。教育科6研方法逐渐走向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道路,科学化程度在不断提高。2、国外研究现状20 世纪以来,欧美国家的教育决策者认识到,中小学教师应该在教育学术界的引领下从事研究,教育研究也应该从大学、实验室转移到中小学教室和社区中去,让教育科研来引领学校发展。 2002 年美国通过了 35 年来联邦政府教育政策最为重大的改革:不让一个
14、孩子掉队法案 。与此相应,美国教育部在 20022007 年教育战略目标中规定, “支持教师在基于研究的教学工作中获得专业发展” 、 “关注基于研究的教学实践” 、 “为新教师开展基于研究的引导和咨询项目” 。 2000 年,日本在“教育改革国民会议”中,通过 2l 世纪教育新生计划,强调“加强对教育研究能力欠缺教师的严格管理” 。英国在 2002 年教育法中,也对教师的教育研究提出要求,规定合格的教师必须“参与或完成制定的教学研究项目或培训课程” 。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长 MN. 康达科夫也认为,千百万中小学教师是补充教育家和学者队伍的重要源泉。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是整个教育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
15、组成部分,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在2000-2005 年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纲要 中,要求政府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的鼓励和支持,促进学校发展,提高俄罗斯国民教育系统的国际威望。2001 年,法国教育预测专家、巴黎偌儿马学派的著名教授弗朗西斯科瓦尼斯科特博士描述了 21 世纪 5 种中小学模式:学术型学校模式,旨在使学校成为读书钻研的基地,突出基础理论教学,以读书和学术为己任;选拔型学校模式,旨在强化学校的选拔功能,以培养最优秀人才为已任,这是优秀人才对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而决定的;社会型学校模式,旨在注重造就社会公民,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生产者;工艺型学校模式,旨在为培养未来科技型人才做准备;分化型学
16、校模式,旨在使不同类型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学术型学校模式被列为未来学校发展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种。引导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3、目前中小学科研存在的问题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问题的研究和阐述是文献资料中最多的部分。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何光辉、黎杰认为我国中小学科研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7校长等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需进一步提高,职责分工须进一步明确;科研机构设置不稳定、不统一,机构之间职责不清,权限不明;教育科研的定位尚不清晰;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科研成果推广未引起
17、足够重视等。杨朝辉对北京市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质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1)当问及“您搞科研的最主要动力(排序) ”时,大多数教师将“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 “提高教学质量” 、 “评职称”排在了最前面,选择“对研究有兴趣”的人为数不多。 (2)有 53.5%的中学历史教师从未发表过论文,有 64.2%的人表示教学任务太重,没时间和精力顾及科研。 (3)437 位被调查教师“最欠缺的”能力居于首位的是“教研能力” (有 l46 人次) 。尹晓军,沈兆良在教育科研的现状与应对策略一来自宁波市中小学的调查和分析一文中指出:对教育科研的错误认识导致了“应评科研”的产生;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贡
18、献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还是为了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对这个问题的定位模糊;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时缺少专家的指导和科研素质较差;中小学教师的升学重压阻碍了教育科研的健康发展。丁连信等对济南市初中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调查显示:初中教师的科研素质整体水平较低;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不高,缺乏精品和特色。胡燕、陈军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对于教育科研的价值追求功利色彩太浓;二是教育科研与学校实际和教育教学实践脱节,形成“两张皮”现象;三是忽视了广大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主体地位。上海市教科院普教研究所课题组对上海市基层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科研经费喜忧参半,发展很不平衡;
19、确实存在着“形式主义” 、 “急功近利” 、 “追风时髦一窝蜂”的现象;科研与教研、研究与实践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对教育科研缺乏认识,缺乏动力机制,教育科研工作开展不力,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彭玉聪在对昆明市城区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校长和教师的教育科研观念与行为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缺乏教育科研知识和方法的培训,科研知识和方法欠缺;教育科研与常规教学工作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摆正;科研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科研经费普遍不足;科研效果欠佳;科研获得外界的支援、指导少;不够重视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科研的发展很不平衡等问题。李冬梅对阿拉善盟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现状的调查显示:
20、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机构还不完善;对课题的全过程监控还跟不上,对课题的研究缺乏整体的规划;教育科研档案不全;搜集情报信息的手段落后等因素制约了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进展等。沈晓春在对信阳市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现状的调查中发现:教育科研管理指导思想不明确;教育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常规管理不健全,科研管理随意性大;教育科研管理效益不高。他指出,70%的校长、教师认为,当前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效益不高,表现为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尚未充分调8动起来,绝大多数教师滞留在科研的门外;教育科研成果不多,能直接产生效益的就更少了。在开展科研的起步阶段,总要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上所述的问题。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
21、面对问题,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这些原因不外是体制的问题、教师科研能力问题、学校环境问题等等,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教育科研促进学校发展也就是在 20 年前就开始提到的“科研兴校” ,在这里不是作为假设去验证,而是将它放在我国当前的教育发展的脉络中。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随着国外教师发展理论和研究方法论如“行动研究、质的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全息技术的观察研究”的引入,使得教师从事科研有了新的理论支持和新的方法论的指导,这样教师从事科研的形式呈现多样态的类型,这样也就有学校发展的多元化, 出现了不同的学校品牌,出现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学
22、校。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结成功的经验,从理论上加以深化,形成可操作的实践,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在本课题中就是要回答什么样的科研促进学校的发展,什么样的类型促进学校的发展,科研是如何促进学校的发展,即发展的机制是什么,如何去规范、如何去做科研,从理论上加以提炼,从个案中加以实证,这就是本课题要做的主要工作。本课题分理论部分和实例部分。具体流程如下:910二、教育科研类型和科研方法 (一)教育科研1、什么是教育科研我们这里的教育科研是指在中小学进行的教育科研活动,有的学者把它称为校本科研,校本就是指就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这样就更直观、更明确。根据这样的范围划定,这里的教育科研指的是以中小学
23、校长、教师为主体的,以学校教育现象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遵循和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学校教育科研这个概念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以学校为本的教育科研意识的形成。强调学校教育科研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教育实践为主要对象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体现在学校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主动性、时效性,是立足于解决学校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去验证一种新理论。学校、教师不只是教育科研产品的被动接受者、 “用户” ,而是集开发者、研究者、使用者于一体。(2) “遵循”二字,由两层意思,一是学校科研工作首先要按教育规律办事,符合教育科研规律。二是指学校教育科研是从学校实际出发,这种研究不一定是
24、原创的研究,它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教师实际出发,只要是遵循教育规律,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理论为指导从事学校教育科研活动。解决学校中的实际问题,并不一定要有严格意义上的创新与发现。(3)学校科研是为了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功能定位更加清晰、明确。教育科研进入教师的教育生活中,进入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教育科研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开。(4)学校教育科研中的研究主体更加突出,那就是广大的一线教师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主体力量,而不是少数教师中的积极分子。这里说的是主体,没有说全部,其中还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大学专家学者、研究机构的人员) 。(5)学校教育科研的研究内容来源于学校,来源于教师、学生。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学校教育科研,学校教育科研究有了以下的性质和特征。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